太和三十四年,冬。
帝褫夺晋王封号,将其废为庶人,并囚于原王府。以混淆皇家血脉为由,褫夺安文王1之封号,将其从宗室除名,并贬为庶人。褫夺胡氏太妃封号,将其送往帝陵,让其在帝陵永生永世忏悔其所犯下的罪孽。
这一场宫廷动荡,发生得突然,结束得也极快。
一夕之间,京中局势顿变,所有相关与不相关的人皆噤若寒蝉,倒是原晋王两位侧妃之父很勇,私下求见了太和帝,以之前不知庶人乃故意混淆皇家血脉为由,请求接回自己的女儿。
太和帝同意了。
次日,贾侧妃和刚生下一女的白侧妃就被接走了,偌大的府邸只剩了庶人奕以及原晋王妃现罪妇范氏,和两个由婢妾所生的庶女,以及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
此事一出,朝中大臣私下都在说陛下大仁,未牵扯无辜之人。
其实想也知道,两位侧妃之父为何大着胆子要接回女儿?
还不是不想被牵连。虽说他们可以回去跟女儿断绝关系,但日后只要提及这件皇家丑事,就会提起他们有女儿嫁给了被废为庶人的晋王。
长痛不如短痛,未免以后影响家中子嗣后辈的前程,不如快刀斩乱麻。其实也是他们都乃朝中重臣,太和帝不好不给这个面子。
倒是那范氏之父武定侯并未出面,也不知对方是什么打算。
……
转眼间就到了年关,在腊月二十五这日,秦王和汉王前后回到京城。
回京后二人除了进了趟宫,之后便一直闭门不出。
又是一年除夕。
年夜宴上,虽比往日不过减少了两家人,但宴上极为冷清,哪怕是歌舞升平,都扫除不了局势动荡所带来的不安。
初一照常是大朝会,及朝贺大典。
去年无双借着有孕在身避开了这一切,今年可跑不掉。
她老老实实按照规矩穿上全套的冠服,又和如今已是太子的魏王一同坐车到宫门前,在寒风中站了大半个时辰,才排着队进了皇宫,之后又是在慈宁宫前静候。
排在她前面是昌河公主,排在她后面的是秦王妃等人。
其实按理来说,外命妇中当是以太子妃为表率,但昌河公主身份和辈分都在此,无双自然要站在其后。
天气寒冷,寒风呼啸。
幸亏宫人们还算有眼力劲儿,再加上她们就站在最前面,很快就入内向太后行礼了。
又过一年,太后也老了一岁。
可能年前发生的这件事对太后打击极大,所以此时的太后也是老态毕现,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皇家烦文缛礼太多,开宴之前无双和昌河公主一齐留在慈宁宫说话,还有万淳儿。
周淑妃本想给儿子求个侧妃,可惜时不待她,好不容易压下了儿子,又逢上朝中动荡,只能暂且作罢。
如今万淳儿也有身孕了,六月时刚怀上,如今正挺着七个多月的大肚子,她的肚子可比无双那会儿大多了,衬着她娇小的身材,格外吓人。
去年是她陪着无双,今年是无双陪着她。
万淳儿可喜欢祚儿了,奶娃子三个多月正是长开的时候,白白胖胖,五官精致,比年画里的娃娃还好看。
她大着肚子不能抱他,就围在无双身边,看她哄孩子,跟孩子玩,可给她羡慕的,拉着祚儿的小手就不丢了,连声道她要是能生个像祚儿这么可爱的孩子就好了。
万淳儿私下跟无双说过,她想这胎生个儿子。
倒不是她不喜欢女儿,而是她觉得生了儿子,也许就暂时能打消周淑妃对她的不满。
无双现在对这对婆媳之间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帮她许愿最好能让她得偿所愿。
万淳儿又问她下一个打算生个儿子还是女儿?
对此,无双无什么想法,因为她生下祚儿的日子还短,不管是魏王还是纪昜,都不准她短时间再生了。
为此纪昜是直接跟她明着说,魏王是让褚女医给她开了个温补的避孕方子。这方子乃褚家不传之秘,既能调养女子血气,又能起到避子的作用,就是不太好喝,幸好隔几天喝一碗就行。
中午照例是用宴,用罢宴了,太后在听戏楼设了戏。
去年无双能躲,今年不能躲了,她如今身份不一样了,都盯着呢,自然要做个样子。
好不容易借着万淳儿大着肚子,两人从听戏楼出来,准备去慈宁宫等男人那边散场好回府。
万淳儿问无双什么时候搬进宫。
东宫早就收拾好了,但魏王府这边一直没搬,于是只能把魏王府的匾额改成了太子府,名分虽改了,但一切制例还照着以前在行。
“我也不知,看殿下的打算。”
万淳儿叹道:“好不容易我们就要搬出宫了,未曾想你和太子殿下要进宫,不过幸好我还能进宫看你,跟以前也没什么区别。”
是的,纪绍的封号已经下来了,等翻过年就要出宫了,万淳儿如今的封号也改成了端王妃。
“你也说了,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这时,一阵嘈杂声从远处传来,远远瞧着似乎有什么人在往这里跑,后面跟了好几个宫人。
“我要见太后,我要见太后……”
直到人跑近了,无双才发现竟是晋王妃。
不对,现在是罪妇范氏了。
范氏一改往日光鲜亮丽,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枣红色的棉衣,她发髻散乱,披在身后,一边对拦她的宫□□打脚踢,一边还想往听戏楼跑。
无双身边跟了很多人,一见发生混乱,当即将她和万淳儿围在中间。
此时范氏也看见了一身华服的太子妃,和挺着肚子的端王妃了。
曾何几时,两人见到了她,还得叫她一声大嫂,如今她成了这般模样,反倒曾经被她瞧不起的无双,如今成了高高在上的太子妃。
明明也不过只过了一年多,却恍如隔世。
范氏盯着无双,又是哭又是笑。
她突然往这里走了几步,拦着她的宫人当即不顾仪礼,直接从后面抱住了她,还有两个内侍甚至想将她强行架走。
“你们放开我,放开我,我自己走!”范氏挣脱钳制道。
旋即,她扑通一声,冲无双跪了下。
“我求你,求求你,求你帮我留在他身边,我与他夫妻多年,早已同生共死。是,我是怨过他薄情寡义,另结新欢,可他如今沦落至此,我没打算丢下他回去继续享受我侯府嫡女的荣华富贵,他在哪儿,我在哪儿,他死,我也死!”
第108章 第106章
106
无双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但她并未表现出来,也未说话。
范氏本该是关在原晋王府,如何能跑出来, 又如何能进宫, 还能跑到这里来?真是宫人们拦不住,还是有人故意安排?
不清楚什么情况, 无双知道此时不说话比说话好。
她身后就是听戏楼, 太后就在里头, 范氏这趟本就是来找太后的,太后自然不会装聋作哑。
果然,就在范氏见苦求无果, 豁出去打算磕头时, 太后身边的素兰来了。
她先向无双和万淳儿福了福, 才道:“范氏, 你与我来。”
范氏忙不迭站起来,跟着素兰去了, 这一场闹剧暂时告一段落。
等无双和万淳儿去慈宁宫吃了盏茶, 又说了会儿话, 才有人来禀明情况。
原来范家见白家和贾家都把女儿领回去了, 便也动了心思。
动心思的是武定侯夫人,也是范氏的娘, 她怕丈夫知道后不许, 就借着给女儿送东西为由,将范氏从那府里偷龙转凤了出来,今日又充当丫鬟带进宫, 就是寻思太后心软, 想求一求太后, 看能不能把女儿领回家。
谁知范氏反倒其行,反而将其母的心思曝露了出来,还要跟庶人同生共死。
总之最后太后成全了范氏,让人把她送回去了。
无双听出了端倪,只是有慈宁宫的人在,也不好质疑出声。等之后回府的路上,她才和魏王说出自己的疑问。
“按照她们的说法,既然范氏根本就不同意其母的想法,为何还要跟她出府还进宫,还闹了这么一场,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原地,图什么啊?我总觉得哪有些不对,一个犯妇,说带进宫就带进宫了,守宫门的侍卫是干什么吃的?还是说范家在宫里还有人?”
不同于其他皇子在宫里有母妃,母妃总能帮衬儿子一二,晋王可是什么都没有。至少在胡太妃没暴露之前是,如今他这一系尽皆倒了,更不可能有人帮他。
“看来范家也不简单。”她下了个结论。
见她有模有样的分析,魏王眉眼含笑,低头用手指拨了拨她脸蛋子,一直把她拨恼了,拨得蹙眉瞪他,他才按捺下蠢蠢欲动的手指。
“我又不是小娃娃,你是不是平时这么逗祚儿逗上瘾了?”
可不还是个小娃娃,一大一小两个娃娃。
魏王轻咳两声,岔开话题道:“其实你想的没错,范家大概真急了,才会用这种低劣的手段来试探父皇。”
无双挑眉疑问。
“父皇处置了晋王处置了胡太妃,甚至处置了他府里所有人,包括门客幕僚都以各种罪名下狱流放。其他与晋王有来往的大臣们,却置若罔闻,俨然是打算给他们重新改过的机会,可范家不一样,他们跟晋王牵扯太深。”
是啊,就不提范家是晋王的岳家,之前无双也听魏王说了,当年安王还在时,武定侯就与其来往丛密,甚至当年武定侯能成太和帝的亲信,也是因为安王举荐。
当年能成为一桩美谈,如今随着晋王身世的曝光,反而成了一个笑话,那么身为事主的武定侯府范家,又该如何自处?
太和帝没有动他们,甚至没有理会范家,恰恰如此才让范家难受。就像有一把大刀悬在脖子上,你根本不知什么时候能落下来。
也因此对于目前处于困兽境地的范家来说,试探出太和帝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当是首要之事。
所以范家利用白家贾家接回女儿之事,行了一把试探之举。
看似范家此举漏洞颇多,连无双都看出来了,恰恰是范家故意如此,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顾不得其他,甚至不惜暴露范家在宫里有人的事。
有人到什么程度?能把一个犯妇夹带进宫。
太和帝知道后,会是如何反应?太后又是如何反应?
“那让他们试探出父皇的态度没?父皇又是什么打算的?”无双问。
魏王哂道:“如若让他们试探出来,父皇就不是父皇了。”
见无双不解,他又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就完,范家想找生路,有人心存不甘,范家能不能活,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
好吧,这话已经拔升到无双完全听不懂的地步,她也不想听了,遂也不再去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