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是因为胆小怕事?
万淳儿的小脸急得通红,嗫嚅道:“其实母妃也不是对三嫂有什么意见,她只是……”
“她只是觉得我身上麻烦多,怕牵连了你们?”
万淳儿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其实也是我连累了三嫂,母妃她一直不喜欢我。”说完,她露出黯然的神色。
无双想起前世听来的一件事,前世端王因深受乾武帝信赖,不免水涨船高,不管在朝堂和京里都是风头正盛的人物,自然关于端王府一些事也不免为外人知晓。
前世端王妃极少在人前露面的,相反端王府一个姓李的侧妃风头很足,不光端王长子是其所生,据说端王府内务也是由其打理。
无双之所以会知道,也是有御史弹劾端王宠妾灭妻,她当时听人说了一耳朵,旁的再是不知。
之前她初见万淳儿时,就想起了这件事,只是现在八皇子并没有娶侧妃,她也就没多想,此时想来‘端王妃不受宠’是早有迹象。
“淑妃娘娘为何会不喜欢你?”
按理说,无双不该问这些事的,可看她娇娇小小一个人,又乖巧温顺,那日一众王妃挤兑她,她还陪着自己,若不是最后周淑妃出声了,她估计也不会走,不免心生怜惜。
万淳儿有些犹豫,看了看四周。
旁边只有玲珑和梅芳、小红等人,芷兰馆的下人是没有的。
“你别怕,她们都是贴身侍候我的人。”
见此,万淳儿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后来经过她磕磕绊绊的诉说,无双才明白怎么回事。
万淳儿的出身并不高,他爹不过四品,本身万家也没什么底蕴,不过是个普通的官宦之家。
按理说,这样的出身是做不了皇子妃的,周淑妃这个人,虽然怕事,但并不代表她傻,儿子要娶妻,以后要出宫建府,自然岳家越有势力越好。
尤其对比晋王、秦王、赵王等人的岳家,周淑妃更觉得八皇子应该娶个有权势的勋贵之女,或是某个大家之女,偏偏太和帝挑中了万淳儿这个小官之女。
周淑妃不敢和太和帝抗议,这不脾气就朝儿媳妇撒了。
仗着宫里没皇后,她又是万淳儿婆婆,再加上八皇子还没出宫建府,她就命万淳儿每日去她宫里立规矩,甚至来了别苑还是这样。
不然万淳儿没跟周淑妃住一处,何来的婆婆不会让她出来,就是因为她没陪在八皇子身边,反而在周淑妃那。
明明是小夫妻,如今又刚成婚,该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偏偏周淑妃当了这个挡路虎。
之前万淳儿主动找无双说话,就是听说魏王和魏王妃感情甚佳,魏王对新婚妻子甚是宠爱,她才会心生羡慕,不由自主想接近无双。
就是想知道,为何明明都是新婚夫妻,为何三哥三嫂如此恩爱,她却过成了这样。
……
万淳儿和无双同年,不过无双自诩自己活了两世,要比对方成熟稳重些。
见对方哭成这样,不免心生怜惜。
小姑娘哭成这样,肯定是委屈狠了。她也没想想她其实也是个小姑娘,却拿着帕子装大人给人擦泪安慰对方,玲珑在一旁看得眼中泛着笑意,面上还忍着。
“那八皇弟就没帮帮你?”
万淳儿抽抽搭搭:“他不管这,母妃终究是母妃,我也不敢说。”
确实,当儿媳的哪能挑拣婆婆的不是,更何况万淳儿出身低,又嫁进宫当皇家儿媳,肯定是什么都不敢说。
“三嫂,我看你和魏王殿下如此恩爱,你能不能教教我?”她大概真是急了,抓住无双的手道,说着又垂起泪来,“我不小心听见母妃和身边的宫女说,说等开了年就求父皇给殿下赐个侧妃,我……”
无双有点窘,期期艾艾:“你怎么就看出我和魏王恩爱了?”
她都没有觉得,她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还有晋王、秦王以及他们的王妃,动不动就三弟和三弟妹恩爱,她知道那都是挤兑话,可万淳儿也这么说,无双就有点好奇了。
“那日魏王殿下揽着你同骑而归,定是极为恩爱才会如此。还有那天你和魏王踏雪同游,其实我看见了,只是我没敢上前和三嫂说话。”
万淳儿眼中带着毫不遮掩的羡慕,道:“我见魏王殿下为你执伞,伞偏你那边居多,他却被雪染了衣裳,还不觉。还有三嫂你走路好像不看路,魏王殿下却细致地环着你避过了水洼和石头……”
“魏王殿下对三嫂你真好!”
她那不是走路不看路,是在想心事!
无双大窘,忙道:“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我们说侧妃的事。”
万淳儿被她的窘样逗笑了,不禁噗呲了一声。
无双忍着脸红道:“你和八皇弟大婚没多久,怎生就要如此急着纳侧妃?”
一提起这,万淳儿脸上又没了笑容,“母妃好像看中了安乐侯李家的嫡女,想请父皇赐了殿下当侧妃。”
姓李,这又对上了。
无双想了想,道:“我想了想,此事你既不敢跟淑妃娘娘抗议,就只能从八皇弟身上想办法,你不如告诉了他,再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我若是反对殿下娶侧妃,那不是犯了七出之条?”
看到万淳儿,无双瞬时就想到前世的自己,被那些条条框框那些所谓的妇德妇行困得死死。
明明周淑妃因不喜儿媳,要另娶儿媳妇,万淳儿还在顾虑自己犯了妒忌这一条。就像她前世,明明她被引进宫,是贤妃想对付皇后,唆使了她婆婆陈氏,陈氏心知肚明前因后果,却依旧厌恶她憎恨她,甚至在一次失控下大骂她有违妇道,淫/荡无耻。
多么可笑的事情,却真实存在着。
“而且我也不敢。”万淳儿又道。
“你和八皇弟是夫妻,说说话有什么不敢的?”
万淳儿揉着帕子,小脸红红的,“我就是不敢,我……”
这时,外面来了人,是芷兰馆的宫人,说昌河公主已经设了宴,请无双和万淳儿去用宴。
无双这才发现,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用宴细节不提,等用罢宴已经酉时了,无双本想回去,谁知昌河公主笑眯眯地又留了她,也不说做什么,只是又让她和万淳儿回到之前那间宫室中。
直到无双听见外面嘈杂声起,有侍卫来禀报说是有人行刺,说是行刺之人闯了玉华殿,陛下特派人来保护公主殿下,还说对方闯玉华殿不成,又袭击了玉香馆,她才明白昌河公主叫她来的用意。
怪不得魏王没让人叫她回去,估计她来这,也是他安排的。
第84章 第83章
83
侍卫禀报完, 就出去守着了。
无双看了下,外面只站了二十来个侍卫。因为院子里没点灯,只有雪光照亮,看起来影影绰绰, 不过芷兰馆的宫人内侍都聚齐了, 屏息静气地站在廊下, 每人手里都持着一根大木棍。
显然外面并不是行刺这么简单,侍卫这么说估计也是怕她们害怕。
昌河公主对侍女道:“服侍魏王妃和八皇子妃先去歇下, ”又对无双二人说, “你们都去睡吧,等睡一觉起来,事情就结束了。”
说完,她也真就去睡了,留下无双和万淳儿两个面面相觑。
“既然只说了玉华殿和玉香馆有刺客,八皇弟应该没事。”见万淳儿略有些忧心忡忡, 无双安慰道。
“三嫂你也不要太胆心,你看姑母她都不担心, 肯定没事的。”
说是这么说,事情没尘埃落定之前,谁都没办法放心。
无双想到临走之前, 魏王替她理了理斗篷帽檐, 让她早去早回。
哪怕明知他既做了安排, 定然有十乘十的把握, 还是免不了担心,如果出了意外怎么办?
她想到那日自己多嘴, 纪昜出去一趟后回来说得那些话。
别苑里守卫有限, 如果真有人趁机想作乱, 外面各家各府的人越是多,越是不好办,因为你根本不知对方在暗中藏了多少人,这也就意味哪怕提前知道可能有人作乱,你也只能等着。
这就是他把自己送出来的原因?
因为他留在那当饵。
.
事实上无双想得没错,哪怕魏王算无遗漏,在敌人没冒头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
不过纪昜倒是算准一点,对方会搂草打兔子。
呃,他是草,太和帝是兔子。
玉华殿前脚被人袭击,禁军侍卫们喊着有刺客,都朝玉华殿靠拢,另一边玉香馆被一伙穿着夜行衣的人闯了。
其实若事后去看就能明白,背后之人恰恰利用的就是太和帝的安危,在众人心目中才是至关重要,才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闯玉华殿是假,袭击玉香馆才是真。
闯玉华殿只有十几人,往玉香馆来的却翻了数倍,而且他们还带了弩。这点魏王倒是没预料到,也因此等大股禁军侍卫赶到时,玉香馆的战况极为惨烈。
魏王的侍卫大多都受伤了,魏王也中了两箭。
再是勇武,双拳难敌四手,尤其弩这东西攻速极快,拿去打仗射程不够,但最适合对付武艺高强之人,一片箭雨近距离射过来,腾挪功夫再好都没用。
显然对方算准了魏王的武力,这些弩就是拿来对付他的,只可惜对方没想到魏王早有防备,又错估了对方武力,不但没杀死魏王,反而被反杀了,眼见不敌,对方丢下几十具尸体匆匆而逃。
金吾卫指挥使包骞当即派人去追,一面命人将事情禀报给太和帝,与此同时,整个别苑也瞬时灯火通明起来,侍卫们挨着每处搜查漏网之鱼。
太和帝震怒。
有人今晚会作乱,是早就预料到的事,之前为了引蛇出洞,他做了不少布置,只是万万没想到对方的目标竟不是他,而是魏王。
弩!
这东西属于朝廷严格管制的军械,很多军中都见不到,可就在这里,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竟有人明目张胆弄来了几十张弩,就为了杀他的儿子!
“给朕查,朕倒想知道,这些弩是从哪来的!。”
玉华殿里灯火通明,随着别苑里动静过大,也惊动了住在别苑外的一众王公大臣。
众大臣们在别苑外求见,太和帝倒让他们进来了,却只能只身进来,不得带任何随扈,甚至行走之间也都有侍卫看护。
显然说明现在的太和帝谁也不相信!
几位老大臣心中还有些不快,可站在殿外听陛下提到弩,就知道这事恐怕要闹大了。
其实不怪太和帝震怒,朝廷历来对民间私藏兵器管控极严,弓禁不了,因此藏弓要达到多少数目,才会触犯律法。
但甲和弩不一样,尤其是弩,因操作简单,杀伤力极大,十岁小儿拿着一张弩都能射杀常人,因此民间是决不允许有人私藏的。
一旦发现私藏,最低也是下狱被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