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房在宁阳这一层关系,让湘姐儿有了这样的一层见识,可这种丑事却不能再因为自己给大房带来污损。
李氏听到这话,心里瞬间揪在了一起,这谢三郎的意思是湘姐儿若是执意要嫁,就不认湘姐儿这个闺女儿了?
李氏顿时慌乱起来,还不待说上两句,就听见湘姐儿毫不犹豫,坚定的说道
“我想清楚了。我嫁!”
☆、第134章 长大了?
回到女学,圆姐儿以为自己会有些抗拒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小院,瞧着谭宝珍在院子里头踢着毽子,抬头瞧见自己,也不管因为无人接而落在地上的毽子,一下跑了过来
“你怎么才来啊!我昨儿就到了呢!年关过的可还开心?我在家里还想你来着呢,你想我没有?”
莫名的,圆姐儿居然觉得有一丝丝回家的感觉了。
“嗯,可想了。”
如珠绕过两人率先进去收拾屋子了。谭宝珍拉着圆姐儿的手,说道
“我家这次发生了好多事儿呢,我和谭淑娴在家里闹了一番,我直接被我爹压着揍了一顿,我现在瞧见她就心烦,你是我的人,往后可不许搭理她!”
两人走到前厅,圆桌边坐下,说道
“嗯,我与她本就交集不多。”
说完圆姐儿忽然想到什么叹了口气道
“这学期啊,我得跟着你了,我哥哥今年留在家中参加科举,往后休沐也只能留在女学了。”
“那敢情好啊!瞧着你能出去玩,我早就嫉妒了。这样一来…咱们就是一样的了。”
圆姐儿笑着应承着。
女学里头开了学,生活又规律了起来,在不容许睡懒觉,睡回笼觉的事情发生了。刚开始还有些没法适应,到后头也就慢慢又再次习惯起来。
在女学开学了一个月,圆姐儿才头一次接到家里直接寄到自己手上的第一封家书。
说是湘姐儿的婚事定了下来,嫁给王员外做填房。
看到这个,圆姐儿也不觉得多惊讶,只是湘姐儿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却不知道了,有一个资历比她老的姨娘,还有一个年长于她的庶子,一个差不对大小的庶女….
但瞧见是湘姐儿执意要嫁,圆姐儿也只能暗地里吐槽一番了。婚事定了下来,今年三月里便会从水溪村出嫁,如今已经和李氏一起回了水溪村准备备嫁了,只是湘姐儿这次许是因为伤了谢家人的心,也许是因为年哥儿和润哥儿两个孙儿的婚事,杜氏开了口,湘姐儿若是执意嫁到王员外家,过得好,谢家不沾,过得不好也与谢家没有关系。俨然是要把湘姐儿从谢家踢出去了。
这让圆姐儿有些吃惊,毕竟在年关那些日子,杜氏因为舍不得湘姐儿即将家人,对湘姐儿那是好的没话说了。
只是这定在了三月里,圆姐儿是没有法子参与了。
赵氏的信里端端正正的把家里的事情一一叙述,接着就开始询问圆姐儿衣裳够不够,念书如何?功课别落了,莫要累着,给家里多多写信之类的….
看的圆姐儿很是感慨,却也并不似上学期在女学那般想哭鼻子想回家了。
第二封信却是一个大大的喜讯,湘姐儿的事儿定下来没多久,二月末,三月初润哥儿已然进了考场了,轻松通过县试,到时候只等着四月的府试。因着是同一年,润哥儿还得在宁阳等着。
若是四月过了府试,那么来年,年哥儿和润哥儿都将一同参加院试。
着院试年哥儿考了好些年了,这次因着湘姐儿的事儿已然影响了年哥儿的婚事,据说之前相看的一些个姑娘,如今都退了去。这可让潘氏着急上火的很了。也不等年哥儿考下秀才再说,如今的年纪便是放在宁阳也是大龄剩男了,潘氏已然看中一户人家的姑娘,就打算是探口风了,若是那边松了口,立马就先给定下来,待明年院试考完,无论成不成都必须先把亲给成了。
收到信圆姐儿就给回了信,先是卖个萌撒个娇,问候一下全家,然后又孩子的语气“不动声色”的打听这家里的各种八卦。
最后怕如珠会想家,变也让如珠写了一封信回去,封了口就让如珠送到了三嬷嬷那处。
等再一次收到回信的时候已然是五月底,快要六月了,润哥儿依旧不负众望,直接过了府试,这用圆姐儿的话来说:依照润哥儿的能力,考这个还不跟玩儿似得?
而年哥儿这个“老男人”也总算定了亲事,来年院试一过立刻成亲,若是中了,那可真是人生之快意了….
女学的日子总是平静而规律的,偶尔同窗之间有些不愉快圆姐儿也能避开,一年之中大多都在学院与宁阳谢府之间来回的跑。
人们总喜欢用“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之快,有时间圆姐儿回头瞧瞧以前,也会这么觉得。
圆姐儿只觉得生活就像是摁下了快捷键…还没来得及细看就长大了。
“马上升学考试了…圆姐儿,你还继续念书么?”
“考试,但是念不念书这得看我爹娘要不要念。”
说完,指尖一个粉衣襦裙的少女从案桌前转过身来,瞧着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明眉皓齿,皎洁如月,不点而朱的唇瓣微微嘟起,冬日的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便是看惯了圆姐儿样子的谭宝珍瞧着都不由晃了眼。
“那你还想学么?”
“学海无涯,可是却不想在女学里头浪费时间了。”
谭宝珍从圈椅上头一下跳了下来,往圆姐儿跟前一站,原本瞧着个子尚可的圆姐儿却是生生矮了谭宝珍半个头
“你不想在女学念书了?”
圆姐儿娇俏一笑道
“这六年已然学了很多。”
圆姐儿这话却不是瞎说的,女子不似男子需要四书五经,做文章考状元,这用在琴棋书画和用在书本上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满满的,甚至到了四五年级已然开设骑射课程,十岁已然可以骑上小马驹在马场上跑两圈。
规矩更是严苛不已….
如今这一届的小学部学生,进来满满的百人,如今因为各种原因却只剩下不足七十人,初中部,高中部能考进去的便是受了层层选拔进去大约也就目前一半的人,在圆姐儿看来,小学部主要学的是学识,是琴棋书画,是功底,那么初中和高中就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出色的大家闺秀,乃至皇家媳。
要知道,女学曾经出过一位皇后,皇子妃,王妃一类更是有好些,进了宫有名分的更是不在话下。
说白了就是一个豪门嫡女的塑造地,初中部还好些,到了高中部更甚。
“谭淑娴这次升学考试完了就得回家呆着了,我爹说,若是我还能考上初中部,就继续读。”
谭宝珍有些忧伤的说道,说完又看向圆姐儿
“你也来呗,至少有个伴儿啊,王秀已经决定不会继续读下去了,她目前也考不上续费全免,林芝到不知道。至于金盏花….但愿别再遇上她!”
圆姐儿对于谭淑娴不能继续念书有些好奇
“能上初中部统共也就咱们这五个班的同窗,多少都是熟脸,怕什么?”
“我在这里也只与你脾气相投一些,还没遇上第二个呢。”
圆姐儿听着这话忍不住展颜一笑,一双明眸完成细细的两道月牙儿,似乎缝隙之中还透着点点光芒。
“我瞧着你真是越长越好看了…..你怎么就长这么好看呢?你哥哥都没你这么好看!”
“你是说我二哥吧?”
“对啊,不是说你们是双胎么,可我瞧着却并不像啊。”
圆姐儿听着不由腹诽,不是一个爹妈亲生自然是不像的。
自从康哥儿下定决心要跟随润哥儿的步伐,毅然而然的考到了冀州书院,这可着实不容易,康哥儿自从入了县学,念书就吃力多了,好在年哥儿和润哥儿都会课后补课,不弱康哥儿想要考到冀州书院怕是还要等几年。
自己便罢了,康哥儿和润哥儿却是真真实实的两兄弟,在圆姐儿瞧来相像的地方着实不多。
单说这念书,润哥儿真真是有天赋的,本就聪慧,似乎念书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康哥儿却完全不同,还未启蒙的时候尚且看不出,真正入了学才发现这小子真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大多得逼着念书才成,光考冀州书院便考了三四年才考上,这还是给开了小课的结果。
虽说如此,康哥儿能考上冀州书院已然是很不错的,不过….让赵氏更吃惊的却是康哥儿在生意场上的头脑就要灵活多了,这一认识让赵氏不知该喜还是该愁。
☆、第135章 无名无能
五年的时间谢家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三房的湘姐儿,自从嫁到王员外府上,就真的和谢家断了来往,倒是李氏会私下偷偷的去看湘姐儿,大家会儿也都知道,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人进去没多久就说怀上了,让李氏好生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孩子没保住,小产了,还是个男孩儿,接着又小产了一次,这次总算又怀上了。前两次小产让湘姐儿警惕了起来,听李氏回来后私下说都是那庶长子的姨娘给害的,是不是真的两说,但进门五年还不曾剩下一儿半女也让湘姐儿在王家越发艰难起来。
再说说二房,如今年哥儿第二年总算是考上了府试,如今已然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第二年不仅娶妻田氏,还生了一个儿子华哥儿,如今正是两岁的年纪,盼哥儿如今也都十来岁了,如今正在县学念书。
二房因着给味月楼供应蔬菜也赚了一些个钱,在水溪村包了地,在水溪村俨然是个小地主了。
而最大的变化许是大房了。
如今味月楼沿着宁阳县往外一路开了好几家,前两年开到了冀州城的文德街,也因此举家从宁阳搬到了冀州城中。
要说生意上的事情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那么大房的润哥儿却是整个谢家的骄傲。
自从十五岁那年下场,几乎是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考到乡试,还是头名解元,那可是谢家祖辈里头头一个举人老人,头名啊。
在本朝,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这在谢家人眼里,那可不就是官老爷了么?
十七岁的头名解元,莫说旁人,便是冀州城知府那都是亲自宴请了润哥儿一行,足见对润哥儿的重视。
所有人都兴奋着,偏润哥儿自己并不上心,反倒对读书功名一事上开始越发的用心,便是冀州书院的先生都说,需要再磨砺几年再继续考,可润哥儿偏偏不愿,只说浪费时间,第二年春天便赴京参加会试,不意外的荣登会元,连着两元差点没让杜氏笑抽了过去。
过了会元便是贡士了,接着的殿试在会试结束后两月在宫中举行的,据说当时对于前一甲前三名的排序让皇上与臣子有了争执,原本润哥儿只得探花郎,连因为三人中长相最是俊美这样的理由都出来了,不过最后还是如愿以偿,竟让润哥儿连了一个□□,状元之位落在了润哥儿头上。
虽然圆姐儿不知道当时京城是如何一番盛景,可是从别人口中所得知的,那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不足二十的状元郎,打马走过长安街,俊美容颜当真是惊才风逸,光风霁月的人儿,据说游街时,雌性瞧了了那都是羞红了一张脸,甚至还有不少家中有待嫁姑娘京官都给投了橄榄枝….
润哥儿金榜题名,自要回到祖籍祭天拜祖,这在谢家那可是极大的事情,那一天,谢家风光无限,回到水溪村,谁人不羡?而也正是那一天,大人们都忙着润哥儿的事儿,忙着前来道贺的人,圆姐儿和康哥儿手拉着手,在人群后头瞧着润哥儿挺拔如松的背脊,远远的…只能瞧见一个背影…
“大哥很厉害呢。”
“很羡慕?”
“嗯,但是也很失落。感觉咱们和大哥不是一类人一般….所有人都说我和大哥压根不像。”
康哥儿的沮丧当时让圆姐儿心神一阵
“你我双胎不也不像么?虽说读书不行,可是你做生意行啊,这一点大哥可比不过你。咱们家一人官场,一个商场….可算是圆满了。”
听了这话康哥儿才好一些。而圆姐儿则愣愣的瞧着前头已然快要十二的少年…忽然的…也觉得…离得好远…..
殿试后是直接授官,按理来说,一甲三名都是进翰林,状元一般授予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实打实的清闲文官,可毕竟近天子,升起来那都是很快的。
可这一次,却被外放,也是头一个外放的状元,为益州兰河县县令,正七品。这可让朝堂上不少老狐狸都开始琢磨起这其中圣意。
虽说与榜眼探花一个品级,可这县令虽说官小却是个实打实的实缺。走马上任有期限,润哥儿来不及在家中多留,带上如玉便往兰河县上任了。
匆匆来,匆匆走,圆姐儿只觉得与润哥儿话都没说两句就走了,这一上任,那就是好几年都见不到面了。
如今润哥儿已经走了大半年了,便是生辰都没吃到一碗赵氏煮的长寿面。
谢家的孩子过生辰从未大半过,爹娘给的小礼物,早些时候杜氏给的铜钱,现在给的银豆子,加上赵氏煮的长寿面,添俩鸡蛋,这就算过了生辰了。
这样的传统伴随着每个谢家孩子长大,润哥儿哪怕是去宁阳也好,冀州也罢却从未落下过,今年却是头一次。
这还就罢了,最让赵氏着急上火的却是润哥儿亲事,当年润哥儿埋头苦读的几年哪里好说亲?后来中了解元更是不敢随意说人家,如今定下来,状元郎啊,多好说亲事的时候…偏偏被皇上一道圣旨,打发去益州兰河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