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姐儿抬头去看康哥儿,后者想了想。似乎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说道
“詹熹….他定亲了。”
圆姐儿一愣。是啊…算算时间,也是到了该成亲的时候了,想当年,那个坐在马车上颇为无礼的的小男娃居然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而自己也已经嫁做他人妇。
时间居然就这么过去了….
“哦?是么?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聘的是哪家的姑娘?”
康哥儿在圆姐儿脸上瞧不出什么,却依旧小心翼翼
“唔?看来你真不知道…就前不久,那姑娘你倒是也认识….嗯…我也认识。”
圆姐儿瞧着康哥儿如此小心的样子,顿时好笑,
“怎的这幅摸样?难不成不仅仅是认识,还很熟么?”
圆姐儿本是玩笑的一句话,却不想康哥儿还当真点了点头,道
“是谭宝珍。”
“……..”
“小妹?”
瞧着圆姐儿半响不说话的样子,康哥儿唬了一跳,这事儿别说圆姐儿,便是康哥儿和谭宝珍都没有那么熟的人都吓了一跳哩。圆姐儿这么熟,却不知道这件事情….而且….无论是谭宝珍也好,詹熹也罢,总是有那么一些个纠葛在里头。
康哥儿正想着岔开话题,谁知圆姐儿扭头问道
“宝珍怎么和詹熹走到一块儿的?你和詹熹在一块儿,知不知道詹熹是不是真的心悦宝珍?对宝珍是个什么态度?”
“……”
瞧着圆姐儿又着急又认真的样子,便知,原来还真是自己想多了…比起二人在一起这件事情,圆姐儿俨然更在意谭宝珍嫁给詹熹会不会吃亏….
☆、第249章
谢大郎和赵氏在谢府期间找过李氏和张氏,也不知说了什么,没过两天便带着初哥儿静姐儿一块儿去了水溪村,当然,祥哥儿也是跟了去的。
长辈们一周,整个府邸倒是就剩下圆姐儿了,康哥儿不耐烦整日的在书院,加上只有圆姐儿一个人在府中,便干脆下了学就回府里住,第二日一早再去书院。
圆姐儿倒是平静的多,每天早上给杜氏上炷香,说些零碎的话。一天就这么混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还过了三四天,圆姐儿就有些想念润哥儿了。
没有成婚前,那也是一年半载都见不到面的,也就这么过来了。可是现在圆姐儿却有些不习惯了。
到了夜里,一张足足能睡三四个人的大床,却只有圆姐儿一个人,身边都是冰冷空旷的…
越是如此,圆姐儿便越发的想念起润哥儿了。
只想着,等谢大郎和赵氏回来,瞧着事情是个什么结果了便回晏城去….她想他了。
圆姐儿这么数着日子,大约□□天后,谢大郎和赵氏才回来,同样,回来的还有李氏张氏和初哥儿静姐儿。
而跟去的祥哥儿并没有出现,不说什么对错,圆姐儿对这事儿倒是并没有意外。
只是……
“初哥儿这是怎的了?眉头皱着,谁欺负咱们初哥儿了?”
瞧着在李氏身上,瘪着嘴,一脸“我不高兴”的摸样,圆姐儿就觉得好笑。一旁的静姐儿看了看初哥儿,又看了看圆姐儿,想了想,张嘴叫道
“姑——”
静姐儿现在还正是口齿不清的时候,对周围的事情也懵懂无知。圆姐儿听的这声顿时小心肝儿都化了
“诶,静姐儿回来了?村里好玩儿么?”
静姐儿想了想,摇了摇头,竟然也跟着初哥儿一块儿皱着眉,不吭声了。
圆姐儿是又好笑又心疼。虽说年纪小,可毕竟不是什么小事,情绪多少都会带给孩子的。
“这几日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
见圆姐儿逗着初哥儿和静姐儿,赵氏开口问道
“嗯,胃口挺好的。”
赵氏走得时候,圆姐儿就有些饮食不规律,一会儿没到饭点便饿了想吃这个吃那个。一会儿又觉得撑了,饭都不肯吃了。
这会儿听见圆姐儿说胃口好,便放了心。
圆姐儿瞧着一家子都在一块儿,便干脆开了口
“爹娘,这事儿怎么样了?”
圆姐儿一问,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圆姐儿心里“咯噔”一跳,难不成初哥儿和静姐儿当真还得给谢三郎送回去不成?
虽说不是自家的孩子,可在一块儿也是有点儿感情的,送回去可不就是回火坑了么?
圆姐儿正想着,李氏反倒开口了,叫一旁的丫鬟带着初哥儿和静姐儿回去,这才道
“这事儿也没什么不好开口的。我早就想明白了…”
圆姐儿瞧着李氏的嘴里说着洒脱的话,可是眼里的疲惫与失落浓的几乎要化不开的….圆姐儿有些不忍
“三婶。”
“你啊…往后也无需叫我三婶,我不再是谢家的儿媳,也不是那混账的媳妇儿了。”
圆姐儿一愣,这是和离了?
“和离了。他一门心思的念着别的女人,罢了…就当我上辈子造的孽。”
要是李氏还是如同以前一般,圆姐儿很“黑心”的表示绝对不会同情李氏的。可是这会儿..无论是感情上头还是理性上头,都觉得谢三郎混账了。
“我是和离了,可是祥哥儿她媳妇儿我这个做婆婆的,没同意。”
圆姐儿讶异的看向张衣,原来张衣这是也要和离的么?
“不过,孩子如今还小,祥哥儿也是混账,拖着也是害人,她还年轻,若是执意要离开谢家….便由她去。”
圆姐儿看向张衣
“堂嫂也和离了?”
张衣抬头看向圆姐儿摇了摇头
“为了初哥儿,他也没有同意。”
这不过一句话,圆姐儿却听出来许多,这二人是没有和离的,而且是为了初哥儿,为了谢家三房的香火,祥哥儿这才没有同意。
谢大郎这时候却发话了
“初哥儿和静姐儿是不能回去的。这事是咱们谢家对不起你们,我是谢家长子,这事儿我自然担下了。祥哥媳妇儿若是想和离,我和你大伯娘也不拦着,你要再嫁我和你大伯娘也给你添妆,只是初哥儿和静姐儿是谢家三房的香火独苗,必须留在谢家。”
圆姐儿看向张衣,张衣点了点头。
看来这事儿是在水溪村就已经谈妥了。
谢三郎和李氏和离,谢三郎被逐出谢家族谱,张衣和祥哥儿如今虽说也在边缘了,可是毕竟孩子还小,张衣的娘家再怎么疼张衣总是不乐意养着一个被夫家休弃的寡妇,自然不同意和离。
可这事儿是三房的不地道,是谢家对不住人家,谢大郎身为这一辈谢家当家人,只得将李氏也好,张衣也罢,接到了冀州养着。便是张衣咬死了打算和离,也不拦着,即便是嫁人,谢家大房也会给添一份嫁妆。
只是初哥儿和静姐儿必须留下了。这是三房的香火独苗。
如今的谢家大房家大业大的,谢大郎是长子所承担的自然要更多,倒是也不介意多样几个人。便是杜氏在世,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解决法子了。
圆姐儿点了点头
“这也好。初哥儿和静姐儿如今还小,跟着咱们总是不会让学坏了去。”
“嗯。”
祥哥儿就是个被养歪了的例子,初哥儿可不能学他爹和他爷、的。
“祥哥儿留在了水溪村?那个女人呢?”
如今圆姐儿也是嫁了人的,并非闺中姑娘了,赵氏倒也没有避讳,说道
“你三叔执意要娶,祥哥儿又在一旁拦着不肯,他们怎么闹腾都是他们的事儿了。总之与谢家无关。”
说道后面赵氏也忍不住的有些嫌弃起来。这二人,早年也不觉得,这几年越发的荒唐。说完,就不愿再说了。
而这会儿一直沉默了张氏也说话了
“我想和离,我也不会再嫁,我守着初哥儿和静姐儿长大。”
张衣的话让所有人都看向她,倒是赵氏,许是这次去水溪村瞧了,实在厌恶那亮父子,便道
“这也成,早先在水溪村就该大胆的说,大房养几个人还是养得起的,等初哥儿大了,出息了,便是你的好日子到了!”
张衣听着,身边也没有祥哥儿虎视眈眈的盯着自己,盯着儿子,勇气也足了些
“嗯。我要和离。”
“这事儿不急,如今你们也不见面,与和离也没什么两样了。倒是初哥儿那里,你要与他好生说,虽然孩子小,却也懂的。”
谢大郎反倒是一群人中最理智的了。毕竟初哥儿和静姐儿还小,夫妻虽说不在一起,也没个名分,但到底还有那么一层关系在,初哥儿和静姐儿面上也好看。往后长大说媳妇儿也好,嫁人也好,总是比寡妇的孩子要来的体面。
当然…这是谢大郎的意思,若是张衣真是一点关系也不想维护,身为大哥虽然觉得可惜却也没觉得多不好。毕竟初哥儿和静姐儿还小,往后的事情也可以再说不是?
三房的事情倒是这么安顿了下来。
圆姐儿这会儿才说起自己的事情。
“爹,娘,这里既然已经妥当了,过两日我打算回晏城去。”
赵氏张口就想说怎的这么快,可是想想两人便忍住了,叹了口气道
“这也成,回头我让人准备些东西,一块儿带过去。”
说完,想到什么道
“这几日瞧着你脸色不太好,反复的很,待会儿让大夫来瞧瞧。”
圆姐儿想了想,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太正常,便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这事儿过去,便安排了李氏一行人的院子。院子靠后,有些偏,却最是安静的,李氏如今是寡妇的身份,这院子倒也合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