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你也且先问问,别让杏姐儿难做。”
“我省的,杏姐儿出嫁了就没再这屋里过过夜了,这会儿又要搬走了…哎~”
搬家自然是开心的,可是想到与家人,故土分离…又免不了好一阵伤怀。
无论怎么说,日子总是要朝着好的方向去的,润哥儿回到谢大郎和杜氏的身边,多多少少都解了几分忧愁。
这次过年,办年货都没有往年来的那么热闹了,或许是大家会儿都知道这就是分家前最后一起过年了,也或许是大家都想着分家的事儿,没什么心思过年。
不过大人的忧虑总是波及不到孩子,过年,当属孩子们最开心了,伪孩子的圆姐儿也是如此,全年唯一一次有压岁钱的时候,有大鱼大肉的时候….咋不开心呢?
大年三十,年夜饭上多了一道以往几乎不吃的炖羊肉,依旧放了草果,依旧味道浓郁香嫩。
吃了年夜饭就是守岁,年哥儿因着马上又要应考了,每日争分夺秒的看书睡觉,也就没有守着,其余的年纪小,也没守着,到头来倒还是几个大人收到了子时,放了鞭炮才各自回屋睡去。
大年初一,大家会儿都在家避灾避难的,大年初二的时候,二房三房都回了娘家,杏姐儿带着孩子和丈夫来了。
杜氏因着出了元宵就要跟着大房搬家,也盼着杏姐儿能在家里住下,多陪着看着几天。自是拉着杏姐儿的手说个不停,圆姐儿和康哥儿则带着比自己略大的峰哥儿满院子撒了欢儿似得疯跑。
这次谢大郎也没有专门把大女婿严有柱拉开,倒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赵氏想要留着杏姐儿和峰哥儿在娘家住几天的事情给说了开来。
赵氏听得很是诧异,之前还说赵氏底下去和杏姐儿提一提,若是为难也就作罢,没想到谢大郎亲口说了出来,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这会儿是在岳家,又是听闻妻子娘家要搬去县里的事儿,并没有多犹豫就应了下来,能去宁阳县定居了怕是有些财力了,不必杏姐儿当初刚刚嫁过来的时候了。无论是哪一层的原因,严有柱都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听到严有柱点头,赵氏顿时喜上眉梢,忙张罗着要吃啥,啥是大女婿和峰哥儿爱吃的。杜氏则是含笑时不时问严有柱一些话,许是不放心杏姐儿,时不时问的话都隐藏着陷阱,就怕杏姐儿在婆家过的不如意,又不肯说,严有柱倒是退让有礼的,说什么都让人觉得诚恳游刃有余。一番对话下来,杜氏也很是满意。
这会儿圆姐儿仨玩疯了,吃午食的时候听到峰哥儿和杏姐儿要在谢家住几天,三个小家伙儿都齐齐欢呼,换来大人的一阵好笑。
就连圆姐儿也觉得畅爽啊,冬日里头跑了这么久暖洋洋的的,还有些细细的薄汗,一双笑脸熏的微红。
再一看边上的两个男娃,可不是一样么?
☆、第53章 家长里短
一大家子,午觉醒来没多会儿严有柱和杏姐儿就回了家,没一会儿,杏姐儿就带着换洗的衣裳回了谢家。
这屋子是杏姐儿从出生到出嫁住着的地方,离开这么些年,如今一回来,杏姐儿心里的感觉可想而知。
躺在床上,看着家里早已经看不出颜色的房梁,转身面对着赵氏低声道
“娘,你真打算把屋子给三叔他们?那岂不是就等于送给他们了么?”
“这事儿是你爹做的主,而且这么做也有你爹的道理,你三叔那也是你爹看着长大的,总归是自家的人。你呀…且把心收回肚子里吧,咱们去宁阳县住大屋子,把这个给了又怎样?”
杏姐儿听着皱了皱鼻子,心里想了想,也觉得是,便笑道
“这倒是。”
“你呀,也别总是看不上你三叔三婶儿,上次拿分家的事情这么一闹,娘那么一棒子敲下去,你三婶儿可要比以往好多了。”
“反正我就不喜欢她那样的,分了家也好。”
“这都要过去了,我倒是不多说,倒是你,在那里我和你爹又不好直剌剌的问,过的可还舒心?有柱对你咋样?长辈平日有没有为难你了?妯娌相处的好么?”
如果整个屋子除了润哥儿,就是赵氏和杏姐儿,谢大郎和念哥儿去挤了睡,圆姐儿仨小的都跟着杜氏。杏姐儿听到这话眼圈就有些发红,也没啥不能说的,便道
“对我和孩子还好,就是我总嫌他忙,他娘偏爱小的,对我倒是不冷不淡。就是峰哥儿,好歹也是严家长孙,也不得长辈喜欢,虽然年纪小也能感觉到家里头的事儿,又一次还问我来着,说奶是不是不喜欢他,可把我给差点问傻了。心疼坏了,我和大郎说,他却说我想多了,还说别和孩子说道这些个。我哪有说啊?孩子自个儿也能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不是?”
说完,杏姐儿又叹了口气
“我也没什么,反正是跟着大郎过着也没啥,可孩子却想着要做奶的疼爱,我是跟着心疼啊。”
杜氏听闻也跟着叹了口气,伸手棒杏姐儿抹去泪水,又理了理耳际的乱发,说道
“大妞儿,谁家没个糟心事儿?若是事事顺心那就是神仙,也没啥意思了,峰哥儿如今年纪小,你们也能掰回来,小孩子家家的胡思乱想的做什么?就是他奶不喜他,不还有你和有柱呢么?怎么说有柱都是家中长子,往后家里长辈当然跟着长子过活,靠着长子养老送终,就是真的不喜也会顾虑一二的。峰哥儿她不疼爱,峰哥儿是严家长孙,一个长子,一个长孙….真要做的绝了,吃亏的还能是你们不成?”
说完,杜氏又道
“但长辈毕竟是长辈,是有柱的娘,是峰哥儿的女乃,你只能敬着,爱着,孝顺着。严家长辈也不是真个恶人不懂规矩的人,心思放开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过日子过日子….一帆风顺就不是过日子了。”
“心里是知道,总归是不舒服,看着峰哥儿失落的样子又心疼的很。”
“峰哥儿不还有我这个祖母么?祖母疼她!”
杏姐儿听闻,噗嗤展颜一笑,数日的压抑顿时放开,整个人在黑暗中,一双眼却闪亮无比。
“我家闺女儿还是要笑,笑着多好看啊?!”
杏姐儿长得似赵氏,又是第一个孩子,是赵氏第一个教养的孩子,容貌好,走出来又与别的村里姑娘不同,不若,当时比谢家条件好上许多的严家也不会看上杏姐儿了,还是许的长媳的位置!
“娘,不过一张面皮罢了,总会老去的!你不是总说别人夸你长得好,那就是在夸你爹娘把你生的好,自己没啥得意的么。”
这是杏姐儿小时候总是被村子里的人夸长得俊,怕杏姐儿因为这个心高气傲起来,赵氏便时常拿着这种话压一压杏姐儿,如今见杏姐儿这般说,好笑的说道
“可不?我夸你就是在自夸呀。”
说完,眉眼的笑容里还能看见隐隐的怀念。
因着两人离得近,杏姐儿看的清楚,心里也有些悸动,不由又絮絮叨叨的和赵氏聊了好些儿时的趣事,直到月上中天这才各自睡去。
翌日醒来就是大年初三,别家已经开始走亲戚,各个地方拜年去,这次因着搬家,又是杏姐儿回娘家住,便没有如同往年一般挨家挨户的去窜门子,只挑了齐先生梁大夫杨家这样相交好的,又恩情往来的人家上门拜年,后头就在家里等着别人上门拜年。
这次过年,孩子们都是放开肚皮来吃,自从杏姐儿在谢家吃了草果炖的羊肉,喜欢的紧,圆姐儿就把早早晒好的,藏好的草果分了一半出来让杏姐儿回去的时候给带回去,可把杏姐儿喜得不行,直夸圆姐儿聪慧。
“大姐,大姐!”
圆姐儿一手牵着峰哥儿一手牵着康哥儿刚刚从后山疯玩了回来,就见着在院子里和赵氏,潘氏李氏一起剥玉米粒儿的一行人,大声的就叫道。
杏姐儿抬起头来,见三人手牵着手回来,微微一笑,双手在围在腰间的布上一蹭,站起身来
“回来啦?出汗没有?”
杏姐儿就着干净些的手背在孩子们额头上一抹,见都干干爽爽的,便道
“莫要再出去耍了,别走远了,待会儿该吃饭了。”
“峰哥儿衣裳都湿了。”
峰哥儿估摸着在家里拘着,这几天是玩的昏天暗地的,夜里做梦说梦话都是在疯玩的事儿,杏姐儿也是难得在家里住上几天,又是过年,便没有拦着。
听圆姐儿说峰哥儿衣服都湿了,伸手探进康哥儿后背,果然一层的汗,里衣都湿透了,转身就在另外两个娃背上摸了摸,除了圆姐儿,俩男娃都湿了衣服,杏姐儿忙把腰上围裙放下,带着两个男娃去擦拭换衣,以免着了凉。
圆姐儿因着控制这,倒也没有出汗,见舅舅侄子一同被拉去换衣裳,圆姐儿忙在放在杏姐儿坐着的小杌子上坐下,从赵氏到李氏一一叫好。
潘氏笑呵呵的说道
“还是女儿家的文静些,俩男娃都玩湿了衣裳。”
“女娃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自小就该拘着,整日的往外跑心都该跑野了。咱家湘姐儿这会儿都在屋里学着绣荷包手帕呢。”
李氏在这种场合,永远都是不甘寂寞的,不过都是耍耍嘴皮子,大家会儿也不当回事儿。
“女娃在家不过几年,男娃那是一辈子都在跟前的,在家里就拘着,往后嫁了人,到了婆家可就没这么松快了。”
潘氏没有女儿,如今两个儿子都有了,有了盼头,也有想要一个女儿的想法。
“就是在家别野了性子,往后去婆家才不会造人嫌弃。”
李氏说着,瞥了一眼坐在小杌子上的圆姐儿,赵氏虽说少有和李氏起冲突,但也不代表就会仍凭李氏欺负人,直接就说到
“圆姐儿多大?湘姐儿多大?这个咋能一样?我记得湘姐儿这么大的时候,话还说不利索呢,圆姐儿招人疼,到时候真舍不得嫁给别人家受苦,入赘一个回来也没啥。”
“我瞅着这个成,到时候就在家里,也不怕圆姐儿受了欺负去。”
杏姐儿虽然身份上是圆姐儿的大姐,可是圆姐儿刚开始一个月全是杏姐儿一个人带着,一个人女乃着的从京城抱回来的,算是半个闺女儿。
没听见之前说圆姐儿的不是,但是听见赵氏的话,心里也觉得在理,便也跟着附和。
收拾完两个男娃,一把将坐在小杌子上的圆姐儿抱在腿上,自个儿坐在杌子上继续干活儿,潘氏见赵氏娘俩都这么想,便逗圆姐儿
“圆姐儿长大了,给你招个哥哥当丈夫怎么样?”
圆姐儿歪着头一脸天真的问道
“那听我话么?”
潘氏被问的一愣,而后点了点头
“肯定听话啊。”
“那好呀。”
圆姐儿回答的很是爽快,几个大人都笑做一团,问
“知道什么是丈夫么?”
“不是爹和娘这样么?”
大家一愣,又连连点头称是。
圆姐儿这妖孽,也只有赵氏能够波澜不惊了,这翻过年去不过三岁,竟然还知道丈夫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可不就是爹和娘的样子么。
年关算算日子不过就几天时间,杏姐儿初六才被严有柱接回去的,免不了赵氏整理出来的大包小包的东西让他们带回去。
私底下赵氏会给了杏姐儿十六两银子,让杏姐儿自个儿留着用,这些倒是让杏姐儿瞒着严家人的。
杏姐儿一走,搬家的日子也就定了下来,正月二十五,这也就是说,在元宵节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五这十天,不仅得把家分好,东西也要一点一点往宁阳县搬离。
大的家具都不打算搬了,零零散散的,衣物用品倒是在元宵节前就搬了一批过去宁阳县的谢府,还有就是杜氏一定要带上的一口红木大箱子,据说那是杜氏的祖母传下来的东西。
搬了两趟,谢府那里还没来得及全部收拾好,这就进了元宵了。
☆、第54章 萌娃无敌
之前一直忙着搬家的事情,再加上杏姐儿那次一来,家里的大头的全拿了给杏姐儿,没有什么底,趁着这次元宵节,镇上的人也多得很,赵氏打算就借这这次机会,多做一些面食和卤水去。
元宵这一天,润哥儿和谢大郎都是要去镇上帮忙的,原本是打算把康哥儿圆姐儿俩小的让杜氏或者二房的看着,谁知道康哥儿总想着镇上的灯会,吵闹着也要跟着去,死活不肯留在家里,圆姐儿只在一旁看着,其实心里圆姐儿也想去见识一下的,可是….也知道,这次赵氏和谢大郎做了许多,带的东西就多,没有位置给两人不说,镇上灯会人又多,忙活起来就没个停的,看不住两个小的被人抱走了都不知道。
镇上可不比民风古朴的水溪村。
仍凭康哥儿怎么哭闹,赵氏也没有松口,康哥儿似乎也铁了心的要跟去,哭闹不休,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打起滚来。
小小的人儿穿的有些多,厚重的很,衬的整个人都圆滚滚的,在地上滚,如同一个球一般。
康哥儿这么一滚,两个大人脸上顿时就黑了,圆姐儿心里暗叫不好,一旁的润哥儿也皱着眉看着地上翻滚的康哥儿,轻声呵斥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