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的胡须则坚硬,而且他的脸上有伤,十分崎岖,刮胡子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我都是用剪刀修胡子的,很久没有用过剃须刀了。”保罗对此不以为意。
刘嘉摸着下巴:“那不行,一个都不能少。我有个想法……”
阿牙本能的反应就是向后退一步,她每次“有个想法”的时候,都是奇奇怪怪,难以实现的主意。
“别这么紧张嘛,”刘嘉笑得好像狼外婆,“你看这刮胡刀,只有一个刀片。”
多新鲜呐,谁家的刮胡刀不是一个刀片。
“保罗他是外国人,他不懂,你是中国人,肯定知道关羽的拖刀计吧。”
阿牙困惑地看着她。
刘嘉又继续说:“就是先砍胡子一刀,假装转身逃走,趁胡子不注意,再反手砍它一刀。”
阿牙大为震惊,什么,还能趁胡子不注意?
刘嘉兴致勃勃地补充:“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就是告诉我们,刮胡子用的刀片,应该要用三个刀片,连着砍,才能把胡子刮干净。”
阿牙眨巴着他的眼睛,老板连古文都拿出来拽了,看来她的“有个想法”是志在必得。
他反倒松了一口气,刘嘉在坚定的想做什么的时候,心里都已经有了具体的设定,不会让他跳出舒适圈,自己寻找光明的未来。
“老板,您有什么指示,直接说吧。”
刘嘉把她见过的五层式剃须刀的样子画给阿牙:“我希望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刀片这样子叠放在一起。”
“就这?”阿牙头一次听说这么简单的工作,他很自信。
然后,他就知道什么叫做步入深渊的第一步。
“诶?跟我想像的不一样啊。”刘嘉拿着阿牙交来的刀片,发现那厚度,相当的丧心病狂,跟她认识的剃须刀长得完全不一样。
叠在一起刮胡子,胡子受到的是钝器伤,或者是强拉硬扯伤,而不是标准的锐器割伤。
阿牙根本不知道她的想象是什么,只能默默地等着老板再给她下命令。
刘嘉仔细检查刀架设计之后,摆摆手:“刀架设计的不错,行了,没你的事了,去忙吧。”
有人被放走,就有人会被抓住。
刘嘉找到生产刀片的厂家,要求把刀片的厚度起码再削减一半。
厂长对这个要求理解不能:“小姐,刀片太薄的话,容易碎。”
“你不让它碎不就行了。”刘嘉的话让厂长无法回答。
如果不是emma名声在外,他就要认为眼前这个女人是吃饱了撑的来找碴的。
刘嘉拿出了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片,递给厂长:“你可以试试用这种材料,说不定会有特别的效果。”
“这是什么?”
“德国秘密研发的神秘金属。”刘嘉一脸高深,“是战时有人从柏林悄悄偷出来的,辗转从布拉格偷偷运到巴黎,这东西发明的晚了一步,要是在德皇投降之前拿出来,德国人就赢了。”
这种地摊文学风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就当一个笑话听听,跟“我,秦始皇,打钱”差不多一个意思。
但在21世纪还真有人相信秦始皇复活,被诈骗,又怎么能怪人家20世纪20年代的人上当。
厂长手里托着那半块形状怪异的金属,让手下人试着去把它熔了。
刘嘉这次倒也不是完全忽悠人,这片金属是刘嘉去宝马公司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一个炮弹碎片。
那是德国当时最高科技水平的试验品,差一点就要装上宝马牌飞机,去轰炸巴黎了,可惜,没来得及。
只剩下了这么一片实验后的剩余物,刘嘉怀着“这是一战的纪念品”的态度把它带回巴黎。
当她发现五层刀片厚到根本没法用的时候,刘嘉就想起了大陆的东南方向,名为金门的地方,那里有三大特产,其中一样特产是菜刀。
传说它们的菜刀好,就是因为当时“万炮震金门”,炮弹嗖嗖地掉下来,当地人就去捡了弹壳用来打刀,炮弹质量好,打出来的菜刀特别锋利好使。
于是,她才会想起带着炮弹片去找刀片厂的人试试。
刀片熔开,按照刘嘉的要求压成了0.1毫米的极薄刀片。
“不行啊,淬火之后太硬,轻轻一碰就断。”技术工程师过来回报。
厂长看着刘嘉。
“加热和淬火的工序多来几次,能不能好一点?”
工程师摇头:“不行……”
接下来他解释的东西,刘嘉一个字都听不懂,什么应力,什么屈服点,什么复相,金属间相……
她只听懂了一点,好像是降温速度不够快导致的。
“等着!我给你们找降温速度够快的东西来!”刘嘉一个电话,叫来了两大箱干冰。
钢铁厂平时降温只用冷水,哪见过干冰,只当这是外行的瞎胡闹。
厂长根本就没有抱以希望。
结果,真的是胡闹,温度还是没有降到位,做出来的刀片依旧不能正常使用。
他真切的希望刘嘉能放弃梦想。
“等等,我想想!”刘嘉眼睛看着天花板,大脑飞速运转,-78.5度的干冰都不能满足你们这些小妖精,还有什么可以迅速降温的东西?
她想起了所谓的分子料理,那些美食up主们做这种东西的时候,都会提到——液氮。
“液氮,你们有吗?”
工程师看了一眼厂长,厂长摇头:“那是大厂才会有的东西,我们的产品不需要……”
虽然刘嘉很想劝他们跳出舒适区,但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人,就算想跳出去,也需要时间,他们愿意跳,她却等不起。
此时刘嘉想起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那是德国的工业命脉,凡尔赛条约要赔的钱都指着这个地区出,现在他们一定特别想要获得订单。
不过据刘嘉所知,现在他们肯定没太多的订单可做,赔不出钱,导致法国在1923年强占了鲁尔工业区,德国人躺平了摆烂。
趁这个机会,找他们代加工刀片,他们的态度一定比这个法国人好,说不定收费还便宜。
刘嘉说干就干,马上找来鲁尔区做钢铁制品的所有工厂名单。
她看见了“蒂森”,还看见了“克虏伯”。
“诶?现在这俩还是分开的啊?”刘嘉记得她公司里的电梯就是蒂森·克虏伯的。
她认真的看了这两个公司的简介,这两家都是卖军.火起家的,克虏伯家还跟皇室有勾勾连连的关系。
蒂森家则是整个德国钢铁工业的龙头老大。
像这种高门第的垄断老大,必然是骄傲的。
骄傲的龙头老大因为一纸条约被按着头,必然是不服气的。
不服气的人最想干什么?翻身。
谁能让德国再次伟大,他们就会跟着谁。
1939年之前,谁最热衷于让德国再次伟大。
当然是落榜美术生了!
就算刘嘉不知道蒂森克虏伯的真实历史,这么推理下来,也觉得他们少不得要惹事生非,离远一点比较好。
刘嘉把鲁尔区的各家工厂的简介全部看了一遍,感觉个个都是马上都能提着刀去闪击波兰的主。
“我就平平静静地想要一把刀,怎么就这么难呢。”刘嘉叹了口气。
此时锦儿送来一盘切好的水果:“小姐,休息一会吧。”
“嗯……”刘嘉拿起一片苹果,忽然想到一个就算跟落榜美术生有关系,也绝对不会太大的公司——双立人!
记得它家一直坚持卖厨具。
想来小胡子也不会太看得起它。
毕竟二战的时候,已经不是挥刀冲锋,排队等枪毙的时代了。
那么,问题来了。
她只知道“双立人”这么一个中文名字。
英文名字是啥,不知道,是two stand people吗?
既然是德国公司,就不能小瞧它,就冲着巴伐利亚那什么什么鬼的公司居然就是宝马,双立人的德国名字肯定也没这么简单。
没有名字,上哪儿找去。
好在刘嘉记得双立人的logo,那两个长得好像埃及壁画似的人物。
虽然不知道现在的logo跟她记忆中的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不过总比没有的强,先试试吧。
锦儿拿着logo出去问了刚五分钟就回来了,同时带着一个名字“zwilling ja henckels ag”。
刘嘉:……这么长的名字,跟双立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说这个牌子在巴黎世博会上拿过金奖,很有名的。”锦儿把她打听到的公司地址和电话放在刘嘉面前。
双立人很是讨厌,在德国、奥地利、丹麦和荷兰都设有专卖店,就是没有在巴黎设,怎么,看不起巴黎咋滴!
刘嘉拨通双立人公司的电话,对面听说这边是巴黎,态度很是冷淡,一副要死不活的口气。
啧,你们这样就不好了,赚钱嘛,对主顾客气一点又不寒碜。
刘嘉向他们解释自己是中国人,对面的态度很明显有了180度的反转,热情地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
“我想要做刀片。”
“哦,您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做刀片,我们非常在行!”
对面发出骄傲地声音。
曾经在飞利浦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再一次发生在双立人身上,他们对刘嘉的要求感到十分不可思议,那么薄的刀片,很难保证它的坚韧性,不是太软容易变形,就是太脆容易折断。
但是,当他听说这是法国人做不到,所以刘嘉才转而向他们求助的时候。
容克贵族骨子里的高傲让他愿意一试,以及刘嘉给的实验费用确实不少。
冲浪板厂的老板来交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