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只有两个字和一个标点:你敢!
第135章 远东铁路的生意既然谈……
两人盯着两个字看了半天,这……不对啊……
刘嘉清楚地记得,他上一次听说她身边环绕着好多英俊多金的帅哥,态度是她过得好就行,怎么现在反应这么激烈。
钟和馨的脸色十分难看:“刘小姐,以后请不要再开这种玩笑了。”
“哎!好!对不起!”这个儒雅的男人真的生气了,刘嘉满口答应,然后她一溜烟地跑了,干了坏事还不跑,等着吃自己的席呢?
她不知道的是,等她走后,钟和馨又收到了几个字母。
他与顾宗华在读书时,曾学过密码相关,这几个字母对应的译文是:刚才是你?
钟和馨满满感动,不愧是顾宗华,看出来了!
刚才那句“你敢!”一定是为了迷惑刘嘉,让她觉察不到异样。
钟和馨回复:是她,已离开。
片刻之后,顾宗华用几十头猪的价格向他道歉,说刚才一时冲动,他知道钟和馨不是那种不爱也要娶的人,如果他俩是真爱,他会祝福他俩……
“你可拉倒吧。”
钟和馨无奈地摇摇头,以他与顾宗华十几年的交情,顾宗华确实不像一直在外人面前表现的那样稳重老成儒雅随和。
但是要他冲动到如此地步,确实罕见。
自两人相识以来,顾宗华这么冲动,还是得知协约国计划把青岛给日本的时候,他砸了手边那个最喜欢的瓷杯。
而且居然还解释了这么多字,以前他哪会说这么多,最多抱歉一句刚才态度不好。
说这么多,就是想表达“你不是这种人”。
这招钟和馨在三国演义里看过,刘备激关羽用的。
就是生怕他真对刘嘉有想法,故意用这种方法,让他为了朋友之间的道义,而不得不放弃刘嘉。
钟和馨抽动嘴角,老顾啊,你不是吧,当年学校里多少女生喜欢你,多少大公司老板的千金追求你,你看都不看她们一眼,还以为你这辈子要当和尚了,没想到竟然患得患失到如此地步。
“你快回来吧,我真受不了了。”钟和馨叹了一口气,把这几份电报扔壁炉里,他衷心地希望,顾宗华赶紧出现,任凭刘嘉处置,不要再折磨他这个无辜的好人了。
·
·
回到办公室,刘嘉随意翻找出几篇与俄国相关的新闻,然后她才得知,八月开始的大旱灾,果然没有放过欧亚大陆靠北的土地。
中国华北大旱灾,更北的俄国也一样,大旱灾再加上动荡的局势,无人赈灾,导致饥荒问题非常严重,估计不会比华北的情况更好。
此时从美国运过去的一批玉米,可以极大的缓解饥荒问题。
除了远东铁路公司的股权之外,他还用玉米棒子和烧火棍子换了什么?
钟和馨刚才被她气得半死,肯定从他那里打听不出来真话了,还是等顾宗华回来,再慢慢问。
回想起顾宗华最后发来的两个字,刘嘉的嘴角忍不住勾起来。
锦儿敲门:“小姐,你在吗?”
“进来。”
锦儿推门进来,眼睛往刘嘉脸上扫了一眼:“怎么这么高兴?”
“啊?我高兴吗?”刘嘉摸摸脸。
锦儿郑重点头:“比上次我说我们圣诞节销售量突破新高的时候还要高兴,眼神都不一样了。”
“咳,那什么,我刚从外面回来,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所以我也笑。”刘嘉清了清嗓子,“有什么事吗?”
“嗯,有几个年轻人找你,他说他们是音乐学院的。”
音乐学院?刘嘉想起花滑队的姑娘们说过,音乐学院有男生表示很想去北欧运动会替姑娘们伴奏。
“诶?找我干什么?”刘嘉见到四个男生。
他们的容貌算不上特别英俊,不过气质相当不错,其中一个颇有温柔贵公子气质的男孩子问道:“请问,花滑队是在您这里订的表演服吗?”
“是呀。”刘嘉笑道。
“可以告诉我们,她们订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吗?”
“不能。”刘嘉保持商业微笑。
男生们眼睛里的光瞬间黯淡下来,那个温柔贵公子眼巴巴地看着刘嘉:“求求您,告诉我们吧。”
“我真不知道。”刘嘉非常真诚,一点都没有说谎,设计师们还没画出来呢。
男孩子们不知怎么办,又不肯走,磨磨蹭蹭地在屋子里杵着。
“那里很冷的,温度在零下,又是露天,你们还能拉得了琴吗?”刘嘉提出一个现实问题。
三个男孩子用力点头,表示一定可以,对女神的爱之火能让他们的身体燃烧起来。
“其实她们不是不想让你们去,是怕你们拉跑调,反而影响效果,还不如没有。口说无凭,你们不如先试试是不是真的可以。”
刘嘉让他们脱下外套,先把手浸到水里,擦干,然后去楼上在风中晃动手指。
刚刚还说爱情能让他们温暖的人,到底没有抵御住北风的肆虐,很快手指就冻僵了。
他们不甘心,又没有办法:“如果身上暖和的话,一定可以的!”
但是,他们不想穿得像一个球似的给心中的女神伴奏。
身姿清瘦高挑的英俊少年拉小提琴,跟壮如黑熊般的球球拉小提琴,视觉效果差太多了。
又不想多穿,又要保暖,你们的要求怎么这么多呢,想在身上贴满暖宝宝吗?
诶?为什么不呢?暖宝宝又不是什么高精尖产品。
刘嘉还真的认真研究过暖宝宝,那是2008年初的全国冰灾时期,一片原价一块二的暖宝宝,能卖到三十块钱一片。
还在读书的她抱着学习之后也许能发财的心态,拆了几片,并且认真的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物。
真没什么技术含量,本质上就是做了一个没有输出口的原始电池,然后短路发热。
铁粉、活性碳是主要原料,还可以加一些镁铝粉。
再加些蛭石用来保温,还有无机盐之类的聚合物。
最后用无纺布包着,孔大孔小决定进入氧化反应的速度,也就是放热的效率。
无纺布在1890年就已经诞生,完全不是问题。
整体技术特别简单,日本人在1907年就发明了最早的暖宝宝雏形,就是成本比较高,用一次就要扔。而且不能粘在身上,得揣在怀里,很不方便。
所以发明出来就被搁置,直到七十年代才重新有人继续推进暖宝宝的技术进步。
在刘嘉这边,这都不是问题,虽然是一次性的,但是也不会比请心爱的姑娘吃一顿饭贵。
虽然还没有带背胶的暖宝宝,但是有透明胶带。
可以像捆炸.药包那样给他们缠在身上。
“如果只要身上暖和你们就没有问题的话,那还是可以实现的,有一种可以捆在身上,自己发热的东西东西,你们可以试试,就是价格比较昂贵。”
男孩子们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东西,他们十分好奇。
“你们过七天再来看吧,那时候,姑娘们的衣服也差不多可以设计好了。”
刘嘉送走了紧张又期待的年轻男生,就去找了与顾宗华有合作的化学品公司。
听完刘嘉描述的原理,工程师很快就理解,并找齐原料进行实验。
原料凑在一起很快就完成了发热的全过程,温度直飙七十度,能把活人的皮肤表面烫出泡。
温度下降的速度又飞快,从物质开始发生反应,到飙上七十度,再到完全降温回到原来的水平,也就三四分钟。
虽然拉完一首曲子,也就三四分钟,但是年轻的先生们肯定是早早的就换好衣服,像他们一个个偶像包袱那么重的样子,要他们当着女神的面往身上一圈圈的缠暖宝宝是不可能的。
“能让最高温度降到五十度,发热时间延长起码三个小时吗?”刘嘉问道。
工程师回答:“如果要靠调整配方变换温度的话,还需要时间,能不能找到替代产品,我也不确定。”
刘嘉明白,如果找替代材料这么容易,那也不会有那么多创新型专利可以获准通过了。
既然这是铁粉的氧化反应,那么,控制氧气进入的速度,也可以改变热量。
这就是暖宝宝是单放在一个封闭式塑料袋里的原因,还有一些理疗用的暖宝宝有一种名为控温贴的东西,贴在暖宝宝上就降温,其实也是阻碍氧气进入的原理。
现在有两条路,一个是找到生产无纺布的厂商,让他们调整无纺布的孔洞大小。
还有一个是用透明胶贴住发热包,降低反应速度。
时间紧迫,当然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要怎么贴、贴多少有效,在有钱买实验原料的前提下,使用穷举法就行了。
于是,少年们如愿得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
它们看起来很丑,但是确实轻薄,贴在前胸后背,穿上外套,就什么都看不出来。
价格,也是真的贵,贵到堪比上丽兹酒店吃一顿最好的烛光晚餐。
有点超乎他们的预料:“为什么,就八个布包,要这么贵?”
“八个?”刘嘉笑道,“不,是219个。”
所有的试错成本当然都会体现在产品里。
男生们接受了这个解释,能在女神面前露脸,贵就贵一点,反正他们也不缺这一顿饭的价格。
往身上裹完暖宝宝,他们重复了上次的试验,在寒风中吹了四五分钟,他们的感觉还很良好,手指可以灵活地做出按弦的动作。
“真是太棒了。”他们四个快乐地欢呼起来。
此时花滑队的姑娘们也到了,她们是来看设计图的。
设计师们为她们设计了三套以上的稿子,让她们自行挑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