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购买七套,赠送两次emma基础家政服务。
加加减减,买七套仅仅比购买六套多出一法郎!
才一法郎!
不买七套等于血亏!
这两天来的客人里,有许多人都是为了额外赠送而买了七套。
打烊之后,锦儿查看报表,不是她爱看,是刘嘉给她布置的任务。
现在缝纫工厂里的日常工作,有新来的主管管理。
此前锦儿管理得不错,刘嘉觉得她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只要再多练练,一定能有远大前途,不必总跟在自己身边。
万一哪天自己又穿越回去了,留下这么大一个摊子,锦儿也不至于手足无措,或是变成败家子。要是真穿回去了,刘嘉还想或许能再到法国一趟,指着emma’s house,跟身旁的人说这是朕打下的江山呢。
锦儿把报表放下。
“看完了?”刘嘉问道。
锦儿紧张地绷紧着下巴,点点头。
刘嘉开始像主治大夫巡房时一样对锦儿进行惨无人道的提问。
“我为什么要赠送家政服务?”
“为了提高销量。”
“提高什么的销量?”
“车内装饰的销量。”锦儿不明白刘嘉为什么要这么问,不然还能是什么的销量?
“赠送家政服务提高的销量,能让我多赚多少钱?”
这个问题有难度,锦儿低头拿家政服务的成本、车内装饰的成本,加加减减,过于紧张,中间还闹出了“二八一十九”的笑话。
最后锦儿报了一个数,不仅不赚钱,还亏钱。
刘嘉逼问:“亏钱为什么要做?”
锦儿咬着笔,惆怅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为了……为了打出名气,要是一天没套着,说不定就会错失一个宣传的机会,七天都套着咱家的车饰,就没有空窗的时候。”
锦儿确实是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刘嘉也是为了宣传目的,不过不是为了宣传车内装饰。
而是为了宣传家政服务。
现在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多,刘嘉想给他们更多的创造岗位。
但是巴黎的高端家政服务基本上趋于饱和,所以刘嘉决定开启基础家政服务,价格比随便在路边叫来的清洁工价格贵一点,但是emma家政是一个大牌子,有人管事,如果有任何不满意,可以投诉。
清洁剂是拜耳又改良了一回的配方,擦地板都比别人擦的亮。
如果雇主有任何想要升级服务的要求,比如男主人需要参加晚宴,要熨烫高级的西装,只要加钱,emma的雇员就能当场开工。
刘嘉希望把全巴黎能支付得起家政费用,且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再挖掘一下。
据她所知,有不少女人有工作、有自己的车,但是因为观念或者习惯的问题,不喜欢用家政服务。
就好像洗衣机刚发明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洗不干净、浪费水、随手一搓的事干嘛用机器。
然后,就真香了。
人类的本性,从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所以,刘嘉通过车内装饰的销售,精准锁定那一批付得起钱,又有品味的女士们。
让她们先试用两次。
试试,就会爱上自己坐在沙发上翻杂志,别人收拾屋子的快乐。
“可是,真的不会白用过两次之后,就再也不用了吗?”锦儿问。
“会呀,哪怕多一个付费的客人,都是赚了。要是她的朋友再多夸几句她家里干净,她再帮我们推荐一下,那不就带起来了吗。”
不出刘嘉所料,基础家政家务在免费赠送了两次之后,又陆陆续续迎来了回头付费的客人,稍稍缓解了一些留学生的压力。
他们之间关系好的,也会互相谦让工时,让最需要钱的人先去。
此时的华法教育会,真的发不出维持费了,就连救济粥都不能保证人人一份。
很多学生付不起学费,被迫退学。
郑不艾与彭举回来说的时候,刘嘉问:“那他们要回国吗?”
“不回,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彭举对此很有信心,“明年,里昂中法大学就要开了,那是为我们开的,用国内捐款建的,会让所有人都有学上。”
刘嘉眨巴眨巴眼睛,想了许久,还是说了一句:“现在整个欧洲经济不景气,你们最好像做生意一样,把所有事情都往最坏了想,做最坏的打算。”
彭举笑呵呵:“可是,你做生意一直都顺风顺水,有麻烦都能顺利解决。我觉得啊,人就应该往好处想,往好处看,这样才能保持乐观,眼里有光,心里有火,这样才是积极向上的年轻人。”
以前那个说话就脸红的男孩子上哪里去了,怎么说话一套一套的。
刘嘉不满地看了郑不艾一眼:“好好的一个老实孩子,被你给带坏了。”
无辜被冤的郑不艾困惑地指着自己:“我???”
第91章 女孩子怎么可以怕丢脸……
车内装饰的销量一下子冲到很高,眼看着产量快要跟不上。
“小姐,要把缝纫厂的工作计划变更一下吗?”锦儿问道。
刘嘉摇摇头:“照原计划进行。”
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业务非常容易被人复制。
不过是做几个座椅套,铺个地垫,算什么本事,召集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纯手工做,一星期都能交十几套。
刘嘉压根没打算把这些简单的东西当成重点业务来抓。
在布艺相关的同行们还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时候,刘嘉就已经找到油漆厂。
做车身喷漆,总不能委屈客人们用指甲油一点点的涂吧。
见到着名的有钱老板,油漆厂经理十分开心:“您好,emma小姐,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您想要买哪种油漆?我们这里应有尽有。”
“是吗,那我就放心了!”刘嘉很高兴。
看完色卡之后,刘嘉上扬的嘴唇慢慢下降、下降,最后维持在一个失望但不失礼貌的角度。
“杜威先生,恕我直言,您这里的颜色实在太少了,或许,您可以更新一版色卡?”刘嘉说。
刘嘉在时尚界的名声,连杜威先生都听说过,他的太太非常喜欢emma的各种彩妆,家里买了全套,有的甚至第一块腮红还没用几下,就又买了第二块。
问,就是颜色好看。
杜威先生认为刘嘉在颜色方面一定很有造诣,听听她的意见,说不定能更新出整整一套色卡。
他专门把负责调色的油漆调色师柯林叫过来,一起听听甲方的需求。
然而,刘嘉的要求很飘渺,她没有指定赤橙黄绿青蓝紫,而是要求“在阳光下看泛着白光的彩色漆”、“在阳光下看泛着彩光的白色漆”、“在路灯下与在阳光下颜色不一样的漆”、“会根据温度变化而变换颜色的漆”。
关于油漆颜色的描述更是让工科生出身,又转做商业的油漆厂经理听得一头问号,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如果站在这里的人不是emma liu,她可能已经被请出去了。
什么乱七八糟的要求。
现在油漆就那么几种颜色,表现出的质感也一样。
大家都一样,就没有竞争,平和、安宁、佛性、不内卷。
做出新颜色不容易,会占用厂里人力和物力。
按照刘嘉的要求,油漆还要在光下反射出其他的颜色来,理论上来说可以,但是要研究往里兑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配比,都得慢慢来。
而且听刘嘉的意思,这漆是专门用来改造车的。
车,它好好的,为什么要改造?
会有市场吗?
如果卖得不好,费半天劲开发出来,卖一百桶,就结束了,他们厂子也吃不到后续红利,何必呢?
早听说刘嘉对待设计师丧心病狂,油漆厂经理摸了摸自己那所剩无几的头发,还指望这几根毛支援已经光可鉴人的头顶呢,别钱没赚到发已脱,那就亏大了。
“emma小姐,您的这个想法非常有建设性,不过,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我的建议是……”油漆厂经理委婉地说。
刘嘉明白,什么建设性,跟“您的想法真的非常有想法”一样,就是一句废话。
“不,这就是我最终的决定,你们能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刘嘉不想跟他扯太多,做油漆的厂子那么多,又不是只有他一家。
她转身要走,站在一旁的喷漆工艺师开口:“我想试试。”
油漆厂经理像见到鬼:“柯林,你想清楚了,这需要占用多少时间。”
柯林点点头:“我明白。”
油漆厂经理想再劝劝,但是当着刘嘉的面又不好说,只得继续委婉:“也许,你可以跟emma小姐先聊聊再做决定?”
他希望柯林与emma聊过之后,知难而退。
让“这个感觉不对!具体我也说不上来!”,还有“我希望做出来的颜色要让人感觉到生命在流淌”之类的可怕名词把他吓退。
刚开始,杜威还能勉强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然后,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一脚油门踩进了各种美术派别,什么野兽派、表现派,还有什么新艺术运动……
emma说的词更奇怪,什么复古未来主义,形而上主义……
杜威先生只能默默坐在一旁,听他们一通海聊。
两人越聊越开心,杜威先生听懂了刘嘉说的最后一句:“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让我过来看样品?”
柯林摸了摸头顶,盯着墙上的挂历:“一周之后,你再来看。”
杜威先生倒吸一口凉气:“一周?你能做得出来?”
不答应,什么事都没有。
答应了做不到,是砸牌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