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也是一样,他们三个拒绝了那些女人的服侍,这位范知府也同样拒绝了。
范知府对他们拱了拱手,而后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开。
楚君逸挑了挑眉,顺着顾诚之拉着他的力道上了车。
“这位范知府是个什么情况?”楚君逸靠在顾诚之的怀里,打着哈欠问道。
“总之不是那边的人。”顾诚之伸手拨了拨他的头发,道:“具体情况还要再看看。”
楚君逸点了点头,范知府能熬过之前那段,至少皇上对他是放心的,下头的官员变动得不多,皇上也就管管高等级官员的任命,地方上五品以下的官员若是要皇上一一过目,那也就不用干别的事了。
知人善用是上位者的必修课,顾诚之要做的不是将下面官员都换成自己人,而是能让他们为他所用,只要做得好,也能起到大作用。
“你这次外放是几年?”楚君逸问道。
“三年。”顾诚之回答:“算来应该是两年半。”
楚君逸点了点头,又道:“那于大爷呢?他也是两年半?”
“你问他做什么?”顾诚之伸手去捏他的鼻子,被楚君逸一爪子将手拍开,这才笑着说道:“他应该也是两年半。”
楚君逸得了答案,也不再发问,打了个哈欠就闭上了眼。
晃晃悠悠的回了府邸,楚君逸将醒未醒的被顾诚之抱下了车,这一路抱回到正房,困意也被折腾没了。
梳洗完毕,楚君逸躺在床上等着顾诚之,见他从净房出来,眼睛就黏在了他的身上。
顾诚之熄了灯,掀了被子上了床,见楚君逸看他看得连眼睛都不眨,不由问道:“看什么?”
“看你呀。”楚君逸随口回答。
“好看吗?”顾诚之笑问。
楚君逸挑了挑眉,用手臂撑起身子,伸手捏住顾诚之的下巴,前前后后看了几圈,煞有其事的点头道:“不错,还算有点姿色。”
“只是有点姿色?”顾诚之任他施为,状似不经意道。
楚君逸瞥了他一眼,松开了捏着他下巴的手,眼睛往下看了看,却是没有说话。
顾诚之长臂一揽,楚君逸直接摔进了他的怀里,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楚君逸的脸不自觉的红了一瞬。
“别闹!”楚君逸按住他作乱的手,板着脸道:“盯着你后院的人不会少,你还没说要怎么办呢?!”
“这还用问吗?”顾诚之似是惊异道:“我肯定不会接受呀,而且还有于大哥在,现在他屋里可是一个人也没有。”
虽然顾诚之成了亲,但很多人并不看好他和楚君逸的事,唐家、杜家也是一样,只是他们不会明晃晃的说出来而已。
早在离京之前,唐老太爷和唐老爷就为他打过预防针,别看唐家的后院很干净,外放这些年可没少碰到送人的事。
像那些苦寒之地,很多女子都不介意去富贵人家做妾,能进官家那便更好了,唐家外放的地方不算太过艰苦,但也算不上富裕。
还有一种就是高官,像顾诚之和于大爷这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官之位,要是下头的人没有点子想法那才叫奇怪。
相对于楚君逸跟着顾诚之外放,于大爷那头不止没带妻子,就连姨娘也没带一个,肯定是炮火集攻的对象。
想到这里,楚君逸不免有点幸灾乐祸。
楚君逸偷笑完又板起了脸,严肃道:“我可跟你说清楚,要是有谁将女人送到我面前来,真跟你翻脸呀!”
“放心吧,明儿个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歇了这念头,保证不闹到你跟前来。”顾诚之干咳一声。
得了顾诚之的保证,楚君逸很是心满意足,睡意袭来便打算睡觉。
可顾诚之却不打算放过他,双手就跟泥鳅似的钻进了楚君逸的衣服里。
楚君逸瞬间睁开了眼,恶狠狠的瞪向顾诚之,还没等他抓住那双乱动的爪子,身子就被揉软了。
“够了!你都不累吗?!”楚君逸恼火道。
“不累。”顾诚之笑道。
“你不累我累!”楚君逸咬牙道。
“你累就歇着。”顾诚之满眼笑意。
歇个屁!楚君逸都快要爆粗口了,特么的哪来的功夫让他歇着?!
次日,顾诚之精神饱满的出了门,楚君逸赖在床上死活不乐意起来。
祺哥儿休息了一晚上便恢复了精神,抱着几本书就进了正房,对于他爹的赖床行为已经见怪不怪了。
却说顾诚之去了道署(道台衙门),于大爷见他神清气爽的样子十分的惹人眼,说话时不免带上了几分酸意。
顾诚之嘿嘿一笑,十分嘚瑟的调侃:“谁让你不带着媳妇儿来。”
于大爷被噎了一句,不是他不带,而是他媳妇儿走不开呀。
于大奶奶是宗妇,是嫡长媳,养育孩子,伺候公婆,主持中馈,这些一样也不能少,跟着他离京外放,那家里该怎么办。
顾诚之也就是随口一说,不过他想着要赶紧敲打敲打下头的人,可别真送人上门,那可就不好看了。
于大爷瞥了他一眼,心里还泛着嘀咕,但行动上予以支持,他也不想有人盯着他的后院。
范知府颇为识趣,从昨日试探方可看出这两位爷的想法,反正他是肯定不会动手塞人,至于其他人他还真不好管。
有范知府带头,下面的人也算是老实了许多,棒打出头鸟,送人也是为了拉关系,要是关系没拉成反倒是把人给得罪了,那还真是得不偿失,他们可没有那么大无畏的精神去试两位上司的刀。
顾诚之身为巡道员,每年少说要巡道两次,从二月中旬开始出巡,七月中旬回司;再则从九月中旬出巡,十二月中旬回司。
今年属于特殊情况,守巡道员一起换人,他们到达安庆府时已经是六月,还没摸清楚手边的事,并不急着出巡,等过了几个月再出巡也来得及。
顾诚之和于大爷在道署埋头苦干,楚君逸这边则是下放了人手。
周围几个府都有他的人,楚君逸也知道完全掌握这片地区的情况不算容易,毕竟他是外来者,但他也有着优势,此地最大的官员就是他的后台。
人手散布下去,楚君逸并不如何着急,这些都是探子中的好手,只要给足时间,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顾诚之和楚君逸各自忙碌,也没有忘记他们家的儿子。
祺哥儿跟在薛湖身后学习武艺,又在楚君逸身边读书,两头都没有耽搁。
顾诚之每晚都会考教学问,顺便检查检查儿子的学武情况。
祺哥儿的底子不错,顾诚之也就放心的进行下一项。
楚君逸在心里默默的给儿子点了根蜡,想他学武的时候……算了,还是不想了,心塞。
祺哥儿倒是没喊过苦也没喊过累,当然,也有可能是心里想着但嘴里不说。
顾诚之修炼的内家心法一直想要传给祺哥儿,但小孩子的经脉太弱,这才想着等他大一点再说。
当祺哥儿得了顾诚之的肯定,说是可以学习内家心法时,一双眸子亮的惊人。
“爹爹,我是不是会像父亲一样厉害?”祺哥儿满怀希望的看着楚君逸。
“对。”楚君逸笑着回答。
祺哥儿在地上转了好几圈,末了又跑到楚君逸跟前道:“爹爹放心,儿子日后一定会保护好爹爹,不让旁人欺负您!”
一旁的顾诚之则是拉下了脸,没好气道:“老子还没死呢,管好你自己就行,你爹有老子护着,没你什么事。”
祺哥儿笑容满面的凑到顾诚之身边,道:“儿子也会保护父亲,即使父亲的武功比儿子高,但这是儿子的一番心意,还望父亲不要嫌弃。”
这一番话让顾诚之的脸色由阴转晴,嘚瑟的就连楚君逸都快看不下去了。
祺哥儿偷笑一番,而后红着脸道:“到时候我还能保护妹妹,也不知道妹妹现在还记不记得我?”
楚君逸:“……”
顾诚之:“……”
第127章 首次出巡
安庆府的风气还算是不错,在这里呆了两个月也没遇到什么难事。
顾诚之比想象中更快的融入其中。
当然,这里面也有他和楚君逸成亲的原因。
那年洪水肆虐,遭殃的多是沿岸的村庄,相比起受灾的地方,距离河岸稍远一些的城镇和村庄影响并不怎么大。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这里的人对顾诚之和楚君逸抱有特殊的好感。
经历过那场洪水的人是真将这俩人当成恩人,不能说是全部,但绝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是感激他们的。
而没经历到那场洪水的人则要差上一些,但天灾近在眼前,那场洪水来得突然,去得也突然,有这么一个理由在,总会下意识的将这几年的风调雨顺归结到他们俩的头上。
于是乎,在于大爷正想着要怎么和当地百姓建立起友好关系时,顾诚之已经被百姓们的热情惊了一跳。
比如说,自从百姓们知道了顾诚之来这里当官,也就一个上午的时间,全城的人都知道了。
等到下衙时,顾诚之刚刚踏出道署的大门,就被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惊到了,本来还以为是出了大事,细细一问才知道百姓们是来围观并且感激顾诚之的。
顾诚之:“……”
为此,于大爷可是没少调侃他。
到了楚君逸那里也是一样,百姓们知道了顾诚之来这里当官,自然也就知道了楚君逸一同随行。
前儿个晚上楚君逸还满是戏谑的调侃顾诚之,到了第二天就变成了他被人围观。
楚君逸:“……”
顾诚之听说后嗤笑一声,只道了一句:“该!”
顾诚之和楚君逸在安庆府的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没几天的功夫就飞遍了整个安庆府,而且大有往外蔓延的趋势。
楚君逸倒是不介意被人围观不围观,可有些死心眼的百姓是真把他们俩当成活菩萨的供着,坐着牛车赶了几天的路就为了给他们磕个头。
看着跪地不起,哭得老泪纵横,嘴里还不停说着感激话语的百姓,楚君逸也是倍感心酸。
可是在感动在心酸,他也没别的法子,尤其是在跪着的百姓说最近几天地里有点旱,想问问楚君逸能不能帮着降点雨,那时他真是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他说那事是巧合,百姓点头同意,然后说巧合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庇佑当地风调雨顺就行。
他说他们不会求神降雨,百姓面带凄哀,还是勉勉强强点了头,说是不会为难他们,可那神情却似无声的指责。
百姓们恋恋不舍的坐着牛车回了家,楚君逸则是翻来覆去的几天没睡好。
顾诚之心疼他,说是帮着看看,也让他放宽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