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逸听得目瞪口呆,同时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怎么就能想出这种方法呢?!
“等等!你方才说老太太她……”楚君逸顿了一下才道:“中风了?”
“对,被吓的。”顾大爷回答得爽快,随后又着重描述了一下早上尖叫的惨烈。
楚君逸:“……”
将顾二太太过世时,顾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丫头婆子都吊死在顾老太太的房中……也亏得他想得出来。
顾诚之不好对顾老太太直接动手,那就将当时和顾老太太有关的下人都吊死,然后用这些尸体来吓顾老太太。
看着顾大爷神色淡淡的脸,楚君逸叹了口气。
再深的感情也架不住有人玩命的挥霍,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看这几年京里发生的事情,对于顾家的情况也很了解。
邱姨娘终是被顾老太太下令打死,至少顾大老爷是这样认为的,而邱姨娘本人已经被送离了京城,嫁给一个商人成了当家太太,下头还有两个不满三岁的嫡子,以邱姨娘的心机手段,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顾大老爷因为顾老太太打死了他的真爱,母子之间的矛盾深不可解,倒是顾大太太对待邱姨娘很和善,夫妻俩的感情好了许多。
虽说这对母子大战搅得顾家不得安生,但顾大老爷的确是没有心力再去外面闲逛,外头的人已经很久都没有看到顾大老爷了。
而作为母子战争的被波及者,顾大爷早已经烦死这两个人,只看他此时平静的神情便能知晓。
“你是怎么打算的?”楚君逸看着他问道。
顾大爷撩了撩眼皮,道:“下人做了错事,自知对不起主子,以死谢罪。”
楚君逸:“……”果然,得罪谁都不要得罪他……
“我爹就是想太多,谁家没有几个偷奸耍滑的下人,不过是我们府上的下人性情忠烈,容不得自己犯错罢了。”顾大爷叹息道。
楚君逸抽了抽嘴角,佯笑道:“果然是忠仆。”
顾大爷煞有其事的点着头。
双方定好说法,各自端杯喝茶。
其实顾大爷就是想知道这事是不是顾诚之干的,如果是,那他就不会往下追究;如果不是,那就必须要查出动手的人是谁。
顾诚之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他说不会对顾家其他人动手那就是不会,但这事如果不是他干的,为了顾家的安全着想,顾大爷必须将动手的人抓到。
谁不想父慈子孝,祖孙和乐,但在顾家这就是奢望。
这几年要不是有邱姨娘帮着吹枕边风,顾大老爷能把整个顾家都折腾进去。
顾大老爷是族长,偏偏自我感觉良好,以前有顾阁老和顾二老爷压着,行事还算靠谱,但现在能镇住他的人都过世了,他就觉得自己是老大,所有事都该听他的,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
顾老太太又是个控制欲比较强的人,顾大老爷的思维模式就是被顾老太太教出来的,家里的事情要插手,外面的事情同样要插手,这几年是被顾大老爷绊住了脚,不然她折腾的程度不会比顾大老爷差。
谈话的间隙,楚君逸的护卫已经跑了个来回,接过护卫递过来的药瓶,楚君逸转手交给了顾大爷。
“这是?”顾大爷接过药瓶,疑惑问道。
“是虞机做的药,吊命用的,你先给老太太用着,回去我写信给虞机,看看能不能求到治疗中风的药。”楚君逸说完又提了一下这药的一些忌讳。
这药在顾诚之手里也有一瓶,是那次见到虞机时特意讨要的,就以顾老太太的年纪,满屋子的尸体能直接吓死她,只是中风还要多亏了这瓶药。
“谢谢。”顾大爷收下了药瓶。
楚君逸摇头道:“我也不希望老太太出事。”
顾大爷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因为顾老太太过世,顾诚之作为孙子要守九个月的孝。
京里形势紧张,缺席九个月对于顾诚之来说影响太大,所以他信楚君逸交给他的药可以保住顾老太太的命。
离开顾家前,楚君逸去探望了顾老太太,正巧赶上顾老太太失禁,他和顾大爷连忙退了出去。
想到方才顾老太太那张扭曲的脸,楚君逸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顾诚之想要的结果。
送走了楚君逸,顾大爷直接去找了顾大太太,既然知道这事是谁下的手,那么后续事宜也该准备起来了。
就像顾大爷先前所说,谁家都有偷奸耍滑的下人,将搜集来的证据归拢起来,而后又去安抚死去下人的家属,最后带着东西去了顾大老爷那里。
进门就看到顾大老爷正往嘴里塞药丸,顾大爷眸光微动,只作没有看到。
这几年顾大老爷除了迷恋邱姨娘,再就是迷上了炼丹,开始还是请人帮着炼制,等到他和那位道士发生了分歧,所炼丹药俱是自己动手,而身体也开始逐渐变差。
顾大老爷可不知顾大爷心里在想什么,见他进来连忙询问。
顾大爷回答得干脆,这事楚君逸肯定是不知情的,就以楚君逸的那点子道行不可能瞒得过他。
虽说顾大老爷非常反感儿子压在自己头上,但他对顾大爷还是很信任的,想想刚才楚君逸的反应,他也觉得楚君逸并不知情。
可是楚君逸不知情归不知情,这事肯定还是顾诚之干的。
顾大爷冷眼看着,将搜集来的证据和编好的说法同顾大老爷说了一遍。
顾大老爷心慌的厉害,应该说从看到那一屋子尸体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害怕,得了顾大爷看似合理的解释,想要相信但又不敢相信。
“要上吊不会在自己房里上吊吗?!为什么会跑到老太太屋里上吊?!”顾大老爷低吼道:“而且她们都是怎么上吊的?!脚下不踩着椅子她们是怎么把自己吊上去的?!”
他一直记得早上看到的场景,门里一双双的脚在来回的晃,但地上却连一把椅子都没有。
顾大爷轻笑一声,将顾老太太求到的那支签拿了出来。
顾大老爷因他那一声轻笑甚是恼怒,还没等骂人就看到了签上的内容,顿时吓没了半条命。
顾大爷将顾大老爷扔在地上的签捡了起来,低声问道:“爹还觉得是三弟做的?”
顾大老爷的眼睛紧盯着那支签,连连摇头,吊死的是什么人他已经听说了,也记起昨天是顾二太太的忌日,此时看到签上的内容,简直是要吓死人的节奏。
“这事和三弟没有关系,不过是下人忠烈,自觉对不起主子,这才有了今天的事情。”顾大爷轻声问道:“爹觉得,我说得可对?”
顾大老爷刚想点头,突然反应过来他在说什么,抬头瞪他,压低声音咬牙道:“你以为她能放过你们吗?!今天是老太太,明天就可能是你们!”
他和顾老太太的母子情谊早在邱姨娘死的时候就已消散干净,他所担心的从来都不是顾老太太的病情。
顾诚之能对顾老太太下手,下一个就该轮到他了。
弄死顾二太太这件事是他和顾老太太商量的,就连顾大太太和顾大爷都没有告诉,怕的就是他们反对从而走漏风声。
是顾诚之动的手还是顾二太太动的手根本就没有区别,反正目的都是要报仇。
顾大爷眼中闪过一抹讥讽,但他还是安慰道:“您想多了,二婶那么和善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对家人动手,死的不过是当年对她动手的下人,谋害主子,死不足惜。”
“老太太都中风了!”顾大老爷就怕第二天醒来,他的屋里也挂满了尸体。
“那是祖母年纪大了,而且您也知道……那事,肯定是伤了二婶的心,这些和您又没有关系。”顾大爷接着安慰。
“对哦,和我没有关系。”顾大老爷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不停的念叨:“这事本来就和我没关系,提议的人是老太太,动手的人还是老太太,二太太那么和善的人怎么可能对无辜的人动手,你说对不对?!”
顾大爷见他抬头,笑着答道:“对,您说的都对。”
得了顾大爷的回答,顾大老爷也放松了下来,摆了摆手道:“行了,既然没事,你该干嘛就干嘛去。”
“那今天这事?”顾大爷问道。
“按你说的办。”顾大老爷也觉得下人忠烈比鬼魂索命要好听,反正顾大爷有能力摆平,事情交给他就好。
顾大爷应了下来,走出房间时脸上还带着一丝嘲讽,他还挺有当佞臣的潜质。
顾家那头有顾大爷坐镇,楚君逸并不怎么担心,反正之后的几天外面是没有传出风声。
不过纸里包不住火,这事早晚会传开。
楚君逸不见得有多喜欢顾大爷,这种人他玩不过,但顾大爷和顾诚之的利益相同,也不用担心他会反水。
因为顾大爷的脑子清楚着呢,比起他家里的两个脑残分子,肯定是顾诚之更得信任。
顾诚之和顾家的关系已经这样了,但下一辈还在,就算为了孩子,他也不会和顾家闹得太僵。
顾家仕途最好的便是顾诚之,顾大爷的仕途得不到帮衬,但他的儿子却可以,顾诚之不希望顾家彻底没落,那他肯定会对子侄有所帮扶。
就在顾诚之回京前的几天里,楚君逸得到了消息,说是有人写折子要弹劾顾诚之。
对于顾诚之的计划,楚君逸知道的不多,所以也不清楚他的下一步是什么,但他和顾诚之留下的人通了气儿,知道顾诚之心里有数,这才放心了些。
果然,在顾诚之回来之前,弹劾的折子递到了御前,皇上留中不发,只说等顾诚之回来。
两日后,顾诚之带队回到京城,弹劾的折子雪花似的袭来。
第150章 孝顺
因着一进京城便进宫复命,顾诚之和弹劾他的御史撞了个正着。
对于恨不得指着他鼻子骂他丧心病狂残忍不孝的御史,顾诚之表示他很无辜无奈和不解。
皇上将顾诚之那一行人叫至跟前,先是听他们汇报这一趟的行程,等到处理完毕,这才说起御史弹劾他的原因。
顾家一次吊死了那么多人,外面不可能一点风声也听不到,即使顾大爷严令不许下人往外面说,这事还是透了出去。
和顾大老爷一样,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顾诚之的报复行为,御史风闻奏事,自然不会放过这等消息。
有的御史弹劾顾大老爷治家不严、不堪为官;有的御史则是弹劾顾诚之心狠手辣、草菅人命;更有甚者直言顾诚之不孝至极,堪称十恶不赦之徒,不止是杀人如麻,竟然还对亲生祖母下此狠手,此乃灭绝人性,天理难容。
听着御史信誓旦旦的言语,顾诚之等人俱是目瞪口呆。
直至御史炮火轰炸完毕,皇上依然面不改色,看向顾诚之问道:“诚之可有话说?”
顾诚之端正神色,恭敬答道:“回皇上话,御史弹劾之事微臣甚是不解,家中祖母身体康健,并无不妥之处,谋害祖母更是无稽之谈,还望皇上明察。”
一旁的御史沉下了脸,见皇上没有阻止的意思,当下就将顾家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主要就是下人上吊,顾老太太中风一事。
顾诚之大惊失色,连忙问道:“祖母中风了,严重吗?太医怎样说?”
御史只当他是装腔作势,顾老太太中风怎么会不通知他,这时跳出来装孝子贤孙,谁信呀?
而且御史认准了这事就是顾诚之干的,神情语气颇为鄙夷。
顾诚之还没来得及说话,倒是同顾诚之一起进宫的人不干了,梁大人反驳了御史的话,并且为顾诚之作证,离京的这段时间他从未有过擅离的情况,回京这一个来回就要两天的时间,他们又不是瞎子,顾诚之有没有离开他们心里清楚着呢。
梁大人也甚是恼火,他是顾诚之的上司,这次离京便是由他带队,本来一切顺利,偏偏回来就摊上这么个事,御史弹劾顾诚之擅自回京,那不就是说他管不住下属吗?!
还有顾老太太中风一事,就算写信送来他们也收不到,这次出京行程半隐蔽,也就是说知道的也要装成不知道,顾家要是真能将信送来,顾诚之被人弹劾也不算冤枉。
回京之后又是直接进宫,要是这样还能让顾诚之知道这件事,梁大人才是真的要担责任。
御史没想到梁大人会帮着顾诚之说话,细想之下又觉得他们实属一丘之貉,言谈之间难免就带出来一些。
能混到御前的都不是傻子,顾诚之被弹劾是他的事,梁大人出来说话是因御史弹劾的事情涉及到他,但其他人又没招他惹他,骂人还要带上他们如何能够愿意,立场瞬间从中立转向了顾诚之这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