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君逸帮着说了两句好话,而后就将人送出了门。
对于晋文非要拜顾诚之为师的事,楚君逸也难免好奇,派人出去探查,然后便拐到了祝家。
祝宁的脚伤到了,虽说是没断,但也差不了多少,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伤最少要在家里休息三个月。
祝宁在家养伤,但邵言却没闲着,听说最近一直早出晚归,也不知在忙些什么。
看着祝宁毫不知情但又带着几分抱怨的言语,楚君逸觉得他有些心塞。
本来还以为约邵言出来会比较麻烦,毕竟祝宁也说了,邵言最近一直在忙,或许没工夫来赴他的约,但邵言给了肯定的答复,楚君逸就知道邵言猜出他想要说什么。
几天不见,邵言看上去又瘦了一圈,楚君逸忍不住道:“怎么瘦了这么多?难道祝宁短了你的吃食?”
没想到楚君逸说的第一句话会是这个,邵言不免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楚六爷说笑了。”
楚君逸点了点头,邀他坐下,两个人对坐喝茶,谁都没有说话。
就在楚君逸想着该怎么开口时,邵言率先说道:“楚六爷约我出来,可是为了卫西伯的事?”
楚君逸愣了一瞬,而后点头应道:“本来还以为是我想多了。”
“不是你想多了,而是我想多了。”邵言面上的神情淡了几分,问道:“楚六爷想让我离开?”
楚君逸缓缓摇头,问道:“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娶妻生子,然后……”后面的话他有点说不出来。
“我不会再娶妻。”邵言犹豫了一瞬,还是说道:“我不喜欢女人。”
“什么?!”楚君逸惊得瞪大了眼睛,“我记得你……”
“对,我成过亲。”邵言苦笑道。
楚君逸盯着他看了片刻,缓缓的叹了口气,其实成亲也正常,就像晋律那样。
见他如此神情,邵言摇头解释:“我与内子是指腹为婚,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等到懂的时候又不可能退婚。岳母在内子幼时便因病去世,后来岳父续娶一妻,要是我不娶她,她便只有死路一条。”
退亲对女子的伤害非常之大,而且邵言的婚事定下了那么多年,就算邵言将错处都揽到自己身上,作为女方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继母和原配之女关系不好实属常事,那些年要是没有邵家里里外外的照看着,估计她也活不到出嫁的年纪。一旦退了亲,她的婚事立刻就会变成难题,搞不好她的继母会直接将她卖去做妾,那就真是没有活路了。
“我与内子自幼相识,不忍她落得如此地步,本想着这辈子就这样了,哪知……”邵言的神色黯淡下来。
自幼相伴着长大,就算没有爱情那也是重要的家人,邵言在明白他不喜欢女人之后也考虑过退亲的问题,但看着她继母那副恶心的嘴脸,再想想她日后要面对的一切,他还是心生不忍。
成了亲,再给她一个孩子,平平淡淡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可惜天不从人愿,邵家人几乎死绝,不管是他的家人还是他的妻儿,都没能存活下来。
“抱歉……”楚君逸张了张嘴,结果只吐出了这两个字。
邵言摇了摇头,淡淡的道:“有些事,别人不懂,但是我觉得你会明白。你和顾三爷……挺好的。”
其实他也是这些年憋得很了,以前还有家人在,再多的委屈不适也觉得值得,可现在……家人不在了,这些话又不能对别人说,难得遇到了这对夫夫,再忍着他就该疯了。
屋里安静了许久,楚君逸为两人续满了茶水,这才开口说道:“其实我约你出来,只是想和你聊聊,因为你现在还能听得进别人的话。要是以后……那就不好说了。”
“但讲无妨。”邵言端正了神色。
“你有想过以后吗?”楚君逸问道。
邵言想了想才道:“有想过一些。”
“身份,地位,仕途,还有……子嗣。”楚君逸幽幽地叹了口气,“我只是不想你恨他。”
邵言紧了紧手中的茶盏,等着他下面的话。
“身份地位可以先不看,你在皇上跟前挂了名号,只要好好当差,仕途是不会差的。本来我以为你会娶妻……”楚君逸顿了一下又道:“现在知道了这些,我也更担心了。”
邵言垂下双眸,他已经知道楚君逸要说什么了。
“祝宁有妻有子,二十年后子孙绕膝,而你……该怎么办?”楚君逸叹息道:“祝宁很重视你,我不想你恨他。”
邵言沉默不语,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说实话,对于你们俩的事情,我真没什么意见。但我就怕,日后祝宁子孙繁茂,而你膝下空空,晚年凄凉……再深的感情也不可能维持下去。”楚君逸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你别怪我说话直白。”
“不会,你肯和我说这样的话,我很感激。”邵言说道。
“祝家的事,你知道了多少?”楚君逸突然问道。
邵言抬眸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差不多都知道了。”
楚君逸:“……”
“祝大太太管家甚严,但祝宁他……”邵言干咳一声,道:“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至于不该知道的,差不多也都知道了,不管是祝宁的事还是祝家两位太太的事。
楚君逸抽了抽嘴角,随后想到了一点,连忙问道:“你的心思,祝大太太知道吗?”
“应该不……”邵言微微一愣,刚想回答却顿住了话头。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邵言所住的院子,自从祝家两位太太怀孕,祝宁便搬到了前院书房,即使祝宁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出生之后也没有搬回正院,这些年来一直如此。
看祝宁的样子是打定了主意不回去,而邵言所住的院子就紧挨着祝宁的书房,祝家的主子不算多,房舍也宽裕,有必要将邵言安排到那里吗?
邵言不禁摇头苦笑,敢情他的那点子心思都被人给看出来了,难怪他觉得祝大太太对他很是客气。
其实开始的时候邵言并不想住在祝家,他身上还带着孝呢,住在别人家里不方便,但祝宁来劝过好多次,还说家里人不在意,后来更是扯到了他欠下的人情债,这才跟着祝宁去的祝家。
本来想着到别人家里住,穿着孝服不吉利,但祝大太太安排得很是妥当,完全没有让他换下孝服的意思。
就冲着祝大太太的体贴,邵言也不能放任自己的感情,但在知道了祝家的情况之后,压抑着的那点小心思再度冒出了头。
“人心都是偏的。”楚君逸叹息道。
不管是他还是祝大太太,他们都希望祝宁能过得好,相比起邵言,他们优先考虑的肯定是祝宁。
就以祝大太太的眼力和智商,邵言那点道行真的不够看,估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看出来了,之后又见祝宁对他过度关注,这才有了后面的事。
“你们的事我管不了也没法管,我就是希望你能考虑一下我今天说过的话。”楚君逸说道。
邵言点头道:“其实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找人,我好像看到了我的侄儿。”
“找到了吗?”楚君逸连忙问道。
“那天带着祝宁逃命,远远看到了一队商队,里面有个孩子像极了我的侄儿,但因身后还有刺客,故而不敢上前。”邵言叹气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寻找,只知道那商队出了京城,但目的地为何却是没有查到。”
楚君逸想到了他到达城郊驿站时离开的商队,回忆了一下才道:“你把你查到的消息告诉我,我帮你去查。”
邵言抿了抿唇,道了声谢。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消息,楚君逸起身准备离开,要是查到了会派人告诉他。
至于邵言和祝宁的事,到他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以后他都不会再管。
因着邵言提供的消息,楚君逸很快便查到了商队的去向,将消息告知给邵言,次日他便收拾行李出了京城。
听着祝宁絮絮叨叨的抱怨,楚君逸真想抓着他的肩膀狠命的摇,都快被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你可真有出息。
但楚君逸也知道祝宁看似渴望爱情,实则对感情很是迟钝,他连自己对祝家两位太太的感情都没弄明白,指望着他开窍,呵呵,有得等了。
不过,祝宁的抱怨也就是抱怨,邵言去找他的侄儿,他肯定是双手赞成,他就是担心邵言找到人之后会离开京城。
“邵昌还没死呢。”楚君逸白了他一眼。
“对哦,邵昌还没死呢,邵言肯定不会离开。”祝宁恍然一笑。
楚君逸:“……”蠢死你算了!
派去查晋文拜师原因的人回来了,楚君逸听后不禁失笑,果然是个孩子。
楚家的消息也传了过来,楚君逸听后直接冷下了脸。
顾诚之见他脸色难看,不由问道:“怎么了?”
“祖父的那些事,大哥二哥都知道了。”楚君逸冷声道。
第161章 找帮手
“他们做什么了?”顾诚之皱起眉头。
“还能做什么,打算放手搏一把呗。”楚君逸不由冷笑。
楚家已经泥足深陷,楚老太爷和楚大老爷困在局中不能自拔,到了这种时候还不想着为子孙谋一条活路,反而将两个孙子都带进了坑里。
这是嫌楚家的把柄还不够多吗?坑了自己坑了儿子,现在还要连孙子一起坑。
多一个人就要多花一份心力,等到最后收尾的时候,耗费的精力绝对要翻上几番。
要是可以,楚君逸都想将那几个不省心的家伙打晕捆起来,没事就跳出来找存在感,作死都作得那么缺德。
但是昱亲王的年纪大了,疑心也重,要是楚家那几个货色一起病倒,昱亲王肯定会多想,到时候再来点什么事,那还不如让他们接着蹦跶。
顾诚之不能守孝,所以楚家那边也不能死人,要是病了一个,还有另一个可以动弹,左右都是麻烦。
“我就不明白了,那位到底有什么好?祖父为了他竟是什么都不顾了。”楚君逸闷声道:“登上了贼船,就算自己下不来,总该为儿孙想一想,这般不管不顾的……你说祖父不会是暗恋那位吧?”
顾诚之:“……”
“应该不会。”楚君逸没等顾诚之回答,自顾自的说道:“只看五哥的那张脸就该知道白姨娘有多么的貌美,祖父的审美还算是正常,那么多漂亮的女人都爱不过来,怎么会看上那位的老橘子皮脸!”
顾诚之抽了抽嘴角,似笑非笑的看向他。
吐完了槽,楚君逸的心情好了稍许,靠到顾诚之的身上,闷声说道:“诚之,我烦。”
“我知道。”顾诚之轻抚着他的头发,声音轻缓低柔。
楚君逸阖上双眸,静待片刻才道:“祖父和那位相交甚久,接手的事情既多又杂,我一直担心会漏掉什么,结果祖父还把大哥二哥也托下了水。”
“辛苦你了。”顾诚之低声说道。
“我可当不起这声‘辛苦’。”楚君逸睁开双眸,眼中满是歉然,“本来就是我连累了你。”
“我不想听这句话。”顾诚之在他的额前印下一吻。
楚君逸叹息道:“顾家再不好也没到夷三族的地步,顾老太太和顾大老爷行事再不妥当也有顾大爷盯着。归根结底,还是顾阁老和爹打下的底子好,而楚家那头……”是从根子上烂的。
别看顾家现在瘫的瘫、疯的疯,但人家的根基没有问题。就算名声不太好听,这都过去十年了,顾大爷踩着顾大老爷的脑袋得了一个孝子的名声,眼看着顾家就要起来了。
反倒是楚家这头,就算有个爵位又怎样,和谋反挂上了边,夺爵就是一句话的事,到时就连全家的性命能否保住都是两说。
而最严重的问题还在楚老太爷身上,这货到现在都觉得昱亲王能够登上皇位,这也让楚君逸不得不怀疑这货脑袋里面是不是装得都是豆腐渣?
在这个皇上圣明,太子贤德,皇权稳如泰山的朝代,昱亲王登上皇位的可能性绝对不会比晋律坐上那个位子高上多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