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难办的事情就是楚老太爷干过的那些破事,既不能过分,又不能太轻,愁得他头发都快要白了。
皇上至今昏迷不醒,晋容监国处理政事,除却昱亲王和两位皇子的事情没有处理以外,其他事情全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估计这些事情都是皇上以前安排好的,不然就凭晋容现下做的事,妥妥要登基的节奏呀。
说起来晋容也挺不容易的,白天处理政事,晚上去皇上那里做孝子,哪怕皇上看不到,晋容还是做得尽心。
不过几天的时间,晋容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
或许是晋容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或许是周公和皇上下棋下得烦了,不打算再留他,反正皇上在昏迷几天之后就醒了过来。
而这一睁眼,正好就看到了晋容喜极而泣的脸。
皇上的记忆还停留在自己儿子握着匕首刺向他的那一刻,忽见晋容还愣了好半晌,太医来了去去了来,喂药上药一通折腾。
等到皇上回过味儿来,伤心之余还有些欣慰,伤心是因为儿子想要杀他,欣慰则是因为他这个父亲做得还不算失败,至少他亲手养大的儿子希望他活着。
晋容将皇上昏迷后的事情娓娓道来,皇上听得认真,待到累了便让晋容停下,父子俩的相处很是温馨。
皇上醒了,晋容做事更加名正言顺,先前压下的旨意很快发了下来,除了昱亲王和两位皇子以外,余下党羽一批一批的清算。
虽说楚老太爷跟在昱亲王身边的时间很长,但他本人能力一般,接手的事情够多却无法接触核心事务,真论起来楚家应该放到第三轮清算。
得知此事,楚君逸不禁冷笑,这就是楚老太爷为昱亲王卖命的结果。
待到九月末,处置济安侯府的旨意也下来了。
楚老太爷和楚大老爷被判秋后问斩,楚大爷和楚二爷被判流放三千里,遂夺其爵位,收回府邸,家产悉数抄没充公,其家眷不论男女老幼皆入官奴,与下人一并当街发卖。
楚家分家多年,其余几房据以查明并未涉嫌其中,是以不作处理。
得了这个结果,楚君逸也算是松了口气,与其他被清算的人家相比,这个判决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楚家祖孙四人正在牢里关着,其家眷又要当街发卖,楚君逸给楚二老爷、楚四老爷和楚五老爷分别递了消息,而后便不再理会。
待到发卖当日,楚君逸派人将楚家主子高价买回,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他的亲人,不为亲情也要为了面子。若是被他人买去作践,他和顾诚之的脸上都不好看,更何况他也答应过楚老太太,现在正是出面的时候。
除了楚家的主子,楚君逸还派人买了几房下人,其中就有他留在济安侯府的探子,剩下几房则是留给了楚老太太。
将一众人等安置到早已收拾好的宅子中,楚君逸抽了个空闲过去了一趟。
说来也巧,楚君逸过去的时候还碰到了楚二老爷和楚三爷,而楚大太太正怒发冲冠的咆哮着。
第169章 仁至义尽
当年得了楚老太太的一句提醒,让楚二老爷逃过了这场清算,本来他也怀疑过楚老太太的话,但在今时今日看到了济安侯府的下场,他倒是真真正正的感激起楚老太太来了。
要不是楚家分家得早,要不是这些年他和济安侯府来往不多,清算的时候肯定不会那么容易的放过他们。
现在楚家的判决也下来了,楚老太爷和楚大老爷肯定会死,两个侄子流放之后估计也回不来了。
虽说楚老太太入官为奴,但她仍然是他的亲娘,论起赡养自然应该由他上前,哪有儿子尚在却让孙子赡养的道理,他还不打算让世人戳他的脊梁骨。
见到来接楚老太太的楚二老爷和楚三爷,楚大太太只觉怒从心起,公公和丈夫快要死了,两个儿子被判流放,她和孙子入官为奴,当街发卖。
她们的下场如此凄惨,凭什么这些人可以安然无恙,直到现在她都不相信楚家竟然参与了谋反,肯定是别人陷害的,而这个一直盯着自家爵位的楚二老爷就很有嫌疑。
被楚大太太泼了一身的脏水,楚二老爷也很是恼火,他还没抱怨济安侯府连累他呢,楚大太太竟然恶人先告状。
楚君逸来的时间很巧,正是两人吵得最凶并且差点动手的时候,或许应该说想要动手的人只有楚大太太一个,若非儿媳孙子都拉着她,搞不好已经扑到了楚二老爷身上。
楚二老爷再是恼火也不会去打女人,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他的大嫂,真打下去可就坏事了,叔嫂之间还是避嫌一点比较好。
但楚大太太完全不理解他的考量,仅存的一点理智也被燃烧殆尽,修养全都喂了狗,只想冲过去生啃了这个人。
楚君逸没有进屋,只是靠着门框抱着手臂静静观看,留下伺候的下人不多,更何况在这种时候就算看到了楚君逸,她们也不敢出声提醒。
最先看到楚君逸的人是楚大少,他今年十二岁,已经是大人了,在家中男性长辈都不在的时候,理应由他顶起门户。
“六叔。”楚大少对楚君逸行了大礼,这个礼他行得真心实意,他们一家是被楚君逸高价买下的,他们住的宅子也是楚君逸派人安排的,不管他的家人对楚君逸有多大的敌意,他都感激楚君逸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
楚君逸微微颔首,受了他的大礼,这个礼他受的心安理得。
楚大太太看到孙子给楚君逸行大礼,而楚君逸竟然还受了,当下怒火更胜。但在爆发之前,儿媳连忙拉住了她,她们现在住的宅子就是楚君逸名下的,真把人惹恼了对她们没有好处。
虽说楚大奶奶也不愿意儿子对楚君逸低头,但形势比人强,在没想好出路之前只能忍下这口气。
看到楚君逸来了,楚二老爷有些不自在,之前楚家人被当街发卖,他也有派人去买,但负责这事的人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要不是楚君逸也派人过去,搞不好楚家人就要被别人买走了。
一直在装壁花的楚三爷眉头微动,偏头看向楚君逸,仔仔细细的将人打量一番,这个弟弟的确让他很意外。
从侯夫人到官奴,这个身份落差实在是太大,而且身份转变得又快,楚大太太心里扭曲到了极点,尤其是在看到没有获罪的楚家人时,她更是愤怒异常,面对楚二老爷和楚三爷是这样,面对楚君逸也是这样。
本来楚君逸还在观察楚大少,但在楚大太太将炮火对准他时,他的脸冷了下来,凉凉的瞥了她一眼,侧身指向外面,道:“若是大伯母对判决不满意,大可以去刑部和大理寺状告,反正他们还没忙完呢。”
“你,你威胁我?!”楚大太太脸一白,气焰瞬间消了不少,这种事只会越判越重,宁杀错不放过,状告如何有用。
“哪里的话,大伯母想多了。”楚君逸凉凉的道。
楚大少见气氛不对,连忙插嘴道:“不知六叔过来所为何事?”之前楚君逸可是一直都没有露面,这次过来也不可能是单纯为了看他们。
楚君逸将目光又移回到楚大少身上,虽说楚大爷有诸多不是,但这个儿子养得还是不错的,不过他没有直接说明来意,思索片刻才道:“你可知祖父他们身犯何罪?”
楚大少呼吸一窒,楚家被治罪是因为和昱亲王有牵扯,但具体罪名他并不清楚。
“和济安侯府同一天被抄家的黄家,你知道吧?”楚君逸见他点头,又道:“昱亲王谋反当日,黄大人是第二批被抓获的人,而大伯父……理当在他身边。”
屋中安静一片,众人俱是面露惊愕的看向楚君逸。
楚君逸也不在意他们的反应,接着道:“祖父做过的事情比起黄大人只多不少,不过是因为祖父在那日到来之前染病卧床,这才免了他的差事。黄大人被抓获当场,黄家八岁以上男丁尽数问斩,八岁以下男童流放北疆,女眷没入教坊入官奴籍,还是一辈子都不能赎身,只能在楼子里待到死的那种。如果没有祖母帮忙,黄家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官奴也有可赎身和不可赎身之分,赎身不等于脱籍,不过是主子不同而已。
楚家这种就是可以买卖的官奴,黄家则是不可买卖的官奴,这类官奴进了教坊就等于进了青楼并且还签了死契,除非是死,否则只能一辈子呆在里面。哪怕有人想要将人赎出来,教坊主都不能点头,不然他的脑袋将会不保。
“虽说有大赦天下的可能,但跟谋反挂上边的犯人及其家眷是不在赦免之内的,且我朝近三百年来大赦的次数仅仅只有四次,还都是在先帝继位之前。先帝不喜大赦天下,皇上同样不喜,想来太子亦是如此。”楚君逸的声音很平静,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他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看楚大少,想要看他是何反应。
不管楚家其他人如何不信,反正楚大少在震惊过后很快便回过了神,他想起了楚老太太这段日子的态度,如果说楚家的下场本应是这样,那就难怪她总是露出那种复杂到了极点的神情。
“六叔同我说这些……可是有所指教?”楚大少小心的问道。
“指教倒是说不上,不过是想让你明白自己的处境。”看着他瞬间黯淡下来的眸子,楚君逸在心里叹息:孩子是个好孩子,只是可惜了。
现在屋中的孩子不止楚大爷一个,孩子他娘看着孩子们萎靡的神情,心疼得要死,皆是对楚君逸怒目而视。
楚君逸抱着手臂又观察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其实想要脱籍还有一个办法,就看你能不能下定决心。”
“是什么?”楚大少问道。
“参军。”楚君逸给出了答案。
楚大少咽了口唾沫,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虽说楚家是武将出身,但到了楚大爷那一辈便再无人习武,对于参军……他还是有些犹豫。
“匈奴那边暂时是消停了,但是再过几年边关战事还会兴起,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伤亡就会有军功,利用军功来脱籍,这是唯一的办法。诚之在边关那头还有些关系,如果你愿意去,多的不敢说,照顾一二还是可以的。”楚君逸见他眼中升起了亮光,又是一盆冷水泼了上去,“不过你也要想清楚了,刀剑无眼,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丧命。”
楚大少的脑袋又耷拉了下去,头顶乌云笼罩。
楚君逸看向了其他几个侄子,道:“你们也一样,如果想好了就派人告诉我。”
几个孩子俱是神情纠结的点头。
楚君逸见事情差不多了,也不理会他们欲言又止的神情,转身就去找楚老太太。
楚家被抄没家产,但祭田和祖宗牌位倒是没事,楚君逸已经将牌位都送了过来,楚老太太这段日子经常会过来看看。
当楚君逸见到楚老太太时,她正站在香案前,楚君逸走到她的身后,看到她面前摆放的是楚三老爷的牌位。
楚老太太盯着牌位看了许久,眼中情绪翻涌,待到眼底泪水堆积才阖上双眸,轻声道:“你做得很好。”
她的儿子并没有忘记楚家,虽说楚君逸告诉她的事情不多,但她也能猜到,如果没有楚三老爷先前几十年的布置,就算楚君逸有心也做不到如此地步。
楚三老爷怕她会担心,所以并没有将楚家境况和他所做的一切告诉给她,而她只信亲眼所见,便将儿子的隐瞒当成了不作为。
那些年,是她误会他了。
楚君逸抿了抿唇,虽说早已物是人非,但能得到楚老太太这句话,想来楚三老爷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也要谢谢你。”楚老太太没有转身,语气依然淡淡的。
“我也是为了自保。”楚君逸笑了笑。
楚老太太摇头道:“还有你侄儿的事。”
“那就当是欠我的人情好了。”楚君逸的语气很轻松。
不管怎么样,那几个孩子都是无罪的,他对楚家没多少感情,同样也没有怨恨。
参军脱籍的事情不算是秘密,只是没有门路的人不好走这条路,侯府公子沦为官奴,他们如何能够认命。
既然如此,他何不再当一把好人,成了就是一封信的事,不成也就是一处宅子一块地。
做到这个地步,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楚老太太叹了口气,他们欠他的多了去了,何时才能还清呢。
在楚君逸打算离开的时候,楚老太太叫住了他。
楚君逸顿住脚步,等待她下面的话。
“帮我谢谢顾三爷。”她这样说。
楚君逸回答:“好。”
当楚君逸回到府中,刚一踏进房门就被人一把抱住。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楚君逸被吓了一跳。
顾诚之闷声回答:“刚回来没多久。”
“结果怎么样?”楚君逸柔声问道。
顾诚之收紧了手臂,将头贴到了楚君逸的耳边,低声道:“我杀了他们。”
楚君逸回抱住他,叹息道:“那就好,你做得很好。”
顾诚之不方便插手昱亲王那边的事,但皇上和晋容又不想让他闲着,于是顾诚之就被派去审三皇子的党羽。
而这一审,就让顾诚之找到了杀死顾二老爷的凶手。
虽说知道了杀父仇人是谁,但顾诚之硬是隐忍不发,直到将三皇子的党羽尽数清除,这才禀明圣上顺便又请了个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