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好了出行地点,几个孩子都回家开始收拾行李,然后就是坐等十一来临。
楚君逸上网搜了一下扬市的信息,在看到“古琴之乡”四个字的时候不禁顿住,嘴角勾起一抹笑,很愉快的接受了这次出行。
十一七天假,扬市五日游,大人孩子玩得都很尽兴。
最让楚君逸高兴的是他买到了一把很好的古琴,音色古朴厚重,虽说价钱昂贵,但他又不是付不起,更何况这把琴对得起这个价钱。
除了古琴,他还买了很多与琴有关的东西,比如琴桌琴凳,再比如琴弦之类。
两位妈妈看得嘴角直抽,但她们也没有阻止,几个孩子用手拨了两下琴弦,之后也就撂下不提。
假期总是短暂的,一行人很快回到了京市,然后就是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像楚君逸这种既不上班又不上学的清闲人士便恢复了死宅的状态。
古琴到手,楚君逸一时技痒,不免心动而行。
净手更衣,端坐琴前,抚琴一曲,琴声悠远低沉,抚琴者唇角带笑,眉宇间尽显风流。
每日的晨跑不曾间断,待到体能渐渐提高,楚君逸又在晨跑后加上了拳法和掌法,只有招式没有内力,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这种程度就够了。
楚君逸慢慢习惯着现在的生活作息,清晨锻炼白天学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切看似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有一件事让他异常苦恼。
外卖吃一次就够了,每天都吃会吐的,在蹭饭、外卖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三个选项面前,楚君逸非常苦逼的选择了自己做。
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并不适合这个世界,因为远离庖厨的君子会饿死的。
楚君逸不会做饭,但他可以学啊,网络如此发达,在他下厨做的第一锅饭成功出炉后,不由得长长的舒了口气,没有夹生也没有糊锅,很好很好,他应该不是厨房杀手。
从生疏到熟练,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也不短,但是效果喜人,总归是件好事。
楚君逸将词典背完,然后就开始复习小学和初中的课本,他该庆幸小学和初一学习的知识没有那么高深,如果他醒来的时候是高中……估计一年后回学校就只能去当学渣了。
小伙伴们经常过来,聊聊学校的一些事情,或是告诉楚君逸现在学习的进度,再不然就是将笔记借给他,这笔记可都是老师逼着他们写的,不然就以程玳程珂的性子,上课时早就练上了睁眼睡觉大法。
初一的课程对于楚君逸来说并不如何困难,但是有一点格外让人揪心,这个作文……应该怎么写呀?
对于一位受过古代标准士大夫教育的学者来说,论策文章信手拈来,但是让他用白话来写规定字数的作文,难度不下于他刚刚接触古代典籍的时候。
庄恩见他写作文太过费劲,回家就翻出两本初中作文集扔到了他的面前。
楚君逸瞪着面前的两本书,心下哀叹不已,但还是拿起来细细翻看。
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楚君逸也适应了现代的生活,虽说他还保留了很多从那个世界带来的习惯,但这些都是小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开学后,程玳程珂就要升初二了,楚君逸不想留级,参加了升学考试,全科通过之后也升到了初二。
几位家长怕他会不习惯,又让程玳程珂为他讲讲班里的事情。
两个人将班里的同学都卖了个底掉,程玳又道:“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嘤嘤嘤’,这样他们就不敢了。”
楚君逸:“……”
程珂啐了他一口,对楚君逸道:“别听他胡说八道,如果有人敢欺负你,你就跟姐说,姐姐揍得他们连亲娘都认不出来!”
楚君逸:“……”
“哎,你干嘛去呀?”程珂见他默默起身,又默默回房,奇怪问道。
“哦,我回房去静一静。”楚君逸面不改色,内心则是有些崩溃,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b大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而b大附中则是市重点中学,家长们把楚君逸塞进去也是费了一番功夫,老师对于这位开学就休学的同学印象一般,但总归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重点照顾了一下。
楚君逸在班里很低调,实在是跟这群孩子没什么共同语言,不过有程玳程珂帮着调和,也没有谁会去针对他。
经过了一个月的观察,老师们对这位休息了一年的学生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评价。不惹事不胡闹,很稳重的一个孩子,功课底子还不错,尤其是那一手字写得是相当的好。
待到月考成绩出来,班级前十名,呵呵,班主任乐了,不错不错,果然是个好孩子。
想想他休学的理由,一定是有很严重的问题还会这样,要是他的成绩可以保持住并且有所进步,老师们也不介意多照顾照顾。
楚家的事情早就被压了下来,出事的几个人都没有露过面,所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楚君逸家里发生过什么事,就连他休学时用的都是养病的理由。
楚君逸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在同学们回家后吵着看电视玩电脑的时候,他的经历还是放在了学习上面,不止是学校的功课,更多的是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
人海茫茫,交通如此发达,全球拥有几十亿人口,他时常在想,他真的能够遇到那个人吗?
他将那个世界的很多事情记录下来,而后发到网上,并且留下了一个邮箱,每天都会上去看一眼,可惜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那个人。
不知是他使用化名还是因为他所记录的事情太过含蓄,以至于这种程度不足以点破那层记忆,希望渐渐变成失望,失望又变成了漠然。
看邮箱的行为从每天一看变成了两天一看,三天一看,后来又变成了一周一看,直到最后变成了一个月看一次。
没有变化的大概只有每周他都会发一个小故事,文中没有指名道姓,因为他不喜欢别人来评判他们俩的一切。但是那个人只要看上一眼,就一定会知道这是何人所写。
班里的孩子大多都到了中二期,其中程玳程珂病得最为严重,这俩孩子立志于将楚君逸也拐进中二病患者集中营,可惜的是楚君逸从没答应过。
老师留的作业很多,题海战术对抗应试教育,楚君逸只想快点把作业做完,这样他就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
坐在他对面的程玳首先坐不住了,他将笔一扔,直接趴到了沙发上。
“都写完了?”楚君逸头也不抬。
“不想写……”程玳闷声道。
程珂也坐不住了,扔掉了笔又将书本一扣,咬牙道:“不写了。”
“哦。”楚君逸很淡定,轻飘飘的回了一句:“那就不写吧,明天让丁姨去接你们。”
作业写不完,班主任会找家长;把家长找到了学校,孩子们的屁股就该遭殃了。
程玳默默的滚了回来,程珂一脸苦逼的将书本翻开。
楚君逸最先搞定作业,开始收拾书本。
“借我抄!”程玳和程珂异口同声的吼道。
楚君逸瞥了他们俩一眼,淡淡的道:“自己写,过两天就要月考了。”
程玳泪流满面,控诉道:“还是不是兄弟?!”
楚君逸将自己的书扔了过去,叹息道:“孩子,看书吧,不然月考过后又要挨打了。”
程玳接过书,默默低头翻开。
“所以说,我最讨厌学霸了!”程珂咬着笔,恨恨的道:“你说你这么乖干嘛,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很可恨吗?!”
“就是就是,人不中二枉少年,等你再想中二可就没机会了!”程玳将书翻得哗哗响。
楚君逸嗤笑一声,道:“你们俩就中二了?让你们写作业不还是乖乖写了吗?”
程玳和程珂动作一顿,不自觉的摸了摸屁股,不写不行呀,他们的武力值干不过自家老娘,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再中二也没兴趣受皮肉之苦,写作业完全是权宜之计。
楚君逸拿了一本书,坐到沙发上,悠闲的看着,嘴里还道:“我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中二了,本来是有点苗头的,不过被我妈来了那么一下子,中二的火苗是彻底灭了。”
程玳和程珂全都不说话了,两个人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楚君逸的神情,就怕他心理扭曲从而反社会。
楚君逸看了两页,发现屋里实在是安静,奇怪的抬起头,见他们俩直勾勾的看着他,不禁笑道:“干嘛呢?作业写完了吗?”
“没没没,这就写,这就写。”俩中二连连摇头,直接扑到桌子上,奋笔疾书。
楚君逸摇头失笑,低头看书。
有楚君逸在旁盯着,就算程玳和程珂再不喜欢学习,成绩也提到了及格线以上。
楚君逸对于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的兴趣不大,但以他的成绩来说,自从到了初二下学期便很少会出班级前三、年级前十,程玳和程珂早就放弃了“大家一起当学渣”的想法,只求自家老爹老娘不要让他们追赶楚君逸的脚步。
要说初中这两年发生过什么让人记忆犹新的事情,楚君逸觉得当属《同性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
其实这个世界的同性恋人很普遍,不过国家没有具体颁布法令,同性恋人顶多是摆个酒席,没办法去官方领证。
想当年,他再得知楚家去顾家提亲时,反感倒是说不上,惊讶倒是占了大半。
因为大晋朝抵触男风,和男人成亲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谁曾想出现的首例就是他和顾诚之。
这个世界对于同性恋人很宽容,但是没有法令的保护,很多家长都更偏向于男女结合。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楚君逸失手打翻了一个茶杯,面上晦暗不明,同性可以结婚了,但顾诚之……又在哪里呢?
结婚的话题还有些早,可学校里的某些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楚君逸不止一次看到程珂去亲同桌小姑娘的脸蛋,就连程玳也踹掉了原本的小女朋友,顺便还换了两任小男朋友。
待到他们从b大附中的初中部升到高中部后,又一个消息让楚君逸僵在那里。
科学院的研究项目有了重大突破,培育箱可以培育出带有两个人基因的孩子,基因的主人不限男女。
也就是说,两个男人结婚后,可以用培育箱去培育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孩子。
楚君逸舔了舔唇,深吸一口气,这件事最大限度的帮助了《同性婚姻法》的推行,动心肯定是有,但……他所等待的那个人依然没有出现。
电脑屏幕还停留在邮箱的界面,楚君逸将网页关掉,垂下双眸,默然无语。
一旁的书桌上放着一封文件快件,快件的上面是来自于b大的录取通知书。
楚君逸以全市第三的成绩被b大文学系录取,九月份开学,行李已经收拾妥当。
他回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六年了,而顾诚之的消息却没有得到过分毫。
有时他也在想,是不是那个人并不在这个世界,现世相遇纯粹是他的心理安慰,如果没有这种想法支撑着他,他真的不知自己会过成什么样子。
转椅横移,楚君逸来到窗前,抬头望月,月光清明,不知这般月色能否为另一人所见?
第179章 现世重逢
八月盛夏,天气炎热,b大某座办公楼的某个房间中,有三人正在埋头翻阅资料。微风吹过,带来了丝丝凉意,楚君逸抬头看了一眼开着的窗子,外面日头正好,阳光分外充足。
坐在楚君逸邻桌的是一位姑娘,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容貌秀美,神情温和。她写完了最后一个字,轻舒口气,撂下了笔,活动着手腕,见楚君逸看过来,对他笑了笑,看了一眼时间,道:“快三点了,你是不是该走了?”
楚君逸对面坐着一名青年,同样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相貌中等,气质倒是很好,他闻言抬起头,对楚君逸笑道:“走吧,别迟到了。”
“恩,那我先走了。”楚君逸点头起身,开始收拾东西。
这一男一女是楚君逸的师兄和师姐,师兄名为宋彦明,师姐名为邱芸,三个人都是卫教授手下的博士生。
当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楚君逸填写了b大的文学系,很大原因是为了省事。
沈爸爸的公司越做越大,楚君逸靠着每年的分红就够自己生活的,但他不打算吃老底,未来的规划他也有认真在做。
他的优势就在于比其他人多活的那几十年,而他并不打算放弃这种优势。
卫教授是顾老爷子的好友,两个人初见是在文翰阁,当时楚君逸才刚升高中,经由顾老爷子引荐才得以相识。卫教授对楚君逸很有好感,再得知他报考b大,尤其是在他选择了文学系之后,心里更是高兴。
对于卫教授提出的考研考博,楚君逸考虑了两天便答应了,反正他有的是时间,做学问总好过胡思乱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