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也歇歇吧。”楚君逸看他终于停了下来,指了指旁边的脚踏,让他坐下说话。
常山心塞头疼加郁闷的坐到了脚踏上,看着楚君逸平静的脸,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问道:“六爷可是想到办法了?”不然怎么会这样冷静。
“什么办法?”楚君逸有些诧异,看到了常山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便冷静的打击他,“你想多了,我都说了这事我没办法。”
“那您怎么就不急呢?!”常山只觉得自己这一颗心都快要操碎了,可是他家六爷还稳坐钓鱼台,他就不明白了,他的终身大事怎么他自己就一点也不着急呢!
“急有用吗?”楚君逸半垂眼眸,轻声问道:“至于你说的办法……你是想让我去找祖父祖母说我不想娶亲,还是想让我直接去顾家说这门亲事不作数?”前者是忤逆不孝,后者是不仁不义,左右都是品行有问题。
常山哑然,他只是不想楚君逸受委屈,但是没想过要让他背这种罪名。
楚君逸抬眼看他,轻笑一声道:“你说是大太太去提的亲,可也别忘了,她只是我的伯母而已。若是父母尚在,那我的亲事自然是父母说了算,便是祖父祖母也没办法越过他们。可现在他们都过世了,我的亲事就要由祖父祖母来做主,大伯母再是长辈那也是隔房的长辈,没有祖父祖母的同意,她怎么可能会去顾家。”
常山他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心存侥幸,想着或许还有别的办法……
楚君逸见常山胯下肩膀,知道他也冷静了下来,便问道:“大太太去提亲,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什么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之后是谁说大太太去提亲的?换了庚帖的事又是怎么传出来的?”
常山默默整理了一下这几天外面的情况,又想了想今天发生的事情,还是决定从头说起,“在卦象出来的第二天,就有人开始控制外面的传言,虽然大面上是没有人再说什么,可是私底下讨论的更多。他们都说皇上这是心虚了,因为想让顾三爷……又不想背上亏待功臣的名声,所以才做个面子活儿,不让外人议论。”说完还小心翼翼的看了楚君逸一眼,“我没信,真的没信!”
楚君逸叹了口气:“你接着说。”
“其实这几天私下里传的更是厉害,我就是不出门都能听到很多,除了关于顾三爷的,还有……您的……您也知道,当年钦天监……反正您的八字挺多人都知道了,就连外面的百姓,只要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那两个八字是谁的……”常山的声音小了很多,头也低了下去。
“接着说。”楚君逸脸上看不出什么多余的情绪,这件事在他知道卦象内容的时候就猜到了。
当年钦天监拿到他的八字后,算了一卦,结果却被有心人给捅了出去,在京城中只要是做官的或是有点门路的人家几乎都听到过风声。他的八字不说是所有人都知道,但肯定都会有点印象,卦象出来后,只要看一眼那八字,大概也就知道是谁的了。
顾诚之虽说个人能力出众,但在这一点上,还真的不及他。
“这几天我不止是留意外面的传言,还有注意府中的事,您也说了,您的亲事是要长辈同意的。开始几天是有挺多人来访,不过看样子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之后来人便少了很多。前天有个人进府却是直接跟老太爷和大老爷进了书房,当时书房都被围上了,他们说了什么也没人知道。”常山说到这还抬头看了眼楚君逸的脸色。
见他面色如常,又接着说道:“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昨天,大太太就开始让管事去置办东西,不过那个管事向来嘴严,也有好奇的去问过,不过都被骂了回来。置办的东西都是用箱子装回来的,没人能看出来里面是什么,然后在今天早上,大太太带人抬着那几个箱子出门了。”
楚君逸垂头沉思片刻,又问道:“那你怎么知道大太太是去顾家提亲的,还有庚帖的事,这些都是谁说的?”
“我不放心。”常山看了他一眼后低下了头道:“六爷您说过,您的亲事要长辈同意。昨天看到大太太派人置办东西,我就一直不放心,那管事买的什么虽然他没说,但是他去过的铺子还是能问出来的……今天大太太出门后,我不放心,就悄悄跟着他们……我看到他们进了顾府……”
楚君逸只是看着他,而常山的头都快埋到地下了。
作为下人,这样随意窥探跟踪主子,而且还是女眷,被发现了那就是直接打死,想要收尸那就是做梦,到时候乱葬岗一扔,府里就当是没有这个人。
楚君逸知道常山是为他好,可是这种好太过危险,一不小心便会万劫不复。他垂眸说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是是!”常山连忙点头应是,随后又接着道:“我在顾府外看到大太太进去,快到正午时分,大太太才从顾府出来,之后应该是直接回府了。我也怕被发现,所以就多等了一会儿,结果顾府里出来了好多人,我看着是去闹市区,便也跟着过去。我听到他们说楚家为六爷去顾家提亲,为了国家安稳不受天灾困扰,顾家已经答应了,两家换了庚帖,只等最近的吉日便让两人成亲。”
楚君逸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忍不住叹道:“看来顾诚之……”在顾家的处境也是不太好。
或许这里面还有顾二老爷的原因,那些人应该也是猜到东西被顾诚之交给了皇上,他们的目的没达到,还引起了皇上的猜疑,可谓是得不偿失。
所以现在要把冒头对准顾诚之,先是策反顾家人让他们内斗,直接断了顾诚之的仕途,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离经叛道到和男人成亲的还能在朝为官。
至于他,不过是殃及池鱼而已,当然也有他那出了名的八字的功劳。想断顾诚之的仕途,那就要让他和男人成亲,如果随便拿出一个八字,皇上很可能帮着找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女人,只要皇上说她是这个八字,那就没人敢说不是。
目前在京城中,八字拿出来就知道是谁的,而且还是个男人,除了他还真的没有别人了。
楚家应该也得了不少的好处,不然以楚老太爷那种注重脸面的性格,是不可能让孙子和男人成亲的,哪怕是他不喜欢的孙子。
常山不知楚君逸在想什么,只是说道:“我听他们那么说就心道不好,于是便连忙赶回来。可是我刚回府,大太太的丫头就找到了我,说是和顾三爷的庚帖已经换了,现在已经派人去算良辰吉日,让六爷准备一下,再过几日就要成亲了。”
“不对!”楚君逸听到让他准备成亲的话,便知自己应是猜对了,但转念又想到一件事,他连忙对常山道:“顾诚之自幼便定下娃娃亲,从未听说两家有退亲之意,你快去探听一下卫南伯府的事。”
常山一听事有转机,立刻来了精神,连忙道:“六爷放心,我肯定打听清楚!”
“我只是想知道情况,你也别一惊一乍的,我看这事,悬。”楚君逸一点也不吝啬于打击常山的积极性。
“六爷!”常山觉得他家六爷太悲观了,或许卫南伯府会坚持婚约呢,顾三爷这样好的联姻对象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弃!
楚君逸看他这样也不多做解释,只是道:“我不想在听到你在喊着话进来,我现在不需要拖后腿的,懂吗?!”
常山立刻正色道:“是,我明白的。”
常山走后,楚君逸又躺回榻上,看着屋顶想事情,可是想了一会儿又懒得再去想,最后只是闭上眼睛开始养精蓄锐,等到了晚上大概就会有结论了。
天色渐黑,楚君逸坐在书房里,一边等着下人把晚饭送来,一边等着常山探听消息回来。
当饭菜摆上桌后,常山才进了院子,他面色难看的进了书房,看到楚君逸后,脸色稍稍缓和了下,但还是十分凝重。
楚君逸看了他一眼道:“说吧。”
常山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六爷,卫南伯没说要退亲,但闹着要退亲的是董大姑娘。”
“什么?董大姑娘?!”楚君逸很是诧异。
卫南伯董家的大姑娘便是顾诚之的未婚妻,女子退亲后名声会受损,对以后定亲都会有些影响。
卫南伯会想退亲还是有可能的,只要代价够大,但是董大姑娘闹着要退亲就不合常理了。
顾董两家定亲多年,董大姑娘退亲之后嫁人的难度立刻翻了十倍不止。
难道她已经看破红尘,想要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第4章 捅刀
“就是董大姑娘,现在闹得外面的人都知道了。”常山见楚君逸的样子便知他想不明白,其实他刚听到这消息时,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样啊。”楚君逸听他又确定了一遍,也不再想这事,只是道:“行了,你也跑了一天了,坐下吃饭吧,吃完饭再说。”
常山本还想一气说完,可听楚君逸的话,又看到桌子上的饭菜,肚子也开始叫了起来。他中午几乎就没有吃东西,下午又去卫南伯府外打听消息更是没有心情吃,现在看到眼前的饭菜,五脏庙都开始抗议了。
他犹豫了一下,才接过楚君逸指给他的饭菜,拿到旁边后,便开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楚君逸的胃口一般,若说今天的事情对他一点影响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还真的是什么也做不了,在古代呆了十几年,从出生那天开始,他便只能努力去学习这个时代的生存模式和行为习惯。
前世也看过很多穿越重生小说,主人公一路金手指酷帅狂霸拽的走上人生巅峰,可惜小说就只是小说,白日做梦永远比脚踏实地来得轻松。
就像穿越重生之后就能收服良将,谋朝篡位再自己当皇帝,这只能脑袋里想想过过干瘾而已,真敢说出来,长辈能直接打死你。
这种封建思想在现代人看来或许不会在意,但在古代这却是印刻在每个人灵魂中的东西。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愚忠,也有人会说这是奴性,哪怕有人真的起了不该起的心思,那也要有权力、有财力、有能力,最重要的是有那个运气。
至于那些“神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状元也不是那么好考的,现代对于穿越者来说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在不经意间干扰到这边的生活。
就好像他从小读书习字,也只能得到父亲口中的“凑合”一样,两个世界是不同的,它们看待事物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曾有大儒称赞过顾诚之有状元之才,他也看过他的诗词手稿,才华这种东西真的是没办法滥竽充数。他见过一次之后,便明白这世上是真的有天才一说。
就好像很多的穿越者都看不起古人,觉得他们思想守旧,觉得自己多么厉害。可楚君逸在这个世界呆了这么久,早就体会到这些古人的厉害和家族的重要性。
或许有的人离开家族后,会如展翅雄鹰一般遨游天际,但大多数人却要花费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让自己活得好一些。
忠君、爱国、礼教、家法、孝道、仁义,这些一层一层的压下来,只要他还想活着,那就要忍受。或许他有反抗的能力,但可惜从出生那天开始,他几乎就没有在产生过这种念头。
他没想过要成亲,就算以后长辈要让他娶妻,他也会想办法推掉。可是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突然了,完全没有给他时间去布置谋划,当然做了也有可能是白做,楚家明显是拿他去换好处,怎么可能会在意他是怎么想的。
或许,他还应该庆幸那个人是顾诚之,至少他是个明白人,若是……
楚君逸垂下双眼,没滋没味的吃完了一顿饭。
饭后,桌上的碗碟都已收拾妥当,楚君逸坐在那里喝着茶,显得十分悠闲。
常山已经不指望他家六爷能对这事再上上心,只是坐在旁边的小矮凳上等着问话。
“卫南伯府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说说吧。”茶都快喝完了,楚君逸终于开口问道。
憋了一肚子话的常山总算是能往外倒了,“我刚到卫南伯府外时,里面已经吵了起来,便是在墙外也能听到争吵声。周围也围了好多人,听他们说从昨天开始就断断续续的有争吵声、哭喊声传来。至于原因……董大姑娘说是顾三爷害死了她的父亲和弟弟!”
“什么?!顾诚之害死了她的父亲和弟弟?!”楚君逸这下是真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了,这种神逻辑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是的,董大姑娘就是这样说的。”常山也觉得这位姑娘大概是脑子出了问题,不然也说不出这种话来,“董大姑娘说是顾三爷的八字克岳家,她的父亲和弟弟都是被顾三爷给克死的。”
“……”楚君逸无语了片刻才问道:“董大姑娘知不知道这亲事只是口头亲事,还没有下过聘礼,我记得连庚帖都没换呢。”
常山抽了抽嘴角道:“知道,董大姑娘说没换过庚帖下过聘礼,这门亲事就做不得数。既然亲事都不算数,那两家婚丧嫁娶各不相干。”
楚君逸已经不知该怎么评价这位董大姑娘了,这种智商逻辑绝非常人所能拥有。
所谓口头亲事,就是口头定下的亲事,但没有聘书为证,也是怕其中一方在婚前死去,而另一方背上克妻或是克夫的名声。
会定这种亲事的人家多半都是相熟的人家,定下之后双方心里都有数,一般都不会刻意悔婚,而无故悔婚不管在哪里都是要受鄙视的。
若定的是口头亲事,其中一方去世,那另一方再定亲是没有妨碍的。因为不换庚帖不下聘,这亲事虽然也有效,但却是克不到对方,也算不得是对方的人。
到目前为止,还真没听说过谁会因为这种口头亲事而责怪对方克死自家孩子。
可这董大姑娘竟然会说顾诚之克死了她的父亲和弟弟……
“那卫南伯怎么说?”董大姑娘的思维逻辑楚君逸是看不懂了,那就问问能做主的那人是怎么说的吧。
“卫南伯开始是不同意,可是后来董大姑娘要去上吊,说是若让她嫁给顾三爷,她就去死……卫南伯现在应该是不管了,毕竟这也不是她的女儿……”常山低头说道,他也觉得这董大姑娘过分了些,不想成亲的话退亲就好,竟然会说这样的话。
楚君逸也有些沉默,董大姑娘的反应太激烈了,应该是有人和她说了什么才会这样的。楚顾两家若是想要定亲,就必须退了顾诚之和董大姑娘的亲事,之前他也有想过是有人走了卫南伯的关系,让他把这亲事给退了,可他怎么也没想到闹腾的会是董大姑娘。
他曾听母亲说过,顾老太太一直不喜欢顾二太太,嫌弃她家世不好,又怕顾诚之学他爹一样,以后认准了一个人就死活都要娶进门,所以早早就给他定下了这门亲事。又因为那时年纪实在是小,怕出意外,所以才定下了口头亲事。
作为前任卫南伯董大老爷的嫡长女,董大姑娘自然是有资本去给顾诚之当媳妇的,可现在董大老爷过世,就连唯一的儿子也跟着走了。董家大房已经绝户,和现任卫南伯董二老爷的关系又不明,若是她退了亲,那绝对找不到更好的亲事。
娘家败落,顾老太太会在意,这些年没有去下聘,有顾诚之没有回京的原因,应该也有顾老太太想要悔婚的原因。无故悔婚对家族名声不好,顾家还有没成亲的孩子,顾老太太还是有些顾忌的。
只要她能熬过这三年,等到顾诚之出了孝,以他的品行就肯定会娶她,即使是顾老太太反对也找不到理由。她亲自帮孙子定下的亲事,而且女方还等了男方三年,若是悔婚了,那顾家的其他人也就不用出门了。
董大姑娘这时不想着对未婚夫表忠心,赢的顾诚之的好感,而是在背后捅了他一刀,闹着要退亲。看来这姑娘还是长歪了,不止不聪明,而且还不听话。
卫南伯肯定是不想断了这门姻亲,但他不是董大姑娘的亲爹,董大太太也还活着,他说话的分量到底还是弱了些。
不满自己的遭遇,想要给这种生活找个理由,这些都可以理解,但因此迁怒于人,却非明智之举。
楚君逸还是忍不住叹道:“这董大姑娘……真的是不聪明。”何止不聪明,简直蠢到家了。
“六爷,我听说……”常山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听说董大姑娘还是要嫁到顾家去的。”
“还要嫁过去?都闹成这样了她还打算嫁?脑袋被驴踢了吗?!”楚君逸觉得这几天的事真是都奇了怪了,这董大姑娘到底是有多二缺呀还想要嫁过去!
二房是没有公婆,可她没娘家,顾老太太肯定看不上她,本来还有个好丈夫可以依靠,结果她刚捅了人家一刀。丈夫长辈没一个拢得住的,能不能让她生孩子都是两说,就这样还想着要嫁到顾家,她也不怕一嫁过去就被病故了!
“不是顾三爷,她不是要嫁给顾三爷!”常山见楚君逸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顿了一下才道:“是顾二爷,是要嫁给顾家大房的顾二爷!”
楚君逸:“……”毁了和弟弟的亲事,然后要去嫁给哥哥,这董大姑娘压根就是没智商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