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两人已经说好了,这几日好歹压着两人多做些文章,两人轮番批改,务必找出两人哪怕一点儿不足。
陈毓原还想着自己这姐夫是个温和人,哪里知道一旦严厉起来根本不是自己能吃得消的,竟是每日勒令自己二人,除开写五十张大字外,还须得再写三篇文章。而且最可气的是一点儿不让人偷懒,自己写文章时,连先生都放心的紧,韩伯霖倒好,就搬个小板凳在房子外面守着,时不时掂起茶杯放在唇边抿一口,那般怡然自得的模样,简直让陈毓觉得这姐夫是知道了自己当初准备打他一顿的打算,来报复的!
只是第二天,看到自己文章上密密麻麻的批点后,陈毓的怨气也慢慢消失了——昨天韩伯霖可是陪到了自己最后一刻,现在上面圈圈点点这么多,必然是连夜帮自己看的,瞧他那般上心的样子,倒是真的对自己好。
这般一想,心里的怨气都消散了,连带着叫大哥的时候也诚心诚意多了,毕竟,这韩伯霖一瞧就是个重情义的,对姐姐未来嫁过去的日子担心也就少了些。
韩伯霖自己个也是颇为满意,实在是单看小舅子一笔字,就让人舒服的紧,就凭这笔字,能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文章,怕是就能过关。更不要说陈毓的文章,便是韩伯霖这个举人瞧了也是满意的不得了——
开始的几篇虽是也很不错,却未免有些燥进,行文转换之间文采有之沉稳不足,到得后来,却是越写越好,韩伯霖自认当年便是自己县试时,也写不出这般锦绣文章。
若非亲眼见着陈毓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了那么一大篇出来,韩伯霖简直怀疑小舅子是请了什么高人代笔。
至于吴昌平,本就对陈毓有信心的紧,两人最后一致认定,除非判卷的县令脑袋让驴踢了,不然,小毓绝对能考过去,而且两人有九成把握,陈毓没准会考个案首回来!
……
临河县。
日已西斜,正是临河县私塾放学的时间。
三三两两的学子走出学馆,身上洒满落日的余晖。
“咦,那不是陈家的马车吗?”有人站住脚,神情向往道。
却是一辆四匹骏马拉的马车正往渡口而去,这般漂亮的马车,整个临河县也没有几辆,而陈家恰好就有一辆。
说起陈家,可真真是临河县的一个传奇,五年前,陈家也不过能称得上富足罢了,可不过这么几年光景,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是举人老爷陈清和自入仕途后便官运亨通,短短五年时间,就升任了方城府五品知州,又因挑选了个能干的下人秦忠,陈府名下的产业也跟着翻了好几番。
眼下可真不是一般的兴旺。
现在的陈家,分明就是临河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兴旺之家。
陈家家主陈清和更是个厚道人,即便发达了,也不忘回报乡梓,这些年来在临河县铺路搭桥,兴建义学,诸般善举,不一而足,整个临河县,哪个人提到陈家,不翘一下大拇指,赞一声积善人家?
人人都说,瞧陈家这势头,还真说不好将来会走的多远。说不得临河县会出第一个京中大员也未可知。听说连河阳的陈姓宗族那里,都派人前来探问过呢。
“我瞧着这辆马车是往渡口去的,难不成是接人?”旁边的一个胖乎乎的少年道,“陈家可是低调的紧,就这辆马车,也就陈家二少成亲的时候见他们用过,这会儿派出去,接的人怕是身份不低。”
“难不成是陈家公子回来参加县试的?”又一个少年接口道——
因着县试在即,私塾里今日已是放了假的。
“怎么可能?”旁边一个脸上长着几个雀斑的少年接口道。
少年名叫陈柯,算是陈毓出了五服的堂兄,闻言笑道,“我那族叔家里也就一个儿子罢了,就是小族弟陈毓,我记得前儿还听娘亲说,要是陈毓真大些,上门提亲的还不得把陈家的门槛踏平,就可惜,小族弟满打满算也就十二岁罢了。十二岁的小孩子懂什么?虽然都说虎父无犬子,可我清和族叔也是十七八岁时才中的秀才,陈毓的年纪也太小了吧?”
他们这些准备参加县试的,一水儿的十六七岁的少年,即便如此,听先生的口气,能过关的也不见得能有多少。听说还有不少二三十岁甚至头发花白的也在备考呢。要是出个十二岁就下场的,不纯粹是闹着玩吗。
听陈柯提到陈毓这个名字,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个十六七岁少年神情明显有些僵硬,下意识的就想躲到一边儿去,却不妨被笑嘻嘻的陈柯一下抓住胳膊,冲着旁边明显有些不太相信的同窗们嚷嚷道:
“你们别不信,李毅的爹可是进士,他一定最知道这科考的路有多艰难。”
“我不知道。”李毅脸一沉,推开陈柯的手,径直大踏步往前而去。
陈柯愣了一下——李毅的父亲虽是官身,性子却向来好的紧,从来不摆什么官家少爷的架子,不然自己也不会和他这么要好,怎么今儿个突然就给自己撂脸子了?
倒是他旁边的胖墩,捅了陈柯一下,压低声音道:
“你怎么忘了,李家之前和你那族叔家可是……”
说着两个手指头往一块儿碰了碰,“亲家关系。”
意味深长的模样,令得陈柯一下忆起,啊呀,自己怎么忘了,两家之前可不是姻亲?
说来这件事也是整个临河县都知道的,当时李家势强,陈家处于下风,可风水轮流转,现在这会儿再说起这门亲事,临河县那个不说李家眼皮子太浅,不对,应该说是瞎了眼才对,竟是白白扔掉了这么好一门亲事,不然,两家真成了亲家,李家小姐还不是金山银山任她花费?
听说李毅的爹李运丰现在还在那个叫茅澧县的地方苦巴巴的当着七品县令,当地刁民甚多,连带的妻小也不敢带,全丢在了老家,俸禄又少的可怜,以致李家生活真是捉襟见肘。
没看李毅,也算是县令家的少爷,虽是庶子,却是李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在家里如何受宠,可想而知。可身上的衣着,连一般富户家的孩子都不如,至于说和金玉满堂的陈家比,谁人不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因着这两年,陈家声望日隆,人们出于对陈家的尊重,提到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便是有说的,也只是嘲笑李家罢了。自己方才只急着让李毅站在自己这一边,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不觉有些懊恼。忙叫着李毅的名字追了过去。
李毅却越走越快,仿佛没听见后面的动静一般——
因着李陈两家曾经的亲事,这些年在老家,实在是受了太多奚落。
当初退亲时,李毅也十多岁了,自然对当初的事无比清楚。
虽然嫡母每每说起这件事时,都是咬牙切齿,说是陈家人害了李家,李毅却并不认为嫡母说的就全对。
毕竟,爹爹和嫡母当初提起陈家时的轻蔑眼神,李毅现在都还记得。尤其是嫡母,每每提到陈家,总是非常不屑的用一身铜臭味儿这句话作结。
哪想到陈家会有那样的底蕴?不但夺了爹爹板上钉钉的职位,连带着这几年一路青云直上,反倒是爹爹,苦巴巴的一个人在茅澧县那里苦熬着。
李毅叹了口气,当年的事,实在说不好谁对谁错,虽有李家背信弃义在前,可现在想想,陈家也未尝没有坑害李家的心思,不然,一切怎么就会那么巧?
人都说陈清和一家全是善良人,才会有此福报,可年纪渐长之下,李毅却渐渐觉得,陈家人也定然是不好惹的。
也只有家里傲气的不得了,却偏又没一点儿眼力劲的嫡母,才总会天真的以为陈家就是好运罢了,期望着有朝一日会把陈家给踩下去……
“李兄——”胳膊一下被拉住,却是陈柯终于追了上来,正把他往路边扯,同一时间,一阵哒哒的马蹄声响起。
李毅这才回神——方才想事情太投入,竟不知不觉走到了路中间,连后面来了辆马车都没发现。
定定神瞧了过去,却是抿了嘴——可不正是方才引得大家议论纷纷的陈家的那辆车子?
许是怕撞着人,车夫已经把马车停了下来,一个满面红光的老人的脸随之探了出来,瞧得心思不属的李毅一眼,笑着道:
“年轻人走路可得看着些道,不然真是撞上了可怎么好?”
陈柯抬头,忙放开李毅的手上前规规矩矩的见了个礼:
“六爷爷好,孙儿陈柯给您老见礼了。”
来人可不正是陈家老爷子陈正德?
“哎呀,是柯小子啊。对了,柯小子今年也是要参加县试的吧?”陈正德笑容更加爽朗,回头冲着车里道,“小毓啊,叫六哥——”
话音一落,一个着湖蓝色锦袍面如冠玉气质悠然的俊秀少年探出头来冲着陈柯一笑:
“见过六哥。六哥这是下学了,不然我们一起回家?”
“是啊,是啊,”陈正德也笑呵呵附和道,满是皱纹的脸上,笑意都快浸出来了,脸上神情更是自豪无比,“柯小子和我们一起吧。正好,小毓今年也要参加县试,你们哥俩好好说道说道。”
这些人也全是要参加县试的吗?瞧着可全是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陈毓就有些愣神,转而又有些失笑,自己怎么忘了,这里是老家临河县,可不是人才辈出的白鹿书院。
真是在白鹿书院那里,这么大还没考中秀才的委实是异数,却不想以科举之路的艰难,这样的情形才是常态。
“小毓?”陈柯愣了下,半天才回过味儿来,车上这个漂亮孩子竟是自己那小族弟陈毓?明明几年前离开时,还苍白瘦弱的不像话,这才几年不见啊,人竟是整个的大变样了,真是和话本上说的金童一般。
其他学子也明显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纷纷看过来,瞧见陈毓的容貌气度,竟是止不住全都屏息,只觉这样的谪仙似的人物,可不要唐突了才好。
又听陈毓也要跟他们一起下场应试,更是个个惊得瞪圆了眼睛。
知道这些人都是自己乡党,陈毓跳下车来,大大方方的拱手问好,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傲慢,一番举动,令得众人愈发心折,瞧在陈正德眼里,更是老怀大慰。
人老了,就不由自主想起以前的事,陈正德却是越发对长子一家感到愧疚——当年没有护住儿子,又差点儿纵的赵氏连孙子都给祸害了。
好在老天有眼,孙子又回来了,而且孙子这性情,这气度,自己瞧着将来说不好比儿子还要有出息,毕竟,孙子这才多大点儿,竟是就要下场了!
别管能不能考中,这先就是个好兆头。
陈柯也早看傻了眼,迷迷糊糊的跟着陈毓上了车,坐稳了才想起来好像忘了和李毅说一声了。
忙探头往外摆摆手:
“李兄,咱们明儿见。”
旁边的陈毓顺着陈柯的手势看过去,不觉有些诧异,这人长得倒是有些熟悉呢,而且方才自己打招呼时,和其他人的热情不同,对方竟是急于避开的模样。
不动声色的看向陈柯道:
“那位李兄也是六哥的同窗?”
“这个,”陈柯顿时有些懊恼,自己怎么把这事儿忘了,李陈两家可是有旧怨,只是陈毓既回来参加县试,必然会和李毅碰上,只得含糊道,“你说他呀,他叫李毅,是我学里的同窗,功课是顶顶好的。”
学里的先生亲口说过,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县试的案首应该就是李毅了,毕竟,家学渊源,自己又勤勉,李毅不得案首谁得?
李毅?陈毓嘴角一下翘起,就说怎么这么熟悉呢,这会儿终于想起来了,可不就是李运丰那个庶子吗?
上一世因阮氏终于生了嫡子的缘故,对这个之前深的夫君疼爱的庶子自然是百般看不上眼,李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以致自己对这个人印象不深。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了,李家的嫡子应该已经出生了……
☆、第85章 吾家麒麟儿
马车踩在干净的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引得不少路人并绣娘打扮的女工,纷纷驻足观看。
当瞧见马车上陈家的标志时,众人脸上或艳羡或尊重——
毕竟,这些年来,因为陈家的缘故,临河县的面貌真真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就比方说脚下这全部用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整个临河县城到处都是这样的大路,南方天气湿热,动不动就下雨,以往这个节气,县城内到处一片泥泞,现在因为有了青石板路,处处都是干净的紧。
还有陈家织坊越开越大,但凡会些女红的就可以到他们织坊中做活,活不重,报酬却丰厚的紧,很能帮衬着夫婿养活一大家子了,甚而偶尔还能吃上点肉了。
因着能挣钱,连带着这些女人在家中的地位都提高些了呢。
这还不算,县城还有附近乡村的义学,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也都能识字了……
临河县是一个穷县,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拉着棍子拖家带口去外面讨饭,这两年却是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而这一切,全都和陈家有关。这让人们如何不感激?
飘扬在街道上空的闲适惬意氛围让陈毓整个人都跟着放松下来,陈正德唯恐他累着,忙不迭把一个软枕塞在陈毓身后:
“爷爷的乖孙儿,快躺下歇歇,一路走了这么远,一定累坏了吧?”
又探头往外瞧了一眼,忙道:
“停下——”
却是前面有个卖烧饼的,刚出炉的黄澄澄的烧饼上沾满了一颗颗香喷喷的芝麻粒儿,让人瞧着就眼馋:
“我家乖孙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了。好毓儿,我去给你买几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