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主伸出五只青葱版的手指,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恳求道。一旁伴驾的淑妃看了,伸手打下她爪子:“阿怡越来越没规矩了。”
见九公主撅嘴,庆隆帝忙护住爱女:“淑妃这是干嘛,朕就喜欢阿怡这份活泼。五次太多,就三次,要多带几个侍卫。”
“父皇最好了,女儿给您看样好东西。”
见九公主跑到后面,淑妃叹息:“皇上这么宠她,就不怕其他孩子吃味?”
庆隆帝冷哼一声:“他们忙着在大臣跟前尽孝,哪有闲工夫吃味。这么多孩子,也就厚熙与阿怡,一个整日担心朕吃不好,另一个想法子逗朕开怀。你不知道,前几日厚熙骗广源楼那掌柜的私房菜,还说要尝遍天下美食,挑出好的献给朕,说什么让朕吃得舒服也算尽孝。臭小子,懒倒懒出歪理来了。”
淑妃自然不会拆儿子台,出身史官世家,她自幼读尽帝王家史,看得比谁都明白。不争即是争,庆隆帝又不是傻的,谁对他好谁巴着他身下椅子,他能不清楚?再者端王之位已足够尊贵,何必冒那风险。
“还不是皇上纵着他们。”
想到自己最满意的一双儿女,庆隆帝苍老的脸精神不少:“这俩孩子像你,打小就通透。素娘,朕看你今日怎么年轻许多。”
“当然是女儿的功劳。”
跑到后面的九公主不知何时冒出来,掌心托着一盒米分。拉过庆隆帝手,她往上搽几下:“父皇看,你手上的斑全都不见了。要是在脸上也搽一些,以父皇风姿肯定玉树临风,站外面都能把皇兄都比下去。”
“阿怡又说为兄坏话,下次不带你出去玩。”
端王走进来,弹妹妹一个脑瓜崩,向父皇母妃行礼后,看向父皇那只明显白嫩的手:“上午才拿到,阿怡这会便眼巴巴拿出来献宝。父皇有所不知,今日我带阿怡出去见到一位友人。阿怡一听人家要娶的新娘子漂亮,便眼巴巴凑上去给人做赞者。”
九公主不悦:“哪有眼巴巴,阿嫤也喜欢我。若不喜欢,又怎么会把裸妆米分方子都给我。皇兄刚回来?阿嫤婚事怎样,热不热闹?”
见母妃点头,端王点点妹妹脑袋:“你就只顾热闹,今日可热闹大了,你喜欢的阿嫤在月老庙前,差点被一群叫花子趁乱搅了婚事。”
庆隆帝听说京城躁动,皱眉问道:“厚熙仔细说说。”
朱厚熙当真娓娓道来:“儿子与新郎相识,皆因广源楼东家。广源楼私房菜乃京城一绝,儿子早想尝尝。奈何他一直不肯,直到月前才松口,言道只要儿子给他救命恩人保媒,他便将私房菜倾囊相授。儿子想着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便去了,谁知这一去,才知新郎出身大有玄机。”
这下连九公主都惊讶:“有何玄机,哥你别卖关子。”
“定亲时新郎拿出的家传玉镯,乃是西汉班超出使西域后,月氏国进献。班家乃儿子外家,故儿子对此多有了解。玉镯历经几朝传到我大越,被皇祖父赠予当时的韦相。”
庆隆帝面色变了:“难道这人……是韦相之后?”
九公主从未听过韦相,但看父皇神色激动,她识趣地退到母妃身边。
端王则是点头:“儿子问过陈东家,晏小旗生母的确姓韦,乃凉州一落魄秀才之女。当年韦相获罪,向西流放三千里,算算距离差不多就到凉州。”
庆隆帝面色怔忡:“落魄秀才,果然是他,他的后人竟然成了军户。”
许久,庆隆帝回神:“你方才说有人搅乱婚事,又是何事?”
这次端王长话短说:“说来也简单,晏小旗所娶新妇,与吴家有些龃龉,官兵将贼人捉住后已认出带头的正是吴家下人。新妇家不过小门小户,吴家势大,被触怒了薄施惩戒也算正常。”
端王只字未提镇北侯府,本来他瞧不上楚琏,不过是一没落侯府的纨绔世子罢了。但今日楚琏请来柳夫人不说,还引来官兵解围,而后更是大义灭亲亲自报官。朗朗乾坤、巍巍正义,让他对这位世子印象有所改观。左右父皇只忧心吴家坐大,这会他也没必要殃及池鱼。
听他说完,淑妃却是颇不赞同:“若是官兵没到,真让那些花子得逞,叫新妇日后怎么做人,这招也太阴狠了些。”
端王爽朗一笑:“母妃多虑了,晏小旗武艺过人。我听送亲之人说,这次大捷最终一战,西北军本处于劣势。全靠晏小旗设计将瓦剌人引入野狼谷,而后他如关公在世,单枪匹马斩敌无数,尽搓敌军精锐,方才扭转战局。”
庆隆帝猛然抬头:“你说谁将敌军引入野狼谷?”
“晏小旗啊,当时儿子还感叹,不愧是韦相之后,才智过人,即便从武也能有此建树。”
庆隆帝震怒:“好!好一个西北大捷!底下兵卒浴血奋战,报上来却全成了吴家人功劳。朕就说,为何打了瓦剌人这些年,粮草充足西北军却越发吃力。奋勇杀敌者分不到寸功,如此下去军中谁不心寒,谁又肯卖力。”
“父皇息怒,”端王跪下:“儿子也只是听说。”
淑妃也连连劝道:“皇上何必动怒,您在位这些年,轻徭薄役,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
淑妃肯定的点头,她虽不再年轻,但周身却有种岁月积淀下的优雅睿智,靠近了极易让人安宁心神。加之她所出一子一女皆无功力之心,本人又出身史官世家见识不凡,被虎视眈眈的诸子所威胁的庆隆帝,闲下来便到翊坤宫坐会,静下心来与她说说朝中大事。淑妃多数时候只是一位合格的倾听者,但偶尔也会润物细无声。
比如现在,她眼神无比坚定:“即便是贞观之治,唐太宗也无法保证盛唐疆土上无不公之事。人非圣贤,错过了再补救就好,陛下切莫过分苛责自己。”
庆隆帝心神安定下来:“圣人也说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厚熙先起来,你还要去帮朕办一件事。”
**
广源楼内张灯结彩,喜乐欢腾,门前更是人山人海,其热闹比月老庙那边更甚。如此盛景原因无它,平日里排一旬都不一定能订到席面,即便订到了吃一顿也肉疼的广源楼,今晚开流水席,吃喝不用花一文钱。
不会是骗人的吧!乍听此消息众人皆有疑问,但在问过店里伙计确认后,惊喜变成了羡慕。三年前将军府嫁女,吴家想请广源楼主厨前去府里张罗喜宴,却被东家拒绝。那次吴家动怒,可硬没扳倒广源楼。经过那次,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另外几家也偃旗息鼓,毕竟谁都不想碰一鼻子灰。而今日成亲之人可了不得,不仅能订到广源楼席面,而且整个广源楼都用来做喜堂。就这样广源楼还嫌不够郑重,竟在外面摆起了流水席。
这得有多大脸面!羡慕后众人争先恐后地抢座位,即便是流水席,座位数也有限。没抢到座位的眼巴巴看着,指望别人吃完后腾出位置。抢到的人屁股黏在桌椅上,眼巴巴等着开席。
终于等到黄昏,众人伸长脖子等迎亲队伍回来。远远地看到花轿,所有人面露喜色,吉祥话不要钱般地往外说。不仅晏衡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连卫嫤这个盖头严丝合缝的也被夸成照水仙子、月宫嫦娥。
顶着众人夸赞进了广源楼,卫嫤手心出一层汗,纯粹心虚的。
而双方亲朋则在满京城艳羡的目光下坐进了广源楼。陈伯安亲为司仪,再次把两人夸一遍通说他们天作之合后,刚准备拜堂,就听外面一阵兵荒马乱,广源楼被御林军团团包围了。
陈伯安惊出一身冷汗,莫非他今日为晏衡办喜事,刺激到了吴家?当年若不是吴家,他也不会在西北九死一生。想到自己诚信买卖不怕查,他挺直腰杆。
“大家莫慌,我先出去看看。”
没等他走出去,那边端王已经走进来,高举手中圣旨:“凉州卫下、从七品小旗晏衡接旨。”
晏衡带头,连带卫嫤和所有人都跪地,广源楼内外人极多,一句“万岁万岁万万岁”喊出来响彻云霄,真应了那句山呼万岁。
“凉州卫下从七品小旗晏衡,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屡抗瓦剌人有功,为大越立下汗马功劳,今擢升为凉州卫指挥使司从五品镇抚。”
不仅晏衡,跪在她身边的卫嫤也呆了。从七品到从五品,连升四级,这要是公务员,就是一夜间从个小科员到一把手的局长。
坐火箭也升不了这么快!
☆、第28章 帝王雷霆
吴府,此番吴家人在西北立下大功,又逢大老爷官拜兵部尚书,府里上下好生修葺一番。门口石狮子换对更气派的不说,泛着桐油味的书桌内摆设也焕然一新,书桌更是用金丝楠木新打的。
书桌后面,吴良雍食指顶着眉心:“妹妹说得有理,虽然如今除晏衡得费点劲,但总比养虎为患要好。”
赵氏与吴启、吴功站在书桌前,两兄弟开始商议归程中方便动手之地。吴家能爬到这位置,子孙也不全是庸碌之辈。很快两人便挑出一处地势险要所在,且那边主政官员恰与吴家分属不同派系。布置人手设计周全,只等晏衡回程途中遭遇山匪□□身亡,到时当地官员也能以剿匪不利一概论罪。
听完后吴良雍颇为满意,他平生最敬司马仲达。有勇有谋,能将计就计中了诸葛亮空城计,拖延战事让一代枭雄曹操都离不开他。吴家今日与司马家何其相似,若他全力以赴平定西北,天下无战事,便是武将落魄之时。
“功哥儿要回西北,此事便交予你。”
吴功领命,本来他冒领晏衡军功有些心虚,但月前被晏衡要挟后,他半是恐惧半是愤恨。如今若他能永远消失,他虽会愧疚,但日后也能彻底放心。
几人商量好正准备各自回房,门房却来报圣旨已到。想到今日早朝自己上奏,西北渐安当许部分兵卒解甲归田时,皇上神色间的满意,吴良雍满心期待地接旨。
传旨内侍声音尖细:“从五品镇抚吴功,贪墨手下兵卒军功,今朕以查实。念吴氏一门镇守西北多年,劳苦功高,又有尚书吴良雍今日上奏裁军,忠义可鉴,特从轻处罚,贬其为庶民,三代不得入仕。”
吴功瘫软在地上,三代不得入仕……武将本就难长命,他不仅终其一生要做白身,甚至有生之年只能看到子孙后代白身。
吴良雍的惊惧和失落并不比他少,皇上竟然知道了!他裁军的奏折已触犯好些人利益,本想着皇上的赏赐会补平这些,但如今这份功劳却全填了窟窿。想到这,他看向吴功的眼神有些不善。
吴功打个哆嗦,赶紧辩白:“大伯,这事不能怪我。”
吴启瞥了眼内侍,忙塞给他一个分量不轻的红包,说几句好听的客客气气送走,神色凝重地回到书房。
“爹,二弟说得有理,此事不能全怪他。说起来,他还是代家里受难。”
吴良雍何尝不明白,方才他是做样子给内侍看。尽管这事洗不白,对着皇上身边的人也要表下态度,剩余安抚之事便交由儿子去做。至于他本人如何想,只有他自己明白。动了吴家西北会出乱子,皇上只能慢慢磨。而他想让吴家永世富贵,就得效仿世家之法,世卿世禄,永不离权力中心。说白了谁不想掌权,皇帝有一言九鼎也有傀儡,这其中讲究一个平衡。
叹口气,吴良雍开口:“我本想着吴家如今风头大,出点小差错也让皇上放心。但如今那点小差错却是要不得,功哥儿,你性格本就不适合战场拼杀,正好借此事转到暗处。陛下年事已高,过几年……”
吴良雍声音逐渐悠远,吴功却是陡然升起了希望。待皇帝换新的,从龙之功的吴家定会更上一层。颓废尽除,换身便装他向关押几人之处走去。
**
对比于吴家的紧张,广源楼内却是另一番喜气洋洋。寻常人难得吃一次广源楼,今日流水席不收钱不说,广源楼还丝毫未应付事,一道道菜色香味俱全量也足够。吃得开心了,众人也念着婚事的好,原本喜庆至极的气氛又添了三分热闹。
原本一路颠簸的卫嫤,在喜气感染下,那股难受劲也轻了三分。拜完堂后入洞房,蒙着盖头坐进广源楼后院,冷不丁一双小手捂住她眼睛。
“猜猜我是谁。”
清脆的童声响起,卫嫤唇角弯弯:“让我来猜猜,是大妮?”
背后传来跺脚声:“大妮一听就是女孩子。”
“哦,原来是男孩子啊。阿昀小手这么软,我还当是小姑娘。”
小家伙一屁股挨着她坐下,声音中有些兴奋:“阿嫤姐姐果然还记得我。我都有半个月没见你了,他们说阿嫤姐姐要跟哥哥成亲,成亲之前见面不吉利。”
卫嫤伸手摸摸他小脑袋:“那这半个月,阿昀有没有好好读书?”
“当然有,我把三字经全都背下来了,而且里面的字也全都记住了,现在开始学百家姓。不过没有阿嫤姐姐讲故事,我学得好慢,到现在只背下来,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卫嫤哭笑不得,百家姓能有什么意思?就几百个姓氏而已,深究下去的族谱学早已随着世家没落。莫说她不会,现世那些高门大户也不一定能弄明白。不过这才几天?阿昀竟然从一无所知到倒背如流。曾经她以为自己是学霸,但如今阿昀直接把她秒成渣。
“阿昀已经很厉害了,对了你怎么在这里?”
“我做压床童子,阿嫤姐姐,这张床好大,躺上面好舒服,就是不知道谁在上面撒了些花生、莲子,好硌人。他们说这是为吉利,我就全包起来放到了床头柜子上。”
卫嫤完全没料到这一出,她穿越前结婚,婚床上顶多放玫瑰花瓣,躺上去既好闻又浪漫。一想到有可能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躺一堆花生莲子上,她屁股一阵发麻。
“阿昀好聪明,等以后阿嫤姐姐给你做张比这还大的床,每天都铺又香又软的被褥。”
“太好了!”雀跃后小家伙有些失落:“还是不要了,我会尿床,而且娘也会没收。哥哥给我的好东西,全都被她没收了。”
卫嫤疑惑之心越浓,晏衡也不像缺心思手段的人,为何阿昀过得比小白菜还可怜?
正打算再问下去,门外传来一阵吵嚷声。合卺酒喝完喜秤一条,眼前红色逐渐褪去,露出一堆惊呆的脸。见她看过去,喜婆终于回神。
“镇抚大人好福气,新娘子真标致,把大家都看呆了。”
晏衡下意识地向前一步,挡住大多数人视线。自定亲后他便很少见阿嫤,这半个月更是一面都没见。头几天尚且能忍住,而后他不论是布置喜堂,还是拟定菜谱,甚至连昨晚包红包时脑子里总不时想起阿嫤。
刚乍一揭开盖头,他差点以为新娘被换掉了。他知道阿嫤很美,但远没有美到如此惊心动魄,盖头下的女子肌肤赛雪、螓首蛾眉,整个人脸上好像蒙着一层光,让人一眼看去极美,再看下去却又不真切,只想多看几眼瞧个真切。
见他如此,喜婆笑出了一脸褶子:“都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新郎官今日占了后三个。远在京城有故知张罗亲事不说,又逢圣旨晋封镇抚大人,如今又娶个天仙似的媳妇。老婆子嘴拙,这吉利这喜庆夸起来也词穷。春宵一刻值千金,老婆子看大家就别多打扰了。”
走在最前面的丁有德敏锐地察觉到晏衡身上低气压,忙跟着喜婆一起轰人,他自己垫后,关门前羡慕又暧昧地朝晏衡咧咧嘴。
房内恢复寂静,卫嫤看着面前高大的少年。一身吉福衬得他满脸喜气,喜气映衬下本就好看的五官如今更是迷人,她不由地舔舔舌头。
“那个……我身上伤还没好。”
少年逼近,大手抚摸下她的脸:“阿嫤别怕。”
谁怕了!卫嫤瞪眼,扭扭稍有些痛的屁股,都是坐花轿给坐的。不过她虽喜欢阿衡,但两人一个十五、一个十六,若这会真做那事,想想就尴尬。
“一身酒气,还不快去洗洗?”
晏衡一愣,抬起袖子来闻闻:“我没喝多少,这些都是在外面沾的。你先洗吧,我帮你……叫谷雨进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