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柳府中,柳容搽好裸妆米分后给爹娘请安,顺带逗弄大嫂怀里的小侄子一番。柳家幼孙刚过一周岁,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柳容读书极多,各种引经据典,很快就把小侄子绕成了蚊香眼。柳家大嫂看着三头身的儿子晃晃脑袋,咕咚一声倒在美人榻上,极其没有母爱地与小姑子笑作一团。
柳夫人送柳祭酒上朝,看到三年后家中再度恢复和乐,女儿也不像以往那样强颜欢笑,眼眶有些湿润。柳祭酒宽袖下拉住夫人手拍拍,表情舒畅。
“难得孩子们高兴,都到二门了,你也回去歇歇。”
而后柳祭酒独自走到门外,还没等上轿子,就看到了迎面而来的马车。往常他不会太过关注,然而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也就多瞧了那马车几眼。这一瞧他就瞧除了不对劲,这马车好像走太稳了点,车厢也高了那么一点。
国子监祭酒的差事其实很清闲,作为大学校长,他基本不用亲自教课。而这官位又不显,朝堂之争轮不到他参与。闲下来柳祭酒有大把时间读,读完了圣贤书看画本,看完了画本找些杂书继续读。这么多年读下来,他真的是涉猎广泛。即便实践水平几乎为零,理论水平却是很高的。尤其他平生爱钻研,一打眼就看出了这驾马车的不同。
当即他好奇心起,慢慢悠悠地往轿子前走去。
当卫嫤三人到达柳府时,就见一穿官袍的清瘦老翁迈着方步,看似往轿边走去,实则眼神止不住地往车底板子上瞄。
“柳祭酒有礼。”
“哦,是……晏镇抚吧。”
看到马车停在他家门口,柳祭酒很快反应过来。然后他高兴了,既然晏镇抚上门拜访,那这马车肯定得停在他家门前。待他们进去后,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看了。
见他毫不掩饰的意图,卫嫤与晏衡相视一笑。他们正愁如何完成钱掌柜所托,卫嫤本想着请九公主帮忙。可昨日赏花宴场合不合适,如今九公主远在深宫,也不是她想见就能随便见到,就连端王府也不是他们想进就进。如今有向来官声清正、且与京城多数人家关系皆不错,还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柳大人“帮忙”,那真是再好不过。
☆、第34章 京城事终
沂山居士柳蕴道是个与柳祭酒如出一辙的清瘦老叟,不同的是他一把胡子修剪的很有型,一身灰扑扑的袍子,要是手里再拿把浮尘,妥妥的仙风道骨。
柳容亲自引三人进来,喊了声叔公,他点头,放下手中书本扫了他们一眼。
“就是这小子?”
似乎早已习惯他的冷淡和挑剔,柳容点头,声音依旧不疾不徐:“他就是晏昀,此番与兄长一道随西北军入京。这位是他兄长,前几日刚升为镇抚。”
“哦。”
应一声后他重新拿起书,似乎看得入神,忘记房中还有三位访客。
叔公又来这一招,柳容心下无奈。吩咐丫鬟上茶,她亲自引三人到一旁坐下。书房很宽敞,椅子中间夹着一尺见宽的小桌,桌上摆着些蜜饯果脯。卫嫤拉阿昀坐下,指指书桌后的沂山居士,中指竖在唇间示意他噤声。晏衡在另一侧坐下,看着换了新衣后格外精神的弟弟与阿嫤间的默契,心下一阵轻松,跟着他们一道正襟危坐。
一时间三人皆将手交叉搭在腿上,眼观鼻鼻观心,坐姿整齐划一。支使完丫鬟倒茶的柳容回头看到这样,唇角噙起一抹浅笑。还真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晏家两大一小赏心悦目不说,还极为规矩。这回叔公总不会一句话都不说,看会书就赶人了吧?
柳容想得没错,柳蕴道说是在看书,实际注意力放了大部分在三人身上。实际从他们一进门,看清长相后他就颇为满意。他那看似严苛的三点要求,并不是无稽之谈。天资聪颖是必须的,科举三年一届,每届只取百余人,没有天分绝对考不中。
至于长相,本朝选官极中相貌,连圣上都偏疼面冠如玉的端王。到他这自然也喜欢好看的,最起码教起来赏心悦目。而且单好看还不成,他略通相术,面相阴狠刻薄之人他一般不愿教。然而对面晏家三人,容貌皆是上等不说,面相上也皆无不妥。甚至中间的晏夫人,虽能命里带劫,但若能熬过去,日后便是享不尽的富贵。
一个照面他就满意了三分,如今见他们规规矩矩坐着,丝毫没有因他怠慢而露出不悦之色。尤其是那孩子,看年纪正是调皮的时候,这会却安安静静坐在兄嫂身边,正襟危坐小脸上满是郑重。
再多三分满意,他放下书咳嗽一声,锐利的目光扫过晏衡:“晏镇抚可是前几日高升?这其中波折老朽却不甚了解,这位小郎君可否解释一二?”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晏昀身上,见他看过来还这么问,晏昀一愣。
袖子下卫嫤小心地拍拍他的腿,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虽然谁也没料到这位一上来就这么直白,但眼下他们插嘴也不妥。
晏昀想了想,站起来脆生生地说道:“因为哥哥杀敌的功劳被吴大人抢了,后来皇上查了出来,为表扬哥哥做得好,就升了他官。”
思路流畅口齿清晰,不过这还不够,柳蕴道继续问道:“那对此事,你作何看法?”
他作何看法?这可把阿昀难住了,搓搓手他看向阿嫤姐姐,见她温柔地冲他笑,一时间他胆子大起来。
“说实话,我讨厌吴家。不过哥哥跟我说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有时候就得忍一忍。吴家很厉害,要不是我们遇到阿嫤姐姐,跟她留在京城,也许哥哥要忍更久才能出头。”
说到这阿昀抬起头,满是崇拜地看向阿嫤,小家伙眼中的情绪让她心下一阵柔软。其实跟她哪有什么关系,阿衡有本事,像他这样的人,可能会被一时打压,但假以时日总会出头。
柳蕴道声音悠远,语气中带出一□□惑:“那你想不想报复吴家?”
“报复?”
不仅阿昀有些蒙,连卫嫤都怀疑,这真是考核?一般先生收徒,不都是在书中抽一句,如科举那般让学生破题抒发几见?但沂山居士这几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奇葩,比起他那三条收徒基本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真不是吴家派来的细作?看到一旁的柳容,她强行压下这点怀疑。
“想还是不想?”
柳蕴道走到小家伙身前,弯腰与他对视,压迫地问着他。
阿昀攥起拳头:“想!我想,但不是现在。凡事要三思而后行,该忍的时候就的忍。”
虽然才四岁,但此刻小家伙头脑中的想法却是无比清晰。大哥与阿嫤姐姐才是他最亲的人,吴家陷害他们,那就是他的敌人。但就如大哥出征在外时教他一个人在家如何应对继母那样,有时候敌人太过强大,就得示弱麻痹他,暗中积蓄力量。不然逞强挑衅,只会引起他们警觉,然后找来灾祸。
柳蕴道眼光何等毒辣,阿昀那点小心思压根瞒不过他。若他是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肯定会觉得他心胸太狭隘。偏偏他就是个大俗人,所以此刻他怎么看阿昀怎么顺眼。这孩子好,浓眉大眼唇红齿白,还坐得住,不像一般孩子调皮;而且他还聪明,这么小思路已经如此清晰;最要紧的是,他分得清亲疏远近,搞得清楚立场,又懂隐忍,这样的人最易在官场上混。
如今他欠缺的,只是知识的积累和手段的历练。而这些,恰恰是他最容易办到的事。
柳蕴道一生醉心学问,到如今半截身子入黄土的年纪,他突然有些了悟。西北连年征战,东南常有倭寇进犯,虽然多数时候是大越赢,但其中最深层的原因,便因这是太平盛世。国家富庶,养得起兵卒,也能提供强壮的战马和锋利的刀剑。然而太平盛世想要延续下去,仅靠一个明君可不够,更多地还要靠大越千千万万庶民生活丰裕,能缴税养足兵力震慑四夷。
而庶民想要丰裕,最基本的就是耕者有其田。再进一步,就是庶民在地主豪强兼并土地时,能有自保应对之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开启民智。
然而这一点却与众官僚愿望相悖。为此他翻阅历朝历代史料,其中许多有志之士曾萌生过这种观念,最近一位便是先帝朝的韦相。他启奏废除世袭爵位,官吏田产与庶民一同缴税。此举犯了众怒,在重重压力下,先帝最终被将他黜官夺爵,流放边疆苦寒之地。
老妻去世后他孑然一身,本已了无生趣,然而这一发现却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敬佩韦相,然而他如今年事已高,再入朝已无可能。加之他膝下后继无人,故而他迫切需要一个关门子弟。庸碌之人他看不上,世家大族子弟会率先顾念自家利益,剩余只有寒门子弟。可寒门子弟本就少有读书者,合适之人哪那么好找?
整整一年,正当他几乎绝望时,上天送来晏昀。他才四岁,却已如此聪敏。即便日后他没有韦相那般勇气去挑战满朝文武权威,也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有此徒弟,他不枉此生。
“自今日起你便留在这,暂时住在厢房,每旬休沐一日。”
见沂山居士神色晦暗不明,站在那久久不开口,卫嫤与晏衡几乎已当他拒绝。毕竟阿昀直言不报复只因实力不够,若是晏衡还是被人贪军功的苦情小白菜,那大概可以说是兄弟情深。偏偏晏衡已沉冤昭雪,始作俑者吴功更已得到应有惩罚,这时还想着报复,未免让人觉得心胸狭隘不依不饶。
时人重风骨,俗话说三岁看到老,阿昀这番话实在是一点风度也无。若是沂山居士看不上他,也在情理之中。卫嫤已经开始合计,回去后找人打听下京城哪家书院好些,想办法送阿昀进去。没想到峰回路转,他竟然答应了。
可现在就住下……卫嫤咬唇:“居士肯教,我们自然感激。只是住在这怕是不妥,一来仓促之间阿昀日常所用之物并未收拾,二来也太过打扰府上。”
一旁静静听着的柳容开口:“我家小侄子与阿昀差不多大,日常所用府里一应俱全。只是……叔公,阿昀尚年幼离不得亲人,且同在一城相距又不远,不如让他午休在这,也省些功夫,晚上放学就回去?”
柳蕴道向来不太关注这些,一听不影响学习,也就无所谓地答应下来。
于是当天中午阿昀就留了下来,虽然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没有熟悉的人,他有些不习惯。但以往大哥不在家时,爹和继母也像对陌生人一样看待他。相比起来,柳府下人眼中只有好奇并无恶意,没一会儿他便适应良好。
而头一次收徒的柳蕴道,虽然心中有无限宏远的打算,但那至少也得十年之后。如今面对个连他腰都没打到的小豆丁,他有些不知所措。
直到看到桌上食盒,他灵机一动,提着就走过去。
“师傅。”
见他过来小家伙赶紧站直了,无比恭敬地问好。刚才他已经磕头正式拜师,阿嫤姐姐临走前告诉他,天地君亲师,师傅也算半个父亲。
柳蕴道将食盒放在桌上,朝他招招手:“恩,阿昀坐,来用些点心。”
食盒一打开他就有些后悔了,这竟然是广源楼的点心。广源楼点心不外卖,只吃饭时才每桌上一碟,供宾客等候时磨牙。
偏偏……在广源楼那些菜中,他最爱不收钱的点心。不是因为不收钱,而是因为,京中盛传爱书成痴似乎早已超脱凡俗的沂山居士,偏偏嗜甜,为此他两颗后槽牙早早就坏掉了。
望着那些明显是特意制作,比平日在广源楼所用还要精致几分的点心,柳蕴道心都在滴血。要不是为人师表的责任压着他,他真想立时反悔。
“点心太甜容易蛀牙,阿昀少吃点。”
晏昀点头,他本来不怎么爱吃甜,不过师傅都叫了,他也不好意思回绝。如今不用多吃,真是太好了。拿起一块最不甜的,他慢悠悠吃着。
察觉到他的不喜,柳蕴道松一口气,同时心生一计。一个人去广源楼太怪异,若带相熟的柳家人,大多知道他性子会与他抢点心。如果换做新收的小徒弟……他简直是最佳饭友!
这样想着,他对阿昀本来几乎满点的满意程度更是直线上升,突破满点后又往上飙一截。
“阿昀可曾识字?”
“恩,阿嫤姐姐教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也学了点,不过有些字比较难写,我还没学会。”
柳蕴道拿点心的手顿在食盒边:“你是说……三字经和百家姓上的字你都会写?”
晏昀有些不好意思:“师傅,阿嫤姐姐说我手软了拿不住毛笔,所以我们一直都是拿手指蘸水比划。我只知道字长什么样,其实写不出来。”
这是在羞愧?
柳蕴道随便考两个相近的字,发现他非但比划一点都没记,甚至连这些字的出处和意思都能讲出来。高兴之余他有几分不可置信,他才几岁?就算书香门第,生下来就浸墨水的孩子,四岁时也做不到这般。
等问清楚,这些都是他在一个月内学会,大部分东西看一遍他就能记住时,柳蕴道惊喜得几乎要突破天际。
过目不忘!这可是天下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本事。大越立朝百年,除去先帝时的韦相外,他是第二个过目不忘之人。想起自己到晚年才悟透之事,又想起这与韦相观念不谋而合,他不禁觉得这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
咽下一口点心,看着面前师傅从寺庙里的老神仙,神色一下变得比老家村口的傻子大柱还要疯癫,阿昀忧郁地看向院门,破天荒头一次怀疑阿嫤姐姐眼光。
这师傅,真的靠谱么?
===—
那边呆在柳家的阿昀深觉师傅靠不住,默默打算日后要自强自立。这边刚出柳府的卫嫤和晏衡,则被柳祭酒拦住了。
“晏镇抚,实不相瞒,老朽对民间技艺颇有了解,更常与工部同僚一同商讨。只是老朽实在没看出,这马车在车厢底装了什么东西。”
卫嫤惊呆,什么叫颇有了解,还常与工部那些人一起讨论,果然不想当工程师的大学校长不是好学者么?
她实在没想到柳大人会这般直白,不过借他之手将弹簧之事上达天听,本就是她所愿。晏衡也是如此想,两人对视一眼,他便开口。
“柳祭酒好眼力,实不相瞒,我在西北军中一袍泽极擅这些手艺活。前不久入京后,他闲来无事便寻思出一物,装在车底下可以少些震荡。他本想将此物献给皇上,奈何官职低微。”
说到这柳祭酒也明白了,晏镇抚是想借他手将这功劳献上去。虽然听出他话中利用,但他更明白这事若是能成,龙心大悦后他也有一份功劳。自夫人为给女儿出一口气,而去给晏夫人做及笄正宾起,两家已算扯上交情。官场之上本就互利互惠,如今晏衡释放善意,他也没必要往外推。
“不知那人在何处,老朽是否有幸拜访?”
闻此两人将柳祭酒请上马车,一路坐在马车内,丝毫感觉不到晃荡,柳祭酒更清楚此物价值。在见到丁有德后,满怀欣赏的他,态度便有些过于客气。
丁有德随此次前来的西北军住在驿馆,献俘已完,过几日大军就要回西北。他正收拾着东西,便听晏衡叫他出去。
对于晏衡他不仅仅是敬佩。他有些晕血,一打仗就腿软。若非晏衡让几个人头给他,如今他还是大头兵,一有战事就得冲锋陷阵当炮灰,哪能舒舒服服地做个小旗,还得以随军进京。他记得晏衡的恩情,一个月前奉吴功命令带人前去骚扰铩羽而归后,他便远了吴家,为此他没少受人排挤。如今吴功被夺官,见那么大事也只牵连一个吴功,几乎毫发无伤的吴家威势更盛。因此他的处境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因他与晏衡亲近而越发被人孤立。
见到出来的丁有德身上的盔甲有些破损,晏衡大概明白他在军中处境。想到这,他欲让丁有德留在京城的心就越发迫切。虽然朝廷有令军户无故不许出籍,但以他那手本事,得到皇上特许也不是不可能。
“柳祭酒,这便是丁小旗。”
“原来是小旗,久仰久仰。”
柳祭酒,祭酒可是大官,怎么对他这么客气?丁有德一哆嗦,在听晏衡说明来意后,忐忑之心更盛,他连连摇头。
“不过是一点简单的东西,算不上什么。”
真的算不上什么,毕竟他自幼就善做这些小东西。不过是些奇.淫巧计,比起晏衡骁勇善战和柳祭酒博览群书来,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偏他越是这样说,柳祭酒越是重视。来一路上他已经知道了弹簧,大为赞赏如此巧夺天工的设计。如果这都不算什么,那丁小旗得有多大本事?
于是柳祭酒也不点卯了,拉着丁有德回府,直接一封举荐书送到了庆隆帝御案上。身为国子监祭酒,他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推荐贤才。京城高门大户多,推荐了这家得罪那家,到最后他干脆谁也不推荐,连他自己儿子都是考科举上去。
多年不见国子监祭酒的举荐书,如今突然来一封,庆隆帝好奇之下立马打开,这一看可不得了,当天下午他便召见了丁有德。而通源商行那边早早准备好,加大豪华版的二代避震马车也经重重检查送到御前。
在卫嫤与晏衡启程回凉州的前一日,丁有德已被特许脱离军籍,入工部善缮所做起了所正。而柳祭酒与通源商行也各有赏赐,只有晏衡这风平浪静。卫嫤大概明白,庆隆帝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让他太过打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