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衡声音有些沉重:“明哲保身是本能。”
卫嫤听出了他情绪中的低沉,他又在想晏家村的事了。连周家一个庶支的女儿,都能压得晏家村几百口人跟孙子似得。住在隔壁的族长眼睁睁看着阿衡与阿昀受苦,却丝毫不敢吱声。更别提现在,叫平民老百姓直接跟周家对上。
不过今日之事的确需要他们,周千户倒下去,他们将直接获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到这卫嫤冷下心。
“阿衡,依我看,吩咐晏家去找人。即便是诬告,也要编得有鼻子有眼。左右现在你是主审,有些事你信了就行,周家那证据一大把。”
“还能这样?”
晏衡虽然是疑问,但他脸上已经没了方才的愁容。
他怎么就没想到呢?周家能巧立名目,以“不孝”之名打他个半死。现在风水轮流转,他也可以为他们罗织点穷凶极恶的罪名。
卫嫤没说话,而是耸肩斜睨他一眼,脸上意思明白地写着:难道不行?
还没等嘲讽完,她被晏衡拦腰抱起往天上抛。乍一下这么来,吓得她尖叫出声。还好下面的人稳稳接住她,身体贴在一处,他舒心的笑容透出心口直接传到她心里。
“阿嫤真是厉害。”
卫嫤心下满不在意,这算什么?睁着眼说瞎话,是生意人最基本的技能。指鹿为马之事,她前世可没少干过。
虽然如此,他喜悦的情绪还是感染到她。
扬起唇角,卫嫤坏水继续往外冒:“周家恐怕多有不服之处,阿衡,我看酒泉官府旁边那块空地挺大,你不如公开审案。这样审完之后,即便日后他们再耍什么手段,也不容易推翻今日定论。”
耳畔的笑声更爽朗,腰间抱着她的那只手箍得她更紧。
===—
晏衡的动作很快,当天下午就有衙役上街,敲着铜锣四处昭告:两天后的中秋节前一日,在酒泉官衙前面的广场上,镇抚大人亲自坐堂,公开审理周千户一案。
作为被告一方,周家人被体贴地详细通知。
“周老夫人,这可是镇抚大人仁慈。大人他念着快要过中秋节,知道府上最近事多,一直没怎么平静,便在百忙之中提前办理此案。审完后,若周千户当真无罪,自然会当场释放,府中也好齐聚一堂过个团员节。”
晏衡派柱子过去,只是想让他出一口气。柱子算是他的亲信,早些年他没少被周家人欺负,这死亡通知书叫他去下刚好。
柱子也明白他意思,感激之下他便着重突出晏衡。反倒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晏衡说允许任何人,包括周家那些曾被逼良为贱的下人前去检举之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结果就是,听他一口一个镇抚大人,做惯了贪污贿赂那一套的周家人了悟。
镇抚大人派亲信前来通知,这是要咱们交银子赎人?这好办啊,周家虽是个小小的千户,但酒泉这种财政重点照顾的地方,来银子太省事了,咱家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总之在周家人心中,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那都不算问题。
周千户夫人尚存三分理智,以咱们跟晏镇抚糟糕的关系,送银子去人家会不会反过来,定咱们一个贪污行贿?
话刚说出口,在周家拥有绝对权威的周千户亲娘,龙头拐杖一下甩过来,差一点砸她个满头包。
“你个乌鸦嘴丧门星,看我儿死了才高兴。谁会不喜欢银子,多准备些不愁他不改主意。这个家本就是我儿的,能让他平安回来,再多的银子我也出。”
周千户不在家,周老夫人就是绝对的权威。老夫人虽然看起来蛮横,其实心里一直有成算。一般小钱晏镇抚可能看不上,但银子足够多,不愁他不动心。只要他动了心收一次,那便上了自家的船。以前那些小打小闹算什么,以后大家同心协力,闷声发大财才是正经。
更重要的是,把桀骜不驯的晏镇抚拉到他们这边,赵家和吴家应该也会满意。只要那两家满意了,儿子恢复千户之职,还不是指日可待。
摸摸腰间钥匙,她支走所有人,往床头一摸,拔步床后面传来响动,几乎与墙融为一体的门打开。拿钥匙打开那扇门,她摸出一个匣子。打开匣子,一张张上万两的大额银票,单拿出来就足够晃花人眼。
周老夫人心疼地抽出压在最底下的一张,然后想了想,又从上面数出几张。
她一直心疼,没注意到原本该清场的正房门口,圆脸的立秋提着水壶站在那,瞅着那匣子里几乎装不下的银票,吓得几乎成了一尊石相。
在柱子离开周千户府两个时辰后,进厨房好生表现一番,给今日的功臣卫嫤做了葱香排骨,端上桌正准备享受二人烛光晚餐的晏衡,听到陈伯来报:周家人来访。
周家是婆媳二人前来,自我介绍完后,晏衡也没请周老夫人落座,周老夫人也没坐下。
站直了,她开门见山道:“以前我们周家对镇抚大人多有得罪,可镇抚大人也明白,咱们下面这些人,都是听上面那些人吩咐在办事。有些事,我们也没办法。今日老身亲自前来,这是周家的一点意思,就当周家对大人的歉意。”
周老夫人郑重地递过来一封拜帖,那拜帖有些过分大且厚。晏衡拿过来,看都没看一眼,随手交给卫嫤。
在周家婆媳期待的目光中,卫嫤顶着压力拆开那拜帖。出乎意料之外,里面没有帖子,只有一张包着布帛的硬纸。而纸上钱庄大红印章旁边,用楷体公正书写的“白银伍万两整”惊到了她。
五万两!
卫妈妈在侯府赏赐颇丰,且颇有经济头脑,一有闲钱就买地升值,这些年积累下来的财产,满打满算也就两万多不到三万。而这个数字在京城拿出去,已经算很富裕的人家。
没想到周家这么大手笔,只不过是赎罪的银子,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五万两。
再添点都够捐给黄庙,为韦氏祈福重塑金身用了。
“阿衡,你看……”
卫嫤皱着眉,什么都没说,将银票直接往晏衡跟前一晾。
而后晏衡也皱起眉,五万两,周家贪墨程度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拿起银票,他二话不说还回去:“周老夫人,不过是一点琐事,晏某不会有过多挂怀。无功不受禄,这银子还请您收回。”
周老夫人愣住了,还有人嫌银子多。
当然她知道五万两很多,这么大面额的银票,整个周家多年积累也只有一张。她特意拿出来,就是为了能一下震住晏镇抚。毕竟这笔钱,顶他当几辈子官的俸禄。
摸着塞回手中的银票,顿了顿,她从袖中掏出另外一张添上:“晏大人,再过两日便是我那不孝子受审之日。我知道他这些年做事有不妥之处,不过如今酒泉出了镇抚大人,日后我们自然要听大人的。这点银子,就当大人的辛苦费。”
望着她递过来的一万两大额银票,还有袖子中隐约仍存的几张,晏衡眉头越皱越深。
卫嫤坐在一边,同样看得清楚,看清周老夫人袖子里藏什么后,她心生一计。
☆、第67章 千金陪聊
两个人的餐桌上饭菜很简单,葱烧排骨、手撕白菜、凉拌胡萝卜丝外加一大碗小米粥,一荤一素一咸菜一汤全是晏衡亲自下厨,色泽也没广源楼的好看,但胜在味道不错。量不多不少,刚好够两人吃个八分饱。
晚膳中最好吃的一道菜当属葱烧排骨,这道菜一上桌,便被晏衡摆在了离卫嫤最近的位置。
卫嫤爱吃排骨,但因为不速之客的到访,如今她只能眼睁睁地看这么好一道菜凉下去。
好亏啊!
这菜可是阿衡亲手做得呢!
卫嫤向来护短,她不许自己吃亏,也不许自己护着的人吃亏。如今两个人都吃亏了,她就想在其它地方找补回来。
心中馋的流口水,她脸上笑容越发温和。
“周老夫人一片好意,我们若不接受,未免显得太拿大。谷雨,还不给周老夫人看座。”
一直在隔壁用膳的谷雨,听到吩咐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两个月来她已养成习惯:凡是夫人说得一定对,即便不对那也是别人的错。
笑盈盈地搬过凳子,她顺道还上了两盏热茶。茶当然不是什么好茶,而是他们下人吃完饭后冲一冲的茉莉花茶。凉州互市有售,五十文可以买一大包。
周家婆媳也不是什么懂茶的文雅人,轻抿一口觉得茶温正好,周老夫人悬着的心彻底放下。她就说,哪会有人不喜欢银子。
“镇抚夫人刚到凉州没多久,可能还没去过些好地方。”
卫嫤抿一口茶,面露疑惑:“什么好地方,老夫人不妨说一说。”
她那张标致的鹅蛋脸实在太有利,一双杏眼虽不如狭长的狐狸眼妖媚,也不比上斜的丹凤眼贵气,但眉目中正平和特别讨人喜欢。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贵妇,最喜欢这种面相。
即便周老夫人知道晏镇抚把她亲儿子收拾得不轻,甚至今天她要憋屈地上门陪笑,拿着银子求对方收下,也不妨碍她看着卫嫤那张脸慢慢放松下来。
“夫人是从京城来的,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西北这边能拿得出手的,不过就那几样,不知夫人可曾听说过月牙湖。”
“月牙湖?”
卫嫤当然听说过,她第一次去广源楼,用的便是三楼“月牙阁”。陈伯安当时解释过,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曾在西域的月牙湖畔遇到过瓦剌人袭击,命悬一线时是晏衡出手救了他。
不过看周老夫人谈性那么浓,她便假装不知道。
“月牙湖在城外,夫人来的时日尚浅,应该还没去过。老身年轻时在塞外跑马,迷路时曾经去过。那会正是初冬,太阳下山早,月亮升起来也早,日月同辉一块照在月牙形的湖面上,站在沙丘上往下看,真的是美极了。”
这描述挺详细,卫嫤不由跟着她的话心生向往。
周老夫人本就爱说话,但自从自家儿子当千户后,她自觉要树立老太君的威严,当着媳妇面轻易不开口。下人倒是能听她唠叨,但她又不愿对那些出身低下的下人说什么。
这样下来她实在憋坏了,如今镇抚夫人听这么认真,她也打开了话匣子。
卫嫤一开始只为应付,说说话放松周老夫人戒心。但没想到,她说得挺有意思的。虽然是大白话,但凉州一些风土人情被她活灵活现地说出来。迥异的文化和习俗,让卫嫤听得津津有味。
渐渐地她集中精神,或疑惑、或感叹、或兴趣盎然、或捂嘴惊讶,百变的情绪挂在那张好看的脸上,尽显赏心悦目。
说到口干舌燥,将凉掉的茉莉花茶一口闷下去,周老夫人只觉神清气爽。镇抚夫人真好,她儿子怎么就没娶这么个媳妇。能听她唠叨这么久丝毫不厌烦,反倒是诚心诚意全都听进去。把银票交到这样的人手里,她一万个放心!
周千户夫人瞥一眼饭桌,小心地戳戳婆婆:“娘,时辰不早了,咱们别打扰镇抚大人和夫人用膳。”
周老夫人满面遗憾,一口气又从袖口抽出四张一万两的大额银票,连带先前的六万两一道推过去。
“镇抚夫人是个明白人,我那不孝子的事,就拜托您和大人了。”
卫嫤惊呆了,她单知道周老夫人袖子里有银票,却不知藏着这么一大堆银票。
四万两!连带前面那些,整整十万两。
而这肯定不是周千户的全部身家,以周老夫人和周千户夫人平静的表情来看,拿出这笔钱甚至不会影响周家日子。
这么算下去,周家是有多豪富。
脸上惊讶未曾褪去,卫嫤有些结巴:“这……我们真的受之有愧。”
她虽然早有计划,陪周老夫人聊天让她放松警惕,但她真没想到陪聊一会能多出四万两。想想整个过程中自己点头,然后哼哼哈哈几个字。掰着手指头算算,她这还真是字字千金。
这钱来得真容易,卫嫤心里乐开了花,乐得她都控制不住嘴巴发秃,说话有些结巴。心里越高兴,她脸上表情却越发惶恐。
“周千户之事我们会看着办,这钱老夫人还是拿回去吧。”
卫嫤不舍地将银票推回去,心中十分表里不一的祈祷:千万别当真,千万别当真,我要银子。
她的怨念太过强烈,眼中终于露出不舍的情绪。
见此周家婆媳相视一笑,周老夫人更是把银票揣回她手里:“好孩子,你就收下吧。”
好、孩、子!
不好意思地手下银票,卫嫤低头掩盖住眼中情绪。周老夫人是真不拿她当外人,但愿两日后,她嘴里还能叫出这三个字。
===—
卫嫤亲自将周家婆媳送到第二进门口,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垂花门门口,陈伯带着小厮,正赶着两个修门的乞丐往后面走。
挨饿加关在暗室里磨石头,两大棒挥下去,不出十天晏百户和周氏就已经认命,主动要求修缮被他们弄坏了的铁桦木垂花门。晏衡也不着急,又多关了他们两天,一直等到两人哭爹喊娘求着要出来修门,才将他们放出来。不过放出来也有条件,每天必须得完成多少活,不然继续关阴暗逼仄的小黑屋里磨石头。
卫嫤本来有些同情他们,但前几日她一直跟晏家族人相处,好从中选出几个牛皮纸袋的质检员。处的久了,面对她晏家族人放松下来,也常与她说些晏衡小时候的趣事。当然那些趣事只是族人们自以为,比如数九寒天凿开冰面洗被子,被前来检查洗得是否干净的周氏不小心推到冰窟窿里;再比如三伏天顶着大太阳一直在田里拔草,水壶被人不小心打破,满脸通红地中暑晕过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