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中毒那次,所有人都以为她小不知道。但当时家里乱成一锅粥,伺候她的奶娘不知跑哪去,她午睡醒来跑到卧房门口,将所有事听得一清二楚。
当时她还不明白出了什么事,只知道娘吐了好多血,血水一盆盆端出来特别吓人。如今长大了,记忆中模糊的片段逐渐连成一个可怕的猜测。而往常无论如何她一直无法接受的猜测,却在下午晏夫人送来药渣检查结果后彻底坐实。
“阿罗听话,这是大人们的事。”
爹是向着祖母的,阿罗余光瞅着坐在上首稳如泰山的祖母,再看娘形单影只,眼神坚定。
“娘,我陪着您。”
钱同知皱眉,声音有些严厉:“阿罗先回房。”
阿罗梗着脖子,摸摸腰间鞭子:“我不要回房,我走了你们都欺负娘。”
钱同知气息有些不匀:“阿罗不懂就不要瞎说。”
阿罗满眼失望,脊背挺得很直,反驳道:“我才没瞎说,是祖母让弟弟喝□□。我都看到了,我小的时候她也让娘喝过。爹,你不是说祖母很喜欢弟弟,还说她上了年纪精力不济强打起精神来照顾弟弟。那她现在这样又算什么?”
钱同知瞪一眼钱夫人:“你都告诉她了?’
“爹别乱怪人,是我看到的。我还知道祖母想让爹娶通判夫人。通判夫人长那样,哪有我娘好,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对我娘。”
这下连钱夫人也惊讶了:“阿罗都听谁说的?”
阿罗耷拉下眼皮:“不用特意听谁说,只要我走在凉州城里,就有人告诉我爹有多好。我不喜欢呆在两周,就是因为讨厌那些人一遍遍重复笑话。”
“笑话?”钱同知有些受打击。
阿罗唇角扬起轻蔑的笑容,眼神微眯,无声地反问:难道不是笑话?
钱夫人大惊,她的阿罗明明是很开朗的姑娘,什么时候变这样了?仔细想想,这两年她怀孕又照顾病弱儿子,对女儿的确疏忽很多。
去年有一次阿罗跑出府,过了好几日才回来。当时她正保胎没怎么注意,只训斥了两句。现在想起来,阿罗虽然从小爱舞刀弄枪,但对她极为孝顺,在她有孕后甚至一反常态地亲手下厨。如果不是受了委屈,她又怎会冲动地跑出府。
还有阿罗身上衣裳,也是去年置办下的;阿罗用的首饰,今年一样都没添……
人就怕想,这么往深处一想,钱夫人顿时觉得她亏欠女儿良多。儿子是去年才有的,而在前面的十四年中,一直是阿罗陪在她身边。眼见她明年就要及笄嫁人,正是一辈子最重要的时候,她竟然忽略了。
内疚越来越深,钱夫人搂过阿罗肩膀,似笑非笑地看着钱同知:“难道不是个笑话?”
钱同知错愕:“夫人,你……”
阿罗的事如一盆冷水,浇熄了钱夫人得知儿子用了猛药后升腾的怒火。再次面对夫婿和婆婆,她心里一点热乎劲都没了。
“我怎么了?是,同知大人发达了,瞧不起二十五年前我那点嫁妆银子。老妇人您儿子发达了,也看不上我这村妇出身的儿媳妇。但别忘了,是谁掏空嫁妆银子供同知大人在凉州出头,又是谁没白没黑伺候重病的老夫人,最终累得小产多年不孕。”
“夫人,你怎么能这么对娘说话?”
“我对她怎么了?我是饿着她了还是冻着她了?”
阿罗瞪大眼,记忆中的娘是慈祥的,任何时候都和风细雨。即便有时她都觉得爹做的过分,娘也会按下她,然后不声不响地把事圆回来。这样的针锋相对,她还是第一次见,甚至连她流血快死了的那次,娘都没有这样过。
“咳,没饿着也没冻着,就是不孝顺罢了。”
上首钱老妇人咳嗽一声,凌厉地眼扫过钱夫人和阿罗,最终满意地落在钱同知头上。
钱夫人气笑了:“我不孝?”
钱同知和稀泥道:“夫人,娘上了岁数身子弱,你就少说两句吧。”
“同知大人,为了保住哥儿,我在床上躺了大半年。生完哥儿后我又休养了将近一年,现在风一吹整个人骨子里都冷。而老夫人面色红润声如洪钟,我们俩到底谁身子弱?为哥儿受这苦我毫无怨言,但她是怎么对哥儿的?口口声声说有养哥儿经验,说找活佛讨来药方。实际上呢,药方是给大人用的,对哥儿来说药力过猛。一碗碗虎狼之遥灌下去,简直是一道道催命符。”
如泣如诉地说完,钱夫人恢复冷静:“同知大人,你就算拿我当根草,难道还不顾钱家这根独苗?”
钱同知沉默。
多年没个儿子,眼见着要绝后,他也不是不心急。只是娘太心急用错了法子,十年前他眼见要晋升,一直在四处打点。娘不知从哪听说上峰家有个姑娘,因为貌丑笼不住夫婿心,嫁过去没半年夫婿死在了小妾肚皮上,丧事办完她带着嫁妆回了娘家,现在正着急做亲。
娘想着给他娶过来,好助他仕途一臂之力,便逼着夫人腾位址。夫人不从,娘便强行灌药。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眼见他升职无望,甚至连同知本职都保不住,是夫人醒来后想出那么个法子。
夫人命人散布流言,说他们夫妻鹣鲽情深,这些事全是娘在从中作梗;说即便娘如此过分,他们也不计前嫌继续孝顺;还说他许下誓言,即便只有一个姑娘,也会守着夫人好好过日子。
一开始他很不喜欢这传言,娘也是为他有后,为他仕途能再进一步。但留言散播出去后,效果出奇的好。他成了孝顺老母、尊敬妻子的官吏典范,连升练级坐上了先前想都不敢想的同知高位。
高官厚禄抚慰了他,流言效果简直完美。但从那之后,他再也不能碰别的女人。只能跟夫人关起们来安生过日子,好生疼爱独女阿罗。他不笨,他也明白这两点是夫人最根本的愿望。
“十年了,”同知大人长长叹息:“夫人,都十年过去了,你心中那点怨气还没消?”
钱夫人突然觉得好无力,她尽全力让自己看开些,忘记那些事好生过日子。没想到她十年的忍让,在这对母子眼中屁都不是。不仅如此他们甚至倒打一耙,认为这些年一直在忍耐她。
道理是对人讲的,听不懂人话她要怎么办?
钱夫人突然不想说话了。
“娘。”
阿罗握住钱夫人的手,往日单纯的眼神,此刻却是无比复杂。有伤心、有期待,更多地则是信任。
“阿罗,如果娘跟爹不住在一块,你会跟着谁?”
虽然生来一根筋,但阿罗的感知比谁都敏感。凉州城大多数官家姑娘都羡慕她,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爹娘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但他们不知道,日复一日看着这对面和心不合的夫妻,还得装得很开心,她活得有多痛苦。
所以她才爱骑马爱甩鞭子,骑马迎风驰骋,马鞭清脆地甩在地上,听到响声她心中郁气才能消散些。
两年前她鼓起勇气要说,但娘却突然有孕。又等了两年,如今终于等到娘想开了。听娘这么问,她想都不用想。
“当然是娘。”
钱夫人唇角扬起满意的笑容。
“真是天大的笑话!”
乌鸦叫般苍老的声音传来,钱老夫人拄着龙楼拐杖下了椅子。走到钱夫人跟前,她轻蔑道。
“十年前你若有自知之明,也省了我那一碗药。那时你毁了我这做娘的名声,如今你又想合离毁了我儿名声?我儿现在正是好时候,想和离?门都没有!你要敢多嚷嚷一句,不仅是你、连你娘家都混不下去。他们不是在村里种地?春耕的时候他们种一次我毁一次,让他们连饭都吃不上。”
“娘!”
发出感叹的不是钱夫人,而是一直面色为难的钱同知。
“夫人,快点给娘道歉。”
握住阿罗的手,有女儿支持,钱夫人有如握住了定海神针。
斜眼看着钱同知,她像听到什么滑稽的事般,唇角笑得轻蔑:“道歉?我说过要和离?”
一句话出来,钱同知、阿罗全都愣住了。钱老夫人点点龙头拐杖。
“不想和离也行,哥儿抱到我这来养,日后你不准见他。我儿别担心,娘还有更好的方子。不合适的方子用了一年你媳妇才发现,哥儿交给她也养不好。”
钱同知愣住了:“娘,你早知道那方子不能用?你……”
“儿还不相信娘,我这么个老婆子,能淘来个方子就不错。你媳妇年富力强,其它事不该由她来善后?”
觉得娘说得有理,钱同知点头,谴责地看向钱夫人。
这话他也信?钱夫人越发觉得自己瞎了眼,二十五年就跟了这么个男人。关切地看着女儿,见她面露急切,钱夫人安抚地勾勾她的手。
“是谁说老夫人千辛万苦求来的药,查了会伤她心,几次三番拦着我不让查。你们母子一唱一和,把我儿子身体弄毁了,现在回过头来又指责我?谁给的你们脸!
至于名声,十年前是谁弄得钱家名声差点毁于一旦。不过老夫人说得也没错,通判大人名声的确不能毁了,不然阿罗他们俩孩子往后怎么办?”
钱老夫人脸色阴沉的厉害:“我儿可看清楚,这就是你媳妇的本质。”
看钱同知同仇敌忾,钱老夫人脸色逐渐转晴。儿媳妇再厉害又能怎样,她生的儿女可都姓罗。只要抓住这两个孩子,儿媳妇就蹦跶不出她的五指山。
钱同知刚想说什么,抬起头正好看到钱夫人脸色。圆润的脸上已经没了往日柔和,一双总爱笑的眼睛,破天荒地满是冰冷。成亲二十五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媳妇。
太过不寻常的变化让钱同知有些恐慌,他敏锐地察觉到,有些事脱离了自己控制。
察觉到他的恐惧,钱夫人回以幽冷的面容。
“老夫人说得对,这就是我的本性,我只会为最重要的人打算。不像你们,我向来说话算话,说不和离就不和离。”
阿罗急道:“娘。”
“阿罗别怕,娘早就准备好了。”
在钱老夫人冷漠、钱同知惊慌的目光,罗夫人不再拖泥带水:“这些年来,同知大人一直羡慕同僚娇妻美妾。我想明白了,强扭的瓜不甜。明日我便找人散布流言,说我生育后体力不济,无力照料你,亲自为你选几房美妾。当然只是明面上这么说,我没工夫给你妾室,看中了哪个你自己纳就行。”
“这还差不多。”
钱老夫人凉薄道,钱同知觉得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到了。
“不过……”
顿了好长时间,在两人焦急的等待中,钱夫人露出舒心的笑容:“同知大人想养小妾是你的事,单要用你的俸禄。小妾给你生儿孙满堂,我也不拦着。但那些孩子与我无关,我打理生意辛苦赚来的钱,你和他们一个子都别想动。对了,府中地方也大,我打算在第三进砌一堵墙。前两进最大的院子让给你们住,后面三进我带着阿罗他们姐弟住。”
阿罗眼睛亮了,剩余两人满脸不可置信。
钱老夫人上前拽住儿媳妇胳膊:“你个刁妇,竟然侵贪我儿家财。”
“我贪他家财?同知月俸才几个银子,老夫人平日吃的参粥、穿的杭绸,可多亏了我。以前我想不开,做牛做马任劳任怨。以后,你们休想在我身上捞一个子。”
说完钱夫人朝外面喊道:“来人。”
呼啦啦一排钱家护院冲进来,管家走在最前面:“夫人有何吩咐?”
“劳烦管家带人,守着第三进的门。日后没我允许,这两个无关之人都不许进去。”
手指着婆母和夫婿,拉着女儿,钱夫人面露轻松:“言尽于此,但愿没了我这碍眼的,日后同知大人与老夫人能顺心顺意。”
说完她迈过门槛,身后跟来老夫人一串国骂。
这些年早已听习惯了,钱夫人一点都没往心里去。这个决心她下了许多年,用好几年归拢府中势力后,却迟迟没有下手。本以为会坚持到带进棺材,这会终于解决了,她只觉得全身轻松。
握着阿罗的手,她唯一担心的是,失去钱同知支持,她那些生意该怎么办。也许,她该去找商户出身的晏夫人?
☆、第81章 幽州觐见
戈壁滩上,木头原色的车马连成一条长龙。马踏之处,黄沙飞舞没过马蹄和车轮,如在浓墨重彩的油画上打一层马赛克。
卫嫤松开帘子,手在脸前面晃晃,扇去无处不在的灰尘。去幽州觐见的路快马加鞭只需不到三日,但车队拖家带口走半天就要停下来扎营起灶,短短三日硬生生拖到现在,三日还没走一半路。坐在海绵垫子上,她百无聊赖地翻着话本。
话本是阿彤友情提供,一本《莺莺传》。有些年头的线装书,里面泛黄的纸页上,蝇头小楷写着自话本创作以来历朝历代的改变。有些地方更是标注韦相个人见解,比如莺莺私会张生那段,就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为何男子自由,女子就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未免太过迂腐。
当然这是卫嫤愉快的脑补,韦相的批注从头到尾只有“迂腐”二字。
隔着批注跟已故之人对话,脑补下他当时的心情,不知不觉旅途劳顿消去大半。翻开下一页,卫嫤津津有味地看着。
“阿嫤,车队在前方扎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