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用他亲眼去看,官吏贪污如此之重,底层兵卒生活如何,也可想而知。
“贪官污吏,国之蛀虫。”
指着面前跪地的西北官员,庆隆帝气得浑身都在发抖。
众臣噤若寒蝉,九公主大着胆子走上前。
“父皇息怒。”
“阿怡你来看,”庆隆帝随意指着账册上一笔,“建文二十二年,户部往西北拨款一百万两白银,用于更换西北军甲胄与兵器。朕还记得清清楚楚,朝廷为兵器该由谁铸造之事争论许久。”
九公主认真听着,点头问道:“为何如此大一笔银钱直接拨到了西北。”
“西域诸族冶铁术素来强于中原,本地锻造兵器比京城所造更为锋利、韧性也好。正因这点,朕才决定军备全权由凉州卫所自行冶炼。真没想到,朝廷派来的钦差与凉州卫所沆瀣一气,整整百万两雪花银,落到实处的只有五万两。”
九公主瞪大眼:“二十只存其一。”
“二十存一还算好的,三十存一,四十存一者比比皆是。朕一直在纳闷,为何□□初年西北军能把瓦剌人打到祁连山外。这些年改良过甲胄与兵器后,西北军反倒越发不行,到现在只能龟缩一隅、被动反击。太-祖初年西北军军费只有如今十分之一不到,但那时每一个铜板都被用到实处。相比而言如今大部分军费皆被贪墨,真正用到兵卒身上的数目,反不如□□初年。没有补给,兵器也早已生锈,兵卒就算再用心,冲锋上去也是白白牺牲。”
一口气都不喘地说完,庆隆帝扭头扫了一眼朝中重臣,最终目光定格在武王身上。
“建文二十二年,也就是十年前,武王当时还在西北领兵打仗,难道对此一无所知?”
武王跪地,手心全都是汗。
跪在后面的贺阁老额头同样沁出冷汗,见武王始终未曾反驳,他心道糟糕。当年扳倒韦相,贺家可是从中出了大力。正因如此,韦相倒台后身后势力被瓜分,出力多的贺国公府分到一大块,稍加经营将他拱上内阁之位不说,家族也更上一层楼。
他知道韦相所言没错,不仅是他,贺家,京城中大多数世家勋贵都知道韦相所言有理。但那又如何?朝堂上所立每个人背后都代表着一整个家族,拖家带口,每个族人的锦衣玉食,只靠那点俸禄远远做不到。
当官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穿金戴银、衣锦还乡。没有这等大诱惑,为何那么多人寒窗苦读多年。
为家族计,韦相必须得倒台。
而如今眼见韦相后人死灰复燃,他必须得加以阻止。
心下坚定,他看向晏衡:“请恕老臣多嘴一问,晏镇抚与韦相之后,可是关系密切?”
被贺阁老直愣愣看着,晏衡神色丝毫未变:“家慈乃是韦相嫡亲孙女。”
果然如此!
贺阁老下意识地看向武王旁边的端王,淑妃娘家文史侯府当年与韦家关系密切。已故老文史候十分推崇韦相,是当年少数几个没插手倒韦的朝中重臣。不仅如此,掌管史官笔的他顶住满朝压力,虽因先帝决策关系没有将韦相主张记入史册,但他却丝毫没有抹黑韦相。大越目前的史书上记载,韦家有子,仪表堂堂、才思敏捷、文采风流、极为擅书。
这四个词说遍了韦相好话,若不是因身份关系,其不能位列阁臣那一册,韦相早已为后辈所熟知。
老文史侯与韦相过从甚密,文史侯府外孙女九公主又与韦相曾外孙家眷关系亲近。圣驾西巡的圣意,是在翊坤宫中直接传旨。
贺阁老不认为这是巧合,他反倒意识到了此事的棘手。
是韦相提醒了大家,他们的后人只会越来越多,若不捞下足够财产,只能等家族慢慢败落。这些年来,包括他在内,满朝文武都没少贪。韦相主张若是死灰复燃,那整个朝堂将会如面前的幽州城一般,被一场大火蔓延。
再棘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原来晏镇抚也是韦相后人,皇上方才也看到了,韦相一脉对为官之人怨气颇深。只是一本无凭无据的账册,凭此断定西北官员有罪,未免太过鲁莽。西北苦寒且饱受瓦剌人骚扰,西北官员多年驻扎此地无怨无悔,他们是大越的功臣。皇上是圣明天子,莫要让功臣寒心。”
贺阁老的声音足够大,大到跪在三十步开外的幽凉二州官员听得清清楚楚。
辩白声此起彼伏,卫嫤跪在原地,心下感叹:不愧是老狐狸,三言两语便将所有人拉上车。
“父皇,这事不是还没开始查么?为什么他们就那么激动?”
气氛陷入凝滞,九公主满脸天真地问道。问完后,趁众人不备她稍微挪动,脚尖踮踮卫嫤铺在地上的衣摆。
贺阁老脸色涨红,枯树皮般的眉头皱起,微长的脸皱得跟萝卜皮似得。
“九公主此言差矣,为官之人岂容他人随意污蔑?”
“啊?”九公主惊讶:“可是晏镇抚拿出了证据。没证据的时候你们说他信口雌黄,有证据了又说证据是假的,这……反正就不能说你们丁点不是?”
卫嫤不厚道地笑出声,这一笑引来所有人侧目,包括庆隆帝。
仔细地打量着她,庆隆帝突然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晏夫人与阿怡私交甚笃?见到本人后,朕总算明白为何阿怡会喜欢你。”
一圈重臣露出恍然大悟地表情,急得九公主连忙解释:“父皇,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是怎样?”
九公主一阵词穷,她是喜欢漂亮的人,也的确是因为第一眼看着漂亮才去多了解阿嫤。但这有错么?父皇不也喜欢漂亮的妃嫔,她这点完全是女肖父。
明白地读懂九公主脸上意思,庆隆帝紧张的心情稍微缓解。
察觉到四周情绪变化,卫嫤伏在地上的手握紧成拳,组织好语言,她抬起头直面庆隆帝。
“实不相瞒,这本账册臣妇也曾参与整理。”
贺阁老嗤笑:“妇人直言,怪不得满纸荒唐。”
像阁老这种大越数一数二的官吏,就是如此地看不起女人?一时间卫嫤周身气势大盛。
“依舅舅所言,贺阁老须发皆白,以你年纪应该读过不少书。不说教养,你连最基本的上下尊卑都没有。九公主、夫君、舅舅与臣妇几次与皇上禀报,你全都随意打断。皇上是仁君,但也不代表你能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藐视君威。”
贺阁老唇畔法令纹加深:“那是因你们未经皇上允许随便言语。”
不等卫嫤反驳,九公主已然不乐意了,她震惊道:“父皇,难道女儿想跟父皇说两句贴心话,还得先禀报三思公公,允许后才能说?”
三思手臂上拂尘抖了抖:“九公主殿下可别折煞奴才。”
庆隆帝更直接:“阿怡是朕掌上明珠,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
九公主依旧满脸不乐意,嘟嘴道:“那其他人呢?父皇,阿嫤可是我最好的朋友。难道做我的朋友,就要被无端怀疑么?”
被九公主一顿撒娇痴缠,庆隆帝心情舒展不少。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卫嫤,背负着火灾的未名责任,贸然从后面被提溜到御前,她非但没有丝毫惊慌,礼仪规矩上也没出一点差错。能做到这点,足以让他刮目相看。
因为他的宠爱,多少人对阿怡心怀不轨。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开口,说自己结交到朋友。既然阿怡都开口请求,给她点脸面也无妨。
“晏夫人方才说参与账册整理,可是有别的说法?”
一众重臣挺直了身子,集中注意力听着。他们倒想看看,这女人能说出什么子丑寅卯。
面对众多怀疑的目光,卫嫤扭头看了下烧遍半边天的熊熊火焰。
“臣妇以项上人头担保,这本账册里每一笔数字都有确切依据,而且是最起码核算过三遍后才填上去。”
庆隆帝接过话茬:“哦,依据现在何处?”
大部分人放松下来,这就是他们不怕的原因。依据?堆积如山的账册,肯定早已被一把火烧干净。
“依据在臣妇家中,”
瞥一眼贺阁老,卫嫤脸上满是自信:“正是为了毁灭依据,才有人依托幽州行宫密道,在臣妇家底下纵火。可他们没料到,幽州行宫地下埋着天然气,一点火很容易就烧成一片。”
“天然气?”
“就是行宫内常见的鬼火。按火势规模,浅层天然气存储量应该不大。待两日内大火熄灭,再遣人看下密道处是否有人刻意纵火,一切就会真相大白。”
☆、第102章 铁证如山
压根不用大火熄灭后查证,提起韦相时,几位重臣极力贬低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庆隆帝面色平静,心里却起了惊涛骇浪。
命三思收好账册,他终于分出心思来管接见当地官员一事。
待楚刺史跪到内心煎熬,怀揣最后一丝期待,带着凉州城官员走上前面圣时。看到皇上平静的姿态,多年来一直揣摩帝王心术的他知道,黄花菜都凉了。
不仅如此,后面也许有更糟糕的事。
这种预感刚刚升腾,后面突然闪过来一道人影。
“求皇上给草民做主。”
跟随前来的御林军架起长矛,将冲上来的人隔绝在庆隆帝安全距离之外。这个安全距离,还在幽凉二州官员前面。
早在两州官员上前时,便已自觉退到一旁的卫嫤看得清清楚楚,冲上来的人正是石头。
被御林军挡在外面,石头脸上是一往无前的决绝。
“拖走。”
楚刺史朝西北军使个眼色。
见金色甲胄的西北军冲上来,石头嘶吼道:“草民全家皆为西北军所害,求皇上给草民做主。”
几乎要将喉咙震破的声音极具穿透力,透过人群,传到震怒的庆隆帝耳中。
卫嫤很快意识到,这是个彻底砸实账册好机会。
只是庆隆帝何等尊贵,岂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想了想,她朝九公主打个眼色,脸上满是诚恳的请求。
闲来无事的九公主很容易收到她恳求,笑了笑,她走上前指下石头方向:“父皇,那边那人一直在吆喝,嗓子都快要喊哑了。”
庆隆帝凝神听下,饶有兴趣地问道:“哦?那让他说说看,到底有何冤屈。”
声嘶力竭的石头被三思带上前,跪在地上,看清面前明黄色的衣角,他竹筒倒豆全都说出来。
“皇上,小民全家世代为酒泉军户,因为有点管账本事,每季发军饷时,便被叫去临时充当账房。”
庆隆帝疑惑:“每季?”
这两个字出口,跪在地上的楚刺史面色颓然。完了,这下真的完了。虽然大部分银钱都由吴家贪墨,但他也有监察不利之责。
“这几十年来一直是每季发一回,先前是一回五吊大钱,后来慢慢变少,到最后每个人只有一吊半大钱。不仅如此,每旬还要交一次饭钱。小民家几代军户,明明先前不是这样。眼见同村军户生活越发凄惨,小民父祖无能为力,只能借合账之机,暗自记个数目。小民的祖父曾说过,十几年前皇上曾西巡过,等下次皇上来时将账册呈上去,皇上肯定会给咱们做主。”
石头声音有些沙哑,却不妨碍他把意思说明白。
“三个月,每个兵丁只发一吊半大钱?”庆隆帝呢喃道。
九公主满面惊讶:“父皇,御膳房一颗鸡蛋就要二两银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吊半大钱,只能买四分之三个鸡蛋,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她这话真不是有意为之,虽然偶尔有些小心机,但一出生就被天下最有权势的帝王宠着,九公主心思真没有那么复杂。
她只是单纯地可怜面前面黄肌瘦的伸冤之人,想说点什么,烘托下她有多可怜。
但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鸡蛋要二两银子?身为成年后才登基的皇子,庆隆帝曾经有过王府,更知道市面上这些禽蛋肉菜大致价格。一枚鸡蛋顶多两文钱,到了御膳房却足足翻了千倍。
手中的账册,还有御膳房的菜价,以及面前瘦到似乎风一吹就跑的西北兵卒无不在昭示这一个事实。他原本引以为豪的秀丽江山,从京城到边疆,已经被一帮蛀虫叮咬得千疮百孔。这些年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期盼着官员过得富足后能尽心办差,终究只是他的期盼和幻想。
人心无足、欲壑难填,盛世当用重典。
“你所说那本账册,如今又在何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