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庆隆帝脸色不对,卫嫤忙打住她,而后转身直面楚刺史。
“活了这么多年,我还真没见过嚣张到让正室夫人去死的妾室。”
白净的楚家庶女反驳:“我娘只是担心爹。”
“你喊一个妾室叫娘?”卫嫤瞪大眼看着那位庶女:“这里还没你说话的地方,退一万步讲,她关心她自己来送死啊,多简单的事。”
木钗插回头上,她走到楚家嫡女跟前:“这位带金钗的应该是刺史大人嫡女,黄金有价玉无价,如果我没看错,庶出姑娘戴的是上好的和田玉头面。上次楚刺史寿宴时我就纳闷,为何嫡出庶出两位女儿,通身气派竟跟倒过来似得。今个听了这话,我可算明白了,和着您这是宠妾灭其。”
放开两位楚家两位挣扎的姑娘,她皱眉看向楚刺史,愤怒道:“话说到现在,刺史大人难道还不明白,是谁害死了楚夫人?”
“甘姨娘……贱人。”
见他咬牙切齿,卫嫤真想一钗戳过去:“甘姨娘的确逃脱不了关系,但是谁纵容她无法无天?宠妾灭妻,给了她勇气,让她暗害楚夫人的是你。楚刺史,真正害死楚夫人的人是你。换位思考,如果我是楚夫人,今天有一个鲁钝的嫡长子,和一个处处被庶女压制的嫡女,我也会选择去死。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如果再继续耗下去这个家最终会是谁的天下。”
似乎被她吓到了,楚刺史往后退一步:“怎么可能?”
卫嫤步步紧逼:“以楚刺史之老谋深算,方才不就想到了这一点。正因为无法接受事实,所以你才把害死楚夫人的罪名往我身上推。”
楚刺史踉跄着跌倒在地,在他对面,庆隆帝眼角皱纹更深了些。
摇摇头,他朝四周命令:“楚平收押大牢,交大理寺审理,一应公务暂由袁宽与晏衡负责。其妻,按二品诰命之礼下葬。”
“罪臣,谢主隆恩。”
听到最后一句,楚平爬起来跪下,恭敬地行臣礼。
☆、第127章 酒后乱性
卫嫤也不知道她是怎么了,竟然会当着庆隆帝、满朝重臣以及御林军的面表现得那般尖锐。往常她虽有一颗愤青的心,但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后来又历经商场打磨,都让她成为一个很善于伪装的人。不论心里怎么想,在外人面前她始终维持着良好的风度和礼仪。
然而她的教养,在对上楚刺史时全都不翼而飞。
但在一脸沉痛地目送楚夫人被裹在白绫里抬走,回到毡帐后,她发现自己并不后悔。
见识了这世道对女子的种种不公,她就是想说出那番话。即便日后被人当成有脑子病在背后指指点点,她也丝毫不会后悔。
坐在毡帐里,捧着一杯热奶茶,卫嫤心思无比坚定。
“谷雨。”
折腾这一会天已经完全黑透,刚准备喊人准备晚膳,门帘掀开,九公主打头走进来,后面跟着阿彤与阿罗。
“你们怎么来了?可曾用过晚膳,我叫下人一道给你们备着。”
边说话卫嫤边让出地方,毡帐内布局简单,除去睡觉用的毯子外,只有几个涂成彩色的小杌子。推推杌子招呼他们坐下,四个人围着奶茶炉子坐了一圈。九公主看着她,眼神晶亮。
“阿嫤方才真的好厉害。”
卫嫤往奶茶壶里面加糖,煮奶茶的手艺是跟前来援助幽州城的牧民所学。不过她始终习惯不了往奶茶里加盐,喝过两次后她决定不再委屈自己,直接加起了糖。没试验两次,竟然做出了珍珠奶茶的味道。
虽然里面没有珍珠,但纯天然鲜牛奶和上好茶叶煮出来的奶茶,味道甩香精勾兑的二十八条街。
边煮茶边听三人议论她如何厉害,卫嫤感叹:“哎,这下我可算成悍妇了。”
帐子内陷入安静,片刻后,九公主惊讶道:“阿嫤这都想哪儿去了,你是不是误会了?”
“什么误会?”
随口问道,卫嫤突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你们不是在笑话我?”
“怎么可能笑话表嫂。”阿彤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得。
阿罗摸摸腰间鞭子:“以前我一直认为只有手里的鞭子最可靠,方才听到阿嫤一番话,才知道有时候动嘴比动手更外爽快。”
“那可不,”九公主点头:“姑娘家,怎么能干挥鞭子这种粗活。”
在阿罗不赞同的目光中,她顿了顿又道:“你又不缺那几个钱,买一队侍卫有人负责挥鞭子、有人负责拔刀。谁敢欺负咱们,十八般武艺打得她满地找牙。”
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
阿罗目光中满是谴责,卫嫤则惊讶到不行。
“阿怡,淑女,皇上刚嘱咐你做个温柔娴淑的姑娘。”
这会她已经完全明白,三人过来不是为笑话她,反倒是为声援她。不管他们是出自安慰还是真心,总之这会卫嫤都很受用。
九公主一脸不满:“还淑女,最不淑女的人就是阿嫤你。”
卫嫤扬起标准版含羞带怯的笑容:“奴家哪点不淑女了?九公主殿下可别冤枉奴家。”
三人一脸嫌弃状,阿罗最直接,弯下腰她朝地面做呕吐状:“呕……晏夫人快收起你那张脸。”
九公主则是一张苦瓜脸:“我可怎么办?”
含羞带怯的表情难度太高,卫嫤也坚持不了多久。恢复成往日模样,她看向九公主。方才还笑容开朗的阿怡,这会小脸上五官皱在一起,竟像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惆怅。
“阿怡这是怎么了?”
“哎。”
长叹一口气,九公主一脸苦大仇深:“我哥大概要娶王妃了。”
下意识地看向阿彤,见她神色微微有些不自然,卫嫤心里打个突。淑妃教她插花那日,一直在旁敲侧击着问阿彤的事,当时她与晏衡猜测过,是不是淑妃相中了阿彤。虽然那会她觉得不太可能,但这几日淑妃多次召见阿彤,她其实抱着一丝渺茫的希望。
“端王殿下要成亲?不知新妇出自哪家?”
九公主瞅着阿彤,连连叹息。
“其实母妃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但我哥这次回京查账,突然出了点变故。”
阿彤脸色越发尴尬,卫嫤知道这些时日淑妃见过她几次。同样博览群书的两人虽然年龄相差甚大,但聊起来却颇为投契。以阿彤之聪慧,肯定能隐约察觉到淑妃意思。
可越是察觉到,她越发难做。出身,是摆在她面前最大的问题。所以如今九公主这样说,她才神色复杂,不自然之下大多是轻松,轻松之中又隐藏着几丝连她自己都很难察觉的遗憾。
在卫嫤思索这会,九公主已经叹着气把事实说个一清二楚。端王出身尊贵、容貌俊美,虽然往日行事荒唐点,但那点小事在富贵人家眼里无伤大雅。自他十五岁后,京城有不少大家千金盯上了端王妃之位。其中最大胆的,便是兵部尚书嫡女吴氏。本次端王回京,顺道也去了往日常去的几家酒肆。被她拦在包厢门口喝了几杯,而后便来了一出酒-后-乱-性,污了吴家姑娘名声。
很老掉牙的桥段,但耐不住这招有用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如今吴家姑娘就成功将端王网罗其中,端王妃也是她囊中之物。
阿彤眼神有些黯淡,阿罗疑惑道:“端王殿下身边没有随从?”
她一个小小同知家的嫡女,每次上街后面还有丫鬟跟着。贵为端王,怎么都不可能连她都比不上。
“怎么可能没有,但被人调走了。”
“谁?”
九公主有些迟疑,摇摇头还是小声说道:“应该是太子,毕竟现在的京城,除了他谁还有那本事。”
竟然是太子!一瞬间卫嫤悟了,端王这次明面上看来是他不小心,实际还是受人算计。
吴尚书之女……一旦扯上吴家,许多事她总能往正确的方向去想。端王查西北账册,本质上查的是吴家。而太子或许想要吴家兵权,不论什么原因总之他需要吴家帮忙,便略行些方便。先不管端王日后会不会娶吴家嫡女为端王妃,如今他心怀愧疚,利用这点愧疚能做许多事。
这事还真是有些棘手。
刚因楚夫人之事大肆谴责一番渣男的卫嫤,这会心下感慨,果然这世上贱女一点都不少。这样不自爱的女人,压根就不值得人去尊重。
不值得人尊重?想到这卫嫤茅塞顿开。
☆、第128章 卫嫤定计
端王与吴尚书嫡女之事,可以说完全打了卫嫤一个措手不及。
从京城晏衡升任凉州卫镇抚后接到查探西北兵力的密旨起,她就知道自己与吴家完全站在了对立面,非得斗个你死我活才好。如今经历重重艰险,眼见形势马上要一边倒,却突然出了这等事。
不管是谁强迫了谁,这种事说出去总是姑娘家吃亏。即便端王舍得大义灭亲,对未来妻族下手,庆隆帝和淑妃忍心那么委屈儿子?不用彻底不追究贪腐罪责,只要稍微放松一点,留吴家一线生机。以吴家扎根西北二十年的势力,反扑起来就够晏衡和她受的。
“怎么会出这种事。”
卫嫤叹息,旁边九公主也连连唉声叹气。
本来九公主也没那么愁,她虽然恋兄了点,并且下意识里不想有个女人来跟她抢兄长注意力,尤其是矫揉造作的女人。但她一直受很多人宠爱,且从小看惯了后宫各种装模作样的妃嫔,对未来端王妃排斥也不是很强。
但那是一个月前,这一个月内她随父皇一路向西,见到了许多大气爽朗的女人。尤其是方才厉声谴责楚刺史的阿嫤,给予她耳目一新的感受。身为胞妹,与兄长相处时日最久,没有谁比她明白兄长心思。他想娶一个合心合意的姑娘为妃,一开始她不明白兄长标准,这一路的见闻却让她略有所感。
一母同胞,她与兄长爱好出奇的相似。平心而论,换做是她也喜欢大气爽朗的姑娘,而不是一万个心眼整日猜来猜去之人。
吴尚书嫡女她见过,看似爽利,实则是自私自利。许是在西北多年唯我独尊养出的脾气,她看上眼的东西一定会千方百计抢过来,霸道程度比她那几位凶名在外的长公主姑母有过之而无不及。
“哎……怎么偏偏是她。要是阿彤,我和母妃肯定一千一万个乐意。”
阿彤皱眉:“九公主殿下莫打趣我。”
“我说真……”似乎察觉到自己失言,九公主忙改口:“我这不打个比方,阿嫤嫁人了就不说她,你和阿罗都比吴尚书家嫡女要好很多。”
被提及的阿罗深有同感地点头:“吴尚书家嫡女,端王殿下还是……自求多福。”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很轻,但炉子边其余三人却听得真切。
卫嫤心念一转,吴尚书在西北为将多年,这位嫡女好像也是在凉州长起来的。既然如此,同在凉州的阿罗应该与她接触甚多。
“阿罗,吴尚书家嫡女究竟是何方神圣?”
环视三人一眼,阿罗感慨道:“‘神圣’这个词用的好,阿英就是个神一般的女子。”
卫嫤终于知道了吴尚书家嫡女之名,阿英,似乎在哪听过。听完阿罗下一句,她终于想起来是谁。
“我们这边刚生下来的孩子怕养不活,一般娶个贱名,等长到五六岁该进学的年纪,才正式取真名。阿英的名字就是那时候起的,因为相貌酷似其父,尚书大人对其尤其钟爱,据说用京种一位大人物名讳为其命名。我听娘身边的下人说,好像是曾经掌管西北的镇北侯一脉,新任侯爷之名。”
就是现任镇北侯楚英,与九公主对视一眼,看到她目光中了然,显然也明白过来。
鞭子王朝帝王为避名讳,甚至将亲兄弟的名字全都改个遍。越是重要的人,越是以各种尊称代之,吴家一个嫡女,竟然敢撞镇北侯名讳。
“原来十几年前,吴家的雄霸之心已经很这般明显。不过一个名字,她本人又不能决定,也算不上太过出奇。”
阿罗点头继续说道:“楚家名头在西北很响,与之同样响亮的是楚家培养后人的标准。如今西北军中所教拳法,就是从楚家传出来。而阿英更是以这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弓马骑射无一不精,琴棋书画也没落下。”
说到这阿罗略显羞愧:“我之所以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娘曾花重金,请吴家女师傅来教我。那些师傅明里暗里透出来的意思,比起吴家阿英,我就是天资愚钝而且不思进取,总之一无是处。”
九公主嗤笑:“阿罗可别这么想。父皇常说,为人师表者要先修几身,能说出这样话的师傅,无论才学如何,品性就不配为人师表。”
阿罗眼睛一亮,脸上满是遇到知音的赞同。
“而且吴家嫡女我又不是没见过,她那点才学不过是皮毛上的东西,比起我表姐差远了。”
卫嫤笑道:“阿怡的表姐不就是文史侯府嫡女,当年出嫁前可是京城第一才女,一般人哪能跟她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