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书由(落樱倾卿)为您整理制作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大豪商,掌家娘
作者:绣寒书
文案:
成亲三年,吴苏都没见过相公长得什么样。
只听说,他是个败家子,好好的文房四宝生意,他接手一年就垮了。
又听说,他是个浪荡子,将西子娇娘的画舫当家,一住就是三年。
还听说,他是个不孝子,霸占家产别籍异财,一次就弄走了府里一万两银子。
虽然如此,吴苏依然盼望着相公回来,只因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教育别人!
终于,吴苏的相公回来了。可是———哪里不对?
说好的败家子呢?为什么回来的是个家财万贯得意洋洋的大皇商?
说好的浪荡子呢?为什么这家伙总跟在吴苏后面垂涎三尺,还信誓旦旦自称是原封的?
说好的不孝子呢?为什么族长都找来哭着嚎着求他接手族长之职?
吴苏很生气,自己是教育别人的,不是被人教育的!!
内容标签: 重生
主角:吴苏,齐子晟
==================
☆、第1章 不速之客
宣城齐府大宅。
一顶小轿子停在了西角门处,从车上先下来了个婆子,端着下脚蹬放在了车下,接着出来了两个丫鬟,一左一右从车里扶出来一位穿着锦玫瑰红遍地缠枝芙蓉花锦缎褙子的妇人,三十五、六来岁,梳着高高的发髻,下车之后淡淡的扫了一眼周围。
门口站着个身穿着靛蓝对襟比甲的婆子,见这个妇人下了车,已经笑着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亲家三太太来了,我们老太太知道您要来,特意备下了今年才下的新茶,就等着您呢!您请。”
那妇人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她前面带路。
两个丫鬟在听见了那婆子的说话之后,却在妇人身后互相看了一眼,不屑的撇了下嘴。
婆子在前面带路,进了垂花门穿过一个园子,上了回廊往前走去。那妇人跟在后面,在往东下了游廊之后,抬眼往右边看了看。跟着婆子往前继续走。
右边是一片大园子,一眼都望不到边,园子东边两里地左右,有一个精巧的五进院子,此时从院子二门口小跑着进来了一个丫鬟,一路进了内院的正房,对坐在窗户下面看书的一个年轻女子道:“奶奶,果然是吴三太太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又……”
吴苏从书里抬起头来,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丫鬟红罗,道:“去沏壶茶,叫厨房准备些点心,大约的一会儿就过来了。”
红罗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
吴苏放下了手里的书,也有点看不进去了,站起身去后窗户前站着,看着窗户外面的大芭蕉树出神。
三婶前些天才来的,今天又来,看样子……那件事他们真的当回事在认真的考虑。上一次就让齐老太太听出来些眉目,很是怀疑的把自己叫去询问,自己娘家人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这一次三婶不会就直言吧?他们……难道真的就没考虑一下,如果将话说出来,自己今后在婆家还怎么立足?
转念一想,他们既然就是想让自己和离,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在婆家立足的事情,说不定三婶今天就是来跟齐老太太摊牌的。
吴苏皱起了眉头。
在屋里等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吴三太太过来了。
进了屋子坐下,吴三太太也不寒暄,马上就道:“丫鬟都出去。”声音中带着股特意端起来的威风,丫鬟们不敢怠慢,全都出去了。
吴三太太这才看着吴苏道:“三姐儿,上一次婶来和你说的事情你考虑了没有?想的如何了?”
吴苏听了这话,心中微微地位松了口气,听三婶的意思,今天应该是还没有和齐老太太明说,还有转圜的余地。
她笑着道:“三婶,听您声音都有些哑,先先喝口茶吧。”
吴三太太果然是有些渴了,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吴苏马上将点心推过去一点:“尝尝这点心,是侄女亲手做的。”
吴三太太不好违拗了她的好意,何况也知道这事对吴苏来说不是简单的事情,她需要时间犹豫也是理所当然的。便伸手拿了个点心放进了嘴里。
“真甜,这是放了多少糖霜啊。”这样说着,吴三太太一块点心已经下肚,接着又拿起来了一块。
吴苏抿嘴,这位三婶平常里总板着脸不苟言笑,喜欢将威仪挂在脸上,不知道的人会觉着她多么的严肃,其实私底下却是嘴馋的人,喜欢吃甜食,还爱吃很多大户人家里觉着上不得台面的小吃。
看到吴三太太三块点心吃完了,喝着茶看着自己,眼神已经是催促的意思,吴苏吸了口气,这才谨慎的道:“三婶,侄女的事情叫父母亲还有叔婶子操心了,侄女惭愧。上一次婶子说的话侄女想过了,婶子没直说,侄女猜的大约是那个意思,也不知道猜的对不对。若是错了婶子就恕了侄女的愚昧,若真的是侄女猜测的那个意思……侄女便是那句话,出嫁从夫。我既然已经嫁给了相公,自然是唯夫家马首是瞻,女子三从四德,从一而终,侄女怎么能轻易求去?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况夫君并无薄待侄女,侄女若是无故和离,今后在难抬头做人。”
吴三太太慢慢的将杯中的茶喝的只余下杯底,这才轻轻放在了桌上,本想问,你想清楚了吗?但这话又没有问出来,侄女说的如此的长篇大论,女戒都搬了出来,显然是深思熟虑过了,问这话都是多余。
她皱起了眉头,脸上严肃起来,两边嘴角一塌,果然是有些冰冷僵硬。
顿了顿,吴三太太声音中带着冰冷的嘲笑,慢条斯理的道:“你相公成亲那天晚上连盖头都没掀就直接出了远门,一走三年没回过家,外面都在传他其实就在苏州,住在苏州那边的画舫上。这么近三年没回家,新婚的妻子就放在家里不闻不问……”
说到这里意味深长的停顿了一下,才接着道:“这口气你咽得下,我们吴家咽不下。吴家好歹是宣城的世家大族,诗书传家的,那时候和他齐家一个商贾之家结亲,也是没有办法,如今……那些事情都过去了,何况你和齐子晟根本就没有圆房,和离于你的名声并无太大的影响,回到了家里,你父亲母亲自然会给你在找一门好亲事……门当户对的。”三太太强调了一句。
然后看着吴苏,再次意味深长的道:“三姐儿,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要想清楚啊,你现在还年轻,难道一辈子就这样守着个空房?你相公那个样子,你一辈子有什么指望?”吴三太太拿出手绢轻轻的在自己的嘴角点了点:“家里人都是为了你好,你想想,能一心为你着想的,除了娘家人,还有谁?该听谁的话,你要心里有数。”
吴苏轻轻的摇了摇头,嘴边也带着轻笑:“夫君既是生意人,出门做生意那是本分,为了家也就是为了侄女,夫君在外面居无定所生活辛苦,侄女在家安详富足,这已经是很对不起夫君了,安能还想抛夫而去?那侄女哪里还有一点人性?”
“侄女已经嫁人,烈女不侍二夫,侄女虽然不敢和烈女贞女比,但好歹的也……也顾忌脸面。侄女知道,娘家的长辈们都是不忍心侄女这样虚耗韶华,才出此下策。但是侄女不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让娘家所有人都蒙羞,娘家还有妹妹没有出嫁,侄女怎么能带累娘家的名声?侄女是一定要从一而终的,求长辈们成全。”
吴三太太看着她半天,才道:“你真真的也是……”下面的话没说出来,是无可救药,还是用心良苦?
亦或者是不识好歹?
吴苏端起茶杯喝茶。
吴三太太盯着她端杯子的手眼神都变了,更加的冷硬,半天没说出来话,过了一会儿才起身道:“既然你如此说,我们倒是也不用枉做坏人了,你就……且在这个婆家呆着吧。”说完了往外走。
吴苏马上起身相送,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嘴里却呐呐的好似很过意不去的说着:“是侄女不识好歹,三婶慢走……”
吴三太太走了。
吴苏松了口气,这才回来,蓝绸和红罗已经将吴三太太喝的茶杯都拿走了。吴苏坐在窗下呆了一会儿,道:“去把紫妮的娘找来。”
红罗跑得快,答应了一声就跑了出去,一会儿带来了一个穿着棕红色对襟褂子的婆子,这婆子叫邵妈妈,是吴苏身边另一个大丫鬟紫妮的亲妈,她们一家子是吴苏的陪房。
紫妮也跟着娘进了屋,邵妈妈给吴苏行礼:“奶奶。”
“你打听出来了没有?吴家除了大姑娘的事情,还有没有别的事情了?”吴苏问道。
邵妈妈忙道:“打听出来了,果然不止大姑娘的事情。大姑娘小产这是一桩,还有另一桩,四爷那边和几个公子在酒楼饮酒,不知道怎么的和另一路的公子打了起来,把其中一位打的严重了,谁知道那位竟然是布政使司家的公子,这不是……吴三太太就着了急……想找大姑爷帮忙,但是大姑爷这一年跟吴家那边冷淡的很,只过年过节大面上来往来往,其他的事情……若是说起来,似乎,一直……”
紫妮听娘后面说的断断续续的,着急的跺脚:“一直什么?娘,您赶紧把话说清楚啊!”
还是蓝绸稳重,忙伸手拉了紫妮一下,摇了摇头。
吴苏却已经听明白了,说来说去,所有的事情关键还是在大姐夫身上,她沉吟了起来。
趁着这个功夫,红罗凑到了紫妮耳边压低了声音道:“大姑爷那边还……有别的心思呢!你叫你娘说清楚……怎么说?”
紫妮一下明白了,脸登时涨的通红,并且马上怒容满面,嘴巴一动一动的,分明的是在骂,那个不要脸的东西!只不过没有出声音。
吴苏沉吟了一会儿,问邵妈妈:“大姐是怎么就又小产了?大姐夫难道又……对她动手了?”大姐嫁到了东宁伯府头一年就怀上了孩子,也是在三个月的时候小产了,那时候说是被大姐夫推了一下……
邵妈妈道:“这一次倒是没说动了手,为什么小产的没打听出来……不过奴婢想,两年前大姑爷对大姑娘动手,那是才成亲,性子都互相的别扭着,谁也不让谁才那样的,现如今都大了……东宁伯府应该也想要子嗣吧?”
☆、第2章 出嫁之事
吴苏在娘家是二房的,母亲是位姨娘,姓苏。二房还有位二太太生的嫡女,叫吴钗,是吴苏的大姐。
吴家就如三太太说的,是世族大家,在宣城立足也有百年了,每代人都有一两个正经考科举入仕的子弟,官职做的最高的是吴苏的曾祖父,做到了礼部尚书,诗书礼仪传家,真真的是这宣城的名门望族。
三年前吴苏是和大姐吴钗是前后脚出嫁的,那时候她们的父亲,二房老爷吴梁瑜在官场上出了点事情,被查出来一桩贪腐案。吴梁瑜三年前是陪都应天的布政司衙门吏房同知,据说是为官员考核的时候收受贿赂,官职不大,收受的贿赂竟然高达数千银之多,当时就给下了狱。
那时候能救吴梁瑜的就只有两家,一个是宣城的勋贵东宁伯爷,一个是宣城首富齐家。
一个有权一个有钱,如果有权的东宁伯爷能帮着走动走动,有钱的齐家拿银子出来帮着打点打点,那么吴梁瑜就能从牢里出来。
当然关键的是,人家两家凭什么给你走动打点?
当时吴家的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年纪都在及笄上下,正在说亲事。二房老爷吴梁瑜事情没闹出来的时候,吴家这个名门望族还是很好的一门结亲的人家,不但是东宁伯府有这个意思,齐家也有这个意思。
于是,吴二太太果断的就用了联姻这一招。二姑娘人家是长房那边的,又已经定了亲事和此事无关,吴二太太自然是管不着。但是他们二房正好有一嫡一庶的大姑娘和三姑娘,而且不用说,自然是她亲生的嫡女大姑娘嫁去东宁伯府,而庶出的吴苏嫁到平常被世家大族还看不起的商贾人家齐家。
只不过顺理成章的事情,当年还闹了一回,东宁伯世子想娶的却是吴苏,吴苏母亲苏姨娘是扬州人,温婉妩媚的美女,吴苏也承袭了她母亲的美貌,出落的盈盈婷婷,水葱一般。世家互相走动的时候,东宁伯世子见过吴苏和吴钗,一定要选吴苏的。
谁知道齐家这边也看中了吴苏,齐家是给长房的嫡长子看媳妇,这位嫡长子齐子晟是一定要吴苏的。
两边较劲,最终嫁给东宁伯爷的到底是嫡女吴钗,庶女吴苏嫁到了商贾齐家。
被两家争这种事情吴苏这个闺门小姐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便是成了亲,因为相公不在家,她谨守规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也一直没听说,还是之后回娘家听到了些谣言,才隐约的知道了一些经过。
出嫁后,她在齐家的日子还算是平静,但是她大姐吴钗的婚后日子却不停的出问题,大事小事的没断,宣城就这么大一点,大户人家谁家出点事几天就能传个遍。
先是成亲三四个月,大姐就小产了,据说是大姐夫和大姐吵架,推了大姐一把。当然这事没有敢肯定的,谁敢说是世子推了世子妃一把,致使世子妃小产了?
之后吴苏回娘家,遇上了大姐吴钗,就总是被冷言冷语的对待,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娘家的下人也在传言,说世子爷当初是想要娶三姑娘的,但是因为三姑娘是庶出,伯爷那边不愿意,大姑娘是沾了嫡出的光了,才能嫁进伯府……
世子和世子妃根本就不和睦,三天两头的吵架,世子对世子妃动手不是一次两次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