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娴猫腰跟在林琬身边,只笑着逗她大侄女,听了林琬的话,回道:“嫂子说得是,不过,我跟薛三商量好了,成亲后不住在公主府,去忠勇将军府陪着老太君去。老太君对我十分好,我喜欢她老人家。”
林琬开心:“为了奖励你,一会儿我哄朝阳让你抱。”
*
王良娣今日受的打击实在大,连是怎么回的自个儿院子都不晓得,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连丫头们来与她说话,她都听得不大清楚。心中堵着一口怨气,她只觉得胸口闷疼得厉害,歪着身子就倒了下去。
墨玉见状,连忙扶着道:“主子,您怎么了?奴婢去给您请个大夫来。”
说着就要往外面去,王良娣却抓住了她,轻声道:“小公子呢?将他抱来。我没什么事情,不必请大夫,只躺会儿子就好了。”
墨玉道:“主子您想见小公子吗?好,奴婢这就将小公子抱来。”
见王良娣这般,墨玉也是吓坏了,自打一年多前出了那件大事后,自家主子就再没开心过。如今王爷打得天下,登基为新帝,世子爷得封太子,原是世子夫人的主子,却只是良娣,要说打击不大才怪呢。
匆匆跑去耳房将小公子抱了来,墨玉道:“主子,奴婢将小公子带来了。”
宗顺揉了揉眼睛,慢慢跑到母亲跟前去,奶声奶气唤道:“娘,您怎么了?您怎么哭了?是谁欺负你了……儿子一定替你讨回公道。”
王氏抬手擦了擦眼睛,只将儿子抱在怀中,紧紧的,生怕有人会将儿子抢走一般。
“宗顺,娘身边只有你了,就只有你了。”才说了两句,王氏只觉得怨愤委屈,又忍不住流了泪来,也将儿子抱得更紧,哽咽道,“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你爹爹,可是你爹爹生气了,他不要为娘了,你爹爹他也不帮着为娘了。”
宗顺倒是懂事乖巧得很,一边伸手替母亲擦泪,一边劝道:“娘,爹爹是出去打仗了,才不是不要娘了呢。娘别哭,宗顺陪着您,宗顺永远都陪着娘。”
“好,不哭,娘不哭。”王氏又抱了会儿儿子,静下心来想了想,对墨玉道,“将公子抱回去吧,天色晚了,让小桃她们几个赶紧伺候公子歇下。”又说,“此番要进京去了,太后娘娘发了话,说是你们愿意跟着进京的就跟着去,不愿意进京只想留在这里的,也不强求,到时候会将卖身契还给你们,还你们自由。”
墨玉忙跪下道:“主子待奴婢跟绿翡不薄,奴婢与绿翡是不会离开主子的。”
绿翡也跪下道:“奴婢早没了家人,如今只想好生伺候在主子左右,也希望能够继续照顾着小公子,请主子不要赶奴婢走。”
王氏倒是有些感动,立即一手一个,将两个大丫头扶起来。
“你们是我的陪嫁丫头,便是没了亲人,还了你们自由身后,念着这么些年的情分上,我也是会给你们一笔银子做嫁妆的。”王氏坐了回去,又道,“我此番情境与往日不同,就算进了京去,往后在东宫,怕是也得瞧着人脸色过活。将我贬为良娣,这会儿子,咱们的太子爷怕是在竭力物色太子妃人选呢。”
墨玉道:“主子您快些别说丧气话了,此番事情都没有弄清楚呢,可别冤枉了太子爷。”她劝慰着道,“当初那件事情,是太后娘娘发了话的,跟太子爷无关。主子您有什么话,还是得进京了问一问太子爷的好。”
绿翡也道:“是啊,主子您育有小公子,又与太子爷做了那么些年夫妻了。再说,太子爷对主子您的感情,奴婢们都是瞧在眼里的,发生那件事情后,太子爷便忙着去打仗了,连好生与主子您说几句话的功夫都没有。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想来太子爷心中的气也消了,只封主子您为良娣,不过是因着孝道不能违背太后老人家的意思罢了,不一定是太子本意。说不定,这也只是权宜之计,待得主子进宫,表现好些,再请封主子为太子妃,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主子,您若是自暴自弃了,岂不是叫小人得志。”
王氏心中一番思忖,觉得这两个丫头说得也有些道理,便道:“好了,先将小公子抱下去,让小桃哄着睡吧。”
宗顺很乖,知道母亲有话与墨玉跟绿翡说,他自己蹭了下去。
“娘,我可以自己回房间去,不用墨玉姐姐送我。”说罢,他背着小手,跨着小步子就往门外面去。墨玉哪里敢,连忙跟了上去,将小人家送回去安顿好了后,才将又折了回来,只立在一边低头听主子吩咐。
王氏让两个丫头都坐下,又道:“倒也是,想当初太子爷生我的气,倒不一定是因为我耍了计谋算计薛三爷。他气的不过是,我耍的手段不够高明,又是计谋败露了,所以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不得不以退为进。”
想通这一点,王氏心情倒是好受一些,想着,只要不是太子爷嫌弃了她就好。
墨玉笑着道:“主子,您想通了就好,可千万不能与太子爷离了心。”又说,“如今眼瞧着就要进京去了,京城离这北境之地远得很,主子您又是东宫娘娘,往后怕是轻易回不得。如今太原那边又闹着分家,太太跟爷也不晓得过得咋样,还有姝姑娘。”
王氏静静坐在一边,尽量敛住心神沉住气,片刻后道:“明儿一早我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然后请太后准许我回一趟娘家,之后的事情,咱们回去再说。”
☆、138|138
第179章
第二日一早,外边天才将灰蒙蒙亮,小朝阳就醒了。她以往都是伴在母亲身边睡的,明明昨儿晚上临闭眼之前,还是躺在母亲怀里的呢,怎生这会子醒了却不是在母亲房间里,而是在一间陌生的小房间了?
朝阳睡得迷迷糊糊的,一双小手使劲够来够去的,也没有够到那香软的身子。
她心一拎,立即连滚带爬地爬将起来,呆呆怔愣了会儿子,而后嚎啕大哭起来。
睡在一边的奶娘朱嫂子听见哭声,连忙爬起来,穿了鞋袜就坐到小朝阳床边去,轻声哄着道:“姑娘,可是饿着了?乳母喂你奶水吃可好?”一边哄着,一边已经在解衣裳,准备喂奶。
小朝阳才不理她,一边使劲哭,一边小手乱挥,嘴里咿咿呀呀的,却蹦不出一个字来。
画堂闻着哭声推门进来,一把将小朝阳抱进怀里,颠着哄,一边问朱嫂子道:“姑娘怎么了?怎生一大清早的就哭?还从没见姑娘哭得这样伤心过呢,她昨儿玩得可是很开心的。”见怎么哄劝,姑娘就是不听,只一直哭,画堂急得跺脚。
奶娘朱嫂子忙道:“我也不晓得怎么回事,自己个儿也是叫姑娘的哭声给吓醒的。原以为是姑娘饿了,我给她喂奶,可她不肯吃,还挠我。”顿了顿,又道,“姑娘以往都是王妃娘娘陪着睡觉的,以前睁眼就能瞧见娘娘,是不是今儿没有瞧见,所以哭了?”
画堂在小屋子中来回踱步,一边颠着小人家,一边道:“那也没有办法啊,你是经过事的人,又不是不晓得,这王爷回来了。”说起这个,画堂粉面羞红,不禁又想起昨儿晚上来,王爷跟王妃可真能闹腾,到了四更天才歇下的,此番肯定睡得正香呢。
那奶娘没再言语,可听姑娘拼命扯着嗓子哭,也心疼。
“画堂姑娘,不管如何,还是抱着姑娘去王妃那里吧。”奶娘道,“一直让姑娘这般哭,可不是个事儿,回头嗓子哭得哑了怎么是好?王爷王妃再累,可姑娘总归不一样,此番怕是只有王妃娘娘能够哄得住姑娘了。”
“你说得也是。”画堂应一声,连忙扯了朝阳的小衣裳来给她套上,然后抱着往正屋去,才将走到门口,迎面撞上韶光。
韶光道:“姐姐,姑娘这是怎么了?我这边都听得见了,王妃吩咐我来抱姑娘过去呢。”一边说着,一边赶紧从画堂怀中抱过朝阳,又道,“王爷跟王妃都醒了,说让姐姐去摆早饭,那我抱着姑娘进去了。”
小朝阳闻得熟悉的香味,进了熟悉的房间后,忽然就不哭了。她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睁得圆溜溜的,目光寻到了自己娘亲,立即小嘴一撇,又委屈得呜咽起来,然后一双小短手使劲朝自己母亲那里够去。
赵邕见到了闺女,抬手就想抱,哪里知闺女不要他,只拼命往她母亲那里钻。
林琬将小可怜抱进怀里,轻轻摇了摇哄了哄,见她渐渐乖巧安静下来,才在她嫩嫩的小脸上亲一口,又用帕子给她擦脸。闺女依赖自己,林琬知道,以前丈夫在外打仗的时候,都是母女俩睡一张床的。
反正太后娘娘体恤她们母女,林琬又贪懒,索性常常陪着闺女一起缩在被窝里。
昨儿丈夫回来,小夫妻俩自当你侬我侬温存一番,直到了四更天,想着怕是闺女早睡得香香了,就没有抱回来。谁知道,这丫头今儿醒得这般早,醒了就哭,此番哭得跟个泪人儿似的,想想都叫人心疼。
见闺女哭够了,然后小嘴一直朝自己胸前凑,林琬便解了里衣喂奶。
小朝阳圆乎乎的小身子缩在母亲怀里,一双小手拽着母亲衣裳,眼睛半闭着,嘴巴拼命抽吸,吃得可香了。林琬见闺女又乖巧起来,只觉得心中又软又甜,将个香软的小身子搂在怀里,唱起曲儿来。
赵邕歪身躺在一边,单手撑着脑袋,黑眸闪烁着亮光。
“琬琬,我这辈子没有旁的追求了,只要能够日日陪在你跟闺女身边,这过的就是赛神仙的日子。”赵邕身子朝妻子凑近一些,抬手握住她软软的腰肢,笑望着小朝阳,“你瞧咱闺女,像个小猪猡似的。”
林琬扭了下身子,不叫他碰,嗔道:“你说的话,我才不信呢,少说这样的话骗我跟闺女。”瞥了丈夫一眼,见他眼睛不老实,一直盯着不该看的地方看,林琬脸红了一下,然后侧着身子往里边坐了些,只回头又道,“如今虽则父皇登基为帝了,可我知道,天下不服气的人多得是。旁的民间起义军就不说了,单是其他三王,就一直在闹。你不打仗,你不出去打仗父皇能够同意吗?”
见妻子说着话,似乎是要哭起来似的,赵邕连忙凑过去,长臂揽住了她。
“你别噘嘴啊,你瞧你,快别哭。”赵邕倒是觉得好笑,如今妻子都生了闺女了,还是爱哭,连忙抬手轻轻给她擦眼泪,温声哄着道,“如今大哥是太子,不论兄弟情义如何,他既入主东宫,自当心中有一番计较。便是父皇钦点我出征,怕是大哥也不一定会愿意。你以为我是说那些话骗你的吗?傻丫头。”
“你才傻!”林琬瞪他一眼,立即回嘴道,“太子生长在北境之地,就算私交甚好的,总也不能在京城吧?再说了,明面上是说中山王禅位,其实真正情况如何,那些朝臣就不晓得吗?想来你们父子,也未必能够安抚臣心吧?”
赵邕见妻子小嘴说得啪啪的,偏生字字珠玑,只笑着抬手捏了她脸。
“这样的话,往后只在我跟前说说罢了,兀自议论朝政,你胆子倒是大。”赵邕搂着妻子,顺便逗着闺女,又说,“如今一个屋檐下住着,便是在咱们院子,也隔墙有耳。等进了京去,住进晋王府了,你想说什么都行。”
“懒得搭理你。”林琬扭了下身子,只低下头去,见闺女吃饱了,她则拉上衣裳,然后将闺女抱在跟前,又对丈夫道,“我又不是傻子,自当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了,才不要你教训我。”
小朝阳吃饱喝足,爹在娘也在,她则舒服地躺着,又睡了去。
赵邕拉了被子来给闺女盖好,顺势在妻子脸颊上亲一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林琬不愿意搭理他,只鼓着腮帮子生气道:“我可是听娴儿说了,如今的晋王殿下在京城吃香得很呢,随便逮着个官儿,都愿意将女儿送到晋王府里当侧妃。”说罢,狠狠瞪着丈夫,咬牙道,“以后你有了侧妃,哪里还会记得我跟闺女啊?大英雄。”
“娴儿这丫头,尽胡说。”赵邕哼一声,又搂住妻子道,“你以为你男人是什么人?谁想嫁都能嫁的吗?也就只有你,才有资格做我的妻子。”说着又亲一口,然后大手轻轻按在她胸前,低沉着嗓子道,“只你一个,就够了。”
“你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的。”林琬扭着身子不叫他碰,只瞪他道,“娴儿哪里胡说了,她告诉我,说是父皇有意向给你选侧妃呢。什么李尚书的孙女,高侍郎的千金,甚至主意都打到周姐姐头上去了!”
说起这个,林琬就觉得生气,抬手就狠狠在丈夫腰上捏了一把。
“你敢打周姐姐的主意,我就让闺女不理你。”说着,只觉得不解气,林琬抬手又在他腰上拧了一把,继续瞪他,“记住了没有?”
大清早的,娇妻在怀,赵邕本来就很难把持得住。此番妻子又惹火,他只觉得自己想克制都克制不住了,只笑着凑过去,一边亲吻一边上下其手,哄着道:“你生气吃醋,是好事儿,说明你在乎我。不过,也不能平白冤枉了我。”到底顾及着闺女还在,赵邕不敢出阁,只亲了亲抱了抱解了馋,才又道,“琬琬,怕是太子在打周大姑娘主意。”
*
王良娣早早便起了床,然后去了儿子住的耳房,亲手帮儿子穿衣裳。
天色还早,外面天呈黛青色,遥远天际还挂着几颗星子。
宗顺抬手揉了揉眼睛,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见今儿帮自己穿衣裳的是自己娘亲,忙笑着抱住王良娣。
“娘,今儿好早啊,这就要去给老祖宗请安吗?”宗顺乖巧地坐着,任由自己母亲帮自己穿衣,仰着小脑袋道,“娘,老祖宗说了,不必赶早请安的。”
王良娣吸了下鼻子,艰难地挤出笑意来道:“宗顺,马上就要进京了,往后怕是再难回得来,今儿母亲带你去外祖母家。”又温柔笑着道,“宗顺,你外祖父去得早,如今你外祖母年岁也大了,咱们带着外祖母一道进京好不好?”
“好啊。”宗顺开心起来,站在床上,拍着手道,“还有阿姝小姨,带着她们一起进京去。娘,阿姝小姨怎么没有再来咱们家了?我都好久没有瞧见她了。娘,您怎么哭了?是儿子说错话了吗?”
“宗顺没有说错话,是母亲做错了事情。”王良娣竭力忍住泪意,帮儿子穿好衣裳后,抱着他,亲了亲道,“母亲虽然做错了事情,一时间惹你父亲生气了,不过,咱们进了京后好好表现,你父亲一定会原谅母亲的。好了,母亲也不与你说这些,咱们走吧。宗顺乖,母亲不会叫你跌了身份,母亲会护着你。”
☆、139|139
第180章
王良娣一大早就带着儿子去给庄太后请安,而后说了想在出发进京前先带着宗顺回趟娘家探望老母的事情。庄太后心想,虽则这王氏之前做错过事情,但是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而这一年多以来,她在府中行事尚算低调,平日又只好生带着宗顺,再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就算犯过错,可她到底是宗顺的母亲,便是看在宗顺面子上,也得偏疼几分。
再者,依着孝道,临行前回娘家探望一遭,也是应该的。便跟晋王赵邕说了延后几日再行进京,而后准了王氏。
庄太后让她起来不必跪着行礼了,又朝宗顺招手,将个大胖重孙抱到怀里去。
“这一来一回,怕是得有几日功夫,得好几天不见,□□母会想小宗顺的。”庄太后紧紧抱着大胖重孙,乐呵呵逗着他玩儿,又叮嘱道,“□□母会亲自派几个嬷嬷跟着,一路上照顾,你要听话,不许调皮,知道吗?探望了你外祖母,替我老婆子问声好,然后早些回来,可好?”
宗顺很乖,小短手也紧紧攀住庄太后脖子,懂事地点头道:“我也会想□□母的。□□母放心,宗顺会乖乖听话的,也会早些回来。”
“真乖。”庄太后抬手捏了捏宗顺脸蛋,而后对一旁侍候着的桂嬷嬷道,“你将小公子抱着,一路上要寸步不离,直到进了王家的大门,知道吗?”
桂嬷嬷连忙应道:“请太后娘娘放心,老奴心中记着了。”
庄太后冲桂嬷嬷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下位的赵邕身上,面上笑容更和蔼了些。
“子都,明着暗着,也多派些人护送,务必要周全。”庄太后道。
赵邕忙站起身子来,朝上位处弯腰抱拳说:“请皇祖母放心,子都明白,子都这就吩咐下去。”说罢,便朝庄太后深深行了一礼,而后退了出去。
林琬抱着闺女,见闺女眼睛一直盯着小宗顺瞧,林琬哄着女儿说:“小朝朝别担心,你宗顺哥哥很快就会回来的。”又亲了亲闺女的脸,换了个姿势抱着,小朝阳倒是也乖,缩在母亲怀里,打着哈欠,渐渐闭上眼睛睡了去。
太原离仪州有两日的车程,王氏母子一行人是第三天傍晚到的王家,下了马车站在王家家门前,看着门庭清冷,正门两边都长了草来,王氏不由心酸起来。想她小的时候,当年祖父还在,哪里是如今这般光景。
后来祖父去了,家中叔伯又无人在朝为官,门庭便渐渐冷清下来。老太太去了之后,家里的叔叔们更是闹着分家,成日为着一点家财吵得鸡飞狗跳,都不怕街坊邻居们笑话。到了如今,怕是家中能卖的东西都卖了吧,只剩了这一座府邸,也不晓得房契地契还在不在。
越想越觉得心酸,王氏倒是没再多想,只抱着宗顺进门去。
王大太太黎氏听说闺女回来了,连忙丢下手中针线活计,只由一个小丫头搀扶着,踉踉跄跄往外面走来。她岁数大了,近些年又因着家中这些琐碎的事情劳神过度,整个人憔悴得很。明明还没到五十岁的年纪,瞧着愣是多了十岁,两鬓也都花白了。
她是长房长媳,两位老人不在了,自己个儿夫君也不在了,凡事都得她操心。
王氏见母亲比起年前越发苍老许多,不由心痛得大哭起来,一把抱住自己母亲道:“娘,女儿不孝,女儿回来探望您了。”自己哭了会儿子,又连忙将儿子抱过了,递到母亲跟前去,“宗顺,快唤外祖母。”
“外祖母。”宗顺脆声唤了黎氏一声,清俊的小脸上满是笑容,“外祖母,宗顺可想您了,早就想着来探望您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