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庄太后听后,稍稍沉思片刻,虽则担心,但是只要想到子都并非真的病重不治,心情还是稍微好了些。只不过,子都这也是太不爱惜自己个儿身子了,身上余毒未清,不好好留在京都养病,竟然跑去那么远的地方,去受那份罪。
“你也是,也不劝劝他,由着他胡闹。”庄太后道,“待他回来,看皇祖母不好好教训他。这事情,还有谁知道?”
林琬道:“此番想来,驸马爷也是知晓的了。”
见事已至此,庄太后就算再担心什么,也是无济于事,只能沉沉叹息一声。
“既如此,那哀家便陪着你们,好好演这一出戏。只希望啊,哀家那宝贝孙儿跟孙女婿,能够平安归来,还有大燕数万将士,都能够好好的。”说到最后,庄太后的声音越发低了下去,缓缓伸出手来,轻轻握住林琬的手,“倒是辛苦你这孩子了,你们小夫妻俩,聚少离多,没有过过多少安心日子。”
“有皇祖母心疼,孙媳就很满意了。”林琬的确是觉得委屈,可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若是国未定,家便不安,所以,心中对丈夫虽则颇为抱怨,也希望他能够如旁的夫君一样,日日守护在自己身边,可终究知道,他是与旁人不一样的。
大燕不能没有晋王,前世如此,今生亦是如此……
如今外敌猖獗,父子兄弟能够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待得中原真正一统的时候,不晓得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了。想必到时候,还有一场更为艰难的战争在等着,而那一场战争,将会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血腥残暴。
毕竟,骨肉亲情,血浓于水,谁又真正下得手去。
元盛三年暮春,平西大军一路往西,迎战西疆王。与此同时,京都传出消息,说是晋王病卧床榻,不治。同年秋,平西大军与西疆王战于平关谷,两军对垒,三天三夜,左前锋齐鲁将军败,八千大军,下落不明。
同年十一月,平西大军战败于余家村,平西元帅薛平身负重伤。一度平西大军军心不稳,大大小小数百场战争,连连战败,节节后退,最后退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的青峰岭。
西疆王早已杀红了眼,一心想要趁胜追击,生擒大燕平西元帅,而对谋臣之言置若罔闻。
元帅四年夏末,西疆王御驾亲征,亲率大军八万,围堵青峰岭。
西疆国气焰强盛,而平西军势气锐减,就在两军势力悬殊之时,却突然传出消息,西疆王与南疆王两位王爷为平西大军所生擒。平西元帅薛平,也瞬间伤势痊愈,只将两位王爷捆绑在城楼之上,成功扭转了两军局势。
而在敌军军心正乱之际,从四面八方杀出无数□□将士来,只将西疆国与南疆过八万大军团团围住。而领兵杀出来的中原大将,正是早在一年前便传出已经病重不醒的晋王,晋王殿下亲自领兵征战,更是鼓舞军心,杀得敌军措手不及。
最终,西疆王与南疆王不愿族人被灭尽,跪求晋王殿下与平西元帅饶恕。
元盛四年秋,好消息传入京都,平西大军胜,生擒两位外族王爷。
与此同时,晋王出现在西疆边境的消息,也紧随传入京都。上京城百姓听说此场战役乃是因为晋王殿下才扭转乾坤,知道晋王殿下并未病重不醒后,欢欣鼓舞,举国臣民同庆,倒是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许多。
而消息传入正阳宫后,曹皇后闻言大惊,立即命人去唤太子赵庭。
太子赵庭于东宫内才将与一众东宫庶臣谈完此事,便得皇后召见,晋王突然出现在西镜这一消息,对太子来说,实在是致命一击。甚至得知消息已经过去数个时辰了,他还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晋王何故要装病?
赵庭并非愚钝,几番揣测,并猜度出此乃战术。
直到此刻,赵庭虽则心内诸多担忧,但是也是着实松了口气。两位外族王为平西大军活擒进京,想来是可以震慑四海蛮夷的,怕是往后再有人想举兵中原,也是不敢轻易挥兵进攻。至此,他们父子兄弟的江山,算是坐得稳稳当当了。
赵庭换了身衣裳,便去了正阳宫,曹皇后见太子到了此刻仍旧面不改色不知道着急,不由道:“庭儿,这都是什么时候了,你倒是好,一点不晓得着急。你可知道,上次晋王大败三王立功,陛下对他已经是封无可封了,如今又助平西大军活擒两位外族王爷入京谢罪,你可晓得,晋王此刻在朝中地位!”
“孩儿知道。”赵庭蹙眉,又说,“不过,与此相比起来,孩儿倒是对晋王能够莫名出现在西疆更为困惑。既然能够做到如此天衣无缝,想来不是晋王夫妻能够一手遮天的事情,怕是父皇一早就知道此事。父皇知道,却未有与儿臣说,怕是……”
“你也知道急了?”曹皇后端端坐着,气得面目狰狞起来,“若是此事真是陛下背后操纵,却为何不与你说?你是太子,是大燕储君,既是储君,国内大小事情都该是知晓才对。而这件事情,陛下却越了你只与晋王商议,想来是如今陛下器重你比器重晋王多。”
见太子并未言语,又见他微垂着脑袋面色颇为凝重,想着,到了如今,自己的话,他怕是才渐渐听得进去。可是又有何用?左右晋王已经是战功赫赫,封无可封,若是再行封赏的话,就只能让他当太子了。
“天色晚了,我听说,太子妃有了身孕,你该是回去多多陪着去。”曹皇后叹息道,“你也放心,只要有母后在,你的位置,母后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动摇。”
*
安排好将士扎好帐篷后,便有人送了京都的信件来,赵邕见是妻子的信件,急忙拆开看,而后面上渐渐浮现出笑意来。已经两岁多的骄阳跟慎行早就会唤爹爹了,而已经过了四周岁的朝阳,不但个头长高了许多,如今还敢一个人骑在马上。
孩子们都很好,自己也很好,望君勿忧,只盼君能够早日归来。
将妻子的信反复读了数遍,赵邕才舍得收起来,外头薛平撩开厚重的帘子,大阔步走了进来道:“军中有奸细,方才欲要放两位外族王离开,好在叫高将军给抓住了。对了子都,你要寻的兄妹二人已经寻得,林晖废了双腿,林玥毁了容貌,两人见大势已去,想要咬舌自尽,已经被救下,此二人作恶多端,怎么处置,就看你的了。”
赵邕抬眸望了薛平一眼,继而思忖道:“带进京去,任父皇处置。”
薛平点头,继而又笑着说:“瞧你面色不错,晋王妃来信了?信上都说了什么,有没有提到贵阳?”
赵邕笑道:“琬琬写给我的信,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怎生会提娴儿?”又上下打量薛平,想着,怕是娴儿还在生这驸马爷的气,赵邕抬手摸了摸鼻子,笑容渐渐更深了些,“怎么,都一年半过去了,娴儿那丫头,还在跟你置气?”
薛平倒是不隐瞒,只实话道:“一年多来,我给她写了无数信件,她倒是好,似是并不挂念我,一封回信都没有。”说到此处,只觉得心酸难受,凄凉笑了一声,又说,“朝阳郡主此番该是有四岁了,也不晓得变成什么模样了,还怪想念的。”
见旁人打自己闺女主意,赵邕不高兴了,面色渐渐冷了些。
“这么喜欢闺女,自己跟公主生去,往后可少见朝阳。”赵邕不太高兴,不自觉抬手摸了摸自己脸,又问薛平,“如今这脸,可瞧得习惯?真怕此番回去,朝阳姐弟三人,见我如此,会吓到。”
薛平睇了赵邕一眼道:“在外征战沙场一年半,冷风吹,烈日晒,谁能好到哪里去?我与你相比,并好不得多少,殿下且安心。”
听薛平这般说,赵邕本能上下打量薛平一番,然后悄悄摸出腰间系着的一枚小铜镜来,侧过身子迎着灯光照了照。又跟薛平比了比,想着,他说的的确没错。
待得平西大军抵达上京城脚下的时候,已经是元盛四年年底,京城里已经有了浓厚的年味儿。
又要过年了,如今林琬处理起这些事情来,得心应手得很。
朝阳已经四岁多了,如今不但能够带着弟弟妹妹玩儿,还能够帮着母亲做事儿。虽则还是小孩子,可是朝阳已经懂很多了,当得知自己父王病已经好了,并且很快就能够见到父王后,朝阳明显每天更开心了。
这日晌午,外头扑朔朔下了好大的一场雪,朝阳由嬷嬷牵着手进来。
骄阳跟慎行已经呆在身边了,两人见到姐姐来了,都摇摇晃晃地蹦跶到姐姐跟前去。
朝阳一手牵着一个,外头对他们说:“你们可知道,咱们父王又打了胜仗,立了大功呢。方才我进宫去给太奶奶请安,从太奶奶那里得知的消息,父王已经要到城门口了。骄阳,慎行,一会儿父王回家来了,你们可要懂事,都要父王抱,父王就会开心。”
“姐姐姐姐,我最听你的话了,我一定会哄父王开心的。”慎行裹着锦袍,眼巴巴黏着自己姐姐。
“骄阳,你呢?”朝阳转头又问妹妹。
骄阳爱吃,却又懒得很,整个人瞧着就胖了些,她走起路来左摇右晃的。
“父王会给我带好吃的回家吗?”她轻轻咬着粉嫩的嘴唇,肉乎乎的短胳膊紧紧抱住姐姐的手,问得极为认真,“我想吃烤羊肉了。”
☆、221|大结局倒计时
第262章
朝阳见妹妹圆溜溜胖乎乎的,小脸肉肉的,小手软软的,偏生又乖巧又懂事,平时鲜少说话,总爱黏糊在娘亲身边,朝阳只觉得妹妹可爱得很,抱了抱她说:“父王最疼爱我们了,骄阳想要什么,只管与父王说,哪怕是天上的月亮星星,父王也会给你摘来。”
说罢,牵着一双弟妹的手往自己母亲那里去,朝阳笑得明媚又阳光。
“娘,您瞧,骄阳又馋嘴了。”
骄阳有些羞涩地笑起来,只一个劲往自己姐姐身后躲,林琬将小闺女抱进怀里来。
“不是才将吃过饭么,怎么又馋嘴了?”林琬抱着骄阳,用手轻轻捏了捏她嫩滑圆润的小脸,但见骄阳只一个劲往自己怀里躲来,腼腆得很,林琬道,“那骄阳答应娘,一会儿跟着哥哥姐姐玩儿,不许只呆着不动,娘晚上就让大厨房给你做羊肉。”
“跟哥哥姐姐玩儿,骄阳乖的。”骄阳大眼睛水汪汪黑溜溜的,一直盯着自己母亲,然后将手指塞进嘴巴里去,吮吸着,“娘,姐姐说爹爹要回家来了。”
“是啊,骄阳开不开心?”林琬心中着实快慰。
骄阳愣愣的,然后轻轻点头:“开心,我想爹爹,人家都有爹爹。平安哥哥总有爹爹陪着,宗顺哥哥也有太子伯伯,周家哥哥也有爹爹,就是我没有……”她委屈地揉了揉眼睛,大眼睛眨巴了一下,就哭了。
“好了,妹妹,不要哭。”朝阳蹲在一边,轻轻拉着妹妹小手,努力逗她开心。
外头画堂疾步匆匆走了进来道:“王妃娘娘,王爷已经到大门口了。”
“这么快……”林琬应一声,随即抱着骄阳,外面路上湿滑,便让嬷嬷抱着朝阳跟慎行,便迎了出去。
赵邕步子飞快,已经进了内院来,远远瞧见妻子跟三个孩子,他脚下步子更快了些。
父亲离开的时候,朝阳早就懂事了,此番也是最开心的一个。瞧见父王回来了,蹭着身子从嬷嬷身上爬下来,然后跑着迎过去道:“父王,我可等到你回家来了。”她脚下没注意,险些摔倒,好在赵邕手快,一把将闺女拎了起来。
已经很久没有瞧见宝贝闺女了,赵邕望着眼前的小女孩,见她长高了长大了,简直激动得想流泪。
“父王不认识我了吗?我是朝阳郡主,您的女儿赵谨言。”朝阳歪着脑袋,笑眯眯的。
“认识,父王当然认识朝阳。”赵邕紧紧抱着闺女,稳步朝妻子走来,黑眸定在妻子脸上,见她似是又瘦了些许,他心疼得蹙起眉心,抬起长满了老茧的手来,轻轻抚上妻子的脸,“琬琬,我回来了。”
“我知道你回来了。”林琬睇了他一眼,心里是激动开心的,面上却并不表现出来,只抱着骄阳凑过去,“骄阳,你也要爹爹抱抱,好不好?”
赵邕望着小闺女,见她小脸儿圆乎乎的,整个人瞧起来团子似的,直接手臂就伸了去。
“骄阳,叫我一声爹。”赵邕想将小闺女也抱住,又怕自己吓着她,只将手半抬着搁置在空中,满眼的期待。
骄阳望着眼前这个陌生男子,犹豫了一下,才慢慢伸出手去。
“爹爹抱我……”
赵邕笑起来,直接将两个闺女都稳稳抱在怀中,而后目光望向儿子。
林琬从嬷嬷手里将儿子接过来,对丈夫道:“这外边冷,咱们屋里说话去吧,孩子们等你可都等得急了。”一边拉了拉丈夫衣袖,一边与他并肩往前走去,“给你备了热汤跟吃食,一会儿用些,先好好睡一觉。骄阳说,想吃烤羊肉了,咱们晚上就吃烤羊肉。”
“好吃……”说起吃的,骄阳就十分开心,小圆脸上现出腼腆笑意。
赵邕见小女儿憨憨的,也乖巧得很,便用下巴去蹭她白嫩的小脸儿。
骄阳一边笑,一边躲让,又怕自己掉下去,短胖的一双小手紧紧攀住父亲脖子。
赵邕暂且先用了些饭,又沐了热浴汤,先歇下了,到了晚间外头天色暗下来,才将醒来。休息了几个时辰,倒是精神好得多,走到外间,见三个小家伙只一直围着他们母亲转,赵邕大步走了去,就近抱起了骄阳。
骄阳跟爹爹不熟,还有心不好意思,朝阳则自己跑来,主动往爹爹怀里挤。
“手伸出来,我瞧瞧。”林琬挑眉望了丈夫一眼,然后指腹搭在他脉上。
“一直都有按时吃你给我带的药,自己也觉得,身子好了不少。”赵邕笑望着妻子,黑眸里攒着亮亮的星子,主动靠了过去。
林琬笑着推他说:“我现在忙着呢,你陪着孩子们玩,一会儿摆了晚膳,你闺女要吃羊肉,你抱着她陪她一起吃。”又摸了摸骄阳脑袋,“骄阳,往后便黏着你父王,跟着她,你想吃什么肉都有。”
“好……以后都跟着父王。”骄阳开心地晃了起来。
*
此番虽则驸马爷薛平为征西大军的元帅,但是晋王在这次战役中,也是立得大功。泰帝对薛平进行封赏,却是不好再对赵邕行封。上次平三王一战,因为不好再加封晋王,泰帝赵乾是封了晋王府嫡长女赵谨言为郡主。
如今也有臣子提议封晋王嫡长子跟嫡次女为世子爷与郡主,也有大臣极力反对,晋王府的几位小主,受封爵位,那是迟早的事情,此等封赏等于是没有封赏。赵乾何尝不知道?只是,若是再对晋王行赏的话,就只能让他当太子了。
这个念头一冒上来,赵乾浓眉蹙了蹙,心中也是颇为烦躁。
太子没有大过,不但如此,太子于京辅助政事一应也都处理得很好。若不是储君轻易不得出征,让太子带兵打仗,就算比不得晋王,也未必没有这个能力。再说,如今瞧着朝中局势,虽则未有人明目张胆地与结党营私,但是也有大臣暗中是支持晋王的。
若真如此的话,外患解决了,倒是带来了内忧。
赵乾于勤政殿内来回踱步,一时间,也是未能想出个好的法子来。
“陛下,皇后娘娘来了。”一个小太君静悄悄立在一侧,弯腰搭着拂尘。
赵乾稍稍一滞,继而坐了回去,只淡声道:“让皇后进来。”
曹皇后一身华丽宫装,面上笑意盈盈的,只莲步朝赵乾走近,弯腰行了一礼,而后起身道:“陛下,臣妾晓得您近日政务繁忙,便命御膳房做了您平素爱吃的汤羹,您也尝一尝。”说罢,从跟随宫女手举着的托盘上端过汤羹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