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邕道:“绯儿也在,方才都跟你堂嫂在说什么呢?”他望了妻子一眼。
赵绯羞羞答答的,也不说话,林琬笑着道:“绯儿也大了,有十六岁了,想着该是说亲的时候了。现在可以相看着先定下来,待得一年孝期满了,就可以办婚事了。打算过几日,我亲自去一趟明王府,找明王殿下跟王妃说说。”
“嗯……”赵邕点了点头,忽而想起自己那小舅子来,故而望向妻子道,“琬琬,不晓得晁哥儿说亲了没有,自打几年前去了北疆,好似一年也就回来一回。他也有十八岁了吧?该是定下亲事的时候了,就算想留在北疆,也不能不娶媳妇。”
林琬暗中怪丈夫不会说话,悄悄望了赵绯一眼,见小丫头一张俏脸红扑扑的,轻轻笑了笑,然后朝远处招手道:“朝阳骄阳,你们过来。”
朝阳跟骄阳正忙得开心,听得母亲唤她们,朝阳牵着骄阳的手摇晃着跑了来。
见两个女儿活像两个小疯子,玩得满头是汗,林琬连忙抽出帕子给她们擦了擦。
“天气还见冷着,差不多就行了,可别太疯。”说罢,望了赵绯一眼,又对朝阳道,“朝阳,母亲与你爹爹有话说,你陪着绯儿姑姑玩好不好?绯儿姑姑喜静,你别乱跑,还有骄阳也是,你们都歇一歇。”
骄阳本来就懒,听得母亲这么一说,索性就不走了,只抱住母亲腿。
朝阳笑话妹妹道:“妹妹就是懒,方才若不是我拉着她,她肯定只愿意呆在一边坐着。”说罢,就去抱她胖乎乎软乎乎的小身子,“骄阳,你要是再犯懒,姐姐以后都不理你了。娘都说了,叫我们陪着绯儿姑姑,你不能不听话。”
赵绯最喜欢骄阳,弯腰笑着道:“骄阳陪姑姑好不好?”
骄阳皱着团子脸,望了望自己娘亲,又望了望赵绯,然后朝她扑过去。
“姑姑抱我……”
赵绯笑着将骄阳抱起来,骄阳垂着脑袋看姐姐,咧着小嘴道:“姐姐,姑姑愿意抱我呢,我拉着你的手。”
朝阳嗔道:“你就是懒,我才不要你牵着呢。”
说罢,朝阳自己转头就跑着追蝴蝶去了,赵绯朝着晋王夫妻弯了弯腰,也抱着骄阳去了。
“朝阳打小体力就好,不到一岁就喜欢让人牵着她的手,带着她走路。”赵邕望着闺女欢快的身影,嘴角不自觉往上翘了翘,揽着妻子肩头一并坐下后道,“绯儿的亲事,晁哥儿的亲事,一会儿再说,我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说。”
林琬见丈夫表情颇为严肃的样子,忽然有些紧张起来,近来事情发生的实在是太多。
“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
赵邕点头:“太子似乎在查周大姑娘跟中山郡王的事情,已经查到江南去了,江南如今算是太子的地盘,在那里查出两个人的身份来,不是难事。”说到这里,赵邕浓眉深蹙,“看来,他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那你打算如何做?”林琬紧张道,“这是欺君之罪,若是真让太子给抓住了把柄,牵连到的人很多。”
赵邕道:“为今之计,想来也是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将计就计。如今父皇病重,朝中虽则不少臣子有心拥立我为新主,但是太子毕竟没有大过。不但没有大过,于京都内协助父皇处理朝政之事也是尽心尽力,父皇没有理由废了太子。只要太子一直稳稳保住储君之位,将来必然登基为帝,而我就算想废了他自己坐上那个位置,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乃是谋逆。所以……”
“所以子都是想,趁着这次机会,将计就计,给太子设一个圈套让他往里钻?”林琬忽然眸光亮了起来,面上也露出笑意道,“这倒是个好法子,只不过,此事得从长计议才行,务必要万无一失。”
“这事情,你不必操心了。”赵邕手臂稍稍用了力,拉妻子靠在自己肩膀上,“琬琬,如今放在你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斗败了,说不定我们下半辈子过着的都是被幽禁的生活,更甚者,我们谁都活不了。要么,是成功了,你我携手坐上那个位置,到时候,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事已至此,没有退路了。”林琬道,“子都勿要再顾及兄弟之情,你登基为帝,可以留太子一命。但是如今太子将皇后之死算在了你的头上,将来若是他登基为帝,别说是你我,甚至连任何一个与我们有瓜葛的人,都难逃一死。”
“为夫心中明白。”赵邕紧紧抱住妻子,在她额头亲了一下。
*
赵庭命人去江南暗中查探周华如与中山王赵毓的下落,没有多久,便就查到了消息。两人果然换了身份,已经结为夫妻,如今连闺女都有两岁了。消息一路快马加鞭传到上京城,赵庭听后,笑着道:“晋王藐视父皇,竟然在父皇眼皮子底下做出这样欺君枉法的事情,此事想必周国公府也是知晓的。”
王良娣也自是开心:“晋王夫妻胆子实在是大,这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想当初,殿下是中意那周大姑娘为太子妃的,晋王夫妻明明也是知道。可……却是做出这样的事情,不但没有将殿下放在眼中,更是没有将父皇放在眼中。不过,如今父皇病重,若是将此事呈上去,父皇震怒,不晓得会不会龙体有恙。”
赵庭垂眸,只负手立在窗前,半饷才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扳倒晋王的机会,孤不能够错失。更何况,父皇的病,也不是这一日两日了,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那明王妃。再说,有晋王在一日,孤就算将来坐上龙椅,也是坐得不稳。”
“殿下英明。”王良娣屈身奉承,稍稍垂了脑袋,面上有着笑意。
赵庭侧头望着王良娣,想着,到了最后,贴心的话也只还是能够与她说,难免心中不有些感慨。如今东宫,太子妃跟宣良娣都是与晋王妃有些交情的,他知道,就算太子妃跟宣良娣是真心对自己有感情,但是她们也的确是与晋王府没有深仇大恨。
关键时刻,若是顾及着往日交情与晋王府送信,到时候,可就功败垂成了。
“宗顺是孤唯一的儿子,这孩子又聪明又孝顺,若是孤将来登基为帝,自然立他为太子。”赵庭承诺。
作者有话要说: ~~~~(>_<)~~~~晚安
第230章 大结局倒计时
第271章
王良娣听后心中自是大喜,但是也没有表现得太过,她微微笑着抬起头来,望着眼前自己的丈夫道:“殿下果真是这般想的?殿下心中有我们母子,妾身自然高兴,只是,将来太子妃若是产下男孩儿的话,不该是……立嫡为太子吗?”
赵庭静静立在窗前,如珠玉般的面容上隐隐浮现一抹温暖的笑意,四月春风吹拂进来,迎面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伴着微微士气,赵庭有些恍惚,只觉得忽然间又想到了十多年前他与王氏初见的时候。
那个时候娶王氏,虽则也是看中她太原王氏女的身份,但更多的,还是看中她这个人吧。她是他的发妻,是他第一个女人,也是唯一不含任何目的性宠爱的女人。想想现在的宣良娣跟太子妃,他宠她们,对她们好,多多少少,也是掺杂着些许其它因素的。
喟叹一声,赵庭点头道:“孤待宗顺的不同,待你也不同,孤这辈子都不会亏待你们。”
王氏倒是没有想到太子殿下会对自己说这些,就在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得宠的时候,她的夫君,却突然对她说出这些话来。一时间,王氏感动的同时,也好生委屈。她所做的一切,不管对错,那都不是为着自己,是为着自己的丈夫,为着自己的儿子。
她早就知道,若有晋王在一日,太子这个位置便坐不稳。
当初她耍计谋动手脚,为的就是今后能叫自己夫君这个储君的位置能够坐得更稳一些,可惜她盘算得不周全,失败了。一招棋错,满盘皆输,早在五年前,她就已经败得体无完肤。原想着,这辈子就这么安分守己地活下去,熬到宗顺能够封王封地的时候,跟着儿子去封地,可是今儿,殿下竟然说,他将来登基为帝,有意立宗顺为太子……王氏哭了。
*
天子日渐病重,渐渐疏于朝政,所幸朝中有太后在,才能够压得住那些每日早朝必将一番唇枪舌战的臣子。这一日,陛下早朝,庄太后以陛下身子欠安为由,垂帘听政。太子赵庭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发晋王赵邕藐视今圣,目无王法,乃犯有欺君大罪。
满朝文武听后,便私下小声议论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庭唤了声“父皇”,而后手执朝笏,大阔步走到大殿正中,微微弯腰陈述道:“儿臣并非信口雌黄,乃是搜集了证据。”见满朝文武一时间更是议论开来,赵庭稍稍停顿片刻,而后又道,“不知父皇可还记得,当年周国公府的周家大姑娘。”
事情牵涉到周国公府,周国公尚书左仆射周圭道:“小女华如早已逝世有四年之久,今儿太子殿下当着满朝文武提及小女,不知所为何事?”
赵庭道:“周大姑娘如今身在如何,左仆射大人想来的确是不知,不过,孤想问问左仆射大人,周大姑娘,真的在四年前就已经离开人世了?如今埋葬在周家坟地里的人,也真的是周大姑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