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先用盐把大肠头狠狠擦过,里外都翻洗,大肠味重,若不洗干净,这道菜就算失败了,得保证里外都干净才行。
安然足足洗了半个时辰,才把一盆猪肠子收拾出来,直起腰抬头看了眼,没人出来,也没人搭理自己,也不知是什么意思,左右打量了一遭,见侧面搭了一间灶房。
过去扒头看了看,虽灶房不大却相当令人惊喜,那架子上的调料香料,大小灶火,以及朝向,比大厨房都科学,一看就是内行人搭出来的,只可惜有点儿乱。
安然这个人最受不了乱,这一点儿跟她的好闺蜜林杏儿正好相反,那家伙简直就是最表里不一的女人,别瞧出门的时候人模人样,头发是头发,衣裳是衣裳的光鲜亮丽,可谁要去她家看看,那就是垃圾场,衣帽间一开门乱七八糟的衣裳帽子,成对的堆在地上。
至今,安然都记得那女人在一堆衣服里刨来刨去的情景,让她想到了垃圾山上的拾荒者,偏偏上回一个时尚杂志还给这女人做了一篇专访,说她是最有品位,最懂搭配的时尚女人代表,从哪儿以后,那个时尚杂志安然再也没看过。
总之,林杏儿那女人就是一头不折不扣的猪,安然都记不清自己给她当了多少回免费老妈子了,不是她让自己帮她收拾,是自己每次去都忍受不了那个乱劲儿,只能下手帮她收拾。
安然又往屋里看了一眼,不见人出来,看看地上一盆洗好的猪肠子,琢磨这假烧鹅虽不难做却极费功夫,若是再等下去,恐怕那位郑老爷子今儿的早饭就吃不上了,便开始自己动手。
拨旺了灶膛的火,找了个大锅放在上面,见地上木桶里有新发起来的大豆芽菜,跟生姜猪肠子一起放进大锅里,盖上锅盖煮着,自己开始收拾灶房。
这里比大厨房那间好收拾的多,只是把地擦干净,架子上的各样调料香料规整好就差不多了,不过,这儿的食材还真丰富,完全称得上应有尽有了,可见安府的大老爷对这位郑老爷子相当尊重,才会如此优待。
当安然收拾的差不多,锅里大肠也煮好了,安然如今也不用看外头了,估计那大胡子就是让自己做呢:“也不说明白了……”安然嘀咕了一句,把大肠捞出来,开始吹干,这就是最非时的一道工序,里外都能有一丝水份,不然,炸出来没有烧鹅的焦脆感,这道菜也算失败。
若是现代,安然做这道菜,前头这些工序用不着她亲自动手,助手就都做好了,如今亲自操刀还真有些累,吹了足有一个时辰,才吹干了。
安然抹了把汗,心说,亏了今儿来的早,要不老爷子想吃这道菜,恐怕就得晌午了,麦芽糖酱油拌匀,腌一会儿,两头抓紧,入油锅炸的颜色红亮捞出,晾一会儿,斜刀斩块码放入盘,外焦里嫩,色泽红亮,看上去就跟烧鹅一般无二。
安然刚做好,忽听见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永丰这次知道,你每次做这道秘制七寸差在何处了吧?”
安然一惊,忙回头,才发现不知何时自己身后竟然站了三个人,当前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家,一脸慈祥的看着自己,一时间,竟让安然想起了自己的爷爷,也总是这么在背后看着自己,适当加以指点提醒。
爷爷教她,从来都是让她自己先做,然后,爷爷再指出哪里不对,让她再重新做,直到做到爷爷满意为止,这种教法一开始让安然吃足了苦头,后来方才明白爷爷的苦心,爷爷教她的不是炒菜的技艺,教的是悟性。
让她自己去斟酌每一道菜的对错啊,一样一样的改正,这样她才能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也才会再一次又一次的改正中,悟出每一道菜肴的真谛。
爷爷相信每一道菜都有着它独有的灵魂,而一个成功的厨师,就是能把每一道菜的灵魂完美展现出来,让食客充分感觉到其中的美妙。
想起爷爷,看看眼前的老人,安然鼻子一酸,眼泪不觉掉了下来,忽想起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忙抬手抹了一把,却不想刚手上蹭了灶膛灰,这一抹,一脸黑,成了大花猫。
老人呵呵笑了起来:“真是个小丫头,别哭,别哭,有什么委屈跟爷爷说,爷爷给你做主。”
一句话更勾起了安然的心事,想到爷爷没了,想到自己忽然穿到这鬼地方来,人生地不熟的,受了欺负,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想到自己刚穿时的悲惨处境,越发委屈上来,强撑了数月的坚强,顿时土崩瓦解,根本忘了眼前的不是爷爷,一下扑到了老人怀里,哇哇的哭了起来,哭的别提多伤心了。
这一顿哭了不知多久,等安然哭痛快了,回过神来,才想起自己在哪儿,眼前人是谁,急忙从老人怀里出来,站在一边儿,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低着头抽搭抽搭的异常可怜。
老人却更笑了起来:“你这丫一发水不要紧,我老人家这衣裳不用洗也都是水了,这俩小子,蠢笨的不行,指望他们给我洗回衣裳,不定洗成什么德行呢,我瞧你这丫头手巧,往后我的衣裳就归你洗了。”
安然眼睛一亮,抬头看着老人,见不像是玩笑,忙点点头。
老人笑眯眯的打量她一遭:“丫头,现在跟我说说,你这一身厨艺到底是跟谁学的了吧?你师傅是谁?你的手法来看像是出自北派,却又有南派的痕迹,倒让我有些迷糊了,能调教出你这样的徒弟,你师傅想必是位高人。”
安然顿时有些为难起来,她知道,自己是瞒不住这位老人的,老人当过御厨,是这行里顶尖的前辈,安家的烹饪手法经过多少代人的钻研,改进,磨合,早就不是一个南北派别可以诠释的了。
爷爷常说,烹饪之法不能默守陈规,需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发展,老时年间,师傅留一手的陋习早该摈弃,正是因为这种陋习,才使得我们泱泱中华历史长河里曾经灿烂夺目的工艺,失传良多,这是我们最大的损失。
所以,爷爷才开办烹饪学校,就是希望通过安家私房菜的传承,来振兴逐渐式微的中式菜系,让国人乃至世界了解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而且,安家祖上曾出过上百位御厨,安家的烹饪手法中自然也糅合了宫廷的烹饪技法,所以,自己不可能瞒得住眼前这位真正的御厨。
如果老实说,老人家会相信自己吗?这么玄之又玄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打死她都不会相信有穿越这码字事儿。
若是不说就得打谎,而面对这么像自己爷爷的老人,安然实在不想说谎,也不能说谎,想到此,安然开口道:“我做菜的手艺是我爷爷教的,您跟我爷爷很像很像。”
老人轻声道:“那你爷爷现在?”
安然脸色一暗:“爷爷去世了。”
老人楞了一下,伸出手:“丫头扶爷爷出去,咱们爷俩儿坐在院子里慢慢说,你们俩别闲着了,给我们爷俩弄口吃的,这一大早还饿着肚子呢,人家收徒弟都找机灵的,偏你们师傅我运气差,收的都是傻小子,木头疙瘩似的,不拨都不动。”
老人说的毫不客气,安然忍不住瞄了两位大厨一眼,见两人都没当回事儿,大胡子看不清表情,旁边那个胖墩墩的高大厨,嘿嘿笑着:“老天爷就知道师傅嫌我们俩笨,这不给师傅送了个机灵的来吗。”
老人瞪了他一眼:“别不服气,就光看这丫头做的这道秘制七寸,你们俩啊,拍马也赶不上。”说着,又看了大胡子一眼:“你小子这回还有点儿眼力,知道这丫头是个高人。”
大胡子挠了挠头,咧开嘴也嘿嘿笑了起来,这一笑跟之前在大厨房凶神恶煞一般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有些憨憨的,倒让安然不觉想起德福来,不禁多了几分亲近。
看来这安府里也不都是兴儿跟大官家那样居心叵测的坏蛋,无论外厨房还是大厨房,都有不少好人,安然决定不管老人信不信,都跟老人说实话。
便把自己怎么炒着菜,就成了安府里外厨房的丫头,以及自己是安记私房菜的传人,继承祖上遗志,要把安记食单补充完全,把安记私房菜传承下去等等,逐一说了一遍。
安然说完,心里也颇有些忐忑,她自己说着都觉像是胡说八道,更何况,听得人了,而且,老人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古代人。
却不想,老人听完并不十分惊诧,只是挑挑眉:“这么说,你并不是大燕的人?你来自多少年之后?”
安然摇摇头:“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我原先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大燕,但我如今却来了这里,成了安府的丫头。”
老人倒是点点头:“原来如此,你们安家的祖先把自己的心得技艺糅合起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到了你这一代,已有上千年的传承,也难怪你做菜的手法如此精妙了。”
安然道:“爷爷说,我还远远称不上大厨,真正的大厨是您这样的御厨国手,我差得远呢。”忽然想到什么,渴望而热切的看着老人:“爷爷,您能不能收我为徒?”
☆、第 20 章 蛋炒饭
老人倒也痛快,点点头:“能收你这么个丫头做我郑春阳的弟子,老夫此生也无憾了,你们俩傻小子在里头蘑菇什么呢,还不出来见见你们的小师妹,这见面礼一个也不许少。”
安然知道这句话就是应了,大喜过望,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老人笑着受了,等她磕完头,扶她起来,上下打量半天,满意的不行。
这时候高德明跟赵永丰两人从灶房走了出来,笑望着安然叫了声小师妹,安然忙给两人重新见礼:“安然见过大师兄,二师兄。”
郑老爷子瞥了俩人一眼:“别弄这虚头巴脑的,见面礼儿呢,快着点儿。”
两人大约早习惯了师傅的性子,不以为意,高德明笑眯眯的把自己腰上的匕首抽出递给安然:“小师妹,这把匕首是师兄前些年得的,旁的也还好,倒是这匕刃削薄锋利,样式也算小巧,倒适合小师妹使唤。”
安然接过端详着,匕套是铁的,有些锈迹斑斑,看上去异常不起眼,估摸扔到一堆废铜烂铁里,绝不会有人发现。
安然却并不会因此而轻视,反而更露出些许喜色,因她明白一个道理,外头瞧着越不起眼的东西,越是难寻的宝贝。
高德明把匕首递给她之后,就一直注意她的神色,见小丫头目光发亮,透出惊喜,不禁暗道,果真是个识货的。
安然抽出匕首,见那匕刃在日光下闪出蓝汪汪的光,厚度削薄如纸,果然是宝贝,刀对于一个厨子来讲太重要了,现代的时候,除了那把用了二十多年厨刀,安然还寻人打磨了一套足有十三件的刀具,用来雕刻。
这一穿过来,别说这些,一把好钢口的厨刀都是到了大厨房才见着的,这忽然多了把这么好的匕首,自是万分欢喜,谢了大师兄,拿在手里摆弄着,简直爱不释手,恨不能立刻试试才好。
仿佛知道她的心思,大师兄进灶房提出一筐萝卜来放在地上,安然挑了一个周正的,切开拿在手里,不一会儿,一朵漂亮的月季花就托在手心上。
高德明笑道:“小师妹的刀工当真了得。”说着自己也拿了一个萝卜,伸出手:“先借小师妹的匕首一用。”安然忙递过去,知道大师兄要雕萝卜花。
雕花是学厨子的基本功,举凡学厨师先要从雕萝卜花开始,安然只看大师兄拿刀的手法就知是顶级高手,尤其,速度还快,安然只觉大师兄的匕首在萝卜上一转,便停了,萝卜却还是原来的样子。
安然愣了愣,却见大师兄对她笑了笑,接过二师兄递过来的白磁盘,手里的萝卜放在盘子里,轻轻一点,安然顿时呆了,那层层叠叠的花瓣竟仿佛慢镜头一般徐徐展开盛放,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映着下头的瓷白的碟子,说不出的惊艳。
果真爷爷说的是,厨艺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便大师兄这一手雕花的刀工 便是自己再练十年恐也到不了如此造诣,这简直是鬼斧神工。
见把小师妹震住了,高德明颇有些得意,嘿嘿笑着把匕首还给了安然,郑老爷子白了他一眼:“就知道显摆,一点儿师兄的样子都没有。”说着颇慈祥的拍了拍安然:“你大师兄也就这手刀工拿得出手,还是自小就练的,等过几年,你肯定比你大师兄强,咱不生气啊。”
师傅这明显的偏心眼倒把安然逗笑了,认真的道:“便再给我十年,恐也练不出大师兄这般神鬼莫测的刀工,爷爷跟我说过,刀工也需天赋的。”说着眼巴巴看向二师兄。
赵永丰见小师妹的样子,毛茸茸的大脸皱了两下:“想来小师妹还未吃早饭,二师兄就做个鸡蛋炒饭给小师妹尝尝吧。”说着,转身进了灶房。
只有内行人才会知道,越是家常简单的吃食越看功夫,鸡蛋炒饭看似简单却最难,要米饭软硬适中,口味咸淡合适,鸡蛋均匀裹在每一颗饭粒上,不能焦糊,也不能欠火,要炒的恰到好处,才算合格。
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每一步都要准确无比,蒸米饭的时候放多少水?刚蒸出的米饭不能用,需放了隔夜才成,蛋液的浓稠?底油的多少?油温的控制?都必须极为精准,才能炒出一盘合格的鸡蛋炒饭。
显然,二师兄是个中高手,一盘鸡蛋炒饭出锅,颗颗饭粒都裹着鸡蛋,粒粒金黄,香气扑鼻,安然吃了一口,不禁挑起大拇指。
赵永丰憨憨的笑了起来,挠挠头,从自己怀里拿出一本有些老旧的本子来,本子已经相当旧,上头还有些脏污的油点子,递给安然:“二师兄没旁的好东西,这个本子是我平常做菜的一些心得,有了便记在上头,放在我这儿也没什么大用,小师妹得空的时候,瞧着解闷吧。”
安然忙两手接过来,安然知道每一位大厨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不同大厨做同一道菜,哪怕配料调味都一模一样,做出的味道却仍然不尽相同的原因,每一位大厨对每一道菜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位大厨的心得,更是从失败跟成功里吸取的,这不是高悟性就能有的,需要不断的实践,尤其对于自己这种年轻的厨师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可以通过这些心得来增加自己的见闻,以及对于每一道菜新的理解,厨艺才可能进步,这等于是二师兄的心血了。
安然小心翼翼的接在手里:“谢谢二师兄。”
赵永丰憨憨笑了一声:“小师妹别客气了,还有,我念的书少,字有些丑,小师妹别嫌弃就成。”
郑春阳哼了一声:“你那算什么字,鬼画符还差不多,去把我的刀盒拿出来。”
高德明应了一声进屋,不一会儿捧出一个古拙的盒子来,放到桌子上,安然看见这刀盒不禁吃了一惊,忍不住盯着那个刀盒看了又看,心里震惊无比,这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了,这是安家的传家宝,就在自己穿过来之前,去安家祠堂祭拜祖先的时候,这个刀盒还好端端的摆在祠堂最中间的供桌上。
里头装的是一把厨刀,传说是当初安记食单的那位老祖宗用过的厨刀,怎会在这里,在师傅手上?
安然发现师傅抚在刀盒上的手有些轻颤,他的目光更是悠远起来,仿佛还带着些许凄然跟遗憾,很是复杂,半晌儿方道:“这是师傅的厨刀,师傅七岁学厨,从师傅学厨那天开始,这把刀就跟着师傅了,师傅今年六十四了,算算年头啊,这把刀跟着师傅足足五十七年了,跟着师傅大江南北的走,在皇宫里给万岁爷做过御膳,也在家乡给四邻八舍的老乡亲们,做过杀猪菜,如今啊,却只能躺在这盒子里生锈,说起来是我不中用,对不住这老伙计了。”
大师兄脸色一暗,忙道:“师傅今儿您收了小师妹,该高兴才是,怎又提起这些来了。”
赵永丰却忽然道:“师傅您放心,我跟大师兄一定会学好厨艺给您老人家报仇,把韩子章那老家伙从皇宫里赶出去,让天下人知道,天下第一厨是您,不是他那个卑鄙的老家伙。”
老爷子听了,却怒起来一拍桌子:“胡说什么,仔细祸从口出,更何况,的确是师傅比输了,愿赌服输,何来什么报仇之说,此事不可再提,再让我听见你们说一个字,就不是我郑春阳的徒弟。
”
老爷子一句话,两位师兄顿时低头,不敢再说,见安然发愣,只当她是给吓住了,安慰她:“丫头别怕,都是十来年的老黄历了,还提什么,德明说的是,今儿是该高兴的日子,师傅这把厨刀,你大师兄一直想要来着,可师傅偏不给他,就知道得有你这么个可心的徒弟,师傅给你留着呢,这把刀就当师傅的见面礼儿吧。”
安然忙道:“这如何使得。”
郑老爷子一瞪眼:“你若不收就是嫌师傅的刀不好。”安然没辙了,只能道:“那安然先帮师傅收着。”
老爷子摆摆手:“少说这些没用的,咱们厨子的刀又不是摆设,这是咱吃饭的家伙什,没有供着一说的,就得使唤才行,刀越使越快,若是搁着,早晚就是个生锈的铁疙瘩,有什么用,你师傅是伤了腕子,不然,这把刀也舍不得给你呢。”
伤了腕子?安然这才想起听干娘提过此事,只刚才从一见老爷子到现在,都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也就忘了此事,这会儿师傅一说,方仔细端详师傅的手腕。
仔细瞧方看出,师傅左手手腕有些吃不上劲儿,不禁道:“我瞧瞧。”说着伸手拖住师傅的左手,仔细摸了摸师傅的腕骨。
赵永丰好奇的道:“小师妹还懂接骨吗?”
安然摇摇头:“有个朋友是大夫,日子长了,也就知道了些皮毛,师傅的腕骨可是断过?”
高德明点点头:“断过,生生砸断的,若不是太医院精于接骨的太医帮忙接骨,恐怕师傅这手都要废了,如今养了这些年,却仍提不得重物,阴天下雨也总是疼,也,再不能上灶了。”
安然自然知道,作为一个顶级大厨,不能上灶意味着什么,有这样的后遗症估计是当初的骨头并未接太好。
想到这个,就不得不提自己的损友林杏儿,虽说自己总喊她蒙古大夫,医术一道上却真是个牛人,当年自己有一阵子迷野外攀岩,不小心从山壁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要不是林杏儿,即便能康复,恐怕也不得不放弃厨师这一行了,拎不起炒锅的厨子还算什么厨子。
林杏儿的接骨技术,加上她林家祖传的膏药,三个月后自己的手臂完全恢复如常,没有留下丝毫后遗症,可惜,那女人不再这儿,不然,师傅的手腕即便不能恢复的跟以前一样,至少不会想现在这样处于半残的状态。
安然道:“师傅别着急,回头有机会再寻神医为师傅医治。”
老爷子摇摇头:“师傅今年都六十四了,有道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师傅这都过了耳顺之年,还有什么可在乎的,便是那些旧年恩怨,也都放下了,更何况,师傅六十四还能收了你这么个可心的徒弟,还有什么不满意,咱们当厨子的,说白了就是靠手艺,师傅就盼着你们仨学好手艺,将来能安安稳稳的混口饭吃,师傅就比什么都高兴。”
正说着,忽外头安福走了进来,瞧见老爷子在院子里坐着,忙紧着几步小跑过来作揖:“呦,老爷子您在这儿呢,可是小的造化,小的这儿给您请安了。”
郑老爷子瞧了他一眼:“安管事这话说的,老夫如今是你们安府的厨子,不在这儿还能在哪儿?”
一句话噎的安福差点儿背过气去,却也知道老爷子的脾气,伺候过万岁爷的御厨,哪能没点儿脾气呢,说白了,若不是老爷子伤了手,不能伺候皇上,便大老爷再本事,怕也请不来这尊大佛,噎自己一句,是自己的修来的福气,要不,凭自己这身份,想得御厨一句数落,还够不上台面呢。
不过,安然这丫头还真跑这儿来了啊,刚听俞婆子说,自己还有些不信呢,郑老爷子喜静,满府里都知道,大老爷特意发过话,不许搅扰老爷子,为此,还发落了好几个吵闹的小子呢,这个小院除了这爷仨,别人想在这院里待一会儿,门都没有,安然这丫头倒是哪儿来的造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