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子和的嘴很刁,稍微有一些不对劲儿都能尝出来,渐渐安然发现,安子和虽不是厨子,却是个内行,什么菜?什么口?火候如何?需要什么配菜调料 ?都一清二楚,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安然也乐的让他挑刺,厨子最不怕食客挑刺,若都是夸好,反而不会进步。
进了七月,还有一个利好的消息,就是今年冀州府的厨艺大赛,地点定在了安家的别院,就在荷塘一头花园的空地上。
如此一来,别院的清静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忙乱,不知谁挑的日子,大赛的日子定在七月七,荷塘一头有一大块空地,听寿叔说,原本来打算种桃树来着,后来大老爷说若种了桃树,便挡住了荷塘,春天还好,入夏却少了观荷的乐趣,反而不美。
一时也想不起种什么,就空到了现在,正好当做厨艺大赛的现场,对面便是敞亮的荷香榭,到时候冀州府的知府大人通判大人还有名仕们,坐在荷香榭里,一边儿观荷,一边儿品尝美食,也是一大乐事。
安然对于古代的厨艺大赛颇为好奇,对于赛场定在别院自然万分欣喜,如此一来,自己随便寻个位置都能看见大赛现场。
还没进七月别院就开始忙活了,搭建席棚,盘火灶……各种食材无论南北,源源不断运到了别院内。
安然听寿叔说过,此次大赛所有食材均是安府置办的,让安然再一次领教了安府的惊人财力,不过,怎么只有六盘灶,难道只有六个人比赛?这算什么厨艺大赛?疑惑之下安然问了安寿。
安寿笑道:“前头在冀州城已经比过几场,这六个人是胜出的,才有资格进入咱们别院,最后比试三场,三场之后决出前三,便是冀州府今年推荐入京的名额,一开始可是好几十个厨子呢,真要都来咱们别院还不乱了套啊,不过,这最后一场至关重要,来的贵客也多,咱们知府大人,苏通判,冀州府有头有脸的人,差不多都来齐了,还有通判大人的夫人也来了。”
女眷就苏夫人一位,可见这位夫人的确是个爱热闹的,携眷出席的也只有苏大人一位。
虽说忙乱却跟安然没太大关系,这几天安然本还想寻安子和问问,六位大厨都有谁?却一直见不着人,想来他一个大管事需调度各处,正忙着也就算了,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
心里想着厨艺大赛,安然这几天觉都不踏实,到了七月初七一早,刚说早些过去寻个妥帖的地方,一会儿好观看比赛,不想师傅跟大师兄来了。
安然高兴的不行,这一晃可有一个月不见师傅了,忙上前扶着师傅进了自己的小院,招呼大师兄也坐,倒了茶来:“师傅怎么来了?”
大师兄笑道:“冀州的厨艺大赛,怎能没有师傅。”
安然恍然,可不嘛,在这冀州府无论厨艺还是资格,她师傅都是绝对的头一份,毕竟是厨艺大赛,知府大人,大老爷,苏通判这些人不是当官就是做买卖的,即便懂些,到底不是内行,这厨艺大赛的评委,若没个举足轻重的内行坐镇,岂不成了笑话。
老爷子看了看她的小院,点点头:“这里倒是比府里清静。”
安然想起上回的素包子:“师傅,上回的素包子您老人家可喜欢?”
大师兄接过去:“岂止喜欢,师傅吃了包子之后,折腾了好几天素馅儿呢。”
安然忙道:”师傅调出来了?“
老爷子摇摇头:”那个素馅儿不一般,我调了几天,总觉得差些什么,却又不知差在何处,到底老了,我这次来也是想问问你,在哪儿买的包子,那素馅儿的味道,倒让师傅想起了一个故人,师傅想了很久,能调出这样的素馅儿,除非是他绝无可能有第二人。”
安然刚要问是谁,就见安寿急巴巴的跑了进来:“我说老爷子,您可真稳当,那边儿几位大人可都入席了,就等您老了。”
老爷子哼了一声:“既到齐了,等我做什么。”
安寿抹了把汗:“您这话说的,没有您坐镇哪成啊。”
老爷子不大痛快的站起来:“抢孝帽子呢,至于这么着急吗。”说着,却也站了起来。
安寿忙上前扶着,老爷子看了看安然:“丫头,你跟我过去瞧热闹吧。”
安然忙摇摇头:“师傅,您坐的可是评委席,我在您旁边不合适。”
大师兄想起她跟大老爷前头的事儿,低声道:“师傅,席上人多,又有些远,倒不如在下头看的真切。”
老爷子这才点点头,板着脸去了。安然不禁好笑,师傅不喜厨艺大赛,估计会格外挑剔,别人安然不知道,就师傅这关却难过。
安然等师傅跟师兄走了,才出去,本想寻个近处的山石洞子看,不想自己先头看好的石洞,如今都是人,在别院待了一个多月,都没发现原来别院有这么多人。
安然转了一圈也没找着合适的地儿,正着急,忽身后有个人唤了她:“安姑娘。”
安然回身见是苏夫人跟前的婆子,那婆子给安然见了礼:“我们夫人叫老奴来请姑娘,说有日子没见姑娘,正好可以说说话儿,姑娘快跟老奴去吧,夫人还等着呢。
安然倒是高兴了,这时候苏夫人找自己过去,哪是为了说话,怕是想让自己跟她一起看比赛呢,倒正合了自己的心意,便跟着婆子去了。
荷香榭旁边不远有个八角小凉亭,叫沁芳亭,因只有苏夫人一个女眷,正好安置在此处,离着荷香榭不远,却也不近,能瞧见荷香榭里的人,却听不见说话。
安然一进凉亭就愣了一下,亭子里却不止苏夫人,还有上次见过的崔诚之,仍是那个装扮,只不过……
安然却注意到他手上的扇子又换了一把,这一把恐比上一次那把更难得,可见这位绝对是位富家大少,却怎么装的如此低调作甚……
☆、第 34 章 油爆双脆
不等安然见礼,苏夫人就先一步拉住了她:“咱们前头可是说了,不用这么多客套的虚礼儿,又不是外人,今儿叫你来是指望着你呢,这做菜我可是外行,你才是内行,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外行看热闹,内行才看门道,没你这个内行,怕我连热闹都瞧不出呢。”说着,按了安然坐下。
安然对苏夫人热情有些吃不消,只能跟崔诚之略点头表示有礼,却听苏夫人道:“瞧见最左边那个厨娘了不,那就是我府里的厨子阮四娘,我今儿本说不过来的,不想,她这次倒争气,竟闯进了最后的决赛,好歹是我府里的人,怎么也得过来捧捧场,我瞧她厨艺寻常,倒是这运气不差,别说跟人家御厨比,就跟你这丫头比,也差远了呢。”
安然顺着她说的看过去,果见有个妇人,看上去有四十上下,颇为壮硕,不是穿着青花蓝布衫裙,头上挽着发髻,真以为是个男的呢。看来通判府也是深藏不漏,能闯进决赛,这阮四娘又岂是寻常之辈。
阮四娘旁边是个矮胖子,黑膛脸,脖子又粗又短,个子尤其矮,站在那儿远远看过去像个大王八,安然不认识此人,可看到帮他收拾台面的李大勺,顿时就明白过来,这矮胖子大概就是安记酒楼城东店的大厨老孙头。
老孙头旁边的男子,年纪也有三十上下,是几个人里最年轻的,瘦高挑,长了个娃娃脸,在一群脸大脖子粗的厨子中间,尤其显眼。
安然正猜这人是谁,便听苏夫人道:“那个瘦高的就知府大人府里的陈二狗,一手南菜做的甚为精到,说起来,跟我这侄儿还有些渊源。”
安然不禁看了崔诚之一眼,便听崔诚之低声道:“陈二狗当年在我家的馆子里学了几年厨。”轻飘飘一句话就让安然暗暗点头,听寿叔说过,陈二狗的厨艺是在南边学的,能学出这么一身本事,崔诚之家的馆子必不寻常,倒是差点儿看走眼,原来这位也是个内行。
却听崔诚之道:“二狗的厨艺虽不差,若跟安姑娘比,便立见高下了。”
安然摇摇头:“表少爷谬赞了,安然的厨艺不过寻常,怎敢跟下头几位冀州的名厨相比。”不想停留在这个话题上,便问苏夫人:“后头的三位厨子是谁?”
苏夫人扑哧一声笑了:“你这个安府的大厨倒真是的,连自家的厨子都不认识了,后头左首那个白胖子是你们安记酒楼城南的陆老三,中间是顺福楼的周德生,最右边那个红脸儿酒糟鼻的,是留香坊的钱成,留香坊的菜马马虎虎,点心倒是做的极好,顺福楼的肘子是一绝,我们家大人隔几天就得去一趟,不然,就馋的难受,你们安记城南的陆老三,刀工最是出挑,至于城东的老孙头,菜做的还过得去,就是人品太差,听说前些日子,又纳了一房小妾,算上他那个原配,家里都四房了,却仍隔三差五往烟花柳巷里头钻,真真这男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
崔诚之咳嗽了一声,苏夫人忙道:“我这表侄儿不一样。”
“姑母您说什么呢。”崔诚之俊脸有些红,不知是尴尬还是气恼。
安然不禁有些好笑,这六个厨子倒是各有各的本事,最终谁能获胜还真难说,得看考什么,另外,还有评委的裁决。
想着,不禁往侧面的荷香榭望了过去,中间挡着四扇屏风,屏风是轻纱质地,上绣碧叶荷花,隐约能看见荷香榭里的人,中间一位四十多岁留着胡子的四方脸男人,穿着官服,头上五品乌纱帽,想来是冀州知府。
左首是苏通判,右首是自己的师傅师兄,苏通判旁边是上次在酒楼雅间里看到的大老爷,再旁边,依次几位应该是留香坊,吉祥居,顺福楼的东家,一个比一个年纪大,有一个安然瞧着比师傅都大不少呢,若是赶上个劲道的菜,也不知还能不能嚼的动。
不过,怎么没看见安子和,正想着,忽见安远走了进来,躬身道:“安远给夫人,表少爷请安。”
苏夫人摆摆手:“大管家别客气了,这一程子你倒是辛苦了。”
安远忙道:“底下的人还算尽心,倒也不算辛苦。”
说着,看了安然一眼:“贸然过来搅扰夫人,是因知府大人一早过来,没来得及吃早上饭,大老爷便吩咐下来,让做几样点心送上去,故此来请安姑娘。”
苏夫人哼了一声:“就他事儿多,没吃饭不正好,一会儿有的是好吃的,只怕他吃不完呢,再说,做几样点心罢了,非得叫我妹子做什么,合着你们这别院,除了我妹子就没别的厨子了。”
安远咳嗽了一声,脸色有些尴尬:“那个,回夫人话,厨子是有,若论手艺却都不及安然。”
安然不想安远为难,站起来道:“夫人跟表少爷先坐着,安然去去就回。”说着蹲身告辞,跟着安远去了。
本来还说回厨房,不想,安远却往对面走,眼看到了观月阁,安然忙道:“大管家是不是走差了,这可不是去厨房的路。”
安远笑了一声:“放心,放心,不会走差。”
到了观月阁的后门,跟她道:“姑娘进去吧,我哪儿忙着,先走了。”说着,不等安然问他,转身走了。
安然愣了愣,只能推开观月阁的后门走了进去,刚进去就被一只手抓住:“你这丫头可让爷好等,快着,头一轮都要开始了。”不由分说拉着安然上了楼梯,到了二楼才放开安然。
安然这会儿才算明白过来,指着他道:“你跟大官家串通一气,糊弄苏夫人,你就不怕回头大老爷知道,要治你的罪。”
安子和摇摇头:“真是个没良心的丫头,不是你让我给你安排地方看厨艺比赛吗。”拉她站在观月阁的槛窗前:“你瞧这里如何?”
观月阁在荷香榭对面,也就是在赛场另一头,因为是第二层视野比荷香榭还要好一些,最妙的是,观月阁旁边有几棵参天古木,掩映之间,极为隐蔽,对面荷香榭的人很难发现他们,可处在二楼的他们,只要把长长的槛窗打开一扇,就能清晰看到赛场的情况,的确是个好地方。
只不过。唯一不好的是,槛窗有些窄,他们俩人需挤在一处才行,安子和个子高,自然站在安然身后,即便他还算君子,安然依然能感觉出从他身上透过来的,属于男人的热力,还有一股淡淡的味道,像松香,又有些像薄荷,大概是他身上带了香袋。
安然不怎么喜欢香水,总觉得香水的味道太做作,尤其男人喷香水,感觉娘娘腔,但这古代人都有戴香袋的习惯,而且,安子和这个香袋的味道,并不让她讨厌,大概因为松香跟薄荷都是她喜欢的。
不过,他是不是离自己太近了,刚想推开他一些,就听安子和道:“瞧开始了,第一道菜是煮干丝。”
安然忙看了过去,不禁点点头,倒跟现代的厨艺大赛流程很相似,不管什么赛事只要是考厨艺,第一项考的一定会是基本功,也就是刀工。
想要练就一手好刀工,除了天赋之外就是一个字,练,安然都不记得,当初自己切了多少土豆丝,都加起来的话,估计至少能装一车皮。
自己的刀工不算太出类拔萃,但也不差,若以分值一百分来说,至少也有九十分,只可惜穿到这里,换了个身体,打了些折扣,也就剩下八十分了。
煮干丝现代来说是淮扬名菜,跟自己上回做的扣三丝同属一类, 方干、火腿、黑木耳、冬笋切成细丝,入清水浸一下,使干丝分开,滗去水,放入盛器内,略加盐,沸水浸泡三次,每隔半小时更换开水一次,再用清水过清,捞出沥干。开洋加温水稍浸,放在小碗内加酒,上笼或隔水蒸透至涨胖,炒锅烧热,下生油,滑虾仁捞出。锅内高汤,放入干丝,旺火烧沸一二分钟,再加酒、盐,移小火烩煮10分钟,使干丝涨胖,吸足鲜味。出锅前续用旺火烧开,淋上熟生油。倒在汤盆里,火腿丝、虾仁撒在上面,即成。
这道菜难就难在刀工上,曾被文人誉为,加料千丝堆细缕的菜肴,便是这道煮干丝,可见刀工之精,必须切得千丝万缕方算地道。
忽听安子和道:“若论刀工,当属陆老三的刀工最精,这头一轮,看来他胜出的是他了。”
安然却摇摇头:“我猜胜出的是陈二狗。”
安子和摇摇头:“陈二狗虽精于南菜,刀工上比陆老三却差着火候。”
安然笑了:“到了陆老三跟陈二狗的级别,刀工不会差太多,这道煮干丝两人看起来,切的都相当稳,单比刀工,怕很难说谁高谁低,如此便要色香味了,而你刚也说了,陈二狗精于南菜,这道煮干丝可是正经的南菜,陆老三又如何能胜过陈二狗,而且,你看陈二狗的高汤,汤色清亮,几乎透底,干丝在汤里浮浮荡荡,不尝味道,光色这一样,定是陈二狗赢了。”
果然,安然话音一落,就见一个小厮敲响旁边的锣喊了声:“第一轮陈二狗胜。”
安然得意的看了眼身后的安子和:“如何?”
安子和见她眉眼间尽是得意,一张白嫩的小脸比平常更多了几分神采飞扬,目光晶亮,唇角微微荡开的那抹笑,竟如此动人,还有,这丫头身上的味道,像夜里幽幽的荷香,又似青草般自然,即便淡的几不可闻,却依然让他大为心动 。
忍不住又凑近了她些,略略低头,眸光暗了暗,虽立了秋,白天仍有些热,故此,这丫头仍穿着轻薄的夏装,领口微微有些松,修长细白的颈项便正好落进他眼里。这丫头平常遮的严实,倒未看出来,如今离得近了才发现,当真一副好身材。
安子和的目光忍不住定在她的胸口,隐约能瞧见那越发腻白的颜色与圆润的弧度,隐没在一片淡淡的轻粉间,这丫头今儿穿的肚兜定是粉色的。
安子和忽觉唇干舌燥起来,竟有些忍不住那股燥热,手缓缓抬起,伸过去刚想揽住她的腰肢,忽听小丫头道:“第二道菜竟是套四宝,这可是个功夫菜,没有相当的功夫与耐心,是绝做不成功的,安子和,你猜这一轮谁会赢?”
安子和顿时警醒,急忙往后退了几步,拿起桌上的茶水一仰脖灌了下去。
安然不见他答应自己,回头看去,见他满头是汗,脸上还有些诡异的红,不禁道:“你是怎么了,莫不是中暑了,你把后面的槛窗也打开,这样对头的风过来,就凉快了。”
见安子和开了后面的窗子后,仍坐在那儿,不禁道:“坐那儿可看不着的。”
安子和含糊道:“你先看,我坐这儿歇会儿。”
安然只当他忙活了几天累了,便也不以为意,看着下头几个人做套四宝。
套四宝是豫菜一绝,安然不知道在这里究竟算南菜还是北菜,这道菜绝就绝在四只层层相套的全禽,个个通体完整又皮酥肉烂,鸡,鸭,鸽子,鹌鹑四种禽类相互义裹,却吃不出一根骨头来。
这道菜做好端上去,在食客面前看到的是体形完整、浮于汤中的全鸭。其色泽光亮,醇香扑鼻。吃完第一层鲜香味美的鸭子后,一只清香的全鸡便映入眼帘;鸡肉吃后,滋味鲜美的全鸽又出现的面前,最后又在鸽子肚里露出一只体态完整,肚中装满海参丁、香菇丝和玉兰片的鹌鹑。层层相套的四种禽类,各有各的鲜美,一道菜让人吃出妙趣无穷的感受,所以才称得上一绝。
难就难在脱骨上,要把外头的鸡,鸭,鸽子,在不破皮的情况下脱骨,然后从大到小层层套在一起,放入笼屉中蒸熟,再入清汤调味,让最外头的鸭子浮在汤中,一层层吃下去,均有不一样的惊喜。
若想完整脱骨就必须对鸡,鸭,鸽子的构造相当熟悉,尤其腹部与脊背处,基本皮就是连着骨头,中间只有一层筋膜,要格外小心的割开筋膜把骨头取出,稍不注意,一旦割破皮,这道菜就失败了。
以手法来看,安然看好通判府的阮四娘,女人心细,在这道菜上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优势,更何况,从阮四娘的手法来看,也比其他人熟练的多,看来苏夫人还真是谦虚了,她们家这位厨娘的厨艺却不一般,第一个把鸡鸭鸽子脱骨出来的就是她。
安然不禁感叹道:“这个阮四娘的手法极熟啊。”
安子和缓了这么半天,终于好了些,走过来,却仍不敢靠这丫头太近,想想不觉好笑,这么多年自己何曾如此狼狈过,竟被一个小丫头逼得差点儿失了分寸,听见安然的话,笑了一声:“这位阮四娘自然手法熟练,她爹是市集上卖活禽的,她自小就跟着他爹摆摊杀鸡,后来学了厨子,也精于烹制此类菜肴,可惜苏通判却是个喜欢吃肉的,而阮四娘最不擅长的便是烹制肉类,尤其肘子,故此,苏通判对这个厨娘颇多不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