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愣了愣,仔细瞧他不像装的,才放了心。
等他吃完收拾下去,安然刚要问他这几日忙什么,却被他拖着出了梅园,两人共乘一骑,眼看前面就是富春居,却停了下来。
等梅大把她抱下马,安然不禁疑惑:“富春居还在前面呢。”
梅大笑了一声,摇摇头:“不是去富春居。”却轻轻扣响旁边一个院门。
安然吓了一跳,忙拉住他:“大晚上的,你做什么?”
门开了,从里头出来一对五十多的老夫妻,看见梅大跟安然,两人恭敬的行礼:“老奴王贵跟俺婆娘给老爷夫人请安。”
安然脸一下就红了,紧紧捏了梅大的手一下,却也不好反驳。
梅大点了点头,拉着安然进了小院。
是个前后两进的院子,前院有颗大槐树,瞧着有些年头了,浓密的树枝撑开,几乎遮住了大半的前院,想来天热一定凉快。
梅大却并未停留,拖着安然一直进了后院,天还没黑透,能看出来,正中一明两暗的屋子,跟侧面的厢房都颇为齐整。
院子不大,却因什么都没有,显得有些空旷。
梅大始终侧头看着她,见她皱眉,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不喜欢?”
安然摇摇头:“只是觉得有些空。”
梅大松了口气,在她手上写:“这里以后就是我们在齐州的家。”
虽隐约已经猜到,如今他说出来,安然仍觉有些意外,拉着梅大坐到一边儿廊凳上,认真的看了他半晌儿:“这个院子是你买的?”
见梅大点头,安然不禁叹了口气:“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或者说,你跟梅先生到底是什么关系?”
安然这么问是有原因的,原先她以为梅大是梅先生的家仆,后来瞧着又不像,搬进梅园之后,梅园里的下人对梅大的态度也过于恭敬,说是管家更不像,哪有管家天天跟主人一起吃饭的。
安然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梅大目光闪了闪:“家父在世的时候,曾跟梅先生相交,后家中失火遭逢巨变,蒙先生出手搭救,就跟着先生了。”他这次并没有在安然手上写,而是说了出来,嗓音沙哑难听,听在安然耳朵里,却觉异常心疼。
从他的见识学问能力,能看出他的出身必然不差,若不是遭此不幸,定是天之骄子。
安然抓住他的手,歉然的道:“对不起,让你想起了伤心事。”
梅大却摇摇头:“你我就要成亲了,这些事也应该告诉你,虽家里失火,烧了大半家产,却仍有几处买卖铺子在外。”
安然点点头:“所以,你以前说帮梅先生送什么东西,其实都是去料理你家的买卖了。”
梅大没应她,攥着她的手凑到唇边亲了亲:“跟你说这些是想告诉你,不用为银子担心,我养得起你。”
安然不禁失笑:“可咱们在齐州待不了多少日子了,买这么院子闲放着,岂不可惜。”
梅大看了她许久,低声道:“傻丫头,我们要成亲了,哪能没有新房呢,我不想太委屈你,而且, 便咱们要走,也得等富春居重新开张之后,富春居重新开张,怎么也要端午前后了,如今可才二月底,算着还有两个多月呢,难道我们成了亲,还住在先生的梅园?”
说着,凑到她耳边,吐出三个字:“不方便。”这三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总觉得十分暧昧,安然脸都红了,忙侧头看过去,生怕王贵两口子瞧见。
却听梅大轻笑了一声:“傻丫头,若这般没眼色,也不会在这儿当差了。”说着已经把她整个揽在怀里,亲了下来……“
迷迷糊糊的,安然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梅园,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完全看错了,谁说梅大老实来着,这根本就是一个不这不扣的色狼,还是一个颇有手段会营造气氛的色狼,让她不知不觉就进了他挖的陷阱了,任其为所欲为,而且还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甚至,心里还觉异常甜蜜,没成亲呢,便有一种新婚燕尔的感觉,第二天一早,安然就被梅大拖了出来,不知从哪儿掘了一颗葡萄树,问安然种在哪儿合适?
安然指了地方,梅大就把外头的斗篷脱下来,垫在廊凳上,让安然坐着,让王贵家的给她倒了碗茶捧着喝,自己跟王贵两口子把葡萄种上,开始搭架子。
两不过一会儿就把葡萄架搭了起来,又在屋子后头僻出一块地来种菜,种了豆角,茄子,韭菜,大葱,还有两畦小白菜,一架吊瓜。
忙活完了,安然不禁好笑跟梅大说:“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要在这儿住多少年呢,等咱们走了,这些东西倒可惜了。”
梅大摇摇头:“有王贵夫妻看着呢。”
眼看到了晌午,安然去灶房做饭,王贵家的帮安然打下手,这两口子极有眼色,不多说少道的,很难叫人讨厌。
灶房虽不大,东西却颇为齐全,这个院子依然有两眼泉,靠近灶房的这眼砌了水道,直接引到了灶房里,使起来异常方便。
安然想起梅大喜吃面食,就想给他做个新鲜的,想了会儿,倒是想起了个有意思的来,山西人喜欢的拨鱼儿。先用金针木耳鸡蛋打了个素卤当浇头,就开始和面。
做拨鱼儿面要和的软,放到小案板上,等锅里的水滚了,一手端着案板,一手拿着筷子,把面拨到水里,速度要快,手要稳,拨面的力道要狠,稳准狠三个要素把握好,是做拨鱼儿面的关键。
把这个做好的并不是那些顶级大厨,当年安然去山西的时候,瞧见街头一个小面馆的老板娘,是个五十多的妇女,极胖,估摸得有二百斤,走路都觉的笨,可就这样的胖妇人,却做了一手好拨鱼。
人往炉子边儿上一张,只看见她手里的筷子微微一挑,面就拨进了锅里,捞出来,两头尖尖,真跟一条条小鱼一般,让安然惊叹不已,特意在那个小镇住了些日子,天天过去吃面,研究老板娘的拨面的手法,回家足练了大半年,才学会。
如今使出来,还有些生疏,看在王贵家的眼里却忍不住道:“怪不得外人都传说姑娘的厨艺厉害呢,老奴今儿才可真长见识了,敢情这面还能这么做,回头俺也试试。”
安然笑了起来:“这不算什么厨艺,在山西那边儿,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做呢,今儿做出来就是图个新鲜罢了。”捞出两碗浇了卤,指了指剩下的面团:“你试试吧。”
自己端着面出去了。
梅大瞧见不禁笑道:“这个我吃过,是山西那边儿的面食,。”
安然愣了楞:“你怎知道的?”
梅大目光闪了闪,含糊道:“那个,以前去过一次。”说着,拿起筷子吃了起来,一海碗面吃了个底儿朝天,安然又把自己的拨了半碗给他,才算吃饱了。
虽说分了自己的半碗,安然心里却异常高兴,看了看桌上的两只空碗,越发觉得心里甜丝丝的,这就是夫妻吧,丈夫干了一天力气活儿,自己做饭给他吃,吃了饭坐在一起唠唠家常儿,等以后老了儿女绕膝,能逗逗小孙子什么的。
想到儿女,安然脸一红,这才到哪儿啊,自己就想孙子了。
正想着,忽王贵在外头回:“富春居的高大厨来了。”
安然一愣,高炳义竟然找到这儿来,莫非有什么要紧事?
一时高炳义进来,把手里的帖子放到桌子上,安然一看不禁叹了口气:“这回又是谁?”
高炳义:“这次除了上回的崔庆,韩子章剩下的两个徒弟葛顺生顾永成都来了,说是邀姑娘切磋厨艺,就是想跟姑娘比试呢。”
☆、第 54 章 芝麻绿茶饼
梅大拿了帖子,心里极度不爽,看了高炳义一眼:“他们在何处落脚?”
高炳义忙道:“顾永成住在聚丰楼不远的客来投,葛顺生听说在一个亲戚家落了脚,我叫伙计跟着他了,就在拉马巷进口第三家院子,巷子口是个长糕饼的摊子。”
梅大目光闪了闪,让高炳义叫狗子过来一趟。
不一会儿狗子过来,梅大把他拽一边儿说话儿去了,安然不免有些郁闷,越来越觉得狗子不像自己的徒弟,对梅大的话言听计从的,见他要跑,安然叫住他。
狗子站住脚:“师傅您叫俺啊。”
安然瞥了梅大一眼:“你还知道我是你师傅啊。”狗子挠挠头嘿嘿一笑:“师傅您这话说的,俺跟顺子可是给师祖的厨刀磕过头的,哪还能有假的,师傅您好生在家待着,俺有正经事呢,回头办了事再来孝敬师傅。”撂下话一溜烟跑了。
听见梅大的低笑,安然不禁白了他一眼:“狗子还小呢,你倒是叫他做什么事儿去了,神神秘秘的。”
梅大拉着她的手看了她一会儿,在她手上写:“是你徒弟跑不了,放心吧,我不跟你抢,狗子是齐州人,又自小满城里跑,道儿熟,前儿先生不说想吃长寿糕,我让他跑一趟罢了。”
安然半信半疑的看着他,总觉这男人的话不可信,有时安然就纳闷,自己以前怎会觉得他是个老实人,越看越不老实。
梅大见小丫头盯着自己看,点点她的鼻子:“这么瞧着我做什么,连自己男人都不认识了?”
安然脸一红,扭脸跑了。
梅大却在原地沉思了半晌儿,琢磨自己是不是哪儿露馅儿了,往后还得小心些,这丫头可不傻,真要让她瞧出破绽,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半年,付之东流不说,就怕这丫头一气之下跑到哪个深山老林子里待着,自己想找都找不着。
梅大可是知道这丫头是个贼大胆,就没有她不敢去的地儿,不过拉马巷,这葛顺生来了不住在客栈,却跑到拉马巷住,此事绝不简单。
葛顺生是韩子章没当御厨之前收的徒弟,比后头两个都要亲厚的多,韩子章当了御厨之后,葛顺生也在御膳房管着些事儿。
御膳房可是肥差,沾点儿边儿都肥的流油,更何况葛顺生还是管事的,早不是当年刚进京一穷二白的小厨子了,手里有的是银子,这厮又是个贪图享受的主儿,好容易离了师傅来齐州城,不可劲儿的撒欢,巴巴的跑到拉马巷去作甚,这里头必然有事儿。
落晚狗子才回来,手里真提了一包长寿糕,递给安然就跑到后头去找梅大去了。
梅大正搭豆角架呢,安然觉得这么早搭架子实在没必要,等豆角长起来,怎么还得两个月呢,可梅大跟打了鸡血似的闲不住,就梅大的劲儿头,安然都以为要在这儿过一辈子了。
一辈子?一想到这三个字,安然就从心里发甜,自己不该胡思乱想了,梅大是个好男人,至少比安嘉慕好一万倍不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还能吃苦耐劳,许多事不用自己说,就已经做好了,最重要的,他们彼此喜欢,情投意合,以后应该能过得很幸福。
即便仍有些说不清的忐忑,却也开始期待,期待未来的婚姻生活,期待着跟梅大一起携手游历天下,这是自己之前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就快实现了,自己还瞎琢磨什么。
只不过,梅大到底让狗子办什么事去了,她再傻也知道肯定不是买长寿糕这么简单,莫非跟韩子章来的两个徒弟有关?
却说梅大,真让安然说着了,头一次布置自己的家,让他倍感新鲜,以前忙于生意,家对他来说并无太大意义,横竖就是个宅子罢了,有时甚至还觉得烦,所以,一年里大都在外头,不怎么喜欢在府里待着,如今却对这个小院子充满兴致。
也让他明白,原来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哪怕这么枯燥乏味的事儿,也会觉得格外有趣,所以乐此不疲,甚至比安然还要兴奋,就连王贵,梅大就都让他下去了。
如果不是怕小丫头累着,他都不想找下人伺候,这样一个小院,就他跟小丫头两个人才好,瞥见狗子,放下手里的竹竿儿,在那边儿水盆里洗了洗手走过来。
廊凳上有小丫头刚送过来的茶水,怕凉了,放到了暖套子里,倒出来喝一口温度正好,不是好茶,却有股清冽的茉莉香,喝的多了,也觉得颇为适口。
看了狗子一眼:“可扫听出来了?”
狗子点点头,想起自己瞧见的,一张黑脸忍不住有些红,拉马巷哪儿住的都是拉脚的车夫,临近芙蓉街的市集,养头牛套车拉脚,也是个糊口的营生。
说来也巧,狗子刚过去就碰上了熟人,之前在城门口卖猪头肉时的拉脚大叔,瞧见他高兴的不行,拉着说了半天话儿,问他怎么不见去卖猪肉头了。
听狗子说拜师学厨子去了,哈哈笑着拍了他两下:“当厨子好,如今咱大燕的日子太平,街上的馆子一个比着一个热闹,万岁爷还一年办一次御厨比试,学好了手艺,将来可有大出息,又问他来这儿做什么?”
狗子随便扯了个谎糊弄过去,正瞧见师大伯说的那个院里出来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套着车出了巷子,路过的时候还跟拉脚的大叔打了个招呼。
等那汉子走了,狗子才问:“大叔认识这位啊?”
拉脚的大叔想起什么,不禁恨声道:“学厨子是好事儿,学好了手艺好好娶个媳妇儿过日子,别没事儿惦记人家的媳妇儿,偷鸡摸狗什么东西。”
狗子一愣,再想问,拉脚的大叔大概觉得他年纪太小,不好跟他说什么,叹了口气走了。
狗子眼珠子转了转,瞧瞧那边儿的院子,绕到了后头去,后头是个背静的胡同,后墙边儿上种着一颗老榆树,狗子左右看看没人,三两下就爬了上去,坐在榆树岔儿上,往院子里一瞅,顿时满脸通红。
狗子虽说才十一,却因为爹没了,娘又病着,前两年满处乱跑,为了弄几个钱给他娘治病,什么事儿没干过,最容易赚钱的活儿就是给花街上那些窑子里的姑娘送玩意儿,胭脂水粉,头上戴的花儿,乃至帕子,都有。
那些窑姐儿一听见有货郎叫卖,就从窗户口扒出半个身子来,喊着要什么东西,老鸨子不让货郎进去,倒让他们这些小子得了便宜,来回跑一趟,怎么也能得几个钱,最是好赚。
能瞧上货郎东西的,自然不是多体面的,都是最下等的窑子,客人都是些没钱的粗汉子,也不讲究,来了就是找痛快的,故此,窑子里都是一个个小格子间,根本隔不了音,有那等不得及的,门都不关,狗子一路跑上去,总能看见好几对光着屁股在炕上滚的,叫的比开春窗户外头的猫还瘆的慌。
即便这么着,也没瞧见这么青天白日在院子里的牲口棚子里就干起来的,狗子的角度正好对着牲口棚子,好在有树枝遮挡,估计即便没有,下头打的火热的男女也看不见自己。
两人滚在牲口棚子里的草料上,衣服都来不及脱,狗子就看见两条大白腿在汉子腰上来回晃,就不敢再瞅了,躲在树上等两人折腾完了,从牲口棚子里出来,往屋里去了,进了屋,门就关上了。
狗子想了想,从墙头小心的爬过去,看看院里没养狗,一纵身跳了下去摸到窗户下头,听里头的动静,这一听脸更红了,合着两人刚在牲口棚子里没折腾痛快,这又干上了……
折腾了一会儿,像是完事了,却仍然传来啾啾亲嘴的声儿,过了会儿听见婆娘开口道:“你个死没良心的,这一趟可有一年不回齐州了吧,京里不定有多少相好的,难为还记着我,知道回来瞧瞧,我只当你有了新人,早把我丢脖子后头去了。”
汉子喘着笑了两声:“她们都不如你好,只你那汉子太碍事儿,昨儿晚上我在西屋睡着,可想了你一宿,偏你还跟你那汉子折腾,就不怕我吃起醋来,拿厨刀把你那汉子剁了。”
婆娘咯咯笑了两声:“这话说的叫人笑,他虽不争气,到底是俺正经男人,他要干事,俺还能推开他不成,你倒不怕他知道了你我的事儿,找你拼命,反倒要吃他的错,这是哪儿的理儿……”女人话音刚落就听啪一声脆响,不知打在了哪儿,接着就是一阵叫唤,嘴里胡乱大爷亲亲的乱叫了一通。
汉子还不停的问:“倒是你那汉子厉害,还是我厉害,今儿叫你知道知道……”两人的淫声秽语不绝于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