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明月先生大笔一挥,雅舍两个遒劲的大字就刻在了大门外。
雅舍代替翠园成了整个江南门槛最高,最难定,也最贵的馆子,跟别的馆子不同,也就开张的时候,总督大人知府大人等都来捧场,稍微热闹了一下,过后就清静了,几乎瞧不见有食客上门,颇有几分门前零落车马稀的意思。
不明就里外地客,大都以为这是一私宅,若是问起来,便有人告诉你,这不是私宅,是个馆子,你若是想进去吃一顿,那对不住您得明年见了,雅舍的席已经定到了年底,再有,还会把你上下打量几遭,好心的忠告你一句,若是家里银子少的,还是别想了,雅舍的一桌席都是千两银子起的。
你要是说什么山珍海味这么贵?就会有人嗤一声不屑的道,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知不知道雅舍是谁开的,当今的逍遥郡王这还罢了,还有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安大厨,安大厨知道是谁不?
你要说不知道,立马有不下十个人跑过来,跟你说安大厨的丰功伟绩,做过什么菜?厨艺如何如何高明?怎么赢的总督府家厨,顺道为民除害,把那恶贯满盈的家伙送到了知府衙门里,如今,案子已经审明白了,压入死囚牢就等着秋后砍脑袋呢,雅舍几乎成了高不可攀的存在。
不管外头人怎么看雅舍,岳锦堂却着实尝到了蔫不出溜就发财的滋味,以前瞧人家做买卖,不管是开馆子还是卖东西,那都费劲着呢,可没想到赚钱如此容易。
安然这丫头简直就是财神啊,也不知她哪来的这些主意,不费事,还能赚大钱,如今雅舍赚的比之前翠园还多,这么下去自己岂不成了大燕最富裕的郡王,这腰里有钱的感觉就是好啊。
岳锦堂手里拿着账本子,兴奋的手都哆嗦,却一抬眼瞧见狗子手里拿着粽子进来,不免有些馋:“谁包的粽子?不还不到端午吗。”
狗子:“我师傅包的,说师爹想吃,就包了……”
狗子话还说完眼前已经没人了,狗子愣了愣,看了眼自己手里的一串粽子,自己貌似忘了告诉郡王殿下,自己之所以来雅舍,就是送粽子的,两位师伯,跟郡王殿下,乃至雅舍上上下下的伙计,厨子都有份,倒是翠园这会儿可没了。
岳锦堂风风火火的赶到翠园的时候,梅大正把最后一口粽子吃进去,其实,梅大也不是喜欢吃粽子,就是这一到端午,不免勾起了些许旧事。
想起当日跟小媳妇儿在水边遇上的时候,小媳妇儿貌似正是要掰苇叶回去包粽子,然后,两人就有了误会,以至于后来自己差点儿没淹死在那个水坑里。
不过,如今想起那天夜里小媳妇儿脱了衣裳,纵身一跃便跳入水中的样子,还有些后怕呢,当时把自己吓的魂儿都没了,想都没想就跟着跳了下去,然后被小媳妇儿救了上来……
这些事,说起来都是因端午节掰粽子叶开始的,故此,这眼看到了端午,就忍不住怀念起来,以至于安然发现梅大不大对劲,便问了一句。
梅大自然不敢明说,便推说想吃粽子,于是安然就叫人去买了粽子叶回来,包了一上午粽子,留下几个梅大喜欢的馅儿,其余都然狗子送去了雅舍。
两口子这会儿正在东园临水的小亭子里乘凉吃粽子呢,不想,岳锦堂却跑了来,一进来二话没说就奔着桌上的小篮去了。
看见只剩下了半篮子吃过的粽子叶,不禁颇为失望:“我说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吃粽子也不想着本王。”
安然眨了眨眼:“不是让狗子给你拿过去了吗?”
岳锦堂愕然:“你说狗子把粽子送雅舍去了?”
安然见他一脑门子热汗,显然是马不停蹄跑回来的,眼珠转了转,想明白事情因果,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
梅大也跟着笑了一声,岳锦堂郁闷的道:“你两口子真不厚道,这大热的天,本王从西郊跑回来容易吗一口粽子可都没吃着。”
梅大:“你再回去不就得了。”
岳锦堂:“你当我傻啊,就雅舍那帮馋鬼,这会儿估摸连粽子毛都没了,本王回去吃粽子叶不成。”却眼巴巴盯着安然手边儿的一个白瓷冰纹小碗:“这是什么?瞅着就凉快。”
安然知道以岳锦堂的性子,只让他看见了,就必然会进他的嘴,索性直接递给他:“红豆沙冰,消暑的。”
岳锦堂眼睛一亮,刚要伸手去接,不想半截让斜刺啦伸出的一只手截走了:“梅兄,你至于吗,不就一碗红豆沙冰吗。”
梅大懒得跟他废话,把自己跟前塞到他手里,岳锦堂顿时眉开眼笑的吃了起来。
梅大把自己手里的递还给安然,安然忍不住抿嘴笑了一声,这男人有时真幼稚的可爱,自己跟前的这碗红豆沙冰,可还没动呢,这家伙就吃上味儿了。
一碗沙冰刚吃了半碗,仆妇过来道:“明月先生到访。”
安然愣了愣,忙跟梅大迎了出去。
这一到前头见除了明月先生还有个十一二的小子,忽想起上回梅先生提起让自己收徒弟的事儿,莫非是这小子?
低着头不言声,也就安然进来的时候,匆匆抬头看了一眼,又低下头,看上去颇有些内向,身上的衣裳补丁摞着补丁,却洗的极干净。
让着明月先生坐下,上了茶,安然方道:“先生此来,莫非是上回您说的收徒之事?”
明月先生一指那小子:“他叫沈越,说他你们大约不知道,他爹在苏州却有些名气,城西的筷子沈,就是他爹。”
筷子沈?安然不禁看了这小子一眼,筷子沈她是听过,不是在苏州,而是在齐州,梅先生的梅园里收着不少好东西,有古董,有瓷器,这些都不新鲜,安然却还发现了一套筷子。
光滑的乌木,筷子头有烫银的纹路,仔细瞧,会发现是仕女图,且十二根筷子,没一根的仕女图都不同,细致到衣裳的纹路,以及耳坠的形状,当日安然便颇为震惊。
梅先生说这是出自苏州筷子沈之手,乃是明月先生赠与他的礼物,这颠来倒去的,筷子沈的儿子怎跑来跟自己学厨艺了?
明月先生知道她的疑惑,叹了口气:“筷子沈的手艺,不用说,只要江南没有不知道的,可这名声大也没用,这做筷子是个受累不讨好的活儿,虽说家家都使,却不是个能养家的营生,偏生这小子的爹是个万事不求人的性子。
本来指望这个营生,日子就不好过,年前偏又病了一场,借了人家的银子换不上,生让人赶到了大街上,若不是碰巧老夫正好遇上,还不知他们一家子如此艰难呢,可惜了这份好手艺。
如今安置在了城外的崇元寺里,这孩子的娘听见说老夫识得你这丫头,便托付老夫,想让这孩子跟着你学厨子,将来也不至于挨饿,人老夫今儿带来了,你瞧着收不收吧……”
☆、第 68 章 水晶虾饺
岳锦堂在一边儿都瞧不下眼了,摇了摇手里的扇子:“我说明月先生,这收徒弟还有强买强卖的啊,您这么一说,不是摆明了硬往这丫头手里塞吗。”
明月先生看了他一眼:“又不是塞给郡王殿下。”
呃……岳锦堂给他一句噎住,半天没缓过气来,这老头说出话真能噎死人,瞥了梅大一眼,心说,就凭梅大醋劲儿,恨不能无时无刻不霸着小媳妇儿,得亏狗子跟顺子会瞧眼色,一见他立马回避,就这,心里还不痛快呢,就不信他能眼睁睁看着安然再收个徒弟。
果然,梅大眉头紧皱,一脸阴沉的看向低着头的小子。
安然还真有些为难,不收吧,明月先生亲自开了口,且这语气明明白白是非让自己收下不可,收吧,自己都有三个徒弟了,再收徒弟,根本没时间教,岂不是误人子弟。
还有,梅大只怕会不高兴,想着,瞥了梅大一眼,见他那脸色,不禁叹了口气,这男人的醋劲儿,有时根本不分是谁,心里却也涌上一丝淡淡的甜蜜。
略斟酌走到那孩子跟前,轻声问:“你叫沈越?”
嗯,那孩子闷着头应了一声,却不抬头。
安然没辙了,索性直接问:“你想学厨子吗?”
安然这话一开口,那孩子沉默良久,忽然抬起头来:“我,我不想学厨子。”
在场的几人都楞了。
岳锦堂却乐了,看着明月先生:“我说您这闹得哪一出啊,人家根本不乐意学厨子,您非强逼着拜什么师傅啊。”
明月先生倒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安然忽想到什么,看着他:“你想学你爹的手艺?”
沈越眼睛一亮,看了明月先生一眼,却仍点了点头。
明月先生摇摇头:“也不瞒你,这孩子自打小跟着他爹学做筷子,如今的手艺虽比不上他爹,也颇拿的出手,只这做筷子不能维持生计,他娘才求我,看能不能让他拜你为师,学个厨子,将来也是个营生,省的跟他爹似的,连妻儿都养不活,说起来,他家这么手艺要是断了还真是可惜,倒是老夫不该见他娘说的可怜,便应下此事,这孩子自己不愿意学,便拜了你这样的师傅,也成不了好厨子。”
说着,站起来要走,安然忙道:“先生且留步。”
明月先生站住脚,疑惑的看着她。
安然却瞧着那孩子,开口:“这无论学什么手艺,头一样先得自己喜欢,想学,方才学的好,便再有天分,若从心里抵触,也不成,故此,我不能收你当徒弟,不过,却可以帮你,把你家的手艺保住,我见过你爹做的筷子,很佩服他的手艺,这样精湛的手艺若断了,实在可惜。”
那孩子仿佛看到了希望,仰着头看了安然一会儿,却又黯然低下头:“我爹说人再穷也不能没骨气,得靠着自己的本事,才堂堂正正。”
安然知道他的意思,笑了起来:“放心吧,我不是要接济你们,更不会白给你们钱,说起来,你爹做筷子,也跟我们厨行分不开,便是厨子做的菜再好,没有筷子也吃不到嘴,去年在齐州梅先生哪儿瞧过你爹做的筷子,每一根筷子上的仕女都不同,美轮美奂,当时,我便极为惊讶,这样的手艺简直是鬼斧神工。”
沈越听见安然如此夸赞他爹,兴奋的脸都红了,却道:“可我娘说,就算我爹的手艺再好,也就是一双筷子,能夹菜就成了,谁耐烦看筷子做的好不好,说我爹是白耽误功夫,姐姐,做筷子真像娘说的会饿死吗,可是我喜欢做筷子,我想跟着爹学手艺,我知道姐姐是最厉害的大厨,想拜姐姐当师傅的,不知有多少,可我还是想做筷子。”
安然伸手摸了摸他的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一行都得有人做,你想想,若是所有做筷子的都改行当厨子,那咱们以后岂不就没筷子使了,不过,既然做一行,除了手艺之外,还要学会经营,你爹做的筷子已经不能用筷子的价值去衡量,先生把你爹的筷子跟梅园的古董,放到一起收藏,可见在先生心里的价值。”
沈越目光晶亮:“那姐姐觉得我爹做的筷子值多少钱?”
安然想了想:“就梅先生收藏的那套筷子而言,应该跟那些古董的价值相当,至少也值一千两银子吧。”
一千两……沈越张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一千两是多少啊,他家先头住的院子,娘抵给人家也才十两银子。
想到什么,沈越忽道:“姐姐,我家里还有许多爹爹做的筷子,您跟我去瞧瞧好不好,我爹的病还没好利落呢,要是能换银子,可以把我家的院子赎回来,还能给我爹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
安然目光温软,这是个多孝顺的孩子啊,不禁点点头:“好,姐姐跟你走一趟。”
崇元寺距离明月先生所居之地不远,方丈跟明月先生颇有私交,故此,先生才把筷子沈一家暂时安置在了崇元寺。
沈越娘的手艺不差,在寺里帮着打打杂,做些斋饭,一家子能混上口饱饭,也不至于再风餐露宿流落街头了。
安然跟着方丈大师进了小院的时候,就见一个妇人正在院里晾衣裳,旁边坐着一个汉子,正在那儿打磨手里的木头。
妇人一边儿晾衣服一边叹气:“病才好些,又鼓捣这些做什么,便你做的再好,也不过是双筷子,能值几个钱,倒不如歇会儿,等养好了病寻个别的营生。”
那汉子只当没听见,低着头接着干他的活儿,妇人年纪不算太大,两鬓却已有些苍苍之色,可见日子过得辛苦。
“娘,您瞧谁来了?”沈越跑了过去,拉着她娘,往这边儿指。
那妇人一瞧,唬了一跳,忙在身上抹了抹手迎上来:“明月先生,方丈大师,这几位是……”
安然不想让岳锦堂吓着她,平民老百姓最怕见官,哪怕是个衙差心理都怕,更何况,岳锦堂这样的高高在上的郡王,笑道:“我是安然,是个厨子。”
厨子?那妇人略一想就明白了,这位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安大厨,听外头传言是个格外漂亮的美人,这一瞧果真如此。
本来学厨子就比别的手艺吃香,便学不成大厨,在馆子的后灶上打杂,也不愁饭吃,若是能学出来,往后一辈子可都不用愁了。
瞧瞧人家安大厨,厨子学到这份儿上,都能光宗耀祖了,故此,这才舍了老脸去求明月先生,若是安大厨能收了越儿,怎么都比跟着他爹学做筷子强,倒不想人家亲自来了。
心里一慌忙道:“姑,姑娘就安大厨,快请进,请进,他爹,快过来见过先生跟安大厨,这可怎么话说的,还让您跑了一趟。”
那汉子抬头看了一眼,站了起来,脸上颇有几分病容,身体也格外瘦弱,衣裳都有些逛逛荡荡的,看得出来,是个颇不善言辞的,闷着声见了礼,就不说话了。
安然却走了过来,弯腰去瞧他手里正打磨的筷子,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平常使的,看似最不起眼的筷子,却需如此费时费力,只这打磨没有半天功夫都不成,还要上漆,阴干,这还是最简单的,若是在筷子头上雕刻花纹,烫金烫银等工艺,却不知又需多少道繁复的工序了。
沈越拉着他爹:“爹,这位安姐姐,就是外头说的安大厨,想瞧瞧爹做的筷子。”
那汉子看了安然一眼,半晌儿硬邦邦的扔出一句:“若是瞧在明月先生的面儿上,想接济我们一家,大可不必。”
安然不禁摇头失笑,怪不得这汉子的手艺如此好,家里的日子却如此艰难,这性子还真是有些孤僻。
安然略想了想:“我并不是要接济你们一家,是想跟您商量一件事,你做的筷子我在齐州曾见过一次,颇为喜欢,打算跟您买一些,用到在下开的馆子里,您看如何?”
那汉子愣了愣:“敢问姑娘开的馆子是?”
沈越忙道:“爹,姐姐是安大厨,开的馆子就是西郊的雅舍,好多有钱人排着队去吃的馆子。”
安然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这小子还真直白:“能否让在下看看您做的筷子?”
“成,成,姑娘等着,我这就给您拿去。”那妇人一听要买筷子,顿时高兴的不行,忙着跑了进去,不一会儿搬出个老旧的木头箱子来,打开:“姑娘瞧吧,都在这儿呢,那些便宜的都卖出去了,剩下这些都是好木头,费了大功夫的,便宜卖划不来,不便宜卖,却又卖不出去,攒了这么一箱子。”
安然拿起一双看了看,见上面雕着麒麟送子,神态逼真,线条流畅,在这么小的筷子上雕出来,却丝毫也不马虎,每条纹路都恰到好处,这份手艺要是在现代,真算得上国宝级别了,可在这里却连温饱都混不上。
而且,这么精致的艺术品,用如此简陋的箱子装着,混在一起,听沈越娘的口气,还不如柴火棍有用呢。
安然:“这一箱子我都买了,您开个价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