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朝岳锦堂一伸手:“银票。”
岳锦堂下意识捂着腰里的荷包,神色顿时紧张了起来:“做什么找我要银子,你男人不是在吗?”
安然挑挑眉:“你不给成,那以后赚了钱可没你的份。”
岳锦堂眨了眨眼,心说,这丫头可是个财旺的,随便一个主意就能日进斗金,瞧瞧自己如今赚的这些白花花的银子,不都是托她的福吗,虽说没看出这一箱子筷子怎么赚钱,可这丫头说能赚,就一定成,错过这个机会,可没后悔药吃。
想到此,忙从腰里掏出一张银票来放到她手上。
安然看了看,是一百两,皱了皱眉:“太少。”
“一百两还少啊……”见安然是神色有些不耐烦,咬了咬牙,掏出一张一千两的放到她手上,十分肉痛的道:“那个,这次可没了啊,不过就是一箱子筷子罢了,哪值这么多钱啊……”
安然不搭理他,把手里的银票递给妇人,那妇人一瞧银票上的面额,吓的手一抖,银票掉在了地上,忙又捡了起来:“姑,姑娘,这可不成,不过一箱子筷子,哪值这么多银子。”一股脑往安然手里塞。
安然却道:“您只管拿着吧,这些也不多呢,沈师傅的手艺是无价之宝,这些银子实在不算什么,往后沈师傅只管照着自己想的做筷子,需要什么材料,让沈越来找我,做好的筷子,不管什么样儿,我都要。”
安然是觉得,一个手艺人就相当于一个艺术家,贫穷不应该是束缚艺术家灵感的因素,她相信,筷子沈这样的人,只要给他安稳的环境,充足的材料,肯定能做出更为精致的艺术品,这门手艺也会得以完整的传承下去。
现代的时候,许多艺术家一谈钱就觉得俗不可耐,却不想想,没有钱哪来的艺术,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保证,哪还有心思搞什么艺术。
而安然,始终觉得这些藏在民间的手艺,才是泱泱中华最值得传承跟保留的艺术,每一个民间的手工艺者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有了这些银子,想来沈越娘再不会逼着儿子去学厨子了。
从崇元寺出来,明月先生看了眼,梅大搬上车的筷子:“小丫头,有用得着老夫的,就言语一声。”
安然目光闪了闪,笑了:“先生怎知安然有求先生的事儿?”
明月先生愣了愣:“你还真有事儿啊。”
“安然想劳烦先生帮忙写个字。”
明月先生捋着胡子笑了起来:“我当什么大事儿嗯,冲你这小丫头,写多少都成。”
安然:“这可是先生说的,到时您老可别推脱。”
明月先生点了点她:“小丫头,别忘了先生的菜谱。”上车走了。
岳锦堂凑过来:“我说,你买这么多筷子到底做什么?可使了一千两银子。”
安然:“你要是舍不得,银子就算我的。”
岳锦堂忙道:“我不就问问吗。”
安然看了看那个木箱子,侧头问梅大:“你可认识手巧的木匠,我想做几个盒子。”只要这盒子解决,这箱筷子也就卖出去了。
岳锦堂这几天雅舍都不盯着了,天天往翠园跑,就是想瞧瞧安然怎么折腾这一箱筷子,这天刚进来,就见安然师徒加上梅大,正摆弄那些筷子呢。
桌子上放着一摞盒子,岳锦堂拿起盒子瞧了瞧,样式极为简单,却做的很是精致,酸枝的木料,盖上有个烫金的沈字,那潇洒遒劲的字体,一看就是出自明月先生之手:“这就是你那天求先生写的字?”
安然推给他几个盒子:“既然来了就帮忙吧。”
岳锦堂这才发现,那箱筷子已被分门别类的捡了出来,而这些盒子就是为了装筷子使的,盒子里头衬着软缎,真别说,看似平常不过的筷子,这么一弄,立马变得格外金贵。
岳锦堂:“你不是真要把这些拿出去卖啊?”
安然挑眉:“摆到雅舍里,把这个让伙计背下来,如果无人问就罢了,若有人问,就照这上头的说。”把梅大写好的纸递给他。
岳锦堂接过来一看乐了:“你这丫头怎么想出这么多吉祥话,照这么着,本王都想买几副筷子送礼了。”
拿着筷子盒摆弄了几下:“卖多少钱,总的有个价儿吧?”
安然想了想:“这些筷子的手工虽精,可惜材质略差了些,就五百两起吧。”
岳锦堂嘴巴张的老大,杵了杵梅大:“你媳妇儿掉钱眼儿里了,这么一双筷子就卖五百两银子,你干脆去抢得了,。”
安然:“你只管这么卖,若卖不出都算我的。”
岳锦堂虽觉这事儿不靠谱,却仍把收拾好的筷子,摆到了雅舍里头,头一个瞧见的不是别人,正是董大成。
这董大成一进来就瞧见了侧面的多宝阁里,今儿变了样儿,之前的几件古董没了,换上了几个盒子,便站在哪儿瞧了一会儿,不禁有些意外,便问跑堂的伙计:“怎么摆了筷子?”
伙计一听顿时笑眯眯的道:“我们安大厨说了,这筷子可是个吉祥物件,寓意最好,送给新人,寓意珠联璧合,快生贵子,送相好的,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伙计口舌伶俐的说了一大串,最后还道:“若是做买卖的送人,寓意更好了,应着双木成林合作长久的好兆头呢。”
伙计几句话说的董大成笑了起来:“倒是不知道原来这筷子如此吉祥。”便仔细瞧了瞧,这一瞧不禁道:“倒真做的精致,不知何处有卖?”
伙计忙道:“不瞒董老爷 ,这筷子是人家寄放在我们这儿代卖的,您瞧的这双五百两,那边儿还有贵一些的。”
董大成点点头:“最好的给我包起来几双,跟今儿的席一起记我账上。”撂下话进了里头。伙计忙应了一声,跟了进去。
过了端午,安然就不想出门了,翠园比别处凉快的多,狗子天天往雅舍跑,安然便更轻松了,这几个徒弟说是自己的,却大都是两个师兄教的,自己这个师傅着实不大称职。
跟梅大的相处模式,也有了些微妙的改变,不知是不是问了郎中,对哪方面稍微收敛了一些,虽然仍是勤耕不辍,至少白天不折腾了,也就夜里,安然顿觉轻松了不少,白天跟他在一起也少了些压力。
之前只要跟他单独在一处,总忍不住往别处想,因为太多的教训告诉她,只要没有别人,这男人一般都不会消停,虽说新婚燕尔,可天天这么着,也有点儿太肉,欲横流了,莫非除了这个就没别的事儿了不成。
如今好了许多,在一起说说话儿,或者,让梅大把自己想到的菜谱以及做菜心得都记下来,安然渐渐发现梅大虽不善厨艺,对烹饪却颇有见地,并非一窍不通,而且,走的地方多,见识广博,有时,安然提起那个地方的小吃或者特色菜肴,他都知道,且能给安然一些建议。
这让安然觉得两人之间更为亲密,不由自主生出一种知己之感,可见共同语言,对于夫妻感情还是相当重要的,毕竟要过一辈子,不可能永远激情四射,如今年轻还好,等以后七老八十白发苍苍,哪还有什么激情,就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说说话就好。
只不过,这男人如今还戴着面具,安然看了他一眼,忍不住道:”这里也没别人,你就把面具摘下来吧,你难道不热。“
热,怎么不热,从生下来到现在,梅大也没受过这样的罪,天冷还好,如今天一热,这面具戴的十分难受,更何况,还不止外头这一层。
怕安然发现,力求逼真,里头那些疤也是一层面具,是嘉树特意找了他江湖上的朋友帮着做的,即便巧夺天工也热啊。
安然见他不说话,过去要摸他的脸,梅大慌忙抓住她的手:“我不热,真的……”
安然刚要说什么就听岳锦堂的声音传来:“哎呦,我可什么都没瞧见。”岳锦堂用扇子遮着脸,走了进来。
安然不禁白了他一眼:“非礼勿视,郡王殿下不知吗。”
岳锦堂把扇子挪下来,嘿嘿笑两声:“本王不是没瞧见吗,要不是那些筷子,本王也不会跑过来讨嫌。”
“你说,如今这人都怎么想的啊,这么贵的一双筷子,都争抢着买。”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账本子。
安然不禁好笑,这位如今真成做买卖的了,连账本都随身带着。
岳锦堂把账本递给安然:“这是那些筷子的账,一共三十盒,除了五盒五百两的没卖出去,其他都卖了。”
岳锦堂如今是真服了,这两口子一个比一个能赚银子,当初安然花了一千一百两银子买这箱筷子,自己还心疼了好些日子,这一转眼的功夫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赚了回来,这简直比开馆子都赚啊,便动了心思,过来跟安然商量着是不是再弄一些。
安然并未看账本,却知道他的心思:“这些筷子是沈师傅做了多少年的存项,随便一双都得数月,甚至一年的功夫,这些卖完,往后就少了。”
岳锦堂失望的道:“你是说这就是一锤子的买卖。”
安然不禁道:“这几个月你手里应该有不少银子了吧。”
岳锦堂挑挑眉:“谁还嫌银子多不成,那个,真没法子了?这可是个好买卖。”
安然:“我只说少了,有没说不卖,要知道精品才能卖的上好价儿。”
岳锦堂眼睛一亮,心说,可不嘛,自己怎么忘了这茬儿,就拿古董来说,这孤品总比成套成对的贵的多,市面上越少价儿越高。
想到什么,蹭的站起来:“本王前儿得了一块犀角的料儿,本说寻人做对犀角杯吃酒,如今想想还是做成筷子好,这就给沈家送去。”
想起什么,看了梅大一眼:“有些事儿本王想跟梅兄商量商量,不知梅兄可否跟本王走一趟。”
梅大看向安然,安然点点头:“我等你回来吃饭。”
安然从来不想过问梅大的事情,即使成了夫妻,安然也觉,彼此之间也应该留有一些私密的空间,所以,连梅大在外头有什么生意?铺子在哪儿?也从不过问 。
她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如果他告诉自己,自己就听着,他不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也没必要事事都要清楚明白。
可安然很快便知道,自己简直大错特错。
梅大跟岳锦堂刚走不久,安然想着昨儿做的水晶虾饺,梅大喜欢,便去了灶房,水晶虾饺是有名的粤菜点心,这边见得极少,因太湖里产的河虾鲜美,安然才想起这道点心,不想梅大极爱吃,便想今儿再给他做几笼,天热吃这个倒也清爽。
刚兑好面,仆妇就拿了封信过来:“夫人门上接了封信说是给夫人的。”
安然:“谁送来的?”
仆妇摇头:“不认识,是个生脸的小子,只说夫人瞧了信就知道了。”
安然洗了手,接过信看了看,并无署名,打开抽出信纸,脸色骤变。
仆妇见她脸色不对,忙道:“夫人可是哪儿不舒服?”
安然摇摇头:“不妨事”。
直到仆妇下去,安然仍死死盯着那张信纸,两只手忍不住抖,纸上只有几个字,却触目惊心,不不可能,安然摇摇头:梅大怎会是安嘉慕 ?
以安嘉慕的骄傲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况且,师兄不也说了,安嘉慕纳了个唱戏的在青竹巷过得很好,明明安嘉慕一直在冀州,怎会是梅大?
可心里却有一个声音小声提醒她,好好想想,想想梅大是怎么出现的,想想梅大的所作所为,想想自己跟梅大成婚的那日,安家三老爷的表现,安嘉树的性格安府无人不知,岂会是一个随便就去吃人喜酒的,还有个岳锦堂……
岳锦堂是谁?堂堂的逍遥郡王,便再没架子,怎会折节下交一个家仆,且,他面对梅大言行举止,并无丝毫陌生,反而像一个相交多年的好友。
脑子里划过别院的情景,脸色更白了几分,这个送信的人必然不怀好意,但,如果信上的事实,自己又该怎么办?
安然只觉自己脑子里纷乱如麻,所有线头系在一起,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疙瘩,如果梅大真是安嘉慕,如今的处境,自己还能跟当初在冀州一样,一走了之吗?
安然想了很久,定了定心神,把管家叫了过来,尽量平和的问他:“翠园之前是什么时候被老爷买下来的?你在翠园多久了?”
管家一听真跟五雷轰顶差不多,心说,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翠园的老人不多,大都是老爷来苏州之前,重新挑的,也之所以,才有那日总督府千金强闯的事,这要是搁在以前绝无可能,老爷什么秉性,就算是总督府千金也一样。
大老爷的意思他知道,就是怕老人儿多了,露出行迹,让夫人瞧出来,说起来,总管真觉大老爷太委屈自己了,这么天天戴着面具藏着也不是事啊,这人都娶回来了,就是他们安府的正头夫人。
就为了这位,大老爷可是把满府的侍妾丫头都遣了,这份心可是一点儿不掺假的,况且,为了夫人,大老爷暗里做了多少事,他们这些下人在边儿上瞧着都替老爷委屈,偏大老爷就是怕,怕夫人发现,天天捂着个面具,把自己当成梅大,可这装能装一辈子吗,这不就露馅了。
安然打量他很久,怎么不说话,总管一激灵,吱吱呜呜的道:”那个,翠园之前是前苏州织造府的别院。“
“后来呢?既然是前苏州织造,想来这园子早就买下来了。”
“这……小的着实记不清了。”
安然哼了一声:“那你在翠园当了几年差总记得吧。”
“这……”总管抹了把汗,扑通跪在地上:“夫人您可饶了小的吧,小的实在不能说。”
安然心里最后一丝希望瞬间破灭,挥挥手:“下去吧。”
总管忙退了下去,到了前头抓了小厮吩咐速速去找老爷回来:“就说夫人这儿出大事了。”
很快,梅大就回来了,总管忙把刚的事儿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梅大就知道事情露了,虽能能瞒得住安然,却不一定瞒得过所有人,毕竟,自己如今人在苏州,也不可能不管江南的生意,若是有心,拆穿自己的身份真不是什么难事,倒是疏忽了,而这送信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梅大脸色一阴咬了咬牙,上官瑶既然你非要找死,爷就成全你,如今却要先安抚小媳妇儿要紧。
梅大快步走向内院,进了屋见安然坐在炕上,两只眼瞅着窗外,脸上说不上难过还是生气,倒像疲惫。
梅大试着开口:“安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