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抽回来他却不放,反而变本加厉的凑到耳边咬她的耳朵。
安然刚要恼,却听他道:“提起嘉树,我倒是想起一件旧事,当初在安府西边夹过道撞上嘉树的丫头是谁?”
安然脑袋嗡一下,心说,他怎么知道的,这件事自己可谁都没跟说,准备烂在肚子里的:“怎么?心虚了?你是跟为夫坦白,还是让为夫严刑逼供,自己选,若是等为夫动了大刑,便你告饶也是没用的。”
语气颇有几分危险,安然头皮都发麻,安嘉慕要是真想折腾她,那绝对比什么刑罚都厉害,却仍然抱着一丝侥幸,琢磨他是忽悠自己呢,便强撑着道:“什么夹过道,我哪儿知道……”
话未说完,感觉一只大手从自己腰间探了进去,安然急忙抓住:“我,我说,其实那天的事儿,我自己也不记得了,我是不能吃酒的,一旦吃了酒便会,便会……”
真有些说不出口,偏安嘉慕不打算放过她:“便会如何?”
安然不好意思说,却不免有些恼起来:“酒后做过什么,我一概记不住,我哪儿知道如何?”
安嘉慕却道:“嘉树的性子你大约知道一些,并不是个爱发脾气的,除非碰到了他的底线,而他的底线,这么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就是不喜女子近身,那天一早他闯到书房院,火气甚大,上一回见他如此,还是因有个不知底细的歌妓,凑上来要坐他的腿,而嘉树自己也说,那天晚上之所以没看清那丫头的长相,是因那丫头一见他就扑了过来,死命抱住他不撒手。”
噗……安然刚喝进嘴里的一口茶都喷了出来,索性推开他站了起来:“你到底想问什么?没错,那天晚上撞上嘉树的就是我,你算旧账,那咱们今儿就算算,即便那晚上是我又如何?不过是吃醉了,分不清是谁罢了,你呢,有多少女人,外头有多少相好,要不咱们今儿一一算个清楚明白。”
安嘉慕倒乐了,抓住她的手一拽抱进怀里:“你这丫头不老实,说嘉树的事儿呢,怎么倒起旧账来了,我还当你不在乎,原来心里一直吃着味儿呢,这倒没必要,纵然之前有多少女人,也过去了,自从有了你,我可是从心到身都异常清白,好了,咱们不提这个了,往后再不许你吃酒。”
安然心说,你不说,我也会记住,教训太深刻了,却又听这男人道:“不过,我们夫妻在房里的时候例外……”安然刚要说什么,已经说不出来了,尽数吞进了安嘉慕嘴里,这男人有时真挺恶趣味的。
到齐州的时候,安然让狗子上了岸,去齐州给师傅送信儿报平安,顺道把顺子带去京城,这一次机会难得,顺子待在自己身边也能长长见识。
本来还说把德福叫来,却被安嘉慕以缺厨子为由,留在了冀州,等过年安然跟他回冀州的时候,却又发现,德福被调去了江南,让安然颇为奇怪。
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安然才发现,安嘉慕这男人的奸诈程度,从很早开始就在有意无意清理她身边出现的男子,不管对她有没有企图,只要年纪相当,都是他的眼中钉。
甚至,后来狗子顺子大些了,也被他弄的老远,一年到头见不到安然几回,等到儿子出生,他这个当爹的还异常没有节操的儿子争宠……
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且说如今,安然他们进京的时候,已经临近七夕,岳锦堂直接进宫了,安然住进了安家在京城的宅子,就在侍郎府旁边,两边的花园都是通着的。
听安嘉慕提过几次,当初安嘉言高中娶了谢氏之女,便在京里买了这两处宅子,整修扩建之后,旁边便是如今的侍郎府,这边的一直空着,只他偶尔来京的时候才会住几日,平常也是侍郎夫人常来看顾着。
安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虽说见了安嘉树,到底安嘉树是个江湖人,这安嘉言却是朝廷大员吏部侍郎,侍郎夫人更是谢氏之女。
王谢两氏乃大燕顶尖的世族大家,皇上的生母,已故去的端敬太后,逍遥郡王岳锦堂的母亲,还有江南总督上官义的原配妻子,都出自谢氏一族,朝中众多大臣都与谢氏有着姻亲关联,这个家族盘根错节势力相当庞大,是真正的世族。
且这位侍郎夫人,还是正经的谢氏贵女,若论起来,跟皇上和岳锦堂的关系,可比上官瑶近多了。
安然倒有些好奇,当初她怎会下嫁给安嘉言,即便安家生意再大,再有钱,毕竟只是商贾,这些世族最重名声地位,一般不会跟商贾联姻,难道是看重了安嘉言这个潜力股,仿佛这是唯一的解释。
安然的紧张倒让安嘉慕笑了起来,摸了摸她的脸:“真难得见你如此,在苏州渡口面对那么多人,都未见你如何?”
安然白了他一眼:“这能一样吗,那些都是厨行里的人,不是我的前辈就是同行,可现在要见却是朝廷大员。”
安嘉慕摇摇头:“不是朝廷大员,嘉言跟嘉树一样是我兄弟,你是他们的嫂子,长嫂如母,嘉言最重礼数,断然不会难为你,他媳妇儿虽出身世族,在你跟前也是弟媳。”
正说着,马车停了下来,安嘉慕扶着安然下车,一下车就瞧见大门前乌泱泱一大片人,婆子丫头,小厮,管事……一个个即便低着头,余光却都偷偷打量自己。
安然心里明白,即便自己嫁给了安嘉慕,成了名正言顺的安家大夫人,可自己的身份经历,恐怕这些人都清清楚楚,包括之前安然爬床勾引安嘉慕的事情,也会算在自己头上。
不用怎么想,安然就能猜出她们想的什么,她们不会在意自己是个多厉害的厨子,她们只会觉得,自己跟他们一样,原先是个下人,现在一步登天,当上了安府的女主人。
这些人心里的不甘,不忿,不屑,即便迫于安嘉慕的威势不敢表现出来,却仍会从心里瞧不起自己,应该说既羡慕又瞧不起。
大宅门里总免不了这些,这也是安然当初千方百计要离开安府的原因,这些尔虞我诈,攀高踩低,斗心机,斗手段,斗嘴皮子,后宅里的女人除了斗来斗去,就剩下怎么讨好男人了,有什么意思。
瞧见安然本尊,侍郎夫人谢一娘微怔了一下,自己也是前几日才知道大伯娶妻之事,心里不禁暗恼丈夫瞒着自己,却也不好说什么,女子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是她自小的闺训。
即便丈夫有行差做错的时候,作为妻子也得包容,不可指摘,只不过也未想到大伯如此胡来,竟然正儿八经的娶了府里一个下人为妻,且,还是个名声不怎么好的丫头,这像什么话,难道让自己堂堂的侍郎夫人,给个下人见礼不成。
若不见礼,如今她是安府正经的大夫人,就是自己的嫂子,这礼数却不能差的,本还以为是个轻浮卑贱的丫头,却不想却大出自己的意料之外。
打扮虽简单却并不轻浮,身上虽没几样首饰,可仅有的几件,却件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可见大伯多稀罕这位新大嫂。
更颇有姿色,还不是那种俗艳的女人,并无丝毫小家子气,举手投足落落大方,若不是知道她的根底儿,自己没准会以为是哪家的闺秀呢,倒是生了个唬人的样儿,也难怪把大伯迷得五迷三道的。
记得她娘说过,真正厉害的狐狸精是瞧不出狐狸精的样儿,却最能勾男人的魂儿。
安嘉言看了她一眼,微微皱眉,咳嗽了一声,谢氏回神,跟着他迎上前见礼:“大哥大嫂,一路可平安?”
安嘉言的话音刚落,忽然从后头跑出两个小男孩,一头装进安嘉慕怀里:“大伯大伯,您可来了,我跟弟弟天天盼着您来京城呢……”
安嘉言脸一沉:“规矩都忘了,见了大伯该如何?”
两个孩子忙站直,一脸正经的:“皓思,皓玉给大伯磕头。”扑通跪在地上就要磕头,安嘉慕一边一个抓住他们:“别听你们爹的,才多大就教的跟个小老头似的,这里没外人,不用磕头,来,这是大娘,大娘手最巧,做的点心吃食,比宫里的御厨还好吃。”
两个小家伙叫了声大娘,然后好奇的看着安然:“大娘真会做吃食吗?”
安然笑了点点头:“会,改天大娘做给你们。”却伸手从后头的仆妇手里,拿了两个盒子,递给他们:“这是大娘叫人给你们做的小玩意,拿着玩吧。”
两个孩子倒是极有规矩,虽觉安然的样子不像个大娘,却仍然礼貌的谢了安然。
谢一娘上前一福:“一娘给大嫂见礼。”
安然忙扶起她:“一家子何用如此客套,早听嘉慕提起过弟妹能干,把侍郎府管的井井有条,却一直不得相见。”
说话儿也从旁边仆妇手里拿了个小盒子,放到她手里:“头一次见,这是嫂子的一点儿心意,弟妹可别嫌弃。”
谢一娘嘴里客气了几句,本未在意,却一瞧那盒子,不禁愣了愣,如果自己没看错的话,这,这盒子上的标识莫非是江南金家的……
☆、第 72 章 酿豆腐
便安嘉慕都未想到,刚才还紧张到不行的安然,应对起来竟然如此游刃有余,说话分寸得当,既礼数周全也透着几分亲近,一行一动无可指摘,虽然年纪小,却颇有大嫂风范。
这一面的安然,跟她在面对厨行的时候很像,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自信,让她在谢一娘这个世族出身的妯娌跟前,丝毫也不逊色,反而比谢一娘更多了一份谦逊,令人一见如沐春风。
这是安然给安嘉言的印象,说起来,安嘉言还是第一次见这位大嫂呢,之前也只是听说过,但大哥成亲的那天,他就知道,不管她之前是什么身份,能让那么多人心服的女子,当得起他们的大嫂。
而安然头一次给他的印象比想象的还要好,这般面面俱到,事事周全,这并非一个丫头能做出来的,这又让他颇为疑惑。
兄弟两个挽着手进了里头,亲热非常,安然不禁挑了挑眉,安嘉慕对这两个弟弟还真是有差别,对安嘉树,与其说兄长不如说更像一个父亲,而且是慈父,对于安嘉言才是兄弟。
忽听谢一娘道:“他们兄弟自小感情就好,大哥不来京,老爷便隔三差五的念着,等大伯一来,两兄弟便有说不完的话,旁人想插也插不进去了,也只皓思皓玉两个小子,得他们大伯疼爱,能靠前儿,大嫂莫过意。”
安然摇摇头:“如此方是兄弟,再说,都是一家人,计较这个可不生分了。”
谢一娘身后的婆子忽然开口:“大老爷去年还说把我们二少爷过继到大房呢,也省的绝了安家大房的香火。”
“住嘴。”谢一娘喝了一声:“好个没规矩的,大嫂跟前胡说什么呢。”
那婆子忙道:“瞧我这张嘴可是没把门的,倒忘了大夫人刚进门,说这个做什么?”说着还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安然微微皱了皱眉。
谢一娘:“这婆子平日在我跟前管事儿,倒养出些轻狂性子,专爱胡说八道,大嫂莫信她的,不过是之前随口一提的话儿,当不得真,更何况,如今大嫂进了门,说不准明年就给咱们安家长房,添上一位小少爷呢,如今立了秋,外头凉,大嫂身子弱,咱们还是快着进去吧。”
安然看了那婆子一眼,跟着谢一娘进了府。
说是接风宴,也不过是摆给安嘉慕的,谢一娘把安然让到了屏风后的隔间了,炕上摆了一桌小席,陪着安然吃。
本要劝酒却听屏风外的安嘉慕说了声:“安然吃不得酒,弟妹就别劝了。”说着笑了一声。
谢一娘愣了愣,虽说隔着屏风说话能听见,可这般适时的插进话来,定是一直用心听着这边的动静才成,不禁道:“大哥大嫂当真恩爱。”
安然脸红了红,没说什么,闷着头吃了几口菜,菜做的寻常,不过这种情况下,安然自然不会挑拣,倒是安嘉慕,之前虽也好口腹之欲,到底跟现在不一样,如今守着安然这个顶级大厨,安然又爱给他鼓捣吃食,顺着他的口味从一日三餐到小食点心变着花样儿的做,哪怕一碗饭,一碗粥,莫不是精心做出来的顶级美味,早让安然养刁了嘴,差一点儿的都吃不下去。
更何况,侍郎府这样的水准,刚一口就皱起了眉头,跟安家言道:“你这府里的厨子真该换换了,做的这是什么?”
安嘉慕一句话,谢一娘脸色变了变。
安然心说,安嘉慕还真是事儿多,好不好的,人家两口子都没说什么,你废什么话,大哥也不是这么当的,连人家用什么厨子都管。
安嘉言却不以为意:“不是弟弟府里的厨子手艺差,是大哥的口高了,这天下谁有大嫂的好厨艺呢。”
安嘉慕也笑了起来:“这话是。”
谢一娘看向安然:“原来大嫂的厨艺高明,这倒怪不得了。”
安然目光闪了闪,谢一娘这话听着奇怪,难道她不知道自己是个厨子,略想了想,倒真有可能,自己名声再大,也不过是在厨行这一亩三分地里,或许老百姓会知道些厨艺比试的事儿。
谢一娘却是一个深宅大院的贵妇,平日便有应酬,也不可能去街上听八卦,至多就是各府之间的女眷往来,纵然知道自己在安府做过厨娘,也断然不会把自己跟鼎鼎有名的大厨,连系到一起。
况,人都有先入为主的通病,而自己的丫头身份是大家都知道的,故此,虽她极力表现出亲热恭敬,把自己当成大嫂,安然依然能感觉到,从她身上透出的轻视与不屑,刚那个婆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谢一娘真心敬自己这个大嫂,她跟前的婆子便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放肆,当着自己这个刚过门的夫人,说过继长房香火的事儿,着实不妥,安嘉慕这个弟媳却不简单,。
既然她不知道,安然也不想解释,以免有炫耀之嫌,更何况,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之所以有如今的名声,皆是阴差阳错,赶鸭子上架的结果,如果可能,她最不想的就是跟人比试。
厨艺学来不是为了争名夺利的,是为了做出极品料理以享天下食客,这方是一个厨子的本份,如今,之所以厨行比试成风,完全是让皇上的厨艺大赛给闹的。
兄弟经久不见,这好容易见面,自然高兴,这一高兴吃起酒来就没节制了,等两人兴尽散了的时候,均已酩酊大醉。
安嘉慕回了屋,歪在床上就不动了,醉成这个样子便做了醒酒汤也吃不得,便给他脱了衣裳鞋袜,盖上被子,让他睡,却真是头一次见他吃这么醉,可见这个二弟就是不一样。
安然倒正好借机会收拾收拾行李,两个仆妇是从苏州带回来的,手脚甚是麻利,不过一会儿便收拾妥当。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京城可比苏州冷多了,从苏州带回来的衣裳根本穿不得,又不知在京城住多久,索性连箱子都不打开,只把厚一些的衣裳拿出来就成了。
收拾利落,安然便坐在外间的炕上打量这里,布置的颇为精致,字画,摆设,乃至案头的香炉,都是难得的好东西,比起侍郎府的简单,这里反倒奢华的多。
或许是因安嘉慕在,管事,小厮,丫头,婆子,至少表面上对自己还算恭敬,只不过,瞧着就虚,明明是自己的家,安然却感觉自己在这里像个客,毫无归属感。
这种感觉很奇怪,不管是在齐州的小院,还是苏州的翠园,安然都觉得那是家,她跟梅大的家,而这里却让她觉得自己是客,或许谢一娘才该是这里的主人。
莫非是自己的错觉,她总觉得这位侍郎夫人并不如表面一般和善,不过,自己也没必要在意这些,妯娌本来就是个奇葩的关系,反正自己也不会在京城多久,只要面儿上能过去,自己管她和不和善呢。
却不知,这会儿谢一娘正瞧着手里的一只玉簪发愣呢,簪子是翠玉兰花形,只要是世族贵妇,没有不知道江南金家的。
以做玉饰起家是传承百年的老字号,从金家出来的,无论簪子还是饰品,都是难得的好东西,材质雕工,都是万里挑一的,倒没想到安然会送自己如此贵重的见面礼。
婆子进来瞧见夫人瞧那簪子,不禁道:“小姐瞧什么呢,不过一个簪子罢了。”
谢一娘:“这可不是寻常的簪子,是江南金家的东西。”
那婆子撇撇嘴:“便是又如何,还不是咱们大老爷的银子,她一个低贱出身的丫头,若不是攀上咱们大老爷,哪买得起这样的东西,倒真是好本事,听说为了她,大老爷连冀州安府的侍妾通房都遣了出去。”
谢一娘摇摇头:“你不懂,这金家虽能工巧匠不少,手艺最好的,却还要说金家的老太爷,算着年纪不小了,如今从他手里雕出的玉饰可是千金难求。”
“小姐这一说老奴倒是想起来了,当年小姐出门子的时候,老夫人给小姐置办的那两套头面就是江南金家,本说要求这位老太爷个姑娘雕一支簪子,金家的大掌柜,却说他们老太爷老了,手抖做不得这把精细活儿,这才罢了,不过,小姐怎知这簪子出自那位老太爷之手?”
谢一娘:“这位老爷子手艺虽好,却有个怪癖,只雕兰花形的玉饰,故此这簪子必然是出自那位老太爷之手,倒是怎么也想不通,她一个丫头怎能请得动金家的老太爷帮她做这个簪子?”
婆子嗤一声笑了:“小姐想这些作甚?咱们大老爷手眼通天,安家在江南买卖铺子众多,跟金家自然有来往,想是瞧在大老爷的面儿上,帮了个忙也是有的。”
谢一娘点点头,想起今儿的事不禁瞪了她一眼:“你如今越发不妨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不知道了,她的身份再低微,如今却是大伯明媒正娶的大夫人,我在她跟前都不能有丝毫失礼,你这般,叫她看在眼里不定怎么想呢,她如何倒不要紧,却大伯对她如此上心,若听了她的话而,怎生是好?
况且,我今儿瞧她说话做事儿,竟不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便嘴上不说,不定心里就觉咱们小看了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