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这才高高兴兴接了身契,然后拿着楚阳娿赏的二十两银子,热火朝天地跑去收拾包袱准备回家了。
楚佩阳在静水堂一直待道中午,跟着钱氏和楚阳娿用了午膳,她才跟楚阳娿告了辞,从静水堂出来。
楚燕阳的禁足终于解除,人被放了出来。她早就想找楚佩阳解释,解释那日自己不是故意不伸出援手,而是被吓住了一时间忘了反应。
只是萧氏不欢迎她,频英阁她进不去。上午丫鬟来说看见楚佩阳去了静水堂,她连忙追了出来。可是到了静水堂外面,她又害怕。经过这次禁足,她对钱氏有些惧怕了,试了几回也没敢进去。
于是楚燕阳只好等着,等了许久才见楚佩阳从里头出来。她立刻迎了上去,红着眼睛向她道歉。楚佩阳年纪小,一见她哭,便觉得这个八姐姐真的不是故意的。又听她轻言软语,说了好些道歉的话,才终于原谅了她。
楚佩阳不怎么记仇,既然原谅了楚燕阳,自然又开开心心跟她玩起来。楚燕阳一直陪着楚佩阳往频英阁走,一路上都听她在不停地说十二姐姐如何如何,十二姐姐怎样怎样。听了一路,楚燕阳早就不耐烦了。
她瘪了瘪嘴说:“她可不是对你好,她那是假惺惺。楚阳娿可是养在老太太身边的,便是你如何巴结她,她也不会喜欢你,对你好的。”
“你胡说八道!”楚佩阳一听楚燕阳说楚阳娿的坏话,马上不高兴了。
亲疏远近她可是分得清清楚楚,在她心中楚阳娿才是她的亲姐姐,面前这位楚燕阳,不过是庶子嫡女罢了,跟她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楚燕阳被她冷声一呵,立刻红了脸。
这还是她头一回被比自己小的妹妹当着丫鬟的面呵斥,让她脸上很是下不来。楚燕阳只觉得羞耻得想找块地洞钻进去。
楚佩阳却一点不觉得自己有错,她虎着脸说:“以后不要再说姐姐的坏话,不然,不然我就不跟你玩了!”
“你不跟我玩算了,反正你再讨好她也没用。她跟你不是一个娘生的,她永远不会对你好。”
“你!”楚佩阳也气急了,今天跟十二姐姐待了一天,她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一路絮絮叨叨说楚阳娿的事,还想着待会让楚燕阳帮她到母亲跟前求情,让她往后日日去找姐姐玩呢。没想到楚燕阳张口就说楚阳娿的坏话。
可是她有感觉楚燕阳说的好像不是没有道理,楚阳娿的确跟她不是一个娘生的,楚素阳才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姐姐。这一点正戳中了她的痛脚,楚佩阳急得一张脸通红,急急地分辨:“不是一个娘生的又怎么样,我们爹爹是一个。你是没姐姐也没爹爹,嫉妒我。”
这一下楚燕阳又被踩了痛教,家里姐姐妹妹那么多,只她一个没有父亲,为此她与她娘暗地里掉了多少眼泪。此时被楚佩阳一说,她马上呜呜哭了起来,边哭边大声说:“我没爹爹怎么了?你爹爹还不是也不在家,还不是也不要你们。楚阳娿也不搭理你,你巴结她一点用处都没有。”
丫鬟见她们突然就吵起来了,下了一跳,正要上前哄劝。楚燕阳却哭跑走了,她一走,楚佩阳瘪也着嘴,掉着眼泪回了频英阁。
月氏发现女儿哭着跑回来了,问发生了什么事。楚燕阳说她跟楚佩阳吵架了,把月氏吓了一跳,下意识就像拉着女儿去频英阁道歉。
楚燕阳当然不肯去,哽咽着说:“她说我没有爹爹,我才不去。”
月氏一听这话,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也不想着去频英阁道歉了。只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等哭完了,楚燕阳方才把月氏拉到一边,问:“娘,您跟我说过,十二妹妹跟十四妹妹她们有仇,究竟是什么仇?”
“你问这个做什么?”月氏正心疼女儿受了委屈,正想着怎么把今日楚佩阳说的话传到老爷子耳朵里。听女儿问起楚阳娿的事,很是心不在焉。
楚燕阳道恳求:“娘,您就告诉我吧,您是不知道,今天十四妹妹到老太太那里,跟十二妹妹待了好久呢,回来时还姐姐姐姐叫个不停。我说十二妹妹不会喜欢她她还不信。娘,要是她们两个好了怎么办?”
“那不可能!”月氏冷笑:“官姐儿现在还被瞒得死死的呢,但她总会知道……”想到此处,她到底记起萧幂云的身份,适时地没有说下去。只吩咐楚燕阳:“这事儿你别再问了,也别到处去说,这不是你该知道的。”
楚燕阳点点头,但是她已经确定母亲知道内幕。她现在不告诉她,但一直跟在母亲生变的殷嬷嬷肯定知道,她一定要想个法子让她说出来。
楚燕阳下定了决心,开始计划怎么让殷嬷嬷泄露秘密,她好到楚佩阳面前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静水堂。
楚阳娿送走了楚佩阳,回头拉着老太太问:“祖母,原来母亲不是故意要走马铃薯,她是担心妹妹。之前是我小心眼儿了,要是她再来要爹爹的信……”
楚阳娿眨巴着清灵无辜的大眼睛,一脸惭愧地为自己之前的小心眼自责。
钱氏捏捏她的小脸颊,小说:“傻瓜,你留着你爹的书信就是为了一个想念。又不是为了那丫鬟。若是她下回来要你就把你爹的信拿出来,那不是不打自招吗?要以后真的没有收到你爹的信,人家也要怀疑是咱们扣着了。记住这一茬,她来要咱们还是原先那话。”
楚阳娿终于满意了,笑眯眯地点头:“我听祖母的。”
等回了屋子,明星问她“我看那丫鬟最然憨实,却也可靠的很,姐儿挑了好久才挑中。那边既然送回来了,姐儿既喜欢,怎么不留下?”
楚阳娿摇摇头:“经过这些事,她已经不适合留在这里了。否则是个大麻烦,对她对我们都不好。”
明星闻言,也不再多问了。
没过两日,萧氏果然按捺不住派了人来问漠北是否来信了。
琼嬷嬷得了钱氏的吩咐,自然说没有。
萧氏没拿到丈夫的信,以为钱氏要回了丫鬟还故意苛难她,气得不成。又想到前因后果,完全是由出楚阳娿的丫鬟引起,因钱氏是楚域的生母,她不敢对她如何。但对楚阳娿,却是真正恨上了。
第22章
过了几日,二管家果然又将调教好的丫鬟们带到了楚阳娿跟前。除开先前老太太帮着选的几个,管家又自己做主,从新买来的丫头里选了些出来。
这些经过人牙子的手,调教嬷嬷和管家的手一层一层选下来,送到楚阳娿面前的,都是规矩性情模样都不差的。
楚阳娿也不会全留下,她也要再挑一回,从里头选出合自己心意的。
跟上回不同,她再没有意气用事一定要跳个百分百满意的丫鬟。她学着老太太的样子,捡了几个问题问了她们。比如年纪多大,叫什么名字,家乡在何处。从她们说话和神态中,大概判断了一下性格,然后点了六个留了下来。
这些女孩子被卖进楚府签的都是死契,从今以后她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了楚阳娿手里。楚阳娿以前从未体会过这种掌握他人生死的感觉,直到管家将卖身契交到她手里,这种感觉才变得真实了些。
因为丫鬟们是用来伺候她的,所以管家挑的都是六七岁,最大不过八岁的女孩。楚阳娿让她们站成一排,说:“既然你们都到了这里,以后就要开始新的生活,按照惯例,之前的名字是不能用的。”
女孩们当然称是。
楚阳娿对起名字很不擅长,她想了想说:“要不就以清字起吧,”说着指了指第一个:“你叫清风,接下来是清雨,清岚,清水,清雪,清霜。”
六个人,被她一一起了名字,然后每一个人安排差事。
她现在住在静水堂,实际用不了多少人。这些丫鬟,只要先把差事熟悉下来,等到哪日她有了自己的院子,也不必手忙脚乱。
清风和清雨被她留在了屋里,一个负责她的衣裳和针线,一个保管她的首饰和装扮(这些事暂时由宁氏留下的明星在负责,清雨只是和后备)
其余四人,按照吩咐,分别被派去厨房,花园等处当帮手,为以后做准备。
钱氏看她起名分派差事条理清楚,满意地点头:“你这名字到会起,山水云雪天上地下中间儿,都被你占完了。”
“那是当然。”楚阳娿笑呵呵摆手:“不过这可不是我想的,书上说唯有清风与明月不可辜负,所以我起名字给她们沾沾雅趣。”
钱氏一听就知道,这丫头又是偷听她祖父与那些大人们谈诗论词了。捏捏她的鼻子说:“什么书上说,圣人书上怎么会说这个?分明是你偷听人家说话了。听了半天什么好的到底没记着,倒把清风明月忘不了,可见又是个目下无尘的。”
楚阳娿傻笑。
知道钱氏在调侃她祖父不爱庶务,还连带着打趣她呢。
琼嬷嬷进来,看见祖孙两人在说笑。福了福身,将一封白色封皮的家信递了过来。
楚阳娿以为又是爹爹的信,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别人给老太太的。
钱氏接过信,还有些奇怪:“哥哥怎么这时候来信?”
她兄长已经致仕,不久前会老家祭祖去了,有什么事儿也得祭祖回来再说才对。打开信一瞧,原来是她外甥的小闺女,跟着一家子去老家祭祖,结果一到就浑身起疹子。大夫看了说是不服水土,想尽快好起来得换地方。他家里没办法,想把人先送回京城再说。可他家临走时院院子都落了锁,也没个大人,放一个女孩子回来不放心,只好送到楚家来先住着。
钱氏看完信,想了想说:“大媳妇前天不是说,她娘家一个妹妹的闺女也要来吗。正好一道收拾院子,女孩子们来了在一处玩耍,也好热闹。”
楚阳娿问:“是翠翠表姐要来吗?”老太太娘家的闺女,楚阳娿只见过一个。
钱氏摇头轻笑:“你翠翠表姐正在老家祭祖呢。这个你也要叫一声表姐,是你七表叔的闺女。你没见过,不过往后相处的日子就多了就熟了。”
楚阳娿点点头,暗地里掰着指头算着,这一来家里就十几个女孩子了。这楚家大宅,真要热闹起来了。
家里又要添人,土木匠人们被叫进了府,将原本空置的院子小翻新一番,全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过了半个月,王家姑娘先到了刘家港,听说钱夹也有个姑娘要来京城,便专门等了一日。正好与钱夹姑娘一起上路。两人结着伴儿又过了几日,终于到了京城,分别在迎接的仆妇们的带领之下,乘着小轿从偏门进了府。
那日楚阳娿起了个早,终于停止了每日必要练习的书法,趁着清晨空气阳光大好,开始装模作样学画画。
说是装模作样,实际上因为教她画画的老太太,画的还不如她好。
前世楚阳娿因心脏问题,做不得激烈运动,读书画画便是她打发时间的好选择。因此从五岁到穿越过来这个世界,之间接近二十年时间她都在学画。国画,油画,素描甚至最新流行起来的cg插画,都有涉足且造诣不凡。教她的绘画老师说她天分斐然,若不能坚持下去,必定有所成就。楚阳娿自己也觉得,要不是自己一不小心没从手术台上醒过来,说不定还真能成个着名画家什么的。
这份技艺她练了十几年,不管最开始爱不爱,到最后终于成了她生命中不和或缺的一部分。楚阳娿一开始没有画画而是练字,是怕自己笔力老道惹人注意。如今好了,她发现自己任何一点优点,都会被老太太扯到她爹爹身上去。于是放心大胆地,她开始重操旧业。
水墨画讲究意境和情趣,楚阳娿便将桌上的糕点茶具杯盏走素材,画了好些。等到老太太起来洗漱完毕,王氏和月氏要来请安了,这才放下笔墨。
“老太太今儿气色可好,想是灵姑娘要来了,心里高兴。”王氏所说的灵姑娘正是钱家送来暂住的钱昔灵。
钱氏呵呵笑:“我自是欢喜的,可我看着你比我还欢喜。”
月氏抿唇不语,别人家的亲戚来家小住再正常不过,只她的亲戚……不过月氏想了想,说不定她也可以接自己娘家的姑娘来注意些日子,便说自己寂寞想念家人。
如此一来,不仅可在亲戚面前长脸,还能……想到次数,月氏不由得心动了。她到底想起来,自己娘家还有两个姑娘,年纪和大少爷差不多大,若是两人见了面,往后亲上加亲……她的燕姐儿没有兄弟,待大少爷娶了她的娘家姑娘,不正是一笔助力么!
月氏想得出神,好容易被殷嬷嬷推了一次啊才回神。原来外面人声喧哗,是钱家和王家的两位姑娘已经到了。
在几个青衣少女的引领之下,两个稚龄少女牵着一起走了进来。两个女孩都七八岁年纪,一个穿着浅粉色,衬得整个人灵秀可爱。另一个穿着一身素净的白衣长裙,要清雅文静的多。
两人分别朝老太太和王氏以及月氏行礼。而后又被嬷嬷扶了起来。老太太笑呵呵地拉着粉色衣服女孩的手,问:“路上辛苦的吧?听说说是你身上起了疹子是水土不服?我已吩咐大夫配了药方,立刻吃了就好。”
“谢老太太,临走时祖父和父亲亲自上山为老太太摘了茶炒了带来,说是老太太多年未回老家,停业没再尝过老家山里的新茶了。”
钱氏听完,果然想起幼时在家情形,感慨不已。感慨之后,又拉着楚阳娿介绍到:“这是你阳娿妹妹,乳名叫做官官。往后你们在家,一起玩耍一起读书,是个好伴。”
楚阳娿叫了声表姐姐,然后拿出准备好的小玩意儿塞进她手里:“听说你们要来,我准备了牙雕的挂件送你,也不晓得姐姐喜欢不喜欢。”
钱昔灵接过楚阳娿的牙雕小牛,直道喜欢。楚阳娿又拿出另一个,送给了王心怡。
王心怡话不多,温婉得体地道了谢,又摘了手上的白玉镯子回送给她。
“看看看看,到底是小姑娘家家的,不过一会就亲热起来了:”王氏见看见她们相互交换礼物,高兴地笑道。“丹姐儿琴姐儿还有燕姐儿她们还没有下学,等她们回来了,还要与你们指认一番。
这一说,老太太又记起了一茬,问钱昔灵和王心怡都读了什么书,问了进度,等安顿好了,也好与家里女孩子们一道上学。
钱昔灵正待回答,外头风铃突然叮当响,嬷嬷挑了珠帘子报,说四太太和十四姑娘来了。
第23章
萧氏穿着红底掐金对襟长褂,下着同色镶云石榴裙,外面罩了一件锁金纱衣,端的是华贵万方。
她的长发被高高挽起,一整套的金兰头面相映成辉。萧氏生的艳丽,配着这身装扮,被人簇拥着一从门外进来,就让人眼前一亮。月氏和头一回见她的两位表姑娘,眼中艳羡之情无法掩藏。
王心怡和钱昔灵早就知道安国府中有这么一位出身高贵,却自降身份嫁入楚家的四太太。今日一来就见到,心中满是热切。
在老太太介绍之后,两人相继上前行了礼。
萧氏却不是来看她们的,只点了头,而后随便从手腕上取了两串东珠一人给了一串儿,便转头与老太太说话了。
钱昔灵丝毫不觉得被冷待,得了东珠欢喜地道了谢,便想和跟她一起来的楚佩阳说话。然而楚佩阳已经从椅子后面绕过去,跑到老太太身边找楚阳娿了。钱昔灵只好微笑着远远看她。
到是王心怡敏感一些,她很快发现萧氏根本看都没有多看她们一眼。自尊心强烈的她便没有再凑上去自讨没趣,而是退了几步,到王氏身边去了。
萧氏看了看跟楚阳娿说话的楚佩阳,笑着对钱氏道:“佩儿天天都说要与官官姐姐玩,我都被求了好几天了,只得来开这个口。左右现在官官也大了,不如就让她搬回频英阁住,让她们姐妹好相处。我这个当母亲的,也好尽一尽当娘的责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