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病歪歪么,这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若成婚后发现这苏墨是个混蛋,便不管他任他横死,若发觉此人人品能力都还可靠,就发挥特长救他一命。
尤其知道苏墨在成婚之后就要立刻走马上任之后,她就更加坚定了。能离开陈家后宅甚至离开京城,对她来说是大好事一件。
苏墨在苏家地位微妙,但陈司司不知其中有何缘由。因为比她想象的快,在她跟苏墨成婚后第四天,他们就离开京城往青玉县进发了。
一路上她都在观察苏墨,对他的感官也越来越不错。
陈司司觉得在这个男权为尊,女人只是附庸的时代,遇到一个渣得不厉害的被附庸者都是撞大运。所以她决定把握这次运气。可唯一难办的是,她前世也是跟一群道士混在一起,就算末世下了山也过着成天喊打喊杀的日子,谈恋爱勾搭男人的经验基本为零。
保险起见,她得花点时间来思考一下在苏墨面前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刚才好像听见说苏家有人来信了,咱们在青玉县是有什么亲戚么?”陈司司找个话题,一边缓和气氛,一边探听情况。
苏墨摇头轻笑:“苏家枝繁叶茂,只要是有县郡的,恐怕都能找出几个亲戚来。不过主枝有别,端看分得是远还是近了。至于青玉县,苏家是没有三代内的亲眷的,但的确有意旁支迁居在此,那人是个会专营的,去年还搭上路子,到老太太跟前磕了头。恐怕此是知道我要来,才热情迎接。”
陈司司点点头,暗想苏墨的缺是早就谋下的,去年在京城不表示,从京城出发没反应,这都快到了青玉县地界儿了才想起迎接主枝这个同族县太爷,其中必有缘由。可她不能直打直地说,作为一个温柔贤惠(?)的官夫人,她是不能以任何恶意去揣测别人的,尤其对方还是苏墨同族。
于是司司想了想,在心中将想说的话委婉地翻译了一遍才开口:“如此说来,你这位族叔是有心了。咱们从京里出发时,他们没有得到消息,现在知道咱们要来,立刻探听迎接,必然是费了许多功夫。只是时间上到底突然,咱们这里人多口杂,不晓得会不会太麻烦了人家。”(还不知道那家人打什么主意,咱们能不能不要照信上的一来就住道人家家里去了,跟陌生人相处什么的很麻烦的说。)
苏墨挑挑眉,对陈司司的意思完全领会,但他摇头,告诉司司:“怕是不行,一来族叔既然将信送到了驿站,就是已经知道了咱们的脚程,京城那里,怕也是去了信的。苏家最重亲族,要是长辈邀请,我却过门而不入,长辈责问起来,实在是难以应对。再者我们初来咋到,对青玉县了解并不透彻,族叔到底在青玉县定居多年,是个本地人,对我们了解县里情况会很有帮助。不过你也不必担心,衙门自有宅院,咱们不过是在族叔家中暂住两日便可,并不会忍耐太久。”
原来如此,陈司司想着,这苏家对苏墨监视得够紧的,似乎尤其在乎他对待族人的态度。
这时丫鬟上来,将小桌子搬到面前,原来司司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不一会宜枫就端着一碗稀粥上来,司司看了一眼,问:“我要的不是菜汤么?怎么盛粥上来?”
宜枫是夫人送给苏墨贴身服侍的丫鬟,年纪不多不少,正好十八。据说本是买来专门伺候苏墨的父亲苏靖域的,但调教了些日子觉得不错,又心疼苏墨身边无人伺候,便给了他。当然,由于苏墨新婚,送什么也不能送单个的,因此夫人送丫鬟时直接送了一对,这宜枫便是其中之一。
她生的白面桃腮,一双美目时时含情,比起尚且年幼还没发育的陈司司,她的身材可谓是饱满丰盈,一行一动间,都是风情。除却相貌出众,宜枫心灵更是通透精巧。听见司司问话,她福福身子行了礼,而后温言软语道:“少奶奶身子不适,一路上也没有吃什么东西,喝点稀粥,正是养胃。菜汤虽好,可这里毕竟不是京城,驿站的材料太过粗鄙,怕少奶奶吃了更加不适。”
作为一个伺候人的丫鬟,擅自违抗主人的意思,还把话说的这么周全贴心,可见也是个胆大心细的。司司乜了苏墨一眼,发现他眼中迅速闪过一丝不快,但很快消失不见。司司低下头,接过稀粥,笑着对宜枫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有心了。”
宜枫见她夸赞,脸上立刻笑开来,偷偷瞟了苏墨一眼,见他没有什么表情,便也没有说什么,便顾自退下了。
司司端着轻轻搅动着稀粥,不发一言。
她垂眼盯着手指,暗想这个宜枫胆大包天,而苏墨似乎也不喜欢她,看来等到了青玉县之后,她要想个法子将她除去了。
这丫鬟一看就是夫人送来监视苏墨的,她处置了苏墨应该不会说什么,就是不知道以后回了京会不会被秋后算账。
“不喜欢吃就倒了,不必勉强自己。”
正在司司沉思之际,苏墨突然夺过她手中的粥碗,将小半碗稀粥直接倒在了旁边树丛里。
“我们在青玉县,短则三年长则五年,没有意外是不会回京的。不过一两个下人而已,处置了也没什么,夫人要是问起来,随便编个接口就好。”
司司一愣,却见苏墨伸过手,摸了摸她的头:“你还小,又在陈家那样环境生活,胆小也是难免,但以后不必如此小心翼翼了。”
“哎?”司司满脸疑惑。
苏墨叹道:“等以后,现在手写拘束,好在已经离了京城,咱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第二天夜幕降临之前,苏墨一行人终于打了青玉县城。
苏同标夫妻早就守在城门口迎接他们。青玉县虽然大,但还没有修建城墙的资格,因此虽说是城门口,不过就是一个大一点的石铸牌坊刻上县城的名字,便叫城门了。
苏同标一见苏墨,便亲热地迎了上来。
“大少爷路上可是辛苦了,快快,家中你婶婶早已备好了热水宴席,只等你们回去。”
苏墨双手一握,道声族叔辛苦。苏同标正要再奉承几句,一抬眼,却不小心瞟见了从车窗往外看的宜枫,顿时被她美丽的容颜震住了,竟是一时间忘了回头,当着苏墨的面儿发起愣来。
苏墨眼睛弯弯,笑意进眼,轻咳一声,将陈司司扶下车,对他介绍道:“这是贱内陈氏,见过族叔。”
陈司司羞涩行礼,苏同标这才略显僵硬地回了礼。眼中惊讶显而易见。
看到宜枫的一瞬,他以为宜枫便是苏墨那个传说中的新婚妻子。待听见苏墨轻咳回神之后,正尴尬,却见少奶奶另有其人。如此一来,那美貌女子只能是身边使唤的侍婢丫鬟了。
苏同标一时间心猿意马,又暗恨自己异想天开。可不论他怎么克制,眼睛终于还是不自觉地往丫鬟那里瞟,尤其发觉除了宜枫之外,另外三名侍女也各个美貌如花,终于让他不敢看了,他怕他一时控制不住,被苏墨看出端倪。哪只苏墨心思通透,早就看穿了他。
说起来苏同标因着苏氏旁支的出身,在这青玉县,一直自觉是见多识广的。然而哪怕去京城,他也不过是在浮华场边绕了一眼,哪里见识过真正的富贵奢华。
比如苏氏府中,那些于内宅伺候的女孩子,都是精挑细选经过多年调教的。苏同标作为外男,即便进了府,也见不得顶有身份的丫鬟,更枉论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而宜枫几人,那是老太太和夫人精挑细选,专门放在苏墨身边的,自然形容出众才能冲出重围得到机会。如此一来,苏同标一见之下,便以为是倾国倾城了。
苏墨见他魂不守舍,心中越发满意,有贪欲便是好人,他一向不喜别人无欲无求。因而一路上,他一直不端身价,笑容满面地与苏同标攀谈,也终于让苏同标收回了放在美人身上的心神。
苏同标家的宅院就在城内三条主街之一的三石街上。从城门步行不久便到了。小厮得了信,一早回家通知去,齐氏掐着时间守在门口,待看见丈夫带领着一队人马出现,立刻命伙计点了鞭炮。
鞭炮声噼噼啪啪响起来,附近街坊邻居闻讯都来观望,苏家门房伙计得意洋洋,毫不避讳放言是新任县太爷到了。新县太爷少年天才,乃是自家老爷同族,这才一到城里就来苏家拜会。
旁人听他说的嚣张,又问既有如此贵亲为何苏同标以前不曾提起,加之苏墨年少单薄,实在与众人想象中的县太爷形象不符,便不太相信。待到苏家夫妻将一行人迎进了家门,不一会县衙来了人,原是师爷听说新县太爷已经到了前来迎接,众人这才相信他们所言不假。
苏家竟有这样亲戚,看来苏同标所说他家乃是苏氏旁支一事可能确有其事,得到消息的人暗道再不可对苏同标等闲视之,更有人开始慌了心神准备后路,此暂不提。
只道陈司司与苏墨等人进了苏家大门,才发现热情迎接他们的苏同标的家里居然太小了,别说几辆马车无处安置,就是他们带来的丫鬟仆人都没有住处。
苏同标尴尬不已,齐氏正欲借机表现,并暗示隔壁人家仗势欺人不愿意出让院子他们这才住的仄逼,结果话刚出口,就被苏同标狠狠瞪了一眼,这才作罢。
苏家夫妻也是头一回接待这么大群的客人,一时难免手忙脚乱。好在苏墨条理清楚,三言两语安排下去,将人分成两拨,他和司司连带两个要紧伺候的下人留在苏家。其余人随同师爷先行到衙门安置。
苏家夫妻这才连连称是,将人手安排了下去了。
第129章
东苑欢天喜地,王氏头天夜里拉着儿子的手哭了个昏天暗地。次日一早起来,就要到寺庙里头烧香还愿。
儿子回来了,她算是有了主心骨,大房的日子也就好过了。王氏满心欢喜地,把漫天神佛谢了个遍。谢完之后还不安心,她这个儿子聪明过人,却从来让人猜不到他在想什么。如今他人虽然回来了,却难保那一天突然一个不高兴,就又失去了踪迹。
嬷嬷看出她的心思,劝解道:“哥儿如今大了,也该成婚了。待到那日娶妻生子,有了儿女在眼前,自然也就收了心,知道顾家了。”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道理。”王氏连连点头。她想着,给儿子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一来能栓住他的心。二来么,便是楚天阳哪天又不听话了,只要长房有后,其他人就不要想打爵位的主意。
这么想着,王氏回到家中,头一件事就是寻摸着给儿子逃媳妇。
她也不挑剔出身性情了,只挑模样好的姑娘相看。
作为婆婆,她自然喜欢出身清贵性情贤淑的女孩,但她明白,这样的女孩子不容易讨男人的欢心。年轻人么,自然是喜欢模样好的,王氏为了留住儿子,也是豁出去了,竟强忍着厌恶,照着王心怡甚至楚琴阳的模样给儿子挑媳妇。
有了从前的经验,王氏铁了心再不依着儿子的心思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果然有道理。她都想好了,这一回无论楚天阳如何反抗,她便是得个不慈的名声,也要强迫着儿子成婚生子。
王氏雷厉风行,也并未故意隐瞒自己的打算,所以一边相看媳妇,还一边在等着儿子的质问。
谁知楚天阳根本没有将她挑媳妇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回了家,因当天是楚燕阳进宫的大喜日子,家中又有亲友在场,老爷子也就没有理会他。到了第二日,楚天阳去给老爷子请了安,然后马上就被罚去跪祠堂,这一跪就是三天三夜,连一向偏疼儿子的王氏也没有去求情。
三日后,老爷子好不容易松了口让他出来,楚天阳歇了一日,就又不规矩了。
他做的头一件事,就是以安国府楚家的名义,给裴家递了和离书。
楚天阳他,居然绕过老爷子跟楚域甚至楚阳娿自己,代替她把裴炆给休了。
楚熠阳还在想着找机会跟楚天阳道谢,楚阳娿已经怄得饭都吃不下去了。
她现在只希望爹爹能快点回来,实在不行,她就收拾收拾包袱上武夷山找娘去,她们母女两人一起出家好了,那时候总没人再来给她找麻烦了吧!
楚阳娿被拘在家里,楚天阳休裴炆的事,也只是派人跟她说了一声,到底经过是什么样子,她却不清楚了。
倒是宫里的八卦,时不时地传回来。
据说楚燕阳原本是要被抬去裴家,换出楚阳娿进宫去。可半路上不晓得出了什么差错,最后进到宫内的,居然还是楚燕阳。
楚燕阳对事情真相一无所知,正满心欢喜地等着皇帝临幸。
可皇帝是认识楚阳娿的,一看见带来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龙袍一甩就走了。
皇后本就因为这破例进宫的女人被打了脸,心中不高兴,一见皇上根本不喜欢这位新出台的贵妃,态度便也冷了下来。
帝后态度一冷,其他人上行下效,楚燕阳的日子马上就不好过了。
好在她到底是安国府出来的,别人就算奚落她,也不会做得太过。但就是如此,也够楚燕阳喝上一壶的了。
她每每传信,想让娘家想想办法,可是月氏自她进宫之后,一股脑儿就将大房跟四房全部得罪了个遍。王氏正等着瞧她笑话,哪里会让儿子丈夫去给她女儿撑腰。至于老爷子,尽管舍不得看孙女吃苦,奈何到底上了年纪,很多事想做,却已经心力不济了。
楚阳娿也不晓得是该惭愧楚燕阳被连累,还是好笑老天报应不爽,可追根究底,还是觉得难过。就因为下面少了二两肉,就要一辈子身不由己,她跟楚燕阳,说来说去,根本没有多少区别。楚阳娿曾经以为自己能够成为例外,却发现好像专门有人在跟她作对,偏偏要安排楚天阳这个变数来给她添堵。
裴炆被休了,楚燕阳在宫里出不来。
这样表面的风平浪静的日子,只坚持了不到十日,云起的婚书正式送到了安国府。
楚阳娿被老爷子叫去书房,问:“你的婚事,到底要出个什么结果?云起递了婚书,还是想要复婚,可如今你父亲不在,我也不好自作主张。但是云起的回信却还是要写的,我只好问问你的心思。”
老爷子叹口气,楚家女儿除过楚丹阳之外,余下这些,就没有一个婚事顺利的。这里头,还就数楚阳娿折腾的厉害。对于这个孙女,他实在是越来越不喜欢,奈何儿子娇宠的厉害,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楚阳娿听闻他的话,沉默半晌,说:“让我想一想。”
“那你定要考虑好,到底怎么打算,明日再来告诉我。”
“是,祖父。”
楚阳娿沉默地离开书房,回到自己的院子。
清雨在浇花,嘴里还哼着小调儿,看上去心情十分不错。
楚阳娿默默回房,一个人坐在窗户边上出神。
云起又来求婚了,她要怎么办?
云起那个人心思深沉,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自己跟他也一点都不合适,更加重要的是,他现在独霸万州,对皇帝的圣旨都不带理会,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举动。
自己既然已经跟他离了婚,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家里来说,都不应该再更云家有牵连。
可是现在突然楚天阳突然回来了,还准备纠缠不清,这让她一时间难以抉择了。
要知道楚天阳那个人,完全是个神经病,神经病人你拿他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躲远一些。
可他是安国府长房嫡子,说句长兄如父的话,他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跟裴炆的婚事,乃是他一手促成,现在又亲自做主为她和离,楚阳娿也猜得到他的意思。
因为皇上插了一手,裴家是待不得了。但要是直接杀了裴炆的话,楚阳娿就得守寡,那样一来,不论她娘家如何得势,也不必须待在裴家守孝。
所以他们既然回来楚家,最好的办法就是和离了。这样一来楚阳娿可以待在安国府,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而且他随便找个借口,说她不适合成婚,就能把她困在家里一辈子。
楚阳娿相信以楚天阳的神经病程度,这种事是绝对做得出来的。这样一来,云起的求亲,就是她面前摆着的最好的一条退路。
楚天阳再手段高超,手也伸不到云家后宅里去,楚阳娿左思右想,发觉去云家,居然是能选择的最好的一条路了。
就在她刚下定决心,准备抓住这个机会时,就见到楚天阳得意洋洋地来跟她宣布,他已经说服老爷子,回绝了云起的提亲了。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不是妹妹之前说过的话么?哥哥也是按照你的心意行事,怕你不敢跟老爷子说,这才亲自帮妹妹解决难题。妹妹感觉如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