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贝子留不得太久,便被雍正召传过去。太后面色冷了冷,十四贝子拖下次再来看,便走了。
禾青起身给太后换了一碗热茶,又帮着太后揉了揉胳膊,问道,“太后今日精神不错,可要出门走走?”
“不用了,哀家乏了。”禾青垂下眼,略过一丝笑意。
太后不肯亲授雍正的太后之位,但是日常待遇,乃至模样称呼,却早就被太后用了个遍。尤其是十四贝子不在的时候,太后的架子端的正正好。不晓得的,只怕是窥看孝惠章皇后,偷偷地学了许久呢。
禾青闻言点了头,没再说话。
直到太后假寐双目,似乎渐渐睡了过去,禾青便要起身。太后却是突地手一动,捏着禾青的手腕一沉。
禾青走不得,低头瞧着太后眼珠子在眼皮下不安的骨碌转,笑着蹲下了身安抚,拍着太后的肩头,低声温言,“太后放心,十四爷孝顺纯善,乃是将相之才,与皇上又是嫡亲兄弟。无有奸人挑拨,必定是兄友弟恭。”
太后一怔,睁眼瞧着禾青。
瞳孔,更有些涣散。
第203章 齐赏赐玲珑献银
禾青心领神会的和太后给了一个保证,太后似乎一下子拨开混沌,醒了过来。
几日后,雍正请安的时候,永和宫也很是安静。太后甚至留了雍正,并叫十四贝子前去,三母子当日难得平静的用了一顿午膳。直至夜里,太后悄然薨逝。
十四贝子跪在奠堂之上,哭的肝肠寸断。雍正陪着守了几日,并下旨册封十四贝子为恂郡王。等太后哭灵后,恂郡王一路送行,且要前去守陵。
明褒暗贬,恂郡王也只是欣然接受。禾青见恂郡王始终流露出对太后逝去的悲痛,并无怨气恨意,心里有些好奇恂郡王是早有所料,还是那日相谈之故。
反而八爷党对此颇有怨言,上蹿下跳的要借风推船,不肯罢休。兴许有些旧情,恂郡王怕八爷党惹火烧身,或者又引他入瓮。恂郡王不卑不亢的接过圣旨,恭恭敬敬的在朝臣前感慨。言语透出兄弟亲近之意,雍正随之接应,让众人看出圣旨不过兄弟协商,恂郡王孝顺之意。
朝中风波跌宕起伏,禾青又虔诚用心的吃斋念佛守了一个月。九阿哥也在这场盛大哀悼中显得太不着眼,因为年岁太小,年氏不敢太过放肆,托了家兄寻了一处山头,悄悄地埋了。
恂郡王离京时,因为得罪了八爷党,势力愈发薄弱。雍正张罗了薄酒,两兄弟彻夜长谈。次日,还是怡亲王送的行。
禾青没有再多关怀恂郡王,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毕竟叔嫂有别。不论人伦常情,单说这皇家是非,就足够禾青避之不及。只是当年扑入她怀里的稚子,早已出落成长另一番面孔。这一走,隐约着就断了。
天气渐渐转凉,田庄里的人还在卖力的干活。春夏收了几方的账本进宫上交,禾青奄奄的翻着,心神不定。
春夏有些奇怪,看了三儿一眼。
三儿无可奈何的耸了耸肩,自打皇上登基忙碌起来不见人影,主子已经显少的被冷落了两月之多。没了顾忌,满脑子国家大事的皇上,早将后宫抛之脑后。听闻皇后没有正经事,都见不到皇上。
原来还不觉得,如今身边儿孙大了,皇上也顾不得主子,主子还说无人寻她,日日空闲,在宫中规矩也多,难免不会心思多些。
其实,宫里来往许多人。只是主子不要那些巴结,又心里有想法,自然而然的连见了懋嫔也不大精神。
三儿摇了摇头,总觉得主子闲着发恼,却总能让奴才们不得劲儿。
禾青没有心思理两人的动静,本着聊胜于无的心态,把账本算完,这才点头,“你们都是熟手,老生常谈就算了,你多点心思多去走走看看,可不能耽误秋收。”
“主子放心,奴才与几位管事的,必定日日看守,不出一丝差错。”春夏掷地有声,禾青闻言稍得宽慰。
宫中不比原来府邸,春夏身上担子也重了许多。禾青顾不得闲话,问的都是正经事。事后,便让在一边巴巴守了许久的三儿送春夏出去。
钟粹宫这厢才歇下来,养心殿便走了两路的奴才,一路是永寿宫,一路是钟粹宫。井井有序的十来人中,各有三人捧着珍贵物件而去。
禾青听闻是养心殿的奴才,连忙扯了扯衣裳,让其进来。陈福笑着恭敬的请了安,道了喜,便让奴才把雍正赏赐的物件,都掀开给禾青看。黄地米分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玉麒麟吐书,掐丝珐琅甪端,都是吉祥瑞兽为主。禾青看着吐书外,两样鲜色的物件,哭笑不得,“皇上遇着什么开心事了?”
“娘娘神算,皇上前日子亲自描绘的瓦纽,内务府的人心思敏捷做出来了。寿山石雕璃纹瓦纽,那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皇上大悦,说娘娘有功。”
当日,禾青对于图纹也做了参考。但是没见到成品,禾青却不当真。陈福见禾青笑而不答,弯了弯腰,又道,“皇上说了,贵妃娘娘性情大气,钟粹宫里难免显得素净,遂让奴才把物件都摆上才好。”
赏赐东西,还要嫌弃说上一番。禾青心里原来觉得冷落的心思,哪里还能说什么,只是面容上恭敬道,“那就有劳谙达了。”
陈福见禾青这样配合,不由的松了口气,福身亲自把掐丝珐琅甪端摆在厅堂一侧。
实话说,雍正真不是随意乱说的。陈福两眼一打量,这钟粹宫按着规制,那可是有着二子一女的贵妃!不论恩宠还是子嗣,那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内务府的奴才一个个人精似的,知晓贵妃得宠,一个劲儿的把好物件送上来。只是贵妃就喜欢玉,翠,青花瓷器一类。遂这钟粹宫还来不及花色繁琐起来,却满满当当的都是白玉,绿翠一类,间或有些新奇的木雕。若是鲜色的,便是那些日日摘进来的新鲜的花儿,这才不算太过素净。
好在物件都是贵重的好东西,倒也不至于让人轻视。
陈福把黄地米分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放在了矮几上,禾青见这样鲜色的东西放在眼前,总觉得有些别扭。
刘氏送走了陈福,禾青看了几眼,终是很给面子的没有挪开。自己却站了起来,坐在了案桌前。刘氏回来的时候,杨氏也进来了,“皇上只赏赐了皇后和主子,对外说是皇后贤德,掌管后宫有功。”
皇后是掌管后宫有功,她却是玩笑着画了个图有功。禾青心里有了底,笑道,“都赏了什么?”
“皇上赏赐永寿宫掐丝珐琅三狮戏球纹鼎式炉,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和碧玉龙凤瓶。”杨氏低了低头,回道。
果真。皇后就是贤德有功,赏赐的是龙凤。她仗着的就是恩宠,赏赐的也只是物件。禾青看杨氏小心的模样,好笑的摆了摆手,“知道了。”
杨氏身子一顿,又道,“奴才打听到养心殿的消息,也不晓得可是真切。”
“说来听听。”禾青有些兴致,歪着身子,靠着椅背。
杨氏面容带了喜色,扬了扬道,“奴才听闻,皇上正替怀恪格格拟册封公主的圣旨。并有意,要抚养几位亲王格格。”
册封公主?禾青并不看重这个,朝曦在蒙古日子过得潇洒,也不拘束公主府的规矩和那些嬷嬷的辖制。圣祖晚年开恩,两母女见过一面之后,听闻不多久朝曦便有喜了。日子过得乐呵呵的,册封也不过是抬举一点而已。对雍正而言,也不过是写几个字罢了。
只是抚养亲王格格?禾青眼珠骨碌一转,“可有听闻,是哪些格格?”
“奴才也不清楚,皇上似乎也只是有这个意思罢了。”杨氏摇了摇头,她如今能伸手这样长,已经是仗着宫中姐妹的帮助了。再多的,只怕让禾青心里都忌惮了。
禾青只是看了杨氏一眼,这些事情最简单的就是问魏珠一等,再不济就是姜侍奉和一些小奴才,她自有法子清楚。杨氏把话传达,禾青便让她先下去。
前几个月的时候,十六爷便得雍正令下,改袭承庄亲王爵位。他底下,倒是有个几岁的格格。若是按着皇家规矩而言,挑了她的女儿册封公主,便是外嫁蒙古,那也是天恩浩荡。如此一来,朝曦册封一事,更加无足轻重。至少禾青心里想着,似乎更是为了以后做的打算,谈不上什么父女之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