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还在那处勾着腰,乐此不彼的摆弄着。禾青见雍正不理她,也不恼,反身自己把衣裳换下。等出来的时候,雍正已经让奴才请去更衣沐浴了。
来到禾青这处更衣,本就是常事。钟粹宫都是自己的奴才,禾青还是很放心,松了口气。杨氏上前替禾青送了头上的花钿,低声道,“听闻是西宁那边,来了消息。”
中秋节庆,原就因为国丧,十分节俭随意。又传报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随之再起战火,故而宫中越发见不得喜事,这些日子宫中沉寂无声。
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和隆科多并为雍正的左臂右膀,在朝廷之上十分厉害。战事一出,雍正便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
宫中因为此事,躲在翊坤宫里调养身子的年氏,连日来在禾青跟前扬眉吐气,很是得意。禾青琢磨着雍正办事性情,又有弘昫通传,只觉得年羹尧此人心性颇高,其中更隐有深意,故而四平八稳的,一点都不恼怒。
禾青看得出来,年羹尧的性子,保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戳到雍正不喜之处。雍正这样不动声色的忍下自己的不渝,对比自身身份,哪里没有猫腻?杨氏此言一出,禾青便知雍正来此之前,心底也是存了一口气。
只是自己方才失了常色,露了一些怨气,禾青免不得自己要打嘴,又庆幸雍正似乎很吃这一套,心里又宽松一些,点点头,“明日你叫厨房熬一盅百合鹌鹑汤。”
今日夜里风吹的凉快,可是雍正饮食起居已经很没有规律。稍一松神,反而容易让病体缠身。倒不如自己趁热打铁,借着对年氏有疙瘩的当头上,再多让自己这个宠妃关怀备至,才是正理。
禾青阴测测的笑着,杨氏看得头皮一紧。
因着雍正严苛守孝,故而至今绿头牌都是束之高阁。偶尔几次闲着松乏去了后宫,也多半是夜里就回去了。今夜能留下雍正,自然是禾青的本事和恩宠。即便没有雨露之恩,却也是让人为之振奋的消息。
后宫之中,越发争斗这一点汤水,或是家中势力为主。杨氏想想年氏春风满面的模样,不由心头啐了一口,手下更是轻柔的为禾青梳头,“奴才知道了。”
禾青抚着鬓角,总觉得等着无趣,遂起身扯了宽大的衣袖,“皇上更衣多久了?”
“主子换衣出来前一会儿,如今也就一盏茶的功夫。”
换做男子更衣,这样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今日雍正闲情,说不准是泡在里面不肯动了。禾青念此,把衣袖卷了卷,转身就往雍正那处去了。
第209章 后妃册封两信交
为了以示恩宠,皇后的册封仪式庄重非凡,独自挑了一日出来。
这在素来搜刮佞臣脂膏的节俭政策,待人苛刻的当今皇上看来,实在是皇恩浩荡,隐约天上瞟了那么点红雨。自然,都是惟妙惟肖,夸大形容罢了。
百官正等皇上前后打脸,却见册封虽是分开,但所用的皇后正服,中笺凤印一等,很是从简。若说耗费了什么,不过是公里的奴才多忙活两日罢了,也不见得有多铺张。至于贺喜的送礼,嫔妃们原都是捐献有功的后院女子,不该苛刻。何况,大清国母册封,朝臣哪个不是要送点什么?故而,都是雷电大,雨点小。
禾青领着嫔妃,恭恭敬敬的俯跪在皇后身前。
左一个万福绵泽,右一个呈尔吉言。满堂欢喜,不绝入耳。
禾青坐在一侧,看着来往的福晋夫人请安,期间还见了富察氏。富察氏抬头见禾青看她,莞尔点了头。
皇后本是庄重之人,只今日册封皇后,实在是走到了高瞻远瞩的境地,眉宇间早是一派愉悦之色。禾青的身份,弄不好还当是留下来添堵。见自己请过安,规矩也过了,便自请退下。今日正主子是皇后,见过了这些百官福晋等,还要与雍正一同,自然容不得旁人掺和。
今日之辉不可争,皇后最重要的就是雍正的信任敬重以及中宫地位,禾青避之又避,谁都没有叙旧规矩的离开。
李氏仗着位份不低,顺势出来,四下打量,却不见禾青身影。好在奴才灵敏,打听了消息,李氏便催着轿撵跟了过去,见禾青竟是闲庭漫步的就要往御花园里钻,迫不得已的下了轿撵,徒步上前。
花盆底本来就是折腾人的鞋,李氏有些慌张,远远见着更是晃悠悠的。只是对于禾青闲情逸致之人,却丝毫没有损害。悠悠然的四处闲逛,毫无目的,更不肯停驻半分。李氏对着禾青的后背,面容有些僵硬。
按理说两人的交往不深,甚至有些不太愉快。若说是有意牵引,说来也是有可能的。李氏咬咬牙,喘了口气。
禾青虽然可能做这种小气的事情,但实际上也真的是不知道后面跟了一条尾巴。如此见了李氏略微狼狈的模样,反而微扬着下巴,点了点,“擦擦汗吧。”
都是养尊处优的人,李氏哪有折腾过自己。禾青心里了然,脚下却没有停,“齐妃今日真是好雅兴,特特到御花园来活动身子。”汗都沁了整个额头。
李氏对于禾青的打趣,脸色一变,抬眼不甚情愿的道,“雅兴说不上,不过是见了贵妃在前。想待到贵妃册封之日,嫔妃众人皆比不得贵妃之光,这才来沾一沾。”
听闻早在册封圣旨下来的时候,皇上就亲笔写了四份圣旨。一份是立储遗旨,放置匾后,暂且不论。一份是册封太后的圣旨,一份是今日皇后册封的侧文。剩下的一份,早几日就有身边的谙达管制,稍作灵通的人都明白,只怕也是这几日要用的。
李氏猜疑皇上亲笔册文,禾青也听了一些风声,但眼见为实故不曾在意。
只是禾青见李氏兀自酸成了这个样子,忆想李氏的籓邸行径做派,不由得提了个醒,脚步缓下,侧身似是看花般,“有皇后在,本宫又有什么光可言。”
“宫里人主子说来也不少,算上各宫奴才更是数不胜数。皇后比贵妃尊贵,只是皇上更待贵妃情深,哪个不想着追捧的?”李氏擦了汗,故作矜持的一如以往,袅袅婀娜的站着,犹如一株芍药花,“不过事有两态,有喜欢的就有厌恶。”
李氏唇色粉红,哪怕在禾青眼里就是半老徐娘的模样,清清淡淡说话的时候,更透着一份刻薄的味道。禾青在心里腹诽一番,耐心也不自觉的好了起来,点了点头,“听君一席话,真是收获匪浅。只是不知,齐妃到底想说什么?”
若说宋氏和耿氏,禾青还能搭腔。可和李氏一同,禾青能闲着心平静和说两句话就算不错了。这样弯弯绕绕,勾着禾青反问的态度,禾青自然不喜欢。
李氏勾着唇,“贵妃不会觉得,从此之后母凭子贵,高枕无忧了吧?”
禾青眉头拧了起来,看着李氏有些古怪,半响才低声道,“本宫是否高枕无忧,务需齐妃担忧。但是齐妃自己,可要多冷静沉稳一些,莫不然只怕如今这位份,都要保不住了。”
“你!”李氏眼如钢刀,掠过一丝厉光。
禾青见李氏这般,也没了兴致,只是提醒道,“本宫谢过齐妃的提点,也是真心说一句,母可凭子贵,亦可因子卑。还是好自为之,多对自己上点心。”
李氏一怔,禾青却如清风拂过,施施然的就走了。
追了半天,身上的汗还没褪尽,李氏有些怅然。她原来是想着卖弄两分,提醒禾青,也算是有了一分人情。不想禾青就是个不愿多有牵扯和人情的性子,反而同等的提醒了她。李氏思量着,知晓禾青说的不是胡话。又兼之其贵重,保不准就是哪里来的消息。李氏站在那处,蓦地脸色都白了。
“主子有心提醒,齐妃也不见得相信吧。”三儿皱着眉头。
禾青摇头,“兴许是信的。”也兴许不信,可不管是如何,都与她无关。
三儿欲言又止的看着禾青,又朝刘氏看去。刘氏琢磨一番,道,“主子,齐妃所言,即便不可全信但也很有怀疑。若是当真有手脚,只怕就是册封之日。”
禾青肯定若是册封之后出事,皇后则有可能。若是当时有事,那么乃至钮钴禄氏。禾青都觉得很有怀疑。至于李氏,禾青也不能肯定其当真清白。只是这么一想,禾青也没有心情再逛,匆匆的回了钟粹宫,不多时就等到了底下通传消息的奴才走动。
杨氏问的清楚了,这才上前和禾青禀报,“奴才已经让内务府的人,把吉服首饰都重新翻了一遍。还有几个奴才,主子打算如何?”
宫里的奴才的确数不胜数,故而容易牵丝引线。正如两宫之间各有私交的奴才,都是不可留用的。禾青眨了眨眼,“你刚说是哪个宫的?”
“乾清宫和翊坤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