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青嗤嗤的笑了,面容不冷不热的。虽是勾唇,却带轻薄冷意,“往日里都是老来对手,便是仇恨也明白轻重道理。只谈及利益,宫中人渐渐分崩瓦解。皇后且留不住白眼狼,何况你离了宋氏难免显得形单影只,难以威胁。倒是我脑子糊涂,不成想有人就沉不住气。”宋氏在她出宫前来探望的那一回,只怕也有深意。只她想着就近的晋封之事,倒是反着笑她,如今一想却是她当日一叶障目,不知其中真由。
言辞嘲讽,透露的意味太多。耿氏略有沉思,蹙眉疑惑,“皇后虽无子,却赖于此才能将四阿哥送上人前。她便是为妃,也是势单力薄,母族更无支力。既能忍气吞声数年,又何以如此,自毁长城?”
哪是自毁长城?附庸之人,就如朝中官臣。上位者喜欢的事听话,又稍有短处,足以让她拿捏之人。钮钴禄氏若是自始至终都太过温顺,反而显得蛰伏太深,容易引起皇后忌讳。但是这点闹腾,也是要分天时地利人和的。
若是依着皇后心有不顺的时候,难免不会有错手暗下毒手。
利益聚散的关系最是实在,却也不安。当初本着庶福晋推至四阿哥为世子能忍气吞声,今日擢升为妃争夺的便是天下大利。圣母皇太后和生母皇太后,孰轻孰重?钮钴禄氏只有生恩,皇后却有养育教导,给予娘家支柱之恩,四阿哥就是傻子,也该明白其中重要。
禾青想到弘历自来早熟,那双俏似雍正的眸子,却是盛满了志得意满的自信和期待。
皇后不是那种坐等危机四起才有所防备之人,钮钴禄氏更是心有藏奸野心之人,二者间含着个袭有皇家冷情脾性的弘历,这样的联盟关系也是诸多纰漏。
禾青没有应话,耿氏也想到了一些,不由得一顿,低声一问,“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弘昼这个孩子保护色很强,但不能让人忘记的,是他和弘昰勾肩搭背兄弟情义的时候。哪怕当年年幼,但谁也不能清楚的把钟粹宫和延禧宫的关系剔开。
禾青眼底划过一丝冷意,耿氏底子还是有良知的,宋氏若真是病恸,岂能让耿氏在宫中寸步难行,连个消息都难递出来。虽说如此,但孩子才是一个女人的命根,涉及弘昼,禾青对于耿氏也是不得不防。
耿氏有心思也好,但是宋氏和耿氏不同。原来禾青和宋氏是相辅相成,禾青顾忌滥杀,宋氏逼急了哪怕手段拙劣却也总是一招得力,很是有用。真论起来,耿氏却是软绵许多,禾青有些顾虑,狐疑的瞅着耿氏,似不能信任。
禾青表现的太过明显,耿氏不得不跪下身来,仔仔细细的将宫中大小之事,娓娓道来。哪怕禾青手下之人许多,但毕竟鞭长莫及,自己又近年惫懒无力,也不能事事照料旁人。耿氏与宋氏扶持相依,私底下也是受了不少的苦头。
耿氏说得十分详细,乃是头一回和禾青说了许多,言辞动容之下,更是添了许多真情。
两刻钟后,耿氏才出了屋子,对着在门外守候的三儿笑道,“娘娘牵挂懋嫔,奔波仓促,如今正要睡下,且进去吧。”
“多谢裕妃娘娘。”三儿只当耿氏是在安抚禾青,笑着福身。
耿氏点点头,就着奴才搀扶出了钟粹宫。
三儿进去的时候,禾青却是正正经经的站在窗前,手里还拿着把剪子,细细致致的剪了几根枝桠下来。三儿走近些,窥见禾青面容沉静,熟稔用心的模样,心思一转。
禾青把花瓶转了两圈,参差不齐不说,更有一处剪得太过。表面上多认真,也遮掩不住自己的漫不经心,禾青叹了口气,“每回回宫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丧就是病的,下回轻易不回来了。”
自打雍正登基那次,也是圣祖薨逝才正式进宫安住。也从此后,禾青更觉得事事不顺。时日长了,难免存了郁气。
裕妃说了再多,主子还是有些计较。三儿有些好笑,福身接过禾青丢开的剪子,“那主子想着何时离宫?”
禾青定眼看着眼前的残次品,颇有怨气,“再等宋氏的身后事安排妥当再走。”
圆明园那处没有得来旨意,禾青也没有替那些虚名讨旨,只是在不与皇后争力的情形下,一手安排了宋氏的后事。禾青进宫就和皇后请过安,两人面皮上依旧平静。况且禾青原来就有扶持皇后宫权的能力,只是禾青不耐烦宫中,回来更是照料雍正,这才让人一时忘记。但毕竟雍正从来没有要收回禾青管理的权利,又才不久带着禾青去了园子纳凉,禾青如此动作,宫中奴才不由耳根子提紧了,生怕自己一处不得劲儿,就撞上了禾青的火头上。
泰陵兴工不久,妃园寝尚未营建,禾青见皇后甩手不理,便和雍正请命,最后将懋嫔金棺暂安于田村殡宫。至于懋嫔原来的奴才,自然四处分散。原来两个忠心的,禾青怜二人跟着懋嫔一如三儿,早早断了后路。主子一去,宫中反而愈发不容。故而禾青问了一声,安排着送出宫去,荣归故里。
禾青离宫前,又去给皇后请安。
皇后知道禾青不愿留在宫中,这才任她耍了一个月的威风,如今知她要走,心中喜悦之极,很是真切的又叫禾青好好伺候雍正。
禾青打量着永寿宫的玉器摆设,莞尔推辞,“我这是昨日黄花,怎能日日前来烦着皇上?倒是咱们的刘贵人模样做事很是伶俐,只怕皇上回宫,又该传喜讯了。”
一个嫔妃逝去,并不值得皇帝为其而哀。没有一把年纪拉着雍正盖着棉被纯聊天的禾青在,刘贵人日日得宠,夜夜笙歌,肚子是个争气的,那喜事也是意料之中。
皇后闻言,脸色一动。
第223章 人分两道刘贵人
</script>禾青回园里两日,就听闻刘贵人那处有些奴才走动。
当日闻得消息时,禾青正在去九洲清宴的路上。春分多少显得不安,垂着眉头,苦恼的紧跟着禾青步子。
禾青抚着鬓发,好笑的打量着春分,“你紧张什么?她一个主子有奴才进出是常事。”
可问题是,主子进宫一个月。这正好是皇上纳凉休闲的功夫,刘贵人已经侍寝了四回,顺理成章的成了奴才们口中的新宠。虽然刘贵人侍寝一切都是按着规制而来,皇上也从不留刘贵人多一会儿。但架不住宫中冷冷清清的模样,刘贵人在新人中脱颖而出,早有许多小辈过去谄媚殷勤。
毕竟宫中嫔妃,除了逝去的那些,如今最不济的齐妃也瞧不上那些小恩小惠。哪比得上正在扶摇而上的刘贵人,多花点心思,也就可以缠成一条绳上的蚂蚱,同享福贵。
好不容易主子回来了,可园里还是有些奴才走动着。不过这一回,却是主子叫她看住的那几个人中的一人。春分只觉得主子特意吩咐,其中必然不会简单,故而很是谨慎。一张脸绷紧了,皱了皱眉头,“刘贵人这个月见了她两回,一回是主子回宫前,一回就是今日。”
“知道了。”禾青淡淡的道,颌首瞧着春分轻声叮咛,“只要有人看着就好,你若是紧紧盯着,反而引人注目。”
春分浅浅一笑,“主子吩咐的是,奴才必定小心。”
禾青点头嗯了一声,春分顺势退回荷稥居去。
雍正正在后院逗着小犬,引着它四处乱窜。小犬身量不大,见了熟人只会围着打转,不扑不叫的十分可爱。禾青低身摸着小脑袋,反让它蹭了蹭,不等人反应更是四肢小步子蹭蹭,整个身子蹭着禾青的脚边,就要俯下。
“真懒。”禾青笑着道。
雍正嘴里吹了一声,小犬脑袋动了动,禾青顺着摸了摸它的小肚子,小犬当即享受的把肚子袒露出来,任凭雍正又反复吹着,它是如何都不动了。
禾青喜上眉梢,笑的一双弯勾月,满是戏谑的看了雍正一眼。
雍正无奈,从奴才手里拿过一只较小蹴鞠的花球,上面还挂着几个小铃铛。禾青眼见着雍正手上捏着铃铛走来,笑而不语。禾青只是轻轻地揉着小犬的肚子,直到一阵脆生的铃铛声响,小犬耳朵骤然竖立,连忙起身追了出去。雍正甚是满意,伸出手来,“喜欢?”
小犬抽身跑的极快,连个头都不会,撒丫子的追着花球跑了。禾青摇了摇头,借着雍正的手站起身,两眼不理小犬。心想,这该是个小姑娘,喜欢这样华丽花哨的。
原来百冬因为禾青有喜耽搁了,虽然也喜欢,但到底心里有了自己的孩子,心神分散了许多。后来时而逗弄,却无奈狗的寿命不长,引得禾青心中还为此遗憾许久。这么多年,禾青从不提要养什么,一如那些年的小家伙。禾青看着喜人,却也只是丢给三儿养去,致使三儿后来萎靡了两日。
雍正只叹了口气,“生气了?”
禾青回眸,眼里尽是笑意,又摇摇头。
“你回来也有几日,若是爷不叫你,你可是打算着不来了?”雍正哪信禾青的表情,径直的表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