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05
钱掌柜是客栈的常客,伙计热络的和钱掌柜打招呼,熟门熟路的给领着进客房。钱掌柜要替秋儿和赵岂订房间,被赵岂感激的婉拒了。俗语说无功不受禄,本就没什么关系,一路受照顾就让赵岂提心吊胆。待钱掌柜走后,跟赶车的车夫和伙计一样,要了一间普通客房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起床,赵岂要了两碗粥和一叠咸菜,吃完后跟钱掌柜问了医馆的方向,越好明天一早在客栈门口等候,背着包袱抱着秋儿进城了。岳阳城算是沿海中型的城池,赵岂也算是第一次来县城,宽阔平整的石砖街道,街道两旁人来人往的商货铺子,赵岂紧紧抱着秋儿,双眼转不停的看着。
城里人多热闹,同样的也人多眼杂,三教九流的人什么都有。赵岂一身旧粗布衣服,虽没有补丁也能看出是乡下人第一次进城。三九交流的人有些讲道义,有些却不跟你讲道义。三只手的人就是如此,让人防不胜防,赵岂这种类型的人,就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二十两的银票装在胸口的衣袋里,怀里又抱着秋儿,还算安全。但之前从家中带来的银子铜钱,以及钱掌柜给的银子,十多两银子都装在袋子里,放在包袱中。那些银子都是秋儿准备回赵村建房子用的,在一只手神不知鬼不觉的摸上来时,秋儿手里捏着一片手指粗的小木刃,精准的放在对方手腕上,冷冷的看向对方三十多岁的瘦高男人道:
“要么把手收回去,要么把手留下来,你自己选一个。”
赵岂心里一惊,秋儿趴着他肩膀上,赵岂看不到身后,却本能的就转身。瘦高男人根本就拿秋儿的话不当一回事,一个小孩巴掌长的小木刀能有个什么用。所以在赵岂转身时,手腕灵活,继续往包袱里钻。秋儿眼神一冷,运气体内的真气附在木刀上,比男人的动作更加快速,直接化在对方手腕侧部的筋脉上。
登时瘦高男人惊呼一声,立即捂着已经出血的手腕,惊怒交加的望向秋儿和赵岂。事情发生在火光电石之际,赵岂转过身就见瘦高男人握着流血的手,把秋儿从剪头往下放了一些,双眼看向面色不善的瘦高男子,惊疑的问秋儿道:
“秋儿怎么了。”
瘦高男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手上生疼不说,手指这会也仿佛没有知觉了。想开口破骂都不能,张嘴就只顾着□□。而秋儿收起毫无血迹的小木刀,淡淡道:
“一个不长眼的三只手,把包袱放在胸前安全些。你不是要去医馆吗,快些去还能有空溜达。家里的东西缺了不少东西,是在县城添置还是在镇上添置。”
“哎呦疼死老子了,死丫头片子,敢伤了本大爷,哎呦老子的手,疼死了,你们等着,看老子喊人来怎么收拾你们。”
秋儿最不耐烦这种炮灰经典台词,手上施力木刀直接飞出去,稳稳的插在瘦高男人脚跟前的石板上。瘦高男人叫嚷的话梗在喉头,惊恐的看向秋儿。如果还没弄清原因,本能的也不相信一个小丫头和一把小木刀能伤到他。那现在脚前面的插入石板半截的木刀,真真实实提醒他这并不是做梦。
做为一个普通的偷儿,遇到这种传说中内里高手,连看着秋儿瘦弱的女娃形象,也瞬间的变得高深莫测起来。握着受伤流血的手腕,跌跌撞撞的跑了。赵岂呆愣了良久,在秋儿的晃动下才回神。表情有些隐隐的激动,最后还是抱着秋儿一路问路,到了城内最有名望的中医馆,请坐诊的老大夫替秋儿看病。
等着看病的人不少,赵岂抱着秋儿等了一个时辰才轮到他们,摸脉就是个仔细的事,没有现代化的医疗机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曾经做过几世中医的秋儿很了解,在赵岂的强硬态度下,伸手让老大夫诊脉。老大夫闭目摇头,偶尔手指轻动诊脉,半晌收回手睁眼摇头叹道:
“令妹的症状老夫前所未见,据你所说的症状跟脉象显示明显不符合,老夫医术不精还请另请高明。”
赵岂不肯死心,被秋儿阻止,本就跟身体无关,大夫也治不了灵魂的病。赵岂最终只能死心,带着秋儿离开医馆。见日头已经正午,在街上不远的小饭馆,要了两碗面。五文钱一大碗面,赵岂咋舌物价太贵,比镇上的贵了一半还多。来一趟县城,在镇上没怎么用钱,到县城后昨晚住客栈就花了半吊钱。
大夫看病,没看出什么名堂也要付十五文诊费,等回到家一两银子肯定要花光。一两银子买粗粮够两人吃上半年了,就是买大米也够吃一两个月的。赵岂最后总结,城里人的花费真贵,还是乡下好。秋儿闻言轻笑,按照他的思路,城里人会更觉得农村人寒酸。各自的环境不同,生活的方式和观点也不同。
吃完饭赵岂抱着秋儿准备回城外的客栈,那里比城内的客栈要便宜不少,回去的一路也能逛逛。在针线铺子里,秋儿买了针线,赵岂花了一两多银子,给秋儿扯了几尺红色和翠绿色的布,自己到是没买设么。秋儿也没推辞,赵岂要外出打猎捕鱼,这种合纺的布料不适合他穿,回镇上买也不迟。
赵岂本来还打算给秋儿买朵花戴,恶俗的颜色和款式,秋儿真的接受不能,硬是不肯要。最后赵岂遗憾的看着那朵红绸花,表示等秋儿长大两人婚礼时,一定给秋儿买一朵。那么久以后的事情,秋儿懒得搭理他,对他的审美观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回到客栈,照旧住到昨晚那间客房,下午在房内秋儿让赵岂去跟客栈借了把剪刀,开始对买来的布料动刀。
周家带来的只有几件单棉衣,眼看就要夏天,至少要有两套换洗衣服。自己做衣服,当然是简单舒适为主,小衣袖的对襟立领收腰褂,下面一条齐膝短裙连体襦裤。做工简单不繁琐,符合这个时代不露肉的风习,夏天穿也不会过热。两种颜色的布料,直接裁了不同色的两款,秋儿对这些也懒得费心。
双腿还不能走,做的再美也看不出效果,不如省点时间放在修炼上面。虽然很久没接触裁剪,但毕竟有过不少经验,两套衣服没一会就裁剪好,穿针引线动作迅速的开始缝制,看到赵岂目瞪口呆。待到晚饭时,一套衣服的雏形已经缝制出来,赵岂下去买晚饭时,就阻止秋儿继续缝制,太晚了缝衣服伤眼睛。
秋儿也没继续,吃了晚饭后梳洗好,就躺床上休息。第二日一早,赵岂和秋儿就早早的起床,用了早饭结了账在客栈门口等了没一会,钱掌柜的马车就从城里出来,赵岂同车夫说了两句,就抱着秋儿提着行李上了马车。一路不停歇的急赶,在天黑后回到了吴宁镇,赵岂和秋儿照旧在钱掌柜酒楼空房歇了一晚。
第二天约定好送孜然的时间,钱掌柜热情的让车夫送赵岂和秋儿回赵村。赵岂见此也没推辞,干脆让车夫在赵村住上一晚,跟赵岂一起去采孜然,顺道捎回来也省的麻烦。钱掌柜闻言果然态度更热络,直道赵岂为人仗义,当下大方的又塞了五两银子,吩咐车夫小心照顾秋儿两人。
不说赵岂和秋儿坐马车回赵村引起的轰动,马车比脚力快上一半的时间,回到赵村时也才日头偏中。赵岂不喜欢欠人情,干脆把东西在家里,马车也留在家里拴好,背着秋儿带着马夫进了山。目的只是单纯的采孜然,路又熟不向之前花那么多时间,到了地方采了一布袋的孜然,赵岂又去陷阱里看了看,提着两只兔子车夫背着孜然,三人就下山。
晚上赵岂用孜然烤了兔肉,贴了杂面饼子,给秋儿做了个野菜汤,吃饱喝足歇下。第二天一早送走了车夫,赵岂就跟秋儿商量之前提过盖房的事情,打铁趁热,现在天气正适合盖房子,只是盖房子的木料有些麻烦。比较盖房的木料都要提前准备好,赵岂以前没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也没准备。
看他犯愁,秋儿真不知该说什么是好,这种小事情,明明花些钱就能解决的事情。赵岂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按照秋儿的意见,花银子买木料。山上树木多,用来做房梁的木料也不贵。加上从隔壁村请人来建房子,不到两个月一层小院就盖好。正值烈夏,房子连熏带晒,几天时间就整理好可以入住。
请木匠打的家具也都送来,东屋是两人的卧室,赵岂不肯跟秋儿分房睡,秋儿也不能一掌劈人。西屋按照秋儿的意思,靠窗摆上一张大书桌,其它三面墙出了门的空间,都摆放着空书架。堂屋和厨房一应的家具和用具都准备齐全,院内也打了一口井,井旁三米远的地方,种了一颗柏树。
暖房的习俗也直接被两人无视,赵岂跟叔伯早就不来往,爷奶也只在过年送点猎物当年礼。周家那边,自秋儿离开后,也没有来往。无牵无挂的谁在意这些,赵村对赵岂大动作的盖房置办家么的各种猜测,也没人在他们两人跟前提,更不是问题。入住当天,赵岂用轮椅推着秋儿,去了父母的坟前祭拜。
摆上了贡品点燃香火,赵岂跪在坟头磕了几个头,什么也没说抱着秋儿坐了半晌,才收拾了东西回家。当晚赵岂弄了几个菜,开了买来的一坛酒,一边给喝酒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的经历。当年他爹死后,叔伯婶子就想要回他们家的地,才在村里说他是扫把星,等每两年身体本就不好的娘也去世后,村里人对此基本都已经认同。
就算是爷奶也觉得他命硬,生怕沾惹被克到了。自从跟秋儿一起生活后,也觉得自己活的像个人,有家有院活的也有奔头。赵岂眼睛通红,一口喝光碗里的酒,抹了把嘴抬头看向秋儿,眼神说不出的哀求。
“秋儿,我什么都不问你,我就求你一件事,咱们好好的过日子,不要有一天突然消失了,行吗?”
秋儿淡淡的回视赵岂,两人对视良久,在赵岂维持不住脸上恳求的表情时,才转移视线淡淡道:
“喝醉了就收拾收拾睡吧,除了这里其他地方我也不熟悉,能往哪去。”
赵岂愣了片刻,一脸傻笑的抹了把脸,唉了一声就手忙脚乱的收拾碗筷。剩下的小半坛子酒盖好收了起来,秋儿不喜欢酒味,他以后再也不喝了,省的被秋儿嫌弃。等秋儿梳洗完,赵岂把秋儿的轮椅搬到外面晾水气,自己在院子里洗了冷水澡,一脸傻笑的看着天上的月亮,一直提在半空的心,今晚也终于落回了胸口了。
作者有话要说: 捉虫。。。。
第158章 06
时光如驹岁月如梭,五年时间秋儿大部分时间都是深居简出,偶尔出去一趟也是进山去采药。五年的时间,秋儿双腿恢复的比想象的更快一些,虽还不能跟正常人一般的运动,至少短距离的走动已经没问题。对身体的回复,赵岂的激动比秋儿还要明显,除年节去那边送点肉和礼品外,特意跑了一趟周家通知了周家父母。
秋儿也在五年后见到了五年未见的父母兄弟姐妹,五年来两家基本就没有走动过,赵岂也对周家也同他爷奶一样的态度,过年时提点东西,权当是普通较疏远的亲情走动。周家自赵岂带走秋儿之后,也从未来赵村看过她。秋儿大兄嫂回娘家,也从未来看过。就算是赵岂盖房引起不小的轰动,周家也从未多过一言,仿佛没有秋儿这个人,就像没有这个女儿。
周家全家老小,跟在赵岂身后急慌慌的进大门时,秋儿一身红衣正在院内的桐树下,仰头看向头树上的毛球种子。转头看向门口熟悉又陌生的老小,周母愣愣的看了秋儿半晌,眼睛通红的冲了过来。伸手就想要抱住秋儿,被秋儿利索的躲过去后,周母抹着眼泪看着秋儿,哭诉道:
“秋儿,是爹娘对不起你,能看到你好好的,我们也心满意足了。”
秋儿静静的看了她一样,转身进了堂屋向书房走去。把书房门关上,坐在书桌前耳边听着赵岂招呼周家人进屋的声音。对周家人秋儿没有恨,同样的也没有期待,之所以转身只是因为,她无法用亲人的态度对着他们,就算这一世的娘亲哭的伤心内疚,她除了冷漠就是无动于衷。
真要算起来,在周家生活了六年多,跟赵岂生活了五年,但周家人却比不上赵岂在她眼中的位置。不论什么样的感情,都是勉强不来的。比如在周家,周家人对她的态度,比如跟赵岂一起生活,对她的仔细和照顾。两者之间或许也处于秋儿自己的原因,但秋儿不想跟这个世界有过多的牵扯。
人一生但求问心无愧,人生来有跟,但秋儿的经历太奇特,根系太多也仍旧无处安身。见太多看太多,得到过失去过,心变得冷漠了,也就不想去有牵扯。待客的堂屋内,赵岂拿了不少零嘴给四个孩子吃。零食有些是去县城买的,有些是赵岂根据秋儿说的方法自己做的。做好后不仅留给秋儿吃,还会把方子卖给钱掌柜。
周父周母和儿子儿媳女儿,一一接过赵岂端来的茶水,周父喝了口茶水,打量了一番堂屋内精致讲究的摆设,面上有些局促,心中却也彻底的放心下来。当年不论出于何种考虑,但秋儿眼下过的不错,赵岂对她也很好,更何况身体也恢复正常,今后的人生他这个当爹的,也算是彻底的放心了。
“你做的比我们这些当父母兄长的做的都好,秋儿不仅恢复了,现在也过的不错。我们也都放心了,是我们对不起秋儿,你也老大不小了,老大孩子都有三个了。等过了年秋儿也十二了,再过两年你们也可以把事情办了,生儿育女好好过日子。”
赵岂闻言扬起笑容,对周父和周家其他人笑道:“伯父伯母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对秋儿好,再也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
周父笑了笑,眼睛望向书房的门,轻轻叹了口气。赵岂权当没看到周父的动作,比起周家人的感受,赵岂只在意秋儿的感受。秋儿一直都向一个迷,让人沉迷进去就不可自拔,忘却了年龄和世间的琐事。五年来,赵岂学了秋儿给他的内功心法,至今也已经小有所成,有了实力心态也慢慢起了变化,见得世面多了,对人心也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