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小孩子的茵茵,根本就阻止不了小孩子天真近似残忍的举动,唯一能做的只是在妈妈怀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喊救命。有时候会有好心的人听到,过来把小孩子嚷走,可更多的时候母女两人只能默默忍受,等那些孩子腻味了自己离开。
所以当茵茵说话利索后,每天她爸爸去出摊修鞋,都会让爸爸带着他们两人。只要跟爸爸一起去修鞋摊,妈妈至少有人管着,不会抱着她乱走,然后懵懂的遭受非礼,或是被恶劣的驱赶,或者孩童近似天真的残忍。这个社会总会有样的弱势群体,明明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存在的本身就被人所鄙视。
可是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茵茵现在一个小孩子所能改变的。茵茵改变不了别人对待自家的眼光,但却能以不到三岁的稚龄,改变自家的卫生。把家里收拾干净,爸妈也收拾的干干净净,虽然不能改变人的观念,却能让自家人变干净,至少不会看到第一反应就是捂鼻子。
林爸的修鞋摊,生意其实并不怎么样,小镇就那么大,消费水平不高,这里生活的居民,也没有太多高档鞋子值得修,大多也就是开胶扎线,三五块钱就了事。每月修鞋摊除了一些本钱,能剩个五六百块钱已经很很不错了,加上每寥寥无几的低保,五六百块钱除了电费外,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可想而知的拮据。
在同龄人都读幼儿园时,林茵茵强硬的拒绝爸爸送自己上学的想法,每天牵着妈妈的手,让妈妈提着蛇皮袋,母女两人四处的捡饮料瓶废纸。镇上有一个小公园,早晚都有不少的人在那里玩,饮料瓶子能找到不少,那里基本就是母女两最常去的地方。第二个地方就是镇上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学校里的废纸很多。
但去公园要应付顽皮的小孩子,和喜欢以自己价值观来衡量道德标准的人,这些还好一些,每次林茵茵只要乖巧懂事的跟认识的人打招呼,对不认识的人所有话语回以浅笑。在学校里就麻烦一些,上课时她们进不去,放学后进去经常会被学生围起来吓起哄,茵茵都想不名字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么无聊。有时遇到顽皮的,甚至会动手抢走她们好不容易找的废纸。
不是没想过其他方法改变家里的境况,最简单的是在学校门口,或者下午在街边卖些小吃,简单容易又回本快,更何况温雅也熟悉厨房里的那些事。但林家在镇上属于被嫌弃躲避的一家,她爸爸行动不便,她妈妈有不能自主。
林爸修鞋还没什么,卖小吃的话就是做的在干净,旁人也会觉得脏,在人们的印象里,她们这样的家庭,只能做又脏又累最没前途的活。
捡的饮料瓶和废纸,积累起来每月都能卖到三百左右,这些钱虽然不多,也会遇到不少麻烦,可是至少不耽误照顾家里和妈妈,又能改善家里伙食的唯一方法。林莺莺从来没有这样渴望长大过,只有长大后她能做更多的事,才能撑起这个孱弱的家。
莺莺不想看到爸爸陪着笑接过脏臭的鞋子,收钱时还会被再三讨价还价,不想看着妈妈对着鸡肉流口水,却仍坚持往自己嘴里塞,她自己会把骨头重新放嘴里,慢慢咬碎再咽下,更不想在看到爸爸拿着皱巴巴的钱,在白眼中给自己买下同龄小孩闹着要的生日蛋糕。
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残疾不健全的父母,却用他们所能给予的全部,全心的爱着女儿。两世的刘月靑和白书媛,都有特别疼爱她的父母和家人,亦或者是姬温雅,也有全心为她打算的爷爷,关心她的兄弟姐妹,以及曾经的好朋友,还有疼宠她的丈夫,林茵茵感动却也铭记。
但这一世的父母,却最让她心疼,最让她难过,也最让她想要撑起这个家,给他们一个轻松简单不受任何歧视的生活。
第02章
这个世界,能救赎自己的永远只有自己。自艾自怜或是愤怒上天的不公,社会的种种歧视待遇,这些中二情绪林茵茵都没有,没个人的人生,不论穷富不论出身,看清自己能够走的方向,乐观向上的努力生活,你会发现事情从来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静下心来体味生活,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茵茵有几世的记忆,这几世的记忆有幸福有甜蜜,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阅历,也让茵茵比其他人拥有的更多。但也不意外这毫无逻辑可言的发家致富,一秒钟变神娃或聚财童子。活在世间,所有的事情总要有来龙去脉,亦或者可意会不可言谈的理由。
所以茵茵只能耐心的等待自己长大,努力做好身边所能做好的小事。当然,想想长大不是一天两天,着急也没用日子还得一天天过。等在大一些读小学后,茵茵也做好了规划和打算,不会显得诡异也最容易的选择就是,继续前世的业余爱好,写一些小说在杂志连载。
其实网上写作更隐秘一些,签约可以直接用爸爸的身份,可惜的是年龄和家庭经济的关系,去网吧上网显然不够现实。不符合实际的行为,总会有不少的舆论和麻烦。
一家人简单且还算平顺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过了六周的生日后,茵茵首先要做的是去学校读书。虽说没上幼儿园,可他们小镇也不是不能直接读小学,只要孩子自己能跟的上学习进程,学校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没人管你有没有念幼儿园。
跟镇上的学校比起来,其实现在更多家长倾向于到县城,或者更好的学校念书。社会竞争压力大,有条件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好的教学环境,也能让孩子离美好的未来更近一点点。可惜的是,现在学校里对学生的学籍控制很严格,全都是计算机记录档案,成绩不好除了给孩子补课外,想留级那是不太可能。
林茵茵生日在暑假,生日过后一个多月学校就开学。新生报名当天,林爸特意穿了新衣服,其实也就是三十块钱的暗紫衬衫和黑长裤。林爸虽然双腿残疾,人也有些瘦但五官也端正,长年的出摊日晒,皮肤也有些微黑。只是腿上的肌肉萎缩,双腿还没有成年男人的臂膀粗,裤子穿着身上怎么看都非常别扭。
对于茵茵上学的事情,林爸一直都非常的重视,一大早就潦草的吃过茵茵煮好的早饭,带着茵茵去报名,当然,肯定不能留林妈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看着林妈她经常会出去乱走,而且很容易走丢。虽然茵茵几年来,一直努力教妈妈记家庭住址,可效果并不理想。
茵茵两岁那年,就因为大意林妈走丢一天没找到人,从那开始茵茵不论去哪,都要跟着妈妈一起,深怕一个不小心妈妈再次走丢了。当茵茵还是刘月靑的第一世时,印象深刻的是,村里一个跟她个同辈份的老头,六十多岁的人从年轻时,就四处招摇撞骗的算命看风水看阴宅,后来混不下去后,才回村子安身。
然后不知在哪捡的或者骗的以个神经错乱的三四十岁的女人,硬是把人给关在家里跟他过日子。那老头自己三个闺女没儿子,老婆早年跟同村的人跑了,女儿各自出嫁后,家里家外脏的没地下脚,那个女人出现没多久,也脏的脸都能揭下几层灰皮。
更让人无奈的是,那女人虽然神经错乱,说不清自己家哪里的,但母性使然看到小孩子就哭,含糊不清的说想自己小孩。老头经常会吹嘘那个女人是哪里口音,或者那个女人说是哪里人,亦或者是给那个女人乱吃一些药,使女人大脑更加混乱,分不清是非就不会再嚷着回家。
一个村里的人也都看不下去,可没有谁会好心的送那个女人回家,或者多事去公安局报警。都一个村的都不想弄的太难看,那老头一把年纪报警又能拿他怎么样,更何况那个女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家是哪里的。这种事情很多地方都有,除非家人找来,不然一辈子也就那样。
茵茵深恐妈妈会遭受同样的下场,这个世界上没媳妇打光棍的人也不少,有的是人不会介意傻子。更何况茵茵妈妈容貌并不差,浓眉大眼瓜子脸,只是智商的问题眼神有些呆愣,表情也多了傻气。对那些男人而言,关上灯后都一样,也只有傻子给吃喝就成,不会知道贫富或残疾的差异,才能老实的过日子。
人类的劣根性,不是一言两语能说清,也不是旁观者没有道德和底线。只是这个越来越冷漠的社会,人们喧嚷着精神生活的同时,其实内心更加的寂寞,人性越发的薄凉。
茵茵牵着妈妈跟在双拐支撑走路的爸爸身后来到学校,第一天报名的小学生力,除了五六年级里的一些大孩子,基本都是家长陪同一起来报名,现在不论大城市还是小农村,孩子都是宝贝。一家人在学生好奇和家长异样眼神中,到了新生报名处排队等报名。
同在镇上的居民,也有几个带着儿子或者孙女来报名,对林茵茵一家人,眼里心里不论怎么看怎么想,可谁都不会傻到当面就给一家人没脸。茵茵牵着妈妈,安静的听着爸爸跟认识的熟人聊天,其实在茵茵看来,更多的是林家三口被人不同程度的玩笑或损骂。
跟茵茵家同一个巷子里的一家四口,丈夫妻子都来给两个孩子报名,到了学校丈夫带着儿子去三年级给儿子报名,妻子牵着女儿来新生报名处,在这边排队等报名。看到茵茵一家人后,女人就拉着女儿笑眯眯的插到茵茵一家前面,一面拿着饮料箱子的硬纸板扇着风。
“呦,还是老林你们来的早,没吃早饭呢吧,我们家一大早就起了,俩孩子来报名非得穿新衣服不可,就是不肯好好吃饭,这不就耽搁了不少时间。这还是借着你们的光,不然排队都等死人,本来我们打算让孩子去县城念书,可家里这边的商店也走不开,他们爷爷奶奶年纪大,还有其他孙子孙女,也实在是看不了这么多皮孩子。你们家林茵茵没读幼儿园吧?这就来直接上小学,能成吗?她妈妈又是这样。。。”
没等女人扯着嗓子继续说下去,茵茵紧紧拉着爸爸带着厚茧颤抖的手掌,抿唇笑着直视对方道:
“谢谢阿姨关心,我爸有教我数数认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我都会了,现在都能读写五六百个汉字了,英语字母我也都会背会写。你家林美美比我多读了三年的幼儿园,肯定学的更多,要是我们两个分到一个班级,我有不懂的还可以问林美美,真好。”
女人一哽,讪讪的笑了笑,自家孩子什么样,做妈妈的还能不清楚吗。到是手里牵着的女儿林美美,仰着小下巴,脸上带着小孩子的可爱和小得意,轻哼一声。
“那是当然,我还会跳舞还会唱歌呢。我可不想跟你一班,天天就会带着傻妈捡破烂,不嫌丢人。”
林妈搞不清状况,只会拉着茵茵的手,轻摇着哼唱着茵茵教她的歌。林茵茵淡淡的看了看林美美,娇宠着长大天真的小丫头而已,抬头笑容深深的看着林美美妈妈,煞有其事的点头:
“嗯,是挺丢人的,对不对啊,阿姨。”
女人尴尬的笑了笑,尤其被其他人看好戏的眼神给盯着,心中更是恼怒万分女儿的不争气,一番话简直就是没教养非常不懂事的表现。心中带气手上用力的拽了一下林美美,狠狠瞪了女儿一眼,扭头对着林爸随意解释。
“美美被我们给惯坏了不懂事,老林别跟小孩子一般计较。”解释了两句就回身不在搭理林茵茵一家三口,心中暗暗恼怒林茵茵说话够损的,这么小就一肚子心眼,活该摊上了个瘸爹傻娘。
林茵茵冲爸爸笑了笑,示意没关系,总有很多人觉得,他们肯居尊跟他们讲话,就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跟前世爷爷说的那样,你越是软别人越是踩,强硬起来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茵茵就是不得罪林美美和她妈妈,林美美妈妈也没见得就能少挖苦他们家两句。
有些人,总是喜欢用别人的不幸,来彰显自己的优越,其实也不过就是没事喜欢刷存在感。
排队等了快一个小时,才轮到林茵茵。登记的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对茵茵一家的情况也听说过,很和蔼的问了茵茵的名字,然后和出生年月,并没有过问有没有念幼儿园,最后又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也算是过关了。镇上的学校都是公立,比起半学期一千多块钱的幼儿园,小学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学费才只十块钱。
就是算是学校老师让统一买的基础训练,一共也只需要交百十块钱。笔本子这些小学生一学期也用不了太多,一学期下来全部算到一起也用不了一千块钱,补课和业余兴趣班茵茵可以直接跳过。对于林茵茵这样困难的家庭,国家给予的政策,真的如雪中送炭给了很多的便利。
可是林茵茵忘记一件事,登记老师接过学费后数了数,记下名字让拿户口本登记身份,林茵茵才想到事情大条了。这些年也没什么弄用到户口本的事情,林爸自己也没有太在意,无形之中都遗忘了这件事,可现在报名入学却需要户口本。
可林家的户口本上只有林爸一个人,甚至林爸林妈连结婚证都没扯,林茵茵的户口就更不用说。
第03章
到了入学的年龄,林茵茵才知道自己和妈妈这些年就是黑户。可报名在即,没有户口本根本就报不了名。最后一家人只能失望的离开,毕竟后面还有人等着报名。想要上学,眼下最要紧的是却也茵茵舅舅家,要来有林妈户口的户口本,先让林爸林妈去补办个结婚证,然后茵茵才能上户口。
可是原本也不算复杂的事情,却出现了意外。一家三口提了一箱饮料和水果去了林妈家的那个村子,在大舅妈不冷不热的态度下,才知道林妈十多岁二老就去世,刚出生时,那个时候已经过了分地的年限,林妈也属于超生,不被罚款就不错了,哪里还会那么早入户口。
等林妈大一些,发现是个傻子,更是没人上心户口的事情。所以,林妈一直到现在,根本就没有户口。这年头医院虽然要身份证,可一般人也就头疼脑热,去药店小诊所就能看病,也用不到身份证。还没等林爸提意让舅舅帮忙,一起去把妈妈的户口报上去时,大舅妈就已经直接了断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