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茵茵见爸爸还想在求,拉了拉爸爸的衣服,大舅妈虽然说的很冷漠,可却也是事实。她爸爸就是在求,她舅妈也不会同意。要知道当年茵茵出生时,林家简直可以说是一团乱,两人初为人父母什么都不懂,林爸三天去送喜蛋,想让舅妈来照顾着几天,毕竟大家都是亲戚,可两个舅妈收了喜蛋却没一个来看看小姑子,从那时就直接断了来往。
见爸爸一脸愁容,苦着脸没继续说话,茵茵跟舅妈借了家里的户口,问清楚村长的家,放下提来的东西去村长家。在去村长家之前,拐弯在村口的小卖店买了两箱饮料,提着去村长家,求人办事总不好空手,现在的人情,不如东西礼品实惠。
到了村长家敲门后,赶巧村长在家,等讲明情况和来意后,村长抽着烟看了看茵茵妈妈,叹气道:
“不是我拿乔不想帮你们的忙,傻妮好歹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要是搁以前好办,可现在户口卡的紧,什么都要证明,是真的不好办啊。这样吧,我给傻丫开个村里的证明,你们回镇上去户政处试试。这事就是有证明,你们不送点事也难办,现在超生的孩子入户口,都要一万多呢。”
见实在没办法,林爸千恩万谢的那着村长开的证明信,一家人饭都没地吃,饿着肚子回家去了。等到家吃完午饭已经两点多,林爸让林茵茵和林妈在家歇着,自己带着证明信和家里的户口本去镇上的户政处,不论如何也要把林妈的户口给办下来。
林爸顶着烈日连着跑了四天,户口还是办不下来。人家也没个准话,没说办不了也没说能办,只说证明不齐全,问需要什么些证明,只说问村里,林爸又往林妈村里跑了两趟,结果还是办不下来。林茵茵清楚,说白了就是要塞钱。见爸爸黑瘦了一小圈,还准备往林妈村里跑,果断的阻止了。
先让林爸打听打听,一般这样的补办户口大概送多少合适。结果就是没个三四千别想办下来,都是看人下菜的主。三四千块钱凑凑也是有的,可三四千显然不能把母女两个的户口都给办好。三四千把林妈的户口上了,林茵茵想要上户口,要花的钱也之多不会少。
现在上户口都讲证明,有心的又卡的很严,结婚证准生以及出生证明这些,睁只眼就能过去的事,他们要卡着你就过不去。更何况现在从医院里办出生证明也非常麻烦,或许以前还能出钱买到,从实施电脑联网后,摒除了私人交易,却也多了不少麻烦,尤其是林茵茵当年并没有在医院出生。
眼瞅着开学一个多星期,茵茵还没能报上名上学,林爸愁的头发都快挠秃了。可面对这种已经被习以为常的社会风气,他们一家改变不了只能想法子凑钱。可最少也需要小一万块钱,这笔钱对普通家庭也不是难事,毕竟国家政策越好,老百姓生活水平也日渐提升。
现在就是普通家庭,谁家没个三两万的存款,可这笔钱对林家就是天文数字。算上茵茵捡废品所卖的钱,一家人每月除了必要的花费外,基本能剩下的钱也寥寥无几。以他们家的收入水平,小一万块钱一家人五年也不一定能存下。
面子不能当饭吃,跟人借钱不太现实,小镇里有好心人,可人都是救急不救穷。更何况茵茵上学后,家里又多了一个花销,能剩下的只会更少。这个代价对他们家而言太大,林茵茵想了一天,最后想到一个下策,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至少也是代价最小的方式,成不成全看运气吧。
第二天一早,林茵茵给爸妈各自找了一套去年的旧衣裤,衣服虽然干净,可衣服本就质量差,日晒汗蚀就是干净也显得破旧。茵茵自己也穿了两年前的旧裤子,裤子虽然弹性好,但随着年龄长高,裤子现在只到小腿上,上身一件妈妈的一件旧衣,已经发黄破旧的白衬衫,虽然长相白净不太像拾荒儿童,可瘦弱的小身板,不合身的旧衣,让人望而既知家庭条件不好。
从镇上坐中巴车去县城要两个小时左右,林茵茵家所在镇子隶属的县城,改革开放后就招商引资,工业挺繁盛,外来人口也也比较多。林家人衣着简朴到,跟讨饭没差别太多,在路人怪异的眼神中,问清楚县政府的位置,花了三块钱坐公交直接到县政府大楼门口下车。
一家人来的早,到县政府大门口时还不到八点。正规的体系单位早九晚五的多些,早一点上班时间也就八点或是八点半,等也等不了太久,更何况他们本就有目的的来,更不怕等了。茵茵先从旧包里拿出准备好的报纸,铺在市政府大门口旁边地上,先扶着爸爸坐下放好双拐,在招呼妈妈一起也坐了上去。
偶尔经过县政府门口上班路过的人,看到一家三口都投以八卦的目光,坐了十多分钟,县政府值班的保安就出来,板着脸的赶一家人离开。林家一家人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有事情解决不了,来县政府闹事。作为维护治安的县政府保安,这种事情都不知道碰到多少回。
有些人来也或许真的是遭遇了一些不公平,可更多的都是私人官司,为的也就是想再多讹一点钱。
“你们几个快点走,再不走就报警抓你们,别堵在着里妨碍单位正常上班,。”
扫了林茵茵一家人几眼,男的瘸女的傻孩子瘦小,态度也缓和一些。弱势群体,遭受有色眼光的同时,也同样是被同情的对象,林茵茵的目的也就是借着弱势打同情牌。
“求求你叔叔帮帮我,我想上学,可我妈没有户口办不了结婚证,我入不了户口就不能报名念书。”
林茵茵利用自身的优势,现在保安虽然不敢动粗,可直接把人给抬走还是敢的。也没到硬碰硬的地步,再说她家也没有壮劳力,一家弱残。弱势群体,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筹码。
被林茵茵泪汪汪可怜兮兮的望着,保安大叔也板不下去脸,清了清喉咙皱眉问:
“你们家在哪?户口的事情有当地的证明信,应该不难办理,怎么跑到这里来闹。”
林爸从口袋掏出五块一包的黄山烟,坐在报纸上拆开烟盒,举着递给保安。保安摇了摇手没接,林爸讪讪的收回烟装到口袋里,叹气道:
“我们家是林镇的,也怪都我们当父母的没本事,拖累了孩子。大哥也看到了,她妈这样子啥都做不成,还要孩子照顾着。我有这副德行,没啥手艺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在镇子上守着个修鞋摊,挣的钱也就勉强糊口。家里也没人帮衬,等孩子报名上学才想到没户口,媳妇村里也给写了证明,可镇里总是推委不给办,说来说去还不是钱的事。可她们娘俩上户口少了也要小一万块。。。我们这也是没办法了啊。”
在体系里当保安,听到的见到的更多。这年头稍稍好一点的幼儿园,老师收礼然后再区别待遇幼儿园的小孩都比比皆是。这个物欲社会已经如此,改变不了环境只能随大波去适应。
“你们这样也不是办法,尤其是今天县里有好容易招商来的大老板,万一有不好的影响,你们的事情说不定更难办。你们过段时间再来,或许还有些可能,我也是打工的,咱们相互理解你们也别让我为难。”
茵茵看了看有些犹豫的爸爸,抬头看着保安求道:“叔叔我想早点上学,学校的老师说等学生入学籍之后,我只能等明年才能报名了。我家穷,我都没有去上幼儿园,可我真的好想上学。”
林茵茵不是圣母,相互理解也要看是什么事情。招商引资那一套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更不是他们这种小屁民能改变结果的。而且今天有来宾参观这事,说不定今天他们就能把户口的事情办下来,不用在跑第二趟。他们家里没存款,只有两千块嘴巴里省下来的钱,他们等不起。
茵茵的话让原本有些动摇的林爸更内疚,也铁了心,今个就是被拿着扫把赶,也要坐着等。大人有时间等,可孩子上学的时间等不起了。女儿已经输在了起跑线,虽然女儿聪明,可小孩子有几个不想有朋友一起玩。不能再继续耽误闺女读书,他们做父母的已经亏欠闺女太多。
每个人心底都有不同的善意,保安见林家固执不肯走,又不忍心太过,想了想打算先把这家人劝到保安室里等,眼瞅着就要上班,参观商团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来,万一碰上了影响不好出了岔子,他也讨不到好。只是无论怎么劝,一家人就是不肯换地方,就认准了大门口。
眼瞅着上班的人快到门口,保安急的没办法,直接用对讲机联系同班的保安过来,把人先抬走。同情心跟自己的饭碗比起来,还是自己的饭碗更重要,失业了谁会来同情他。只是保安没等到同事过来,林茵茵已经起身,展开事先就准备好的纸举在头顶,冲着骑车到门口的工作人员大声喊到。
“叔叔阿姨,请帮帮我,我想上学,我想上学。”
第04章
有热闹可看的人永远不嫌多,被围着你一言我一语追问的林茵茵,也没打算添油加醋,只是把自家真实的经济条件,和现在遇到最大难题的事情条理分明的一一叙述。至于围观的人听完一家人的事之后,从而脑洞大开各种脑补。
比如小白菜带着妈妈捡废品,跟着爸爸天天守鞋摊。睁着渴望的大眼睛,渴望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怎样幸福,渴望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有什么,渴望的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幼儿园,渴望的想去上学,结果就因为没有户口,残疾的爸爸拄着双拐去求人,可依然没能办好户口。。。。。
脑补的虽然没错,可茵茵真心没有那自艾自怜的渴望,也幸好茵茵没有读心术,不然不知道该是何种表情。看着有些感情丰富的女性,红着眼圈擦眼睛,林茵茵只是静静的沉默,善良的人总是处处都用。茵茵只希望这份美好善良的误会,能让她的户口上更多了一分希望。
世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几世的记忆,茵茵也有自己的自尊。被别人歧视时,她没有愤怒,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待看十年二十年以后,世事难料茵茵比所有人都有体会。不健全的弱势家庭,她没有愤怒不甘不平,每个人的出生从来都没选择的余地,而今生的父母,也给予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东西。幸福从来都伴随在每个人身边,只看你有没有发现幸福的双眼。
就算是现在豁出去脸面,为达到自己目的装可怜博同情,她也不会觉得自己虚伪心机深。情况环境不同,花最小的代价,让家人免去伤筋动骨,茵茵觉得值得。时事造就英雄,茵茵从来都没想过当英雄,但不同的环境里生活,保持本心自我,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
一个三观正常的普通人,有一百块钱可以用来花,那么她就不会去借别人的两百块钱。就如同林家此时的情况,如果办户口的钱,不是对林家而言太过巨大,林茵茵也不会出此下策。父母的不健全,可依旧是爱她的父母,家庭的贫困,可她总有一天有能力去改变。
可现在所遇到的一切问题是,她现在年龄太小,限制太多什么都做不了。
面对舆论,被同情的对立方总要妥协,更何况林茵茵还拿出村里和镇街道的证明信,也就是抬抬手一句话的事情。林茵茵帮着扶起爸爸,对被保安驱散的好心人千恩万谢,一家人跟在工作人员身后,带他们去入户籍,茵茵家的那个镇隶属县城,县城里也可以直接入户口。
等户口本上有一家三口的户口时,林爸身体支撑在双拐上,一手抓着拐杖,一手拿着户口本,看着户口本上妻子和长女的页面,眼睛慢慢湿润变的通红。林茵茵见爸爸这样心里也有些难受,身体的残疾,父母相继的去世,以及唯一亲人的抛弃。她爸爸都没有放弃自己,现在又努力撑起这个家,茵茵除了心疼爸爸之外,也觉得她爸爸真的很坚强很不容易。
心愿达成,林茵茵替爸爸谢绝了这里上班人员给捐的一些钱,他们家虽然穷,可吃饱穿暖还是可以。人要自立以强,他们捐款是他们的善心,但家里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了,茵茵不觉得他们在需要把自己放在被同情施舍的那一边。
户口办下来,她慢慢长大后自己就能挣钱,最简单的可以继续发表小说。父母是她未来的责任,而不是负担,只要给她时间,她有自信让爸妈过安逸的生活。
回到小镇的第一件事,林爸就带着茵茵去报名,虽然迟了几天,好在也顺利的报了名。从此开始,林茵茵正式成为林镇小学的一名小学生。读书的日子很平淡,只是没法跟以前一样时刻都能看着妈妈,省的她乱走。爸爸有时修鞋一个不留神,林妈就会自己走开,漫无目的的四处玩。
跟个小孩子一样,没人看着就安静不下来。让茵茵也多了不少担忧,如果可以茵茵也想带妈妈一起去学校,可显然太影响其他孩子学习,老师第一个就不同意。最后也只能让林爸多留心,挣钱重要但也没有人更重要。
茵茵在学校念书后,捡废品也更方便一些,毕竟茵茵家里的情况学校老师基本都了解,为人师长总是更富有同情心,而且茵茵有金手指,小学课程跟喝水玩一样简单,成绩好的孩子,总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偏爱,让老师也更多了一丝怜惜。
所以废弃的作业本,还有一些没用的试卷,也都会给茵茵,让她带回去卖废品。看似不显眼的小事,让茵茵原本卖废品收入的基础上,每月又能多出一百多快钱。不要小看这一白多块钱,至少能让林家隔两天就能多吃顿肉,也能有余钱给妈妈买些小零嘴,不在傻兮兮的跟在吃零食小孩身后,再被恶作剧的作弄,或者被孩子家长给叱喝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