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表姐硬拉着走的刘月靑,根本就没有留下来的借口和理由,被硬拉到快出门口时,刘月靑哭着回头看向门口的李易峰。可是让刘月靑绝望的是,李易峰已经进屋去了。那种毫不在意的态度,和记忆里的身影对比,让刘月靑根本就承受不了。
明明知道恨的有些莫明其妙,可还是忍不住去怨去恨,可是刘月靑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去恨谁。
第六章
重生前刘月靑没有什么特别苦大仇深,最多也就是抱怨抱怨自己怎么就那么倒霉,得了腰间盘的病。但在重生后的现在,刘月靑却无比的怨恨。她就没发现重生有什么好的,只不过是让她心里增添了不知该恨谁的恨意罢了。那种恨意憋在胸口,真的很痛苦。痛苦的非常难受,跟压块石头一样沉重,还搬不开挪不动,浑身上下怎么都不舒服,连睡觉都不能安稳,在梦里不停的哭。
似梦非梦分不清那一边是现实,然后迷迷糊糊的被折腾,不耐烦的挥动手臂,在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当然也不忘吐槽天太冷棉被太薄。
人在脆弱中很容易生病,在生病中会更加的脆弱,如此循环,刘月靑在姥姥家当天夜里高烧,拖拖拉拉的反复,在小年腊月二十四那天她老妈来接她时还没有完全康复。十来天的时间,就让刘月靑消瘦了不少,原本肉嘟嘟的小红脸也有些苍白毫无血色。
被老妈抱在怀里时,刘月靑仍然蔫蔫的提不起来精神。虽然已经两三天没有起热,但刘月靑还是觉得自己浑身都难受,靠在老妈怀里听着她询问自己的情况,连开口说话的欲望都没有。魏姥爷和魏姥姥觉得外孙女冲撞了什么,打算带刘月靑请先生看看。
刘月靑自己清楚自己的情况,冲撞了那些东西是假,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原因。没办法解释也无力去解释,请先生就请先生,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家里人也能放心。
所谓的请先生,也就是农村有些人说能跟神仙一类的交流,驱赶那些冲撞人的鬼怪什么的。到先生家后,说明了情况或病因,先生点上几只香,香燃起四分之一后,就开始不停的唱。她姥爷和老妈带着她请的先生这边挺出名,具体灵不灵验刘月靑不清楚,但先生操着一口土话唱着颠三倒四的歌,刘月靑还是觉得很可乐。
见刘月靑在笑,那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唱的更凶。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表情扭曲唾沫狂喷,一个音调陪着土话歌,真的是说不出的滑稽。大概唱了快半个钟头,先生才停下深深吐出几口气,端起一旁桌上的水咕嘟几口喝光,抹了把嘴放下碗才看向魏姥爷几人。
挣两个钱可真不容故意,至少胡编乱造的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比,让人人都相信可不是一般的口才。先生看了刘月靑几眼,才开始说原因和大神留下的神谕。
“小娃子没事,就是魂走迷路了,喊回来就没啥大事。这娃子是童子命,以后尽量不要早成家,等她成家的时候记得请替身代命,还有就是这段时间少出门,多在家里稳稳魂就好了。”
刘月靑姥爷和老妈松了口气,给了一块钱香钱,就带着刘月靑回去了。因为要回家拘魂,刘妈直接带着刘月靑回家了。到了家里又是一番的解释后,等正中午太阳最盛时,刘奶奶和刘妈一个拿衣服,一个数豆子一问一答开始拘魂。
“青妮哟,回家吧。”
刘奶奶丢一颗豆子回道:
“回来了。”
数完一百颗豆子,拘魂也就结束。这种农村里丢魂的事情很多,都是些小情况喊喊就完事。已经小年了要做的事情多,而且小叔的婚事也定下来日子,那么多的事情,也只是吩咐刘月靑在家里玩就丢开了。刘月靑也不像她哥那样喜欢出门瞎玩,窝在家里没人留意她更自在些。
腊月二十六小叔回来,刘卓天他们乐了好几天,小叔工资高,人也大方不小气,回家也买了不少糖果瓜子饼干。东西还没拿出来分着吃,就被刘月靑奶奶给收了起来留着过年吃。他们六个小孩子,每人只分了两块水果糖一小把瓜子和两块饼干。
刘月靑对糖果和饼干没什么兴趣,把饼干给了老哥和小弟一人一块,糖果装起来给爸妈留着。扭头就见堂姐自己吃了块饼干,另一块分给了他弟他妹,让刘月梅哄着弟弟,她自己进了东屋,看样子是去找在东屋准备睡一会的小叔。
如果说刘月靑之前不愿意去怀疑刘月娟,那么现在刘月靑可以肯定刘月娟可能和她一样,也有着前世的记忆。不然刘月靑无法解释,为何才几岁的堂姐,会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的同时,还急迫的想要提前入学,和热衷去做生意赚钱。
同样有着前世记忆又如何,两人性格和人生观都不同,刘月娟在努力的改变着,而刘月靑自己却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刘月娟想改变生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领先其他人一步。其实在刘月靑看来,不论何年月,只要一家人平安,钱财够用就好。优渥的物质带来的不只是好吃的面包,还有剀窃着面包的苍蝇。
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结局如何只要自己不后悔就行。
农村过年很有年味,撑花灯捡炮竹,还有好吃的瓜子花生,一年吃不了几顿的水饺。当然还有压岁钱,不过压岁钱可不是人人都给,也就自家爹妈给的几毛钱能自由的花,其他如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叔叔舅舅们给的,可都是要上交的。
把老妈给的五毛压岁钱,跟上次姥爷给的一块钱折到一起,放在了自己的小枕头里,她老妈要是看到,可不管什么时候攒的都要上交,这是当大家长的特权。想反对可是先尝尝竹笋炒肉丝,她哥和弟弟拿到钱第二天就去商店了,要不是压岁钱是晚上给的,他们俩肯定当天就花了。
年后正月初八是小叔的婚期,过年全家都没有回来的大伯,在初五中午一家五口都回来了。大娘和大爹是两姨亲,大娘两三岁时亲娘就去世了,奶奶是大娘的亲姨,大娘的两个哥哥也才成家,见大娘没人带可怜,就带回来跟大爹订了亲。
听老一辈说闲话讲过,说是大爹高中后考上了军校,而且还貌似不同意亲事。但实在是坳不过家里,不结婚就不准去上学,没办法才一起过日子。以那时的局势,大爹是十里八村都数得着的能耐人,大娘却大字不识一个,即便是从小一起长大,也不代表大爹就同意结婚。
不过不论过程怎样,结局就是两人过了一辈子,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第七章
现在结婚仪式还很复杂,不像后世糖果什么的直接买现成的,酒席非常方便,出钱直接在饭店吃,省事省力。这个年代有红白喜事,请客办事可都是在家里,商量好菜色后,由自家人去买食材,再请煮饭厨艺好的师傅来做。
最麻烦的还是锅碗瓢盆筷子盘子桌子凳子,现在可没有一次性餐具用,都是提前在村子里借。洗刷切别说是大人,就是刘卓天和刘月娟都被使唤着去跑腿。刘月靑和刘月梅就负责照看弟弟,刘月靑对那些事情也不热衷,刘月梅和她弟去蹭吃,没少挨她奶骂。
刘月靑就带着弟弟,去跟大爹家的二堂姐玩。二堂姐在五六岁就跟大娘一起随军,家里的事情不熟悉,在他们家又是老幺,也跑腿的事情也没人使唤她。大堂姐和堂哥毕竟年纪大,跟着刘月娟和刘卓天一起搬东西。在没有电脑电视的日子里,打发时间也就是看看书,或和人聊聊天。
也不怪后世人情越来越冷淡,娱乐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围堵,别说是年轻人,就是老年人也都追着电视看,没有时间维持的感情,能有多热情。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新时代享受的同时,当然也会有很多东西被失去,被遗忘或者丢弃。
恒古不变,乖巧听话会卖萌的小孩子,不论在什么年代都讨人喜欢,何况前世就认识的堂姐。二堂姐刘月晓比刘月靑大了六岁,刘月靑小时候就没少穿她的旧衣服,貌似在刘月靑读初中之前,就没怎么买过衣服。她身上现在这件活面的棉袄和毛衣,就是堂姐淘下来不要的。
在这个时代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是成年后忆苦思甜的一个必说特色,而且对农村孩子来讲,衣服大了卷一卷就行,可没有一定要合身的瞎讲究,有得穿就不错了。后世很多小孩从来不穿别人的旧衣服,家庭条件好不需要别人旧衣是没错,,但从穿旧衣服,延伸到人格侮辱上面,就有些过于自尊心作祟了。
再次穿别人的旧衣,刘月靑也没啥心里负担,就是现在去买新的,除了布料是新的外,款式什么的也不符合她的眼光。二堂姐的性格有些像大娘,个人爱好很明显,喜欢的就非常喜欢,讨厌的也同理。用她自己的零用钱,给刘月靑姐弟买吃的。很简单直白的表现,刘月靑也没啥不好意思,只是她真的不喜欢吃零食。
小叔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就很忙,大人们忙碌着乱七八糟的琐事,准备第二天的菜,迎亲用的四手礼,安排车子,安排提前来贺喜的亲人。吵吵闹闹的根本没法睡。第二天一大早小叔去迎亲时,刘月靑困的眼睛都睁不开,来贺喜的亲戚也都起来了,刘月靑溜回自家屋子补觉,不过家里实在太吵,砖瓦房也别期待隔音,睡的也不安稳。
七点左右新娘接回来时,刘月靑被她哥喊醒。穿着一件红色呢子大衣,画着黑眉红唇白脸红腮的小婶,被小叔抱下请的轿车后,在院子正堂准备好的桌前站好,等着礼人喊拜堂。院子的南北角搭起来做灶台,本就不大的院子挤满了人,都一脸笑容的看热闹讲笑话,顺便自以为小声的对新娘品头论足夸赞。
请的礼人是大爹隔壁村的同学,微胖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人也不仅热情还能说会道。两家一直走的都很近,刘月靑他们小一辈的都喊他二爹。刘月靑前世就很喜欢二爹,只是后来年龄大了,很少见面,即使见面也找不回小时候的亲近感。
生活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成长,更多的是遗忘和现实。
此时刘月靑仗着人小,挤在小婶的旁边,看着二爹笑眯眯的拿着一个红帖子,眼睛望着有些紧张急促的新人,开始妙语连珠言辞流利扬声赞:
“新年新气象丰年喜事多,今天是刘家村村长四子刘德耀和张美兰天作之合的新婚大喜之日,再次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前来庆贺。下面新人准备拜天地,跪天跪地跪父母,一拜天地,拜。”
小叔和小叔转身对着南天,在一圈看热闹的善意起哄中,脸蛋通红的屈膝跪下,应声磕了个头。
“父母之恩重于天,百善孝为先二拜高堂父母,拜。”
爷奶也坐到香案桌两旁的凳子上受礼,相比爷爷只是柔和下来的表情,奶奶整个是见牙不见眼。最疼爱的老儿子结婚,在场的所有人中,除了新郎新娘外,就不会比她更加开心。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百世的缘分成就今生的夫妻,相扶相伴幸福美满到白头,夫妻对拜,拜。”
夫妻对拜只需要弯腰鞠躬对拜,只不过还不等两人对拜,外观的人同一个辈分的年轻人就开始闹腾的。还不等刘月靑二爹喊送入洞房,新人就已经被推到东屋的新房了。刘月靑也想去看人闹洞房,只是来看热闹的人太多,大人小孩乱糟糟,她人小力微更不就挤不进去。
而且现在闹新郎新娘的人都特疯狂,各种大笑吵闹声,可着嗓子瞎起哄的声音,各种杂音混在一起,简直就是魔音穿脑,刘月靑觉得本就睡眠不足有些头晕,现在被吵的头更疼了。想补觉都没办法,家里实在是太吵了。
吵吵闹闹的声音无处不在,额头也一直晕晕沉沉的,酒席开桌后,刘月靑也没胃口吃,想喝口稀饭都喝不到,父母都忙的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管她,再说喜宴不吃要喝稀饭,说出来准被骂脑子有病瞎折腾。等到下午送走客人,家里安静下来刘月靑才松了口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