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安冉就带着父母和三哥一起去上大学,安家在开学前一个月就动身去了京都,到了京都在安冉学校附近租了两室一厅的房子,原本安家父母准备租一间大点的地下室,安冉可以住在学校,他们三人挤挤就能住下再去找活干。
安冉却坚决不同意,不说地下室长年阴暗,父母那么大年龄对身体更是不好。找活的事情安冉也不同意,安爸除了把力气外,已经五六十岁的人没学历,在家开柴油三轮也没人查驾照。就是有驾照也不成,京都可不是他们小镇,人少车少,一个不小心后悔都来不及。
安爸要找事情做,最大可能就是出力的活。可是六十岁的人,身体也吃不消。安妈学历手艺同样都没有,能做的工作多是在饭店餐馆里打扫卫生,洗菜刷盘子刷碗,安冉舍不得父母因为她这么劳累。尤其是三哥年龄也二十多了,也就这两年就要结婚。
家里三兄弟不可能都挤到他们家那套两层半的房子里,到时孩子大了矛盾也会变多,总归会伤兄弟间的感情。爸妈年龄大了,给哥哥们成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房子的问题,肯定要让嫂子们不高兴。安冉希望父母和兄嫂都能和乐,不必要为钱的原因而起了隔阂。
她现在进入大学,不论是写小说还是炒股票,都不会缺钱。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所以安冉肯定不会让父母去受罪。一家四口搬进租好的房子里,安冉就把上辈子一道不错的汤底,写下了需要用的调料和熬煮的火候写下,让妈妈先在家试着把汤底熬好。
爸爸和三哥去批发市场,找好批发米分条米分色还有鲜面的供货,在开学前半个个月,终于办理好手续,租下离住所和学院不远的步行街内,最里面靠后面的小吃摊。卖米分丝和面条一类的东西,抓上一把用开水煮过都能出一大碗。
最重要的汤底,是用大骨头陪调料和中药熬制,虽不如安冉前世吃过的味道好,但鲜香的味道一进小吃街就能闻到,口水也不自觉的分泌。这个时候已经有家长来送孩子上学,从开始出生意,闻香而来的客人就不少。
步行街的小吃摊,摊位和摊位中间只有一米的空隙,方便客人进入后面,坐桌子旁吃饭。每个摊位不到二十平方,除了专门定制的多层钢板桌,和用来做饭的双炉灶台外,其他地方都摆上了桌椅。至于吃饭用到的碗筷,也都是一次性,方便也卫生,节省了人力。
安妈负责用漏勺,在开水里煮顾客要的面或者米分。煮熟后装进纸碗里,安刚浇一勺高汤和小配菜,在负责端过去送给客人,当然有些客人要求打包的,也要他来打包,安爸就负责收拾桌子和碗筷,空闲时擦擦桌子扫扫地。
分工明确,忙起来不会手忙脚乱,安冉在小吃铺子里帮忙,也只被允许收钱找零。妈妈和哥哥也都舍不得安冉做这些,就是收钱也心疼她不能休息。面对如此疼宠她的家人,安冉只能心头暖融融的表示没事,前世养尊处优一辈子,却也不会连一点事情都做不了。
当初来京都交的一年房租,加上小吃铺的转让还有本钱,一共花去了四五万。这也是安爸安妈一大半的积蓄了,小儿子还未成婚,安冉念还在念书,如果不是安冉一再的坚持,汤底的味道特别鲜美诱人,给了安家夫妻不少信心,他们夫妻二人也不敢赌。
他们两个都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如年轻时候的精神头,挣不了几年的钱。好在鲜美的味道,从开业后生意就一直很红火,除去最初的头两天没剩多少钱,后面一天比一天收入更好。每天收摊一家人回住所,安爸安妈和三哥就开始兴奋的数钱,每天的收入,都让爸妈和哥哥惊喜的合不拢嘴。
看着家人开心,安冉也觉得很开心。比起用钱堆砌起的家庭,安家人这种简单的幸福,更让人觉得温暖和眷恋。
大学开学当天,安家特意歇了半天,一家人穿戴整齐的送安冉去报名。报名时十一岁的大学生引起了一些轰动,好在大家只是好奇的看了几眼。安家租的是两室一厅的房子,父母一间,安冉自己一间,安刚在客厅墙角,支了张一米的单人床睡。
所以报好名不需要去申请住宿,跟导师确定了军训时间和集合点,安冉就跟父母一起回摊子,准备收拾一下东西出摊子。这个时候学生返校的高峰期,下车回来吃饭也不论点,开门不在饭点也会有收入。这几天每天小千把块的纯收入,安冉爸妈和三哥都动力十足。
第02章
年龄摆在那里,安冉的军训日子高调且悠闲,让不少暴晒阳光下军训的青年男女,深深表示羡慕嫉妒恨。这一世安冉大学专业选择的是临床系,她们小镇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医院,安冉准备大学毕业实习结束,安宁镇开一家看病手术都可以的小医院。
当然,开医院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钱。大一基本都是专业知识,安冉跟爸妈要钱,买了个三千多的便宜笔电,至于炒股用的本钱,是背着安妈,跟爸爸偷偷的借了一万块钱。炒股安爸安妈都听人提起过,但都不懂更觉得不靠谱。
安爸肯给安冉钱,也是对安冉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一万块钱也就十天不到的收入,亏了也没什么。小吃店现在生意好,也不急着用钱。不过安冉还是交代老爸,千万不能让安妈知道,要知道安妈疼爱孩子,却从来不溺爱。把一万块当玩具玩的事情,安妈绝对不会同意。
有了本钱就好办,安冉购买的也都是短期股,只要有赚头都会入手,积少成多。本金太少想玩大的,也要先弄多点本钱才能玩。安冉每天的时间安排的都很规律,没有专业课就去小吃店帮忙,看看股票什么的。安冉爸爸和三哥都知道安冉玩股票,也只知道赚了些钱但究竟有多少就没问。
反正他们两个大男人觉得,不会比店里每天的纯收入多。所以在进了腊月放寒假,一家人收拾好小吃铺准备回老家,安冉也把手里的股票都抛现,把钱都存进用爸爸身份证办理的卡里,又去银行办了存折。安爸看着存折里2651后面的三个零,一口气憋在嗓子里,差点没憋死。
发现爸爸的异样,安冉赶紧给爸爸拍着胸口顺气,然后就见三个从爸爸手里拿过存折,数了半天数字后,嘴巴惊的能塞下鸡蛋,半晌才扭头不可置信道:
“小妹,这是真的吧?不是你去抢银行了吧?才几个月时间?我这辈子都不指望能挣这么多钱。”
安爸立马不高兴了,抬手往儿子脑袋用力拍了一巴掌,见媳妇好奇的凑过去看存折,笑的之间牙齿不见眼,高昂着头骄傲道:
“什么抢银行,就你这猪脑子咋能和你妹妹比。给我滚一边去,这可是我闺女的钱,谁都不能动。孩子她妈,快把存折给收好,回家多给孙子买两件衣服,明天咱坐飞机回省城,再从省城转车回家。老子这辈子还没坐过飞机呢,哈哈,还真是托了我闺女的福啊。”
安妈愣愣的合上存折,半晌回神后,伸手拉过安冉搂在怀里,连亲了几口,才放过安冉,笑出一脸皱纹道:
“我闺女最厉害,爹妈可全指望你养老了。”
安冉笑着点头,见三个摸着被敲的脑袋咧嘴傻笑,脸上的笑容也更深。这一世她不仅有疼爱她的父母,还有三个心底善良孝顺也关心她的哥哥。嫂子们虽有些小心思,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对安冉这个小婆妹也不错。
“爸,钱挣了就留花的。这次回家你跑跑镇里,把咱家屋后和对面的一块空地买下来,中间留出八米宽的路,在两边并排盖五套三层半的房子。我哥他们一家一套,你和我妈也一套,最里面一套门朝街的房子我自己留着,等我大学毕业后回咱们安宁镇开医院。”
安爸琢磨着安冉的话,盖房子的事情也算可行。只是安宁镇很小,也就一条十米宽的街,从头到尾不到一千五百米,小镇上也就五百户人家不到,附近也就十多个偏僻的小村庄。只是想到镇上到县城的路不通,花那么多代价盖房子,还不如在县城卖房子。
更别说安冉要回小镇开医院,能有几个人去看病,安爸细细琢磨后摇头不同意。安宁镇距离县城远的确是个问题,至于有几个人看病,安冉真没考录过。再说她开医院也不是为了赚钱,她只是不想离开喜欢的家,顺便有个打发时间的工作而已。
“爸,我喜欢安宁镇,大学毕业实习后就准备回咱们小镇。开医院也不是为了赚钱,我炒股赚的钱就足够一辈子不愁吃喝。我哥他们愿意在县城买房子,就在县城给他们买。至于路不好,我大哥不是说已经有修路的消息嘛。”
安爸叹气,修路都不知道说了多少年了,可是路还是没有修。盖房子的事情没商量好,以后再慢慢商量也不迟,安冉和妈妈在家收拾东西,明天去商场买些礼物,下午就能坐飞机回省城。从省城到他们隶属的县城要四个小时,不想回去的那么匆忙,可以去安冉二伯家住一晚。
第一次坐飞机,安爸安妈和安刚都特别期待,安检检票上了飞机,安刚迫不及待的用刚买的新手机,给安冉和父母各自照了几张相片,才在空姐的提示下关上手机。长达五个小时的旅程,到达省城已经天黑了,干脆从机场门口坐公车,去了安冉二伯家住一晚。
安冉二伯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二婶在商场办公室上班,三室一厅的房子安冉一家四口也能住下。晚饭安妈和二伯母在厨房说着闲话准备晚饭,安冉想帮忙,被赶到客厅去听安爸和安二伯聊天。安冉到客厅时,就听爸爸正跟二伯说着做小吃生意的事情。
对自己亲兄弟安爸也没隐瞒,小吃摊每月除了本钱能赚上三万左右。去京都才几个月,把当初租房和赚铺子的本钱挣回来,又多存了四五万块。至于安冉炒股的事情,安爸深思熟虑后也没隐瞒,有钱了肯定要花,总会被追问钱的来路,现在说出来也给闺女长脸。
闷声发大财的做法,不适合在他们镇,毕竟都是熟人谁不清楚谁,出去一段时间就能大手大脚花钱,没个正当解释的来路,指不定被传的不堪入耳。
听到安冉炒股挣了两百多万,安二伯也一脸不可置信的望向玩手提的安冉,在体系内上班,虽有些外快但安二伯的单位并吃香,两百多万这真是很大一笔钱,而安冉却只用一万块本钱,几个月内就赚回来的,普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挣到这么多钱。
以前觉得小侄女聪明,也只是在念书方面,可这个社会念书好,不代表除了社会也混的好。可现在。安二伯真心嫉妒自己弟弟,他们老安家祖上三代也没听说出过天才,现在他四弟就生了个精致漂亮的天才闺女,真真是他们老安家祖上积德。
安冉二伯娘在厨房听了个大概,但也震惊到失手打碎了两个盘子,手都顾不得擦就从厨房跑出来,不可置信的再次确认真实。安爸对嫂子的怀疑也不在意,端着杯子笑眯眯的喝着茶,让三儿子把存折拿出来,给安二伯夫妇亲眼看了存折。
眼见为实,两人不舍的盯着存折上的零,终于彻底相信事情是真的。而后直到吃完饭,安冉仍被两人用亮晶晶的眼神盯着看。被这种视线盯着,安冉也没心理负担,面不改色的细嚼慢咽吃自己的饭。等晚饭后收拾完碗碟,安二伯娘端出洗好切好的水果,热情的一个劲让安冉吃。
安冉受不住二伯娘的热情,吃了两片苹果,就不肯在吃。二伯娘看了看二伯,见对方闷头没没吭声,笑呵呵的拉住安冉的手,对安爸安妈羡慕道:
“四弟四弟妹今后有福享了,三个儿子个顶个的懂事孝顺,咱家冉丫头有乖巧聪明,哪像我跟你二哥,在体系内工作,工资勉强够花不说,连孩子也不准多生。安露一个丫头,结婚后也是别人家的人,我和你们二哥老了也就靠着他的退休金过活了。”
安冉闻琴知雅意,却只是垂眸看着被握着的手不吭声,安妈心里也清楚二嫂子说这话的用意,不外乎想凑份子赚点钱。安妈虽然不懂炒股,可之前没少看闺女对着电脑皱眉,那时还以为是闺女看作业呢。安妈只知道,钱要真那么好挣,这个世上也没几个穷人了。
只要不把话说明,安妈也打定主意不提这茬。只一脸谦虚,感叹道:
“瞧嫂子说的,都是娶个媳妇卖个儿,养儿子也就出生时乐一天,娶媳妇时乐一天,其他时间可都是苦着脸发愁。还是闺女好啊,安露长得好有是大学生,工作也稳定嫁的人条件也好,你和二哥才是坐福窝里呢。”
安二伯也看着安冉笑的和蔼,点头道:
“我也觉得闺女儿子都好,不是都说嫁个闺女多个儿吗,还是不敢不孝顺的好儿子。高露现在休息就跟女婿一块回来吃饭,过两年有孩子,就让你二婶在家里给他们带孩子,小年轻不懂带孩子,有个孩子家里也热闹。”
话题被自然的转开,安家兄弟两人继续闲聊,说到小镇到县城的路,安二伯对此事了解的多些。把内部消息也一一道出,修这条路的费用,是一个商人投资的,据说要那边建设一个一体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资金已到位,只等投资商负责人过来,就可以开始动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