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听到赵榆的话,心知事情瞒不住。他们能扛住鞭子,那几个番商瞧着就是软蛋。
抛开最后一丝侥幸,五人终于开口,将抢劫海图的目的和盘托出。
“我等抢夺海图,不为其他,只为图上银矿及倭人藏宝。”
银矿?倭人藏宝?
顾卿挑眉,再看海图,发现仍是看不明白,表情更冷。
见千户脸色难看,校尉力士会错意,又举起鞭子。
壮汉们齐齐吐血,很是哀怨。
不说要打,说了也要打。
就算最没人性的海盗,也不会这般凶恶!
还让不让人活?
诏狱中,番商和壮汉心肝发颤,一片水深火热。
灯市内,朱厚照左手提灯,右手握着两个糖人,看什么都好奇。
杨瓒随驾,提着一盏绘有花鸟虫鱼的走马灯,不时为朱厚照讲解灯上的故事,偶尔驻足某个摊位,等天子猜谜。
发现天子皱眉,杨侍读立即让开位置,笑眯眯抬手,请谢丕顾晣臣上前。
“还请两位仁兄帮忙。”
他不会猜谜,早有备案。
有两位货真价实的大才子在,也轮不到他出场。
没法拒绝,两位被坑的才子只能认命。几次下来,随行家人都没能空手,彩灯不算,作为彩头的笔墨纸砚、钗环玉佩堆成小山。
锦衣卫忙着搭建“人墙”,没法帮忙。王忠和严嵩自告奋勇,为天子提灯。
“卿等果然忠心。”
忠心?
王给谏和严给谏互相看看,除了苦笑,唯有苦笑。
不过,能在天子跟前混个脸熟,也算得偿所愿。
从街头走到巷尾,凡是有灯谜的摊位,都遭到一行人的“扫荡”。
才高八斗的谢丕,足够让摊主头疼,加上学富五车的顾晣臣,堪比台风过境,席卷起来,不留半点渣滓。
两人合力,压根没有猜不出的灯谜。
如果不是人太多,怕坏了生意,左右摊位的工匠商人当真想挥舞扫把赶人。
这是猜谜?
分明是砸场子!
好在谢状元和顾榜眼知晓人情世故,没把事情做绝。既让朱厚照拍手,又给摊主留下余地。
几次下来,朱厚照对两人观感大好,不及杨瓒地位,也多出几分亲厚。
离开最后一个摊位,朱厚照手里的糖人只剩细杆。
“前方有间茶肆,老爷不妨过去歇歇脚。”
张永抱着一堆锦囊木盒,半点不妨碍说话。
“也好。”
朱厚照接受提议,道:“杨先生,快些。”
杨瓒提着彩灯,路过张永时,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这间茶肆有锦衣卫看守,比福来楼更为安全。
朱厚照半点不晓得内情,到了地方,噔噔噔跑上二楼,等伙计送茶时,令张永谷大用挑出几只木盒。
“这支钗上有佛文,太皇太后必定喜欢。”
“玉镯给太妃。”
“簪子送给母后。”
摆出三个盒子,朱厚照仍没有停手。
“这方砚台是朕猜谜所得,送给杨先生。”
杨瓒微愣,他也有?
“谢陛下。”
“不用。”
朱厚照挥挥手,继续在彩头里拨拉,又选出两支笔,两个造型奇巧的笔筒,推到谢丕严嵩四人跟前。
“几位爱卿辛苦。”
四人谢恩,拿起天子赏赐,禁不住心头发热。
此物粗陋,不及寻常所用半分,却比任何赏赐都显珍贵。
送出礼物,朱厚照拍拍手,袖子一挥,猜灯谜所得之物,在场人人有份。不够分,自己商量,劈成几瓣也没关系。
不够分就劈开?
众人跪地谢恩,表情都有些扭曲。
该感动吗?
应该。
可这样不靠谱的赏赐,当真是世间少有,平生仅见。
杨瓒默默转头,不知该说什么,唯有不发表意见。
第八十三章 藏宝
在茶肆稍歇,亥时中,朱厚照起驾返回宫城。
头顶繁星闪亮,月如银盘。
灯市人流穿梭,接踵摩肩,火烛光照,仿佛一条长龙。
难得出宫一次,行在路上,目及左右,颇有些恋恋不舍。
“天色已晚,夜风渐冷,不好多做停留。”杨瓒提着彩灯,将一张葱油饼递到朱厚照面前,“陛下欲再出行,日后总有机会。”
不能遍览名山大川,偶尔出宫城一趟,绝不是问题。
历史上,朱厚照几次跑出神京,差点住到北疆。现如今,多出杨瓒这个变数,天子未必会偷溜出京,北疆之行仍不可避免。
朱厚照最崇拜的不是亲爹,而是太宗皇帝。
想同朱棣一般武功赫赫,威慑草原,鞑靼的小王子必须拍扁。
亲自拍,远超借他人之力。
至于朝中的阻力……绞尽脑汁,拉上谢状元顾榜眼,应该能想到办法。
无论如何,事先制定计划,带着禁卫出行,总比熊孩子偷溜更安全。
“真的?”
“真的。”杨瓒道,“臣可曾在陛下面前妄言?”
“朕信杨先生。”
得到杨瓒承诺,朱厚照心情大好。
接过葱油饼,咬一口,满嘴脆香。
“比御膳房的手艺好。”
又是一口,腮帮鼓起,小半张饼已然下腹。
杨瓒没接话,张永和谷大用记在心里,回宫之后,必要到尚膳监走一趟。
天子奉行节俭,每日膳食,均按圣祖高皇帝传下的规矩。
节俭归节俭,伺候的可不能偷懒。
为宫中奉膳,不好新奇,手艺总该过得去。其他倒还罢了,面食做得不好,也不嫌丢人。尚膳监掌印都该找块豆腐撞死。
张永和谷大用互相看看,暗中交换过眼神,打定主意,事情赶早不赶晚,回宫就去!
一张葱油饼没多大分量,朱厚照几口吃完,擦擦嘴,道:“朕往奉天门,杨先生同几位卿家无需随驾。”
杨瓒几人拱手行礼,目送朱厚照走远,却没有真的各回各家,而是远远的跟着,确定天子进了宫城,绷紧的心弦才告放松。
幸亏天子说到做到,没有再偷溜,否则,今夜别想安稳。
“谢兄,小弟尚有事,就此告辞。”
提心海图之事,杨瓒先出言,同谢丕等人告辞。
谢丕顾晣臣决定返家,向杨瓒拱手。
王忠和严嵩则需再往灯市,明日罢灯,依照传统,家中妻儿将绕城走百病,需买两盏新灯。
“告辞。”
几人各怀心事,互相道别,在奉天门前分头而行。
谢府家人分作两拨,一拨护送谢丕返家,余下拿着银角铜钱,往几个精致摊位前购灯。
顾晣臣登上马车,转向城南。
王忠和严嵩先后走进人群,顷刻不见踪影。
伯府家人候在茶肆前,见杨瓒行来,立即挽马套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