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暖阁前,暂将短刃交给张永,杨瓒整了整衣冠,方才进殿。
短刃属凶器,即便是天子赏赐,也不能佩戴见驾。金尺则不然,行走坐卧俱不离身,照样不犯规矩。
“拜见陛下。”
“杨先生不用多礼。”
朱厚照心情很好,坐在御案后,捧着一碟豆糕,正吃得开心。
“陛下,臣请见,是为南下之事。”
钦差南下,不能自己走。京卫护送是其一,随员同样不能马虎。
经过两日思考,杨瓒写下一张名单,只等朱厚照批准。
“此间事,臣具奏疏之上,请陛下御览。”
朱厚照放下碟子,擦擦手,翻开奏疏,扫过两行,瞬间瞪大双眼。
“杨先生,”少年天子抬起头,不确定的看向杨瓒,问道,“你没写错?”
“回陛下,臣是写好之后再行抄录。”
绝对没错。
“可是……刘伴伴?”
请遣内官随同,朱厚照可以理解。
江浙之地,区别于北方各州府,掌权太监共四人,分为镇守、织造、市舶、营造。镇守太监府同当地文武分庭抗礼,死掐多年,不落下风。
不论其为人如何,是否手不干净,对天子绝对是忠心耿耿。
此次南下,有宫中宦官同行,四人不帮忙,也不会故意扯后腿。办事遇到的阻力定会减小。
但是,刘瑾?
不提张永谷大用,换成丘聚高凤翔,朱厚照都不会这么吃惊。
“陛下,臣经深思熟虑,方决意请刘监丞随行。”
“杨先生如何考虑,可详说于朕?”
“臣遵旨。”
杨瓒拱手。
“刘监丞为人机敏,遇困境仍百折不挠,挺身而斗。且能乘间抵隙,行机谋之道。有其同行,定能震慑群恶,开弓得胜。”
朱厚照无语。
这是夸还是损?
杨先生,朕读书不多,能否别这么绕弯子?
朕实在理解不能。
天子两眼蚊香圈,杨瓒坦然而立,打定主意,必须说服天子,请刘公公随行。
他不熟悉江南官场,也不打算和当地官员撕扯,纯粹浪费时间。与其跳进浑水,和一群人摔跤,不如寻找外援。
刘公公就是不错的选择。
历史上,立皇帝的威名如雷贯耳。再加上另外一个人,足可同地方官员愉快的玩耍。
借此良机,杨瓒大可腾出手来,拳打奸商,脚踹海贼。顺便架起大炮,把倭寇全部轰进海里喂鱼。
“张伴伴。”
“奴婢在。”
“宣刘伴伴。”
朱厚照想不明白,干脆把刘瑾叫来。杨瓒抽了他两回,若是心中有怨,恐怕不能用心办事,还是换人的好。
“杨先生,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陛下,臣已考虑清楚,此事必得刘公公。”
“……好吧。”
当日,刘瑾轮值司礼监,不在御前伺候。见张永来找,知是天子要见,不由得兴奋。
莫不是天子想起了他的好?
见他这样,张永冷笑两声,挤挤眼皮,道:“刘监丞,天子钦差杨佥宪出勘江浙。杨佥宪觐见东暖阁,请天子准你同行。”
刘瑾反应慢了半拍。
杨佥宪?
哪位?
“前翰林院侍读学士,奉训大夫杨瓒。”
刘瑾瞪圆双眼,干巴巴的咽着口水,彻底傻了。
杨瓒,佥都御使,钦差出京。
十个字,在他脑海里不停回旋。
为什么是他?
两次见到杨瓒,两次被抽得生活不能自理。刘瑾已然落下心理阴影,见到姓杨的都要绕路。
这一回,是在京城没抽够,要到南边继续抽?
“刘监丞?”
刘瑾石化,半天没迈出一步。
张永不满,催促道:“陛下还等着呐,刘监丞快些,莫要拖延。”
无奈,刘公公只能咽下心酸,抹掉泪水,跟着张永前往东暖阁。
到了地方,发现谷大用正等在门边。
见到刘瑾,同样是无声冷笑。
刘公公的心沉到谷底,进殿打眼一瞅,天子坐在龙椅上,翻看一份奏疏。杨瓒立在御案前,见他进来,面带浅笑,很是和善。
凉意从足底蹿升,刘公公生生打了个冷颤。
见朱厚照抬头,不敢耽搁,躬身上前行礼。
“刘伴伴,杨先生南下,特向朕请旨许你随行,你可愿意?”
想说不愿意,成吗?
自然不成。
刘瑾垂头,苦水往肚子里咽,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奴婢愿意。”
朱厚照点点头,接着道:“既如此,朕便许你出京。一路之上必要听命行事,如若不然,朕必严惩!”
“奴婢遵命!”
刘瑾跪地叩首,眼角余光瞄向杨瓒,发现对方也在看他,笑得更加和气。
当下,刘公公额头冒汗,心肝剧颤,动也不敢动。仿佛是被猫按在爪下的老鼠,落在天敌手里,越是挣扎,死得越快。
待刘瑾起身,朱厚照挥挥手,命他下去。
宦官出京,天子敕令,关防印信,内府牙牌,一个也不能少。
刘瑾是司礼监监丞,同是神机营监枪官,需得将诸事交接,安排妥帖,方可成行。
走出东暖阁,刘公公没急着走,而是顶住谷大用的白眼,坚持留在廊下,等杨瓒出来。
有些话,必须当面问。即便是死,总也要死个明白。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暖阁门方才开启。
一身青袍,胸前绣着白鹇补子的杨瓒,走出殿门,看到候在廊下一脸复杂的刘瑾,仅挑了挑眉,未见半分惊讶。
“咱家恭喜杨佥宪升官!”
“多谢。”
杨瓒笑眯眯点头,对刘瑾道:“此次南下,还需刘公公襄助。”
犹豫两秒,刘瑾终于咬牙道出心中疑问。
“杨佥宪看得上咱家,是咱家三生有幸。只是不明白,为何是咱家?”
这话有些拗口,也是刘瑾心绪烦乱,才会这般直愣愣的问出来。
早料到刘瑾会有疑问,杨瓒坦然笑道:“瓒泛泛之人,为官不足一载,资历浅薄。蒙天子厚恩,委以重任,理当倾尽全力,敬事后食。然南下之事非同小可,仅瓒一人,努筋拔力,仍恐不能成事。”
说到这里,杨瓒顿了顿,略压低声音,道:“瓒知刘公公有才,亦有抱负。此次南下,即是刘公公大展拳脚之机。”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瑾不可能不动心。
正如杨瓒所说,事情如能办好,自己得到的好处定然不少。说不得,更能得会天子宠信,王岳和戴义再想收拾他,也要掂量一番。
只不过,这么做,对杨瓒又有什么好处?
面对刘瑾疑问,杨瓒笑意更深。
“瓒与同僚交往不多,对江浙官员也不甚了解,与之周旋,必疲于应对,不得微功。”嘴角翘起,双眼微眯,话锋随之一转,“然于刘公公,瓒却了解颇深。”
翻译过来:江南官场,他不熟,想收拾谁都不容易。稍有不慎,即会满盘皆输,遭遇滑铁卢。
刘公公,他熟。收拾了两顿,不熟也熟。
钦差出京,奉旨办事。
对付江南官员,尚有一定难度,换成刘瑾,左手金尺,右手宝刃,绝对是一打一个准,手到擒来。
思明话中深意,刘瑾冒出一身冷汗。
威胁,赤果果的威胁!
这姓杨的分明在说,收拾不了江浙的地头蛇,照样能收拾了你!不用心办事,被金尺抽两下算是运气,闹不好就得挨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