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想到,也不会在朝堂上提及。
除非想和全体文官割袍,与所有旧友断义。
“王卿家之言甚和朕意。诸卿以为如何?”
又是以为如何!
左右文武,殿中百官,没人敢提出言反对,唯有拱手。
“陛下圣明!”
多数人都看明白了,今天这事,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天子手握贪贿证据,便是悬在众人头顶的一把利刃。
长刀落下,不过人头点地。始终这么悬着,才真正是揪心。
反对声消失,兵部附议,工部出人,户部自要出钱。
没钱?
谁敢再提这两个字,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
当日早朝,在群情激奋中开始,于君臣相谐中结束。
朱厚照达成目的,敕令当天下达,遣快马送往江浙。
群臣走出奉天殿,本晴朗无云的天空,骤起一阵惊雷。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转道文渊阁,六部官员各回衙门。谢迁往弘文馆为天子讲习,顾晣臣冒雨出城,策马赶往武学。
天子未回乾清宫,命张永备车。
“朕去豹房。”
“张伴伴随驾,谷伴伴去尚膳监,问一问,皇后用的补汤可好。再去太医院,问问刘院判,皇后用膳还有什么忌讳。”
“是。”
“南边又送来不少好东西,有番人从海外带回的谷物。等朕回宫,让御膳房做了,朕想看看,番邦的东西,和大明有什么不同。”
“是。”
车舆备好,平顶之上,多铺一层油布。
“天子起驾!”
仪仗从简,也有二三十名内侍禁卫。
宫内不许打伞,张永等人只能多加一层罩袍,冒雨加快行速,赶往豹房。
此时,豹房已全部竣工。
役夫领了工钱,陆续返还原籍。
朱厚照不差钱,陈宽御下又严,监工不敢有半分可口,青白的银角,黄灿灿的铜钱,一文不差,发到役夫手中。
因工程提前竣工,剩下的粮米肉蔬,运不走的,由厨夫当日炖煮,每人都得满满一碗,几乎走不动路。
能带走的,由陈宽报于内府,按人头划分,填补役夫路上干粮。
“天子仁德,国朝之福,百姓之福!”
临行前,役夫均伏身在地,行大礼,四拜不起。
“陛下仁德!”
朴实的百姓,说不出更多感谢之言,仍让观者眼底发酸。
“起来吧,快都起来。”
奉旨送来工钱的内库太监,哑着嗓子,眼圈通红。
在宫中大半生,都快忘记,早年间,爹娘活不下去,不得不送他进了宫。
现如今,也不晓得得娘如何,几个兄弟姊妹过得怎样。
张铭管豹房事,正巡视时,看到这一幕,也不禁顿住脚步。许久,方深吸一口气,想起父亲嘱托之言,心中愈发坚定。
出身勋贵功臣之家,袭祖辈武职,同科举官员,天生存在隔阂。
文官互相抱团,自成一体,织成偌大关系网,巩固自身利益。
勋贵功臣则不然。
归根结底,他们的荣辱,全系于天子。天子好,他们即好。天子不振,他们也会被压得抬不起头。
故而,明知是坑,只要是天子挖的,闭着眼睛,捏着鼻子,也要纵身往下跳。
管事豹房,在旁人眼中,可不是桩好差事。但天子有令,上刀山下油锅,不能有半分迟疑,更不能后退半步。
如今看来,此中之事,同预想中大为不同。
视线从役夫身上移开,望着石路两端的高墙,张铭心思微闪,神情中,多出些许洒脱,增加两分释然。
役夫离开之后,工匠亦陆续启程。
到九月间,往日热闹的工地,忽然安静下来。仅作坊之内,仍每日敲敲打打,往来运送的木箱,更是一天多过一天。
大雨中,天子仪仗停在豹房前。
张铭着虎补绯袍,腰束素金带,悬执事牙牌,戴乌纱帽,未撑伞,立在雨中。
“臣张铭,叩见陛下!”
“免。”
张铭未跪,车舆前的雨布既被掀起。
朱厚照一身盘龙常服,头戴金翼善冠,腰束玉带,似嫌麻犯,没用中官撑伞,竟是跃下车板,一路小跑,对张铭道:“随朕来!”
“陛下!”
张永吓得不轻。
天子淋雨,万一着了凉,该怎么办?
顾不得体统,忙举起衣袖,就要为天子挡雨。
“无碍。”
朱厚照抹一把脸上的雨水,大笑道:“闷热得很,如此倒也痛快!”
痛快?
张永差点哭出来。
张铭看着天子,也是无语。
如果杨瓒在场,必会摇摇头,小屁孩不犯熊,也很欠揍。
雨成瓢泼,天像破开了口子。
雷电轰鸣,众人不敢迟疑,护着朱厚照,穿过回廊,直往墙内房舍躲雨。
借机会,张铭终于走进虎城大门,得见墙后情形。
成排的作坊,墙壁打通,炉火通红。
上百名工匠,光着膀子,抡起锤凿,片刻不歇。
宫内派遣的中官和小黄门在坊内穿梭,长随抬起装满的木箱,装上大车,常伴着一声钝响。
看到箱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张铭倒吸一口凉气,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官银!
全是白花花,铸造成方形的官印!
看分量,一块至少十两。
下意识数着木箱,估算车上银数,张铭心中骇然。
这么多的银子,都是从何而来?
天子建造豹房,不为游玩赏乐,竟是为铸造官银?
说出去,谁会相信?
不是亲眼所见,张铭也不敢置信。
“奴婢拜见陛下!”
管事的中官上前,躬身下拜。
房中忙碌的工匠同时停下,跪地行礼。
“都起来。”
朱厚照抬手,示意众人继续铸银,该做什么做什么。
“朕随意看看。”
天子有令,工匠们再次忙碌起来,比起先时,用出更多力气。
“抬一箱铸好的官银,呈陛下过目。”
张永小声提醒,管事太监立即动作,绑上车的木箱不好动,未装满的银箱还有两只。
“陛下请看。”
箱中银锭,不是两头翘起的形,而是长短类似,宽窄略有区别的条形。
翻过一面,压刻有正德元年,银锭重量等字样。
“小者五两,大者五十两。”
“银矿石熔炼之后,熔铸成锭,成色亦有少许不同。”
朱厚照拿起两枚银锭,掂了掂重量,问道:“比府库官银如何?”
“回陛下,好于成化弘治官银,比天顺官银稍有不如。”
“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