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佥宪,可否借一步说话?”
杨瓒挑眉,问道:“顾佥事可有要事?”
“顾某确有事,望同佥宪详谈。”
“如此,请。”
文武有别。
同为正四品,顾鼎是侯世子,杨瓒有中顺大夫的散阶,在朝中遇到,一般而言,当是顾鼎先抱拳行礼。在朝堂之外,就没那么多计较。
顾卿兄长的身份?
既然分支,这层身份未必重要。该给的面子,杨瓒会给。再多就不要奢望。毕竟,依顾伯爷的意思,伯府和侯府的关系越远越好。
走进客房,杨瓒亲自倒茶。
“顾佥事请。”
“杨佥宪客气。”
顾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赞道:“好茶。”
“此乃客栈所备。”杨瓒笑笑,“顾佥事喜欢,可吩咐店家多备些,带回京城。”
“……”他只是客气一下。
“顾佥事?”
“杨佥宪好意,顾某心领。”
言官果真不好对付。
顾鼎似乎明白,杨御史同二弟莫逆,不是没有理由。这份将人气到肝疼的功力,非寻常人可比。
放下茶盏,顾鼎收起笑容,直直看向杨瓒。
杨御史翘起嘴角,姿态从容,竟开始品茶。先时不觉得,经顾世子“提醒”,果真口齿回甘,好茶。
“杨佥宪如不介意,本官便开门见山。”
“请。”
“敢问杨佥宪,同舍弟相交莫逆,可是实情?”
“然。”
“借宿伯府至今,可曾想过另觅宅院?”
“没想过。”
杨瓒答得干脆,顾鼎被噎了一下。
“人言可畏。”
“顾佥事之言,杨某不明。”杨瓒嘴角微勾,貌似在笑,眼底实无半分笑意,“可否请顾佥事解释一下,如何人言可畏?”
“……”
这话能明说?
顾鼎再次被噎。
“去岁京城大火,杨某家宅被焚,书童惨死。顾同知念同僚情谊,在下方有安身之地,实是感激不尽。”
放下茶盏,杨瓒收起笑容。
“今岁,瓒奉旨南下,数月不在京中。归京不到半月,又随天子出城,实无暇寻找宅院。兼俸禄不足,米粮仅够果腹,有心也是无力。”
从去年五月至今,先省亲后南下,大半时间不在神京,哪来的时间找房子。
借宿伯府又如何?
哪个脑袋被门夹,敢出言讥讽,绝对两尺子抽回去!
家宅被烧,仅凭俸禄,连客栈都住不起。借宿“好友”家中理所当然。马上再买一栋宅院,才是有问题。
他倒想问一问,诸位同僚哪来的钱,挥手就能置办宅院?
东、西两厂正在抓贪,如火如荼。
上自提督厂公,下到颗领班,乃至寻常番役,见面都是双眼通红。这个时候,谁敢冒头,杨御史定会让其知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杨瓒正气凛然,坚定表示,事情就是这样。有人敢找麻烦,无需劳动顾卿,撸袖子就能抽回去。
为保宗族,顾卿已作出牺牲。万一出事,侯府不能相护,他能!
别看胳膊不粗,手握兵器,来一个抽一个,来两个抽一双。人数太多,直接抽出匕首,开扎。
顾鼎看着他,沉默许久,忽然展颜。
“我明白了。”
明白?
明白什么?
“杨御史同舍弟莫逆,乃舍弟之福。回京之后,杨佥宪有暇,不妨过府。家父闻佥宪之名,早想一叙。”
顾鼎态度变得太快,无语的变成杨瓒。被噎成这样,还请他过府,这位侯世子的脑回路,似乎和正常人大不一样。
告辞离开后,顾鼎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消失,甚至好心情的哼了两声蓟州调子。
父亲说过,他亏欠二弟。
自己又何尝不是。
如果二弟愿意,他这个做兄长的,自无立场反对。从正统年至今,顾家经历多少风雨,都能扛过来。二弟不过是找了个男人,谁敢挑刺找茬,也要看他答不答应!
但以二弟的性格行事,十有八九是用不上他。再加上这样一位……
顾鼎停住脚步,望一眼窗栏,找上这样一位,倒也是能耐。敢找这两人的茬,绝对是活腻歪了。
不过,二弟这是娶还是嫁?
从目前来看,应该是娶……吧?
第一百二十六章 惊喜
御驾驻跸通州三日,当地文武犹不知天子驾临。直到谷大用领一百五十余名卫军,打出旗帜,从定武卫归来,众人方才意识到,客栈里不是寻常办事的官军,而是少年天子!
惊喜、激动涤荡在胸。平静之后,却是无尽的懊悔和遗憾。
天赐良机,竟眼睁睁错过!
请求觐见?
今日前,还有可能。现下里,想都不要想!
定边卫官兵抵达,同金吾卫共同把守客栈,别说是大活人,连只苍蝇蚊子都休想随意进出。
何况,以什么名义觐见天子?
通州知州坐在衙门里,捶胸顿足,长吁短叹,后悔不已。
谁能料到,天子竟在腊月出京。更是打死也想不到,圣驾就在通州!
“五日啊,整整五日!”
想到朱厚照在客栈呆了五天,自己竟半点没有察觉,还以为是出京办事的武官,完全没有留心,知州又是一阵懊悔,恨不能立即找块豆腐撞死。
“逢吉丁辰,浑然不觉,天赐良机,当面错过,难道今生官途将止步于此?”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事到如今,捶胸捶到吐血也没半分用处。
知州愁得直转悠,幕僚献策,见不到龙颜,伴驾的官员总可一见。
“备丰厚表礼,送上名帖,对方总不会扫东翁面子。”
“表礼?”知州脸色更苦,道,“你知伴驾者何人?”
幕僚道:“下官已打探清楚,是一四品佥都御使。”
御史又如何?
官场往来,金银面前,言官照样不能免俗。身在京畿之地,这样的言官还少吗?
知州苦笑摇头,道:“尔非随我六年,我必会以为你在害我。”
“下官怎敢!”
幕僚乍然色变,额角冒出冷汗。
“我知你不会。”知州道,“本官不妨告诉你,伴驾之人乃是弘治十八年探花,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
杨瓒?
幕僚皱紧眉心。
“一介书生,钦差南下,清缴海匪,捉拿倭贼,捉拿走私番商,江浙为之肃清,手段何其了得!其后设立双屿卫,卫所指挥即由其举荐。东、西两厂抓贪,同此人一样脱不开关系。”
幕僚哑然,知州笑容更苦。
“给他送礼,本官是嫌乌纱戴得太稳,想归家种田不成?”
“东翁……”
幕僚又想开口,被知州拦住。
“月过中秋,时已迟矣。”
知州负手,面向窗外,长叹一声。
“定武卫官兵未至,尚有法可想。现如今,迁延过时,不可再为。”
御驾出京,身边怎会没有厂卫。风闻谷大用将是下一任东厂提督,有他在侧,敢动什么心思?
明里官兵,暗中厂卫,多少双眼睛盯着,削减脑袋往前冲,别说得见龙颜,平步青云,怕是知州的官位都保不住。
“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