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之前,烤甘薯的香气在皇庄飘散。
管事中官精挑细选,呈上的甘薯大小相似,烤熟后拨皮,切成指节大小的方块,方便入口。
张永执银筷,一一试过。自己先吃下一块,半晌不觉有异,才点点头,道:“陛下,可用。”
闻到香气,朱厚照早迫不及待。
不等张永话音落下,直接挟起一块送到嘴里。嚼了嚼,甜糯的味道侵袭味蕾,双眼立即发亮。没等咽下去,立即又夹起第二块。
腮帮鼓起,吃相豪迈,丝毫不逊于在客栈咬馒头喝汤。
看着朱厚照,张永心情复杂,满脸苦色。明显是在担忧,回京之后,天子继续这般,两宫过问,他该如何交代。
十多年的教养,出宫一趟竟全丢到脑后?
天子年轻,不识人心险恶,必定是身边人撺掇!
两宫惦记上,必会引来司礼监过问,“待遇”怕要向刘瑾看齐。真到那一天,日子可怎么过!
“的确好吃。”
连吃五块,朱厚照仍意犹未尽。放下筷子,饮一口热汤。
“杨先生也用。”
“谢陛下。”
在杨瓒看来,烤甘薯,应该是近皮的部分最好吃。都给剥掉,立时少了滋味。不过,能在大明吃到甘薯,已是相当不容易。既然有得吃,就没那么多需要抱怨。
和天子用膳,自然要分餐。
五块甘薯,分到三只碗中,杨瓒和顾鼎各得两块,余下一块,则分于定武卫千户。
甘薯入口,比不上后世改良品种,口感差了些,却是格外的甜。
用过两块,杨瓒放下筷子。
端起热汤,饮下一口,几乎可以肯定,回宫之后,朱厚照必定下旨,令皇庄购买更多甘薯,遍寻佛郎机人,扩大种植面积。
上行下效,皇庄宫庄种植新粮,功臣勋贵总要有所表示。舍弃稻麦,全部改种不可能。一人种上几亩十几亩,集合到一起,都是不小的数字。
食用甘薯过多可能造成的种种问题,现在来看,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无论边军还是边民,首要面临的是吃饱肚子。
肚子都吃不饱,何谈其他。
军饷本该出自国库,边镇军屯民屯为补充军粮之用。
内库不缺钱,但不能代替国库。否则,朝廷何必设户部光禄寺,何必建立国库府库。
只为给朝廷地方官员瓒银子?
小冰河期的到来,迫在眉睫。
杨瓒穿越不到两年,仅莱州宣府等地,发生的地震旱灾次数,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遍及全国,地震水灾不计其数。每月都有快马飞驰入京,请求朝廷赈济灾民。
天灾之下,百姓沦为流民,流民集结落草,酿成匪患。
匪患最严重几地,官文所载,实是触目惊心。
一切的根源,全在两个字:生存。
凡是人祸,都有解决之法。
请下圣旨,杨瓒可以剿匪,东西两厂和锦衣卫可以缉拿贪官。
天灾降临,实非人力可及。
气候变化,灾祸不断。土地不丰,亩产下降,纵是连年减免税收,甚至免除几地税收,也是杯水车薪,民生艰难。
甘薯的出现,让杨瓒看到一丝曙光。
希望存在,就有前进的动力。
一瞬间,杨瓒很有冲动,请圣旨,造船出海!
握紧手指,咬住腮帮,感到一阵刺痛,发热的大脑才慢慢冷静下来。
还不是时候。
即便要做海上生意,也需等王参议在江浙立稳。
主管双屿,仅能做走私买卖,还要避开朝廷耳目。等到权柄增大,主政一方,便可利用当地资源,造双桅海船,杨帆出海。
不求横跨大洋,远航新大陆,拦截欧罗巴海盗总不成问题。
为抢夺财富,欧洲君主可以不要脸面,大发劫掠证,使海盗行为变得“合法”。
杨瓒不过是参与其中,分一杯羹。主要目的不是金银,而是粮食。当然,前者也是多多益善。
得到新航路的海图,寻来足够多的耐寒作物,从根本上夯实明朝根基,回过头来,大可执起刀剪,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咔嚓咔嚓修剪枝叶。
他力气不够,底气不足,还有谢状元,顾榜眼,顾同知。实在不成,三位阁老同样可以拉下水。
尽管要冒相当风险,比起事后“收益”,当可一博。
这些道理,杨瓒想过多次,曾向朱厚照透出大概。没有细讲,只因时机不到。
如今甘薯出现,条件成熟,正方便杨御史行动。
当夜,御驾驻跸皇庄。
朱厚照洗漱完毕,躺在榻上,牵挂边镇之事,再次失眠。
杨瓒责无旁贷,灌下半壶浓茶,开解天子。
谈话间,将白日所想揉碎掰开,向天子逐条讲明。配合之前两堂厚黑学,为不定时犯熊的少年天子,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真可如此?”
“陛下用过甘薯,以为如何?”
“味道不错,可在皇庄种植。”
“陛下,据臣所知,那片大陆上的耐旱作物,不只这一种。”
“哦?”
“先时,佛郎机人仅是口述,并无实据,无法轻易采信。如今甘薯已有,余下的作物,自可加大力度探寻。”
“杨先生所言确实有理。”
朱厚照点头,道:“军屯不丰,民屯荒废。弘治十八年重行开中法,发百万盐引,也是杯水车薪。如能如圣祖高皇帝年间一般,军屯丰产,何愁边镇不稳。”
更重要的是,边镇军粮缓解,即可腾出手来,和六部光禄寺大战三百回合。不必一边发落贪官,一边还要担忧,把人都拍飞,没人给边镇运粮,朝廷运行停摆。
“陛下,臣以为,寻粮之事赶早不赶晚,当尽速进行。户部和光禄寺不能操之过急,徐徐图之,水滴石穿,方为上策。”
“恩。”
朱厚照再次点头,道:“我听杨先生的。”
“陛下圣明!”
君臣秉烛夜谈,看架势,是要补回落下的弘文馆讲习。
丑事末,仍不见天子有歇息之意。
张永在一旁伺候,换过五壶热茶,送过八盘点心。趁着间隙,小心提醒,明日还要赶路,陛下当早些歇息。
朱厚照一挥手,道:“无碍,朕不困。”
张永不敢再说,心下决定,再备一辆马车。
天子说不困,伺候的人却不能大意。万一路上打哈欠,总不能和杨御史挤一辆车。
在皇庄盘桓两日,清晨时分,按照计划,天子起驾。
朱厚照精神奕奕,坚决不上马车。
“朕骑马。”
杨瓒哈欠连连,困得睁不开眼。告罪一声,一步三晃,攀上车辕。
眼角带着泪花,视线模糊,看人重影。
上车时,险些撞到额头。顾鼎扶了一下,方才坐稳。
“多谢。”
“无需客气。”
杨瓒笑意朦胧,唇色樱红。
顾鼎心头微跳,连忙晃晃脑袋,下意识后退半步。待车门关上,扫视四周,威胁的眯起双眼。
金吾卫目视前方,用行动表示:佥事放心,属下什么都没看见!看见也打死不说!
伯府护卫挑眉,笑看顾世子,一样表明:佥事放心,卑职回去,定然半点细节不漏,全部禀报伯爷。
顾鼎跃身上马,握紧缰绳,心中暗道,此番归京,如二弟来找他较量,是跑还是跑?要不要请调他处,避上一避?
北风烈烈,旗帜飘扬。
定武卫官兵开道,皇庄管事领众人跪拜恭送。
朱厚照挥舞马鞭,当先疾驰而出。
顾鼎立即策马跟上。
骑兵过处,马蹄溅起碎雪,仿佛腾起一阵白雾。
马车中,杨瓒连打两个哈欠,盖上斗篷,靠在车壁,随车厢晃动昏昏欲睡。
车轮压过积雪,留下两行深深的辙印。偶尔碾过藏在雪下的石块,发生短暂颠簸。
晃动中,杨瓒愈发困意朦胧,终于身子一歪,睡了过去。
中途,天空又飘起雪花。
探路的骑兵折返,翻身下马,禀报天子:“前方三百米即是郑村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