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乃御赐之物,戳个百八十刀,甚至当场扎死,照样不犯法。
如果嫌匕首不够给力,还有宝剑。
总之,总有一款让人满意。
“孙同知,”杨瓒靠近半步,“你为何阻拦调兵,本官不深究。本官只问一句,指挥使在何处?”
“指挥使病重。”
“不见棺材不掉泪!”
赵榆冷哼一声,祭出长刀,刀背砍在孙同知肩上。
咔嚓一声,一条膀子垂下,孙同知嘶声惨叫。
正在这时,门外走进两名校尉,在杨瓒耳边低语几句。
“本官马上过去。”杨瓒侧头,道,“此人交给赵佥事。”
“佥宪放心。”
赵榆颔首,一脚踹翻孙同知,举起刀背,狠狠拍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决定
营州左屯卫指挥姓才名方,以战功升迁,年将半百。
因无根基,自边塞调入营州,始终被同知孙连压制,被同僚排挤,郁郁不得志。
此番鞑靼叩边,密云后卫及潮河所先后飞驰求援,才指挥使有心相助,奈何孙同知与密云卫指挥有宿怨,百般寻找借口,拉拢卫所将官,阻挠遣兵增援。
才指挥使硬要下令,竟被孙同知以“违抗皇命,擅自调兵,图谋不轨”相胁,囿于府中。
经家人之口,知晓鞑靼连破潮河所、密云后卫、曹家寨等地,求援的快马数次抵达,卫中始终不见动静,才指挥使愤恨难平,直接找上孙同知,被对方连番讥讽,回府之后,喷出一口鲜血,昏倒在地。
此后缠绵病榻,当真如孙同知所言,身染重恙,无法理事。
依朝廷律令,才指挥使病重,本该报知朝廷,去其位,另调武官掌事。
不知孙连出于何种目的,竟隐瞒不报。更手握指挥使印,在卫中发号施令,调遣人员,签发文书,均以才方的名义。
杨瓒自京抵达,以虎符圣旨调兵,孙同知不愿增援,借口才指挥使病重,意图拖延。
其本意,以为朝廷派三千京卫,不日将抵密云,无需营州增援,鞑靼之危可解。与其累死累活,帮仇人立下战功,不如做壁上观,任鞑靼肆虐。
日后朝廷问罪,密云指挥使定被罚俸降职,正好出一口恶气,报了旧仇。
不发增援,朝廷问“延误军机”之罪,也有才指挥使顶着。
毕竟,卫所内一干文书命令,均盖指挥使印,同他无干。
“既然没几日活头,何妨借来一用?”
跪在地上,孙同知心知必死,毫无悔意,咧嘴大笑。
笑声中,乌纱滚落,发髻蓬乱,脸上两道淤痕,牙齿被血染红,愈发显得狰狞。
啪!
又是一刀鞘。
赵榆用了十分力。
咔嚓一声,孙同知两条膀子都被卸下,滚在地上,不住哀嚎。
“捆起来,押送入京。”
“佥事且慢。”
随行的东厂颗领班上前半步,低声道:“此人在朝中颇有根基,如押入京城,怕会四方联络,设法脱身。”
甚者,反咬一口。
届时,事情会更加麻烦,恐生变故。
“无妨。”
赵榆嗤笑,举起长刀,以布巾拭去血迹。
“请杨御史写一道手书,加盖监军印,直接送往北镇抚司。”
不经朝中,不送内阁,直接将人送到镇抚司,报送御前,谅他有三头六臂,满朝故旧,也翻不出半点浪花。
“此次北上,如孙连这等人,必不会少。”
为减少麻烦,杀鸡骇猴实为必要。
甭管杨瓒坑他多深,在其位谋其政。顶着副总兵官的名头,总要做出实事,留下威名。不然的话,休想调动几千边军,遑论如臂使指,决胜千里。
“调三名力士,两个番子,待本官见过杨御史,马上启程返京。”
赵榆决心已定,不容更改。
颗领班出身北镇抚司,被东厂借调。究其根本,仍属锦衣卫。当即抱拳领命,点出亲信几人,将孙同知五花大绑,押入马厩。
与此同时,杨瓒由校尉引路,寻到才指挥使养病处。
厢房外,“守卫”多被伯府护卫制服,跪在地上。骨头太硬的,已经仰天栽倒,人事不省。
房门洞开,一个年老家人站在檐下,须发皆白,脊背挺得笔直。
“见过监军大人!”
才德下拜,起身后,将才指挥使情况简单说明。提到孙同知,话中满是恨意。
“那孙子不是东西!”
早年间,才德也曾上阵杀敌。现今年老,遇到鞑靼,仍会咬牙拼命。
只因私怨,孙同知不顾边镇安危,放任贼寇肆虐,眼睁睁看着百姓被劫掠杀戮,在才德眼中,当真是畜生不如。
“才指挥使现在何处?”
“回监军,指挥使用过药,精神稍好,却下不得榻。还请监军大人莫怪,入内室相见。”
才德目光微黯,侧身请杨瓒进门。
跨过门槛,杨瓒微顿。
前厅弥漫苦涩药味,一桌两椅,墙上一副寒松图,全无任何摆设。
走进内室,桌椅床榻都是旧物,样式再普通不过。
床帐是蓝色粗布,墙壁悬挂的宝剑,怕是整座府内最“值钱”的东西。
“老爷。”才德告罪一声,先走到榻边,小声唤道,“老爷,天子钦命监军,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杨大人,持虎符来卫中调兵。”
才指挥使躺在榻上,脸色蜡黄,颧骨高耸,瘦得脱了形。
听到才德之言,眼皮动了动,艰难出声:“扶……扶我起来。”
才德应诺,小心扶起才指挥使。
杨瓒上前两步,拱手揖礼。
“下官杨瓒,见过指挥使。”
“不必。”
靠在榻边,才指挥使颤抖着手指,探往枕下。
“取……取出……”
才德领会,弯腰自枕下取出一封官文,竟是盖好官印的调兵文书。
“营州左屯卫,将兵三千六百一十八人。”
咳嗽几声,饮下半盏温水,才指挥使看向杨瓒,说话终于顺畅了些。
“可战者,一千零九人。”
接过文书,杨瓒一目十行,发现纸页边缘已有破损,显然不是近期书就。
“边镇告急,兵报送达,文书便写好。奈何孙连狭隘,以私怨误国,架空于我,坐视边镇危急。”
勉强说到这里,才指挥使又开始咳嗽,话开始断断续续。
“天子圣明……调兵之数,监军可自注。印信已盖,孙连如要阻拦……”
“指挥使放心。”收好文书,杨瓒走近床榻,压低声音,道,“自今之后,营州左屯卫,不会再有孙同知。”
此言既出,室内骤然一静。
才德嘴唇哆嗦,眼圈泛红。
才指挥使瞳孔紧缩,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把扣住杨瓒手腕,道:“我有三子,均在卫中。请监军点其北上。”
“指挥使,这……”
“鞑靼叩边,涂炭边民,我父子食朝廷俸禄,岂能坐视!”
才指挥使目光灼灼,脸颊涌起血色。
“我已老迈,时日无多,不得躬擐甲胄。我儿正值壮年,自当上阵杀敌,北逐贼寇!不敢言建功,只求多杀两个鞑子,多救几个百姓!”
“请监军成全!”
杨瓒抿紧嘴唇,酸楚豪情一并涌上心头。
掌心覆上苍老手背,咬住腮帮,用力点头。
“指挥使,下官应下。”
“好、好……”
心愿了结,才指挥使倒回榻上,合上双眼。
气息渐弱,脸上笑容却久久不散。
“老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