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北疆战事正急,又有阁老进言,不宜此时发配,恐旁生枝节,甭管事发前是几品官,都要戴枷上镣,流放北疆,戍守边镇,吹风饮雪,和鞑子拼刀。
砰!
啪嚓!
暖阁内连传巨响,殿前巡视的禁卫互相看看,这一回,八成是那对梅瓶?
宣德年间的旧物,匠人技艺精湛,价值千银。单是瓶上两幅梅图,就出自大家之手,相当了不得。
说砸就砸,可见天子怒到何等地步。
啪!
又是几声脆响,禁卫不约而同加快脚步。
早点巡视完毕,早点换班。
运气不好,喝凉水都能塞牙。早一班晚一班,都能避开风口,偏偏赶上寸劲,当真是倒霉。
朱厚照砸得起劲,一边砸,一边想着奏疏内容,怒火更炽。
孝陵落雷,同他何干?
古木被劈,林木被烧,和他又有什么关系?
一南一北,八竿子打不着,就能扯到他的身上?
越想越气,愤气填胸,随手抓起一只砚台,用力掷在地上。
残墨飞溅,染湿袍角。
奏疏摊开散落,几点墨痕,恰好落于其上。
“奸臣欲擅权,必先惑人主心志。人主不自觉,反信为贤,而祸乱随之。”
“如秦赵高劝二世严刑肆志,唐仇士良常以奢靡娱君上,俱祸国之始!”
“今朝中有奸,欺君之善,逢上之好,屡进谗言,勿使亲近儒生,以知尧舜之德,前代兴亡之故。而说以严刑之道,匠人之技,何其庸哉!”
“天降雷霆,是以为警。”
“夫天子不修仁德,亲佞远贤,疏远宗亲,不信朝臣,以赵括之流领兵,纵厂卫外戚掌权,其害深远,其祸久矣!”
以上还是指桑骂槐,紧接着,话锋急转,完全是指着朱厚照的鼻子,大骂昏君。尤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史雍,言辞最为激烈。
“皇上嗣位以来,天下颙然,治未己兴。”
“不近贤臣大儒,而宠幸阉寺,亲近奸佞,颠覆典刑。不问法司,滥下锦衣卫,蒙冤者不知凡几。凡天下有志之士,无不嗟叹。”
“太监张永、谷大用、刘瑾、丘聚、高凤翔等蒙蔽左右。”
“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国子监司业顾晣臣,兵部郎中谢丕,入弘文馆,不讲圣人之学,反以番邦蛮夷媚献御前。”
“国库空虚,皇上不急于万民,修筑豹房,大发赏赐,用度奢靡,游宴无度。”
“殊不知人君为天地之主,系宗庙安危,掌万民之运。”
“陛下耗银巨万,秋发徭役,兴土木只为游玩。岂知小民穷檐蔀屋,谷粮难济。陛下锦衣玉食,宴饮无度,殊不知小民苦风寒雨,冻绥之弗。”
“自先皇大行,圣上垂统,南水北旱,莱州九震,宣府落雹,太原、大同等地接连灾异,岂非上天示警?”
“今岁夏秋亢旱,北疆连震。江南稻丰之地,米价腾贵。京畿内外,盗匪充斥,岂仁君治世?”
“孝陵落雷,损百年古木,焚两日不熄,实上天再警!”
“臣等泣血,恨不碎首玉阶,以清君侧之恶,正天子之德!内阁部院,九卿之属,受先帝顾命之托,宜迎艰赴难,谏匡救之言,责无旁贷,何能借词卸责!”
“陛下犹不悟,臣等伏阙死诤,以为忠义激谏!”
“先帝托付天下,嘱望何哉?”
“勤政爱民,亲贤远佞,垂统仁德,简肃持正,爱惜万民。”
“圣心顾,则国朝昌盛,八方咸服,小民得仰。”
“臣等伏望陛下因警知惧,侧身修德,以诏除恶,亟敕内阁部院科,通查嬖幸,屏斥奸佞,以绝祸端。”
“召还北兵,抚恤临境,免起兵祸。除西厂之属,夺东厂之权,束锦衣卫之行,释放冤狱,肃清朝纲。”
“今后委任大臣,务学亲贤。讲求古今,勿以蛮夷为得。”
“理乱以尧舜之德,抚化外以圣人之道。”
“一日三省,诏下万民,则祸乱可息,灾异可弭。”
洋洋洒洒近千字,几乎将朱厚照骂得体无完肤,所行诸事,更是骂了个遍。
建造豹房,是错!
改善膳食,是错!
学习海外方物,也是错!
南下剿匪,错!
北上御敌,错!
令厂卫抓贪,肃清地方,完全大错特错!
总之,凡天子所行,无论因由为何,结果为何,通通是错!
北边旱灾,是天子无德;南边水患,属皇上不仁。
宣府冰雹,损伤稼轩,实因天子大兴土木,肆意游玩,触怒上天。
莱州太原地震,更是上天示境,令天子自省改过。
警示既下,皇上不能从,以致金陵狂风闪电,孝陵落雷,古木损毁。
此间种种,再不可视之等闲!
为保社稷宗庙,陛下当诚心悔过。
赶走奸佞,重新启用贤良。圣祖高皇帝的法度,不能再用。最好仿效仁宗皇帝和先皇,尊重士大夫,重用饱学之士,广纳言论,不因言获罪。
还有,兵祸不可开启。
正统之祸,犹在眼前。
杨瓒顾晣臣之流,为官不过一载,纵然读过兵书,也是纸上谈兵。以其带兵,简直荒谬。禀奏战报恐为不实,当遣科道官重查,问以欺君之罪!
图穷匕见。
忧国忧民是假,扫除绊脚石,意图使天子闭眼塞耳,任由摆布,方才是真!
弯腰拣起奏疏,朱厚照冷着表情,双手用力。
撕拉声中,奏疏被撕成几片。
下诏除恶?
分明是逼他下罪己诏!
清君侧?
这是要置杨先生于死地!
不起兵祸?
强盗踹门,抢劫杀人放火,不抄家伙打回去,还要以理服人?
信不信嘴没张开,早被烧房子拆梁,两刀捅死!
人在金陵,安居繁华之地,不见北疆惨烈,红口白牙,倒是“义正辞严”。
殊不知,一句句一行行,都是狗x!
“朕说过的话,都当场耳旁风?一群王x蛋!”
终于没忍住,朱厚照爆了粗口。
张永刘瑾小心瞅一眼,心依旧悬着,很是没底。
照理说,怒也发了,人也骂了,最强风力是否已经过去?
连爆几句粗口,扔掉奏疏,怒到极点,朱厚照反倒平静下来。
遍地断玉碎瓷中,少年天子负手而立,脸凝冰霜。如史都宪当前,九成会举起龙椅,狠狠砸过去。
这样颠倒黑白,无能短见之辈,砸死一个少一个!
“张伴伴。”
“奴婢在。”
“今日之事,不可传入朝中。”
“是。”
张永应诺,扫过殿中,动静是遮不住,但暖阁门关着,伺候的人都有谁,却是一清二楚。
回头请戴义帮把手,嘴都捂住,朝中想打听,也问不出个五四三来。
“刘伴伴。”
“奴婢在。”
“拿牌子出宫,宣牟斌觐见。”
“奴婢遵旨。”
刘瑾躬身,小心退出殿外。
天子宣牟斌,不外乎查证抓人。
从怒气估算,上疏的南京都察院和科道都要倒霉,倒大霉。
日前番子回报,北边押回一个同知,姓孙名连,貌似阻碍调兵,得罪了杨御史,直接送入北镇抚司,连五军都督府都没知会。
现如今,北边打了胜仗,这人不开眼,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轻易别想出来。
运气好,定下罪名,和刑部死囚一并秋决。
倒霉点,和庆云侯世子一样,在诏狱做个长久住户,隔三差五挨一段鞭子,直把牢底坐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