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意北上御敌,无论京卫营卫,都是拼出性命。
谷大用任监枪官,率东厂番子和鞑靼厮杀,冒雪迎风,死伤惨重。黍谷山御敌,好歹剩下几个,留在镇虏营守城,几乎死个干净。
中官请功,不会列在奏疏之上。但守城的番子,实打实都有“军职”。小旗不入流,未在名单之上,倒也不奇怪。大可回京之后,从内宫请赏。
总旗为何不能列名,甚至连百户都没有?
以为自己漏看,从头至尾,谷大用连数三遍。几十个文官武将,连延庆州判官都挂在末尾,偏偏不见死在战场的番子!
一个都没有!
欺人太甚!
简直欺人太甚!
谷大用抓着名单,抑制不住,怒气上涌。
在谷大用看来,名单绝不是杨瓒拟就。
明知会结仇,还要找上门,不是傻吗?
十有八九是其他人提出,寻杨御史商量。后者看在往日交情,来给他提个醒。
毕竟,中官权力再大,也不能明着干涉朝政。否则就是违背圣祖高皇帝之法,天子也保不住。
总兵官和监军上报战功,告知谷大用是人情,不告知,谁也寻不出大错。
一旦奏疏递上去,死战拼来的功劳,七成都会落在他人头上,朝廷发下赏赐,也会掉进别人口袋。
对身边人,朱厚照一向大方。谷大用几番得赏,身家不菲,压根不在乎几两银子,更不会计较户部抠出的三瓜两枣。
根本在于,明目张胆的抢功,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实在不能忍!
知道规则,不代表能够接受。
杨瓒身在网中,无论前进后退,都被捆得结实,动弹不得。
谷大用则不然。
站在网外,甭管刀劈火烧,总能放出血来。
“杨佥宪,这份名单可曾送出去?”
“尚未。”
见谷大用面色阴沉,几能滴出水来,杨瓒成竹在胸,眼底笑意愈深。
“好。”谷大用立刻站起身,就要往中军大帐,和两位总兵官好好计较一番。
“谷公公切莫着急。”放下茶盏,杨瓒叫住谷大用,道,“本官还有话说。”
怒气冲头,谷大用也只能耐下性子,瓮声道:“杨佥宪请讲。”
“谷公公执事东厂,势必清楚,名单中人与京城多有联系。”
换句话说,朝中有人。
谷大用点头。
“如此,名单既定,增删都不可能。”
谷大用脸色更黑。
就是因为这样,他才要去找两个总兵官。
无论如何,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不然的话,他有什么脸面归京,遑论接任东厂!
“杨佥宪,事情断不能如此!”
不蒸馒头争口气!
即使不能更改名单,也得让那些脸大手长的知道,他姓谷的不是软柿子!
“谷公公稍安勿躁,暂请附耳过来。”
杨瓒笑眯眯招手,谷大用半信半疑,到底向前半步,侧耳细听。
“名单定下,为北疆安稳,暂不能更改。但抛开此事,内中之人,却可以这般……”
单手附在脸旁,杨瓒压低声音,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番提点。
谷大用先是皱眉,继而松开,最后竟现出几分喜色。
想摘果子,可以。
拿去多少,必须十倍百倍还回来。
借东厂之力,查边镇之事,准保会翻出几桩旧案。但凡涉及军粮兵饷,松懈边备,放虏贼入关,只要罪证确凿,今时功劳越大,他日罪名越重。
重罪之下,朝中之人必当弃卒保车,先顾自身。
届时,接任官员选好,自无需担忧北疆震动,边塞不稳。
罪名不够?
东厂是做什么的?
不怕查不出,只在查出多少。
“好!”
杨瓒话落,谷大用立刻拊掌。
“杨佥宪此计甚好,咱家感激不尽!”
“谷公公实在见外。”杨瓒正色道,“为国为民,全仰赖谷公公,该是杨某道谢才对。”
谷大用笑着摆手。
被利用一回,又有何妨?
杨瓒不说,得知内情,他照样要动手。
有此计谋,远比蛮干要省心省力。既能在天子跟前得好,又能压刘瑾那厮一头,何乐不为?
需知能被杨御史这般利用,绝对是青云直上,通往成功的捷径。换成旁人,想被利用都不可得。
事到如今,谷大用反“感激”抢功之人。
没有他们,杨御史如何生怒,又如何会找上自己?
该谢必须得谢。
等到割肉抽筋,扒皮充草那日,念着今时,也会让番子下手利索点,权当是还了这份“人情”。
议定,谷大用重新磨墨,对照揉皱的名单,依杨瓒口述,一笔一划记录。
中途,杨瓒嗓子发干,停下用茶。
谷大用唤来两名心腹,在伤兵营中走过一圈,回来之后,落笔更加详实。
按照圣祖高皇帝的规矩,宦官不可读书,越文盲越好。但自宣宗起,内阁权力愈大,天子气不顺,干脆开设书房,令专人教中官识字,和官员打擂台。
英宗时的王振,正德朝的刘瑾,都是勤学苦读,自学成才的典范。
谷大用比不上刘瑾,提笔成文却不成问题。
一份条陈,几经删改誊抄,近两个时辰方才成文。
落下最后一笔,纸已累积两指厚。
看过几张,杨瓒正色道:“归京之后,本官同要上疏。在此之前,一切全仰赖谷公公。”
“杨佥宪放心。”谷大用吹干墨迹,烛光映在脸上,笑容愈冷,“咱家必办得妥妥当当。”
“有劳公公。”
事情办完,杨瓒起身离开。
谷大用亲送出帐,恰好遇上巡视的赵校尉。看情形,已在帐篷前来回数次,就为等杨瓒出来。
“杨佥宪。”
上前两步,赵横抱拳。
顾同知问过几次。如果人再不回去,自己怕没好果子吃。
“本官告辞,谷公公留步。”
“佥宪走好。”
谷大用袖着手,目送杨瓒离开。
回到帐中,重新翻看条陈,对照誊抄的名单,嘿嘿冷笑。
暂且让尔等得意几天。
等咱家回京,见到天子,有尔等好看!
千万别让咱家抓住把柄,不然,一家老小都到塞外吹风去吧。
想要战功?
咱家必定做个好人,给尔等“立大功”的机会!
杨瓒回到军帐,顾卿却是不在。询问守卫,原来张总戎来请,几人都在中军大帐。
“京中来人,顾同知留话,杨佥宪归来,请立即前往。”
闻言,杨瓒不及歇一歇,又披上斗篷,转道中军大帐。
大纛之下,军帐之前,两列边军手按腰刀,脊背挺直,对面而立。
帐帘未垂,帐中燃着火盆,北风卷入,仍如置身冰天雪地。
张铭坐于主位,顾鼎让至左下首,顾卿在右下首,其后是赵榆等将官。
众人皆甲胄在身,盔缨鲜红,满面肃杀。
一名青衣官员手捧敕令,另有两人伴在身后,高举牙牌。
杨瓒进帐时,敕令已宣读完毕。帐中气氛更冷,空气似冻结一般。
“张总戎领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