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傻就会明白,奏疏递给他,必是想避开朝中耳目,呈送天子。
内容真假,他不怀疑。问题是关系太大。
单挑边镇,哪怕是刘公公,也会撑不住。
“公公既已明白,便无需本官赘言。”杨瓒道,“请将奏疏呈送天子,后事无需劳烦。”
“果真?”
刘瑾不信。
“本官从不妄言。”
刘瑾依旧不信。
非是过于多疑,实是杨御史的“官品”有待商榷,承诺必须打个折扣。
“本官另有事托付公公。”
“何事?”
“刘公公从京城来,途经顺义平谷等地,必有见闻。”
“杨佥宪所知为何?咱家不甚明白。”
“公公何必装糊涂?”
杨瓒浅笑,道:“以刘公公之智,岂会看不出其中猫腻。”
刘瑾不语,看向杨瓒。
这个反应,足以说明一切。
“本官所托,即为公公所想。”
“杨佥宪怎知咱家所想?”刘瑾冷笑。
杨瓒挑眉,仿佛在说,咱俩谁跟谁,同下江南剿匪,过命的交情!
刘瑾瞪眼,是他愿意的吗?
坑一回不够,还要再坑第二回。
什么过命,根本是要命,要咱家的命!
不管刘瑾怎么瞪,离开京城,一只脚早踩进坑里。抵达镇虏营,半截身子都陷进去。
想脱身?
完全不可能。
“不提冒功之事,其贪墨搜刮便当处置。”
杨瓒直起身,正色道:“朝廷蛀虫,祸国殃民,人人得而诛之!”
“不厚其栋,不任其重。”
“三位少监忠君爱国,嫉贪如雠,不畏权势。彰善瘅恶,不求世名。实殊行绝才,昂昂之鹤。如能为民除害,必当为市井传扬,百姓称颂。”
“今边镇之忧,如跗骨之毒,非平常手段可解。瓒诚心托付,还请三位相助!”
话音落下,杨瓒拱手揖礼,感情真挚,态度诚恳。
所谓先礼后兵。好话不要钱,夸出花来,照样不费多少力气。
答应最好。
如不答应,抄起金尺,也算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话说得漂亮,里子面子一并给全。三位公公十分感动,当即拍着胸脯,齐声表示:帮,一定帮,必须帮!
惩治贪官,咱家在行!
甭管地方朝中,还是边镇卫所,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抓住把柄,不能抽筋剔骨,也要放血扒皮!
“奏疏之事,咱家必定办好。”
“归京之后,定要查贪。”
“杨佥宪放心,咱家说到做到!”
感动真假,暂且不论。
话出口,再没收回的道理。
丘聚谷大用确想做些实事,顺带刷一刷杨瓒好感,在天子跟前更有面子。
至于得罪朝官,压根不被两人放在心上。见面给笑脸,照样被戳脊梁骨。反正没法友好相处,不如得罪个彻底。
刘瑾则认为,杨瓒难得厚道,没有单坑自己。
有谷大用和丘聚作伴,主动跳坑总比被踹妥当。好歹能掌握角度,认准落脚点,安全有保障。
刘庆站在一旁,从头至尾目睹全场,心下大震。
深刻以为,之前的遭遇,当真不算坑。幸亏觉悟得早,否则,就不是饿几天的问题。
万幸啊!
见没自己什么事,麻溜的捧起碗,退出帐篷。
战斗系数不高,级别不够,还是老实做个卒子,啃他的骨头。
至此,刘公公预感成真,边镇之行,终归“不善”。而摘下果子,被杨瓒列上名单之人,职业生涯和家中财产,乃至身家性命,一并进入倒计时。
第一百五十章 风将起
正德二年,二月戊戌
怀柔以北,密云以东,黍谷山,镇虏营,墙子岭,虎头山等地,连降数日大雪。
彤云密布,寒风侵肌。
六出纷飞,挦绵扯絮。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洒落,连成一片幕布,遮挡住视线。
城头上的边军,迎面走过,相聚不到十米,竟看不清前方人的五官。非是一身绯色袢袄,当面撞上都有可能。
临到夜间,气温再降,似要把人冻僵。
狂风大作,卷着雪花冰屑呼啸刮过。
帐帘翻飞,烛火摇动,忽明忽灭。至后半夜,忽传来声声钝响,似有石块砸落。
巡营边卫丢开火把,迅速躲避,仍有十余人躲避不及,被掉落的冰粒砸伤。
大雪之后,冰雹突降。
小到指甲盖,大到整个拳头,密密麻麻砸下,席卷半个蓟州,毁边屯民田无数,伤人过百。
先遭兵祸,又遇天灾,正德二年,蓟州冬麦注定绝收。
听着冷风呼啸,目及摇曳的暗影,杨瓒裹着斗篷,独坐帐中,再无丁点睡意。
搓搓双手,下榻拨亮火盆。
点燃半只残烛,铺开白纸,滴水磨墨。待墨汁渐浓,提笔悬腕,却迟迟没有落下。
停顿间,墨点坠落,溅开斑斑乌痕。
朔风怒卷,碎冰铺天盖地,乒乒乓乓砸在帐上,着实扰人心神,令人心烦。
叹息一声,杨瓒放下笔,揉皱纸团,随手丢入火盆。
火光跃起,白纸墨痕一并被吞噬,逐渐化成黑色碎屑。
仔细算来,顾卿领兵深入草原,至今已有十日,期间没有只言片语传回。如今边塞骤起大雪,狂风不绝,冰雹砸落,称之天灾亦不为过。
蓟州尚且如此,草原之地又将如何?
茫茫草原,没有帐篷,何处可供躲避?万一遇到大块冰雹,必会受伤。
越想越是担心。
之前的笃定,都打上问号。
隐隐的担忧,令杨瓒愈发烦躁。连日坐立不安,引来谢丕和顾晣臣询问,勉强搪塞过去,终不是长久之计。
思及此,杨瓒眉头微皱。立在桌旁,盯着白纸黑墨,再没心思动笔。
和他不同,顾鼎对顾卿格外有信心。
见杨瓒神思不属,心忧焦躁,寻到机会,当面告知:“早几年,靖之是边塞夜不收,曾单人匹马追踪伯颜部。遇上的大雪狂风,没有百次也有几十次,知道如何应对。之前都能安全脱身,这次也不会例外。杨佥宪无需太过担心。”
听过这番话,杨瓒不觉任何宽慰,担忧之情半点没有减少,反而更甚。
但是,身为监军,负有重责,即使忧心难解,挂念到极点,也不能丢下公务,轻率赶往草原。再者言,以他的身板,算计挖坑还成,和恶劣的气候对抗,冒雪深入草原,帮忙不用想,不拖后腿就谢天谢地。
单手托着下巴,杨瓒无声叹息,双目放空。
帐上的影子,随烛火摇动不停变换。唯有打在帐顶的钝响始终不变。
不知坐了多久,困意涌上,杨瓒打了个哈欠,起身回到榻上。陷入厚实的皮毯,加盖两层斗篷,仍是手脚冰凉,不停打着哆嗦。
最后,将一件黑貂大氅抱在怀里,方觉少许温暖。
蹭了蹭光滑的领口,仿佛有熟悉的沉香。
眼皮发沉,杨瓒收紧手臂,在北风声中,缓缓沉入梦乡。
草原中,顾卿领百名骑兵,沿汤河北上,一路顶风冒雪,至丰宁一带,终寻到百余圆顶帐篷,正是阿尔秃厮部营地所在。
连日来,蓟州降下冰雹,草原也未能幸免。
亏得骑兵多是夜不收和边军出身,早有准备,撑起皮毯和油布,挖开雪窝,几人挤在一处,靠着战马互相取暖,总能支撑过寒冷冬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